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摘要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通过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这样在进行一次配置操作后,集中管理器便可以获取用户属性信息,借助于数据联动组件,各系统均可以获得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继而根据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不需要对各系统逐个进行操作配置,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83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80018.6

  • 发明设计人 孙旭;

    申请日2020-10-29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F16/21(20190101);

  • 代理机构31326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杜焱

  • 地址 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同普路800弄4号1109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3: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随着软件行业的兴起,对人们的工作便利性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在工作中可能会使用到很多种系统,比如OA系统、邮件系统等,用户在每个系统中都配置有属性信息,使该系统能够为这个用户提供服务。

然而,系统数量增多就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对用户属性信息进行管理的效率较低,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对用户属性信息进行管理的效率的方法。

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空间的原因在于,目前在一个用户产生信息变动时,往往需要逐个对各系统进行配置操作(比如添加账号、删除账号、修改密码等),过程繁琐,容易遗漏,如果能够提供给一种集中管理的方法,通过一次配置操作完成对多个系统的配置,就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以提高对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管理的效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可选地,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包括:

集中管理器接收管理员配置操作所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用户配置操作,获取所述用户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所述系统发送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联动组件通过将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配置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进行数据联动。

可选地,所述数据联动组件通过配置于第一数据表与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数据同步指令进行数据联动,所述第一数据表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表,所述第二数据表为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对所述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若认证未通过,则获取用户终端本地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并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

可选地,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用户密码。

可选地,还包括:

提供分类组件,用户利用所述分类组件将终端各系统进行分类;

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还包括:

将接收用户配置操作的所述系统的类别信息携带于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类别信息下的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集中管理器模块,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信息联动模块,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可选地,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包括:

集中管理器接收管理员配置操作所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用户配置操作,获取所述用户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所述系统发送的用户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数据联动组件通过将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配置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进行数据联动。

可选地,所述数据联动组件通过配置于第一数据表与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数据同步指令进行数据联动,所述第一数据表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表,所述第二数据表为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对所述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若认证未通过,则获取用户终端本地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并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

可选地,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用户密码。

可选地,还包括分类组件,用于提供分类组件,用户利用所述分类组件将终端各系统进行分类;

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还包括:

将接收用户配置操作的所述系统的类别信息携带于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类别信息下的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各种技术方案通过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这样在进行一次配置操作后,集中管理器便可以获取用户属性信息,借助于数据联动组件,各系统均可以获得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继而根据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不需要对各系统逐个进行操作配置,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发明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术语“和/或”或者“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其中,数据联动组件可以配置有数据同步指令,用于在集中管理器和系统中的一方接收到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后同步到另一方,从而达到联动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数据联动组件可以通过配置于第一数据表与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数据同步指令进行数据联动,所述第一数据表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表,所述第二数据表为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表。

具体实施时,可以是每个系统都有专属数据表,用来存储该系统专属的用户属性信息。

这时,在集中管理器接收到配置操作后,能够将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同步到各系统的专属数据表中。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是数据联动组件通过将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配置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进行数据联动。

这样,可以实现各系统共用数据表,通过数据表共用,使得用户在系统上的一次配置操作能够直接配置多个系统,使管理员在集中管理器上的一次配置操作也能够直接配置多个系统。

具体应用时,可以在管理员的终端中安装集中管理器的客户端,配置后端程序后,管理员便可以使用集中管理器。通过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使该集中管理器能够与该管理员或者用户需要管理的多个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进行联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提供分类组件,用户利用所述分类组件将终端各系统进行分类。

用户可以对其使用的多个系统进行分类,这样,在利用某个系统进行配置操作时,可以是其配置的用户属性信息更新到与该系统同类的系统中。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以是,由于用户习惯,其使用的多个系统有些密码相同,有些密码不同,用户希望每次修改密码都能保持这种状态,于是将多个系统归为一类,后续用户这类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系统上修改密码,都可以直接引起该类其他系统的密码修改,而其他类系统的密码,则可以不受这次配置操作的影响。

其中,用户在系统上的配置操作可以是在网页页面的操作。

当然,这只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对于其他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S102: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包括:

集中管理器接收管理员配置操作所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用户配置操作,获取所述用户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所述系统发送的用户属性信息。

S103: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通过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这样在进行一次配置操作后,集中管理器便可以获取用户属性信息,借助于数据联动组件,各系统均可以获得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继而根据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不需要对各系统逐个进行操作配置,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可以包括:

对所述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若认证未通过,则获取用户终端本地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并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

这样,对用户进行认证时,先用集中管理器的数据库中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如认证通不过,再根据系统的专属数据库对用户终端本地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这里的用户属性信息可以是鉴权码等信息。

当然,用户属性信息也可以包括用户密码。

其中,用户密码可以是存储在终端本地的,也可以是当前输入的。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该方法还包括:提供分类组件,用户利用所述分类组件将终端各系统进行分类;

那么,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还可以包括:

将接收用户配置操作的所述系统的类别信息携带于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这样,所述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便可以包括:

所述类别信息下的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

这样,用户这类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系统上修改密码,都可以直接引起该类其他系统的密码修改,而其他类系统的密码,则可以不受这次配置操作的影响。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在员新工入职,需要在多个系统上为该员工新建账号时,管理员只需要在集中管理器上进行新建账号的配置操作,各系统便能够根据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新建账号,管理员在对用户进行权限配置时,删除账号时,也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器进行配置,而不需要在多个系统上逐一配置,因而可以减少重复操作,提高效率。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用户属性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集中管理器模块201,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信息联动模块202,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包括:

集中管理器接收管理员配置操作所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系统接收用户配置操作,获取所述用户配置操作产生的用户属性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集中管理器获取所述系统发送的用户属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联动组件通过将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配置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路径进行数据联动。

这样,可以实现各系统共用数据表,通过数据表共用,使得用户在系统上的一次配置操作能够直接配置多个系统,使管理员在集中管理器上的一次配置操作也能够直接配置多个系统。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联动组件通过配置于第一数据表与第二数据表之间的数据同步指令进行数据联动,所述第一数据表为所述集中管理器的用户属性信息表,所述第二数据表为各系统的用户属性信息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可以包括:

对所述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若认证未通过,则获取用户终端本地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认证并访问系统数据库提供服务。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密码。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分类组件,可以用于提供分类组件,用户利用所述分类组件将终端各系统进行分类;

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还可以包括:

将接收用户配置操作的所述系统的类别信息携带于所述用户属性信息中,并发送至所述集中管理器;

所述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类别信息下的各系统通过所述数据联动组件获取所述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

具体应用时,可以在管理员的终端中安装集中管理器的客户端,配置后端程序后,管理员便可以使用集中管理器。通过将所述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使该集中管理器能够与该管理员或者用户需要管理的多个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进行联动。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以是,由于用户习惯,其使用的多个系统有些密码相同,有些密码不同,用户希望每次修改密码都能保持这种状态,于是将多个系统归为一类,后续用户这类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系统上修改密码,都可以直接引起该类其他系统的密码修改,而其他类系统的密码,则可以不受这次配置操作的影响。

该装置通过提供配置有数据联动组件的集中管理器,将集中管理器与多个系统建立通信连接,这样在进行一次配置操作后,集中管理器便可以获取用户属性信息,借助于数据联动组件,各系统均可以获得集中管理器中的所述用户属性信息,继而根据用户属性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不需要对各系统逐个进行操作配置,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实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来实现。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图3显示的电子设备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3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3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3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320和处理单元310)的总线330、显示单元3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310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3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3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3203。

所述存储单元3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205的程序/实用工具3204,这样的程序模块3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3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360可以通过总线330与电子设备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即:如图1所示的方法。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实现图1所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