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及絮凝处理工艺

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及絮凝处理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座;基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阻尼缓冲件,两组阻尼缓冲件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框架,振动框架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振动框架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沥水池,沥水池内壁卡接有沥水滤板,沥水滤板表面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沥水孔,振动框架顶面固定安装有循环过滤机构;循环过滤机构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周侧面与振动框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絮凝池、循环过滤机构和沥水池的设计,能够高效完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过程,且本装置在絮凝时,通过利用过滤机构能够将污水中絮凝出的固体絮团不断过滤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1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荧河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14028.1

  • 发明设计人 韦明学;

    申请日2020-12-07

  • 分类号C02F9/10(20060101);C02F1/52(20060101);C02F1/00(20060101);C02F1/02(20060101);C02F1/3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15号智芯科技综合楼4楼416-1D-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1: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絮凝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工序;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

由于污水絮凝时,絮团是不断产生的,因而很难利用过滤设备将污水中的固体絮团除去,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以解决絮团的过滤分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通过循环过滤机构、滤芯组件的设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阻尼缓冲件,两组所述阻尼缓冲件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框架,所述振动框架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所述振动框架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沥水池,所述沥水池内壁卡接有沥水滤板,所述沥水滤板表面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沥水孔,所述振动框架顶面固定安装有循环过滤机构;

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周侧面与振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筛筒,所述旋转筛筒内部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两两相互隔绝的过滤凹腔,一组所述过滤凹腔内壁均开设有呈弧状分布且与旋转筛筒连通的过滤孔,所述外壳体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旋转筛筒传动连接;

所述基座顶面还固定连接有两支撑框体,一所述支撑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泵,另一所述支撑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热风机,两所述支撑框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絮凝池,所述循环泵进水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絮凝池固定连通,所述絮凝池顶部固定连接有加药模块,所述絮凝池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体,所述连接框体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头,所述循环泵出水口的一端通过送水管与分水管固定连通,所述连接框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泵;

所述絮凝池内表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曝气轴管,所述絮凝池端面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所述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曝气轴管固定连接,所述曝气轴管周侧面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出气孔组,所述曝气轴管周侧面且对应出气孔组的位置均固定连通有分气座,所述分气座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周侧面固定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所述絮凝池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且通过送气管而相互连通的曝气外管,所述曝气泵出气口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送气管和曝气轴管连通,所述絮凝池底部卡接有滤芯组件;

所述絮凝池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弧状分布且通过布气管而相互连通的热风喷管,一组所述热风喷管的出气方向均正对旋转筛筒,所述高压热风机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布气管固定连通。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振动电机、伺服电机、主驱动电机和高压热风机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筛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过滤凹腔顶部开口底部为内凹弧形结构,所述过滤凹腔顶部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旋转筛筒周侧面且对应过滤凹腔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阻料环片,所述旋转筛筒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伺服电机配合的从动齿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筛筒设置于分水管正下方,所述分水管的轴线与旋转筛筒的轴线平行,所述絮凝池设置于旋转筛筒内侧且所述絮凝池轴线与旋转筛筒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絮凝池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内凹弧面且所述絮凝池的弧面轴心在曝气轴管的轴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絮凝池底部固定连通有净水排管,所述净水排管设置于滤芯组件下方,所述曝气泵设置于絮凝池正上方,所述曝气轴管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分气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喷头的轴线与分水管轴线的夹角为9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沥水池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箱型结构,所述沥水池设置于旋转筛筒正下方,所述沥水池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水斜面,所述沥水池侧面固定连通有排废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过滤内网,所述过滤内网周侧面包裹有过滤棉纱,所述过滤内网内部固定填充有石英砂滤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孔孔径为沥水孔孔径的1.5-2.5倍,两所述曝气外管与絮凝池连通处均设置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透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药模块包括储药斗,所述储药斗周侧面与絮凝池固定连接,所述储药斗底面固定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定量下料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组所述热风喷管周侧面均固定连通有一组出风方向竖直向下且出风方向正对旋转筛筒的热风喷嘴,一组所述热风喷管均设置于旋转筛筒内侧且一组所述热风喷管均位于絮凝池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絮凝池、循环过滤机构和沥水池的设计,能够高效完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过程,且本装置在絮凝时,通过利用过滤机构能够将污水中絮凝出的固体絮团不断过滤出,并实现其与污水的固液分离,同时本装置在过滤时,变传统污水过滤装置的一次过滤为反复式循环过滤,通过反复循环式过滤,从而能够将絮凝出的杂质不间断除去,通过上述作业的自动化实现,继而有效保证本装置对污水的絮凝处理效果。

(2)本发明通过振动电机、热风喷管的设计,一方面在过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滤出杂质与过滤机构的脱离速率与脱离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对过滤起到一定的干燥和自清洁目的,继而有效降低本装置的维护难度,同时通过振动设置,能够有效加快沥出杂质的沥水速度。

(3)本发明通过滤芯组件的设计,能够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多次过滤处理,通过多次处理效果的实现,从而有效保证净水的排水效果,且通过滤芯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对污水中的絮凝杂质进行过滤吸附,通过曝气轴管和曝气支管的设计,则能实现对污水的全方位曝气,继而增强污水的净化速率与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座、循环泵、高压热风机和曝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的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循环过滤机构、排废管和沥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水管、连接框体和曝气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基座;2、阻尼缓冲件;3、振动框架;4、振动电机;5、沥水池;6、沥水滤板;7、循环过滤机构;8、外壳体;9、旋转筛筒;10、过滤凹腔;11、过滤孔;12、伺服电机;13、支撑框体;14、循环泵;15、高压热风机;16、絮凝池;17、加药模块;18、连接框体;19、分水管;20、喷头;21、送水管;22、曝气泵;23、曝气轴管;24、主驱动电机;25、出气孔组;26、分气座;27、曝气支管;28、曝气外管;29、滤芯组件;30、布气管;31、热风喷管;32、阻料环片;33、净水排管;34、排废管;35、过滤内网;36、过滤棉纱;37、石英砂滤料;3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环保式絮凝处理设备,包括基座1;基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阻尼缓冲件2,两组阻尼缓冲件2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框架3,振动框架3顶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4,振动框架3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沥水池5,沥水池5内壁卡接有沥水滤板6,沥水滤板6表面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沥水孔,振动框架3顶面固定安装有循环过滤机构7,工作时,两个振动电机4以设定振动频率工作,振动电机4工作后,继而驱动循环过滤机构7和沥水池5在设定行程内发生往复运动,通过循环过滤机构7和沥水池5的振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加快循环过滤机构7中污水的过滤和脱离速率及沥水池5的沥水速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污水的振动过滤作业,阻尼缓冲件2设置的作用在于增强振动电机4的振动效果,同时在振动时起到一定的阻尼缓冲能力;

循环过滤机构7包括外壳体8,外壳体8周侧面与振动框架3固定连接,外壳体8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筛筒9,旋转筛筒9内部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且两两相互隔绝的过滤凹腔10,一组过滤凹腔10内壁均开设有呈弧状分布且与旋转筛筒9连通的过滤孔11,外壳体8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旋转筛筒9传动连接;

基座1顶面还固定连接有两支撑框体13,一支撑框体13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泵14,另一支撑框体13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热风机15,两支撑框体13顶面固定连接有絮凝池16,循环泵14进水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絮凝池16固定连通,絮凝池16顶部固定连接有加药模块17,使用时,加药模块17中存储入足量的絮凝药剂;

絮凝池16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体18,连接框体18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水管19,分水管19底部固定连通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头20,循环泵14出水口的一端通过送水管21与分水管19固定连通,连接框体18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泵22,喷头20出水口的孔径为过滤孔11孔径的1.5倍;

絮凝池16内表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曝气轴管23,絮凝池16端面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24,主驱动电机24输出轴的一端与曝气轴管23固定连接,曝气轴管23周侧面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出气孔组25,曝气轴管23周侧面且对应出气孔组25的位置均固定连通有分气座26,分气座26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曝气支管27,曝气支管27周侧面固定开设有若干曝气孔,絮凝池16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两对称设置且通过送气管而相互连通的曝气外管28,曝气泵22出气口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送气管和曝气轴管23连通,絮凝池16底部卡接有滤芯组件29,曝气泵22出气口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曝气轴管23转动连通,曝气泵22设置的作用在于实现对污水的曝气处理,进而提高污水的净化速率和净化效果;

絮凝池16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弧状分布且通过布气管30而相互连通的热风喷管31,一组热风喷管31的出气方向均正对旋转筛筒9,高压热风机15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布气管30固定连通,热风喷管31设置的作用在于清除旋转筛筒9上筛选出的杂质,同时对旋转筛筒9起到一定的干燥目的,从而对旋转筛筒9起到一定的自动清洁效果。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振动电机4、伺服电机12、主驱动电机24和高压热风机15为现有技术的常用部件,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旋转筛筒9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过滤凹腔10顶部开口底部为内凹弧形结构,过滤凹腔10顶部横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旋转筛筒9周侧面且对应过滤凹腔10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阻料环片32,旋转筛筒9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伺服电机12配合的从动齿轮,阻料环片32设置的作用在于降低污水的溢出率。

旋转筛筒9设置于分水管19正下方,分水管19的轴线与旋转筛筒9的轴线平行,絮凝池16设置于旋转筛筒9内侧且絮凝池16轴线与旋转筛筒9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絮凝池16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内凹弧面且絮凝池16的弧面轴心在曝气轴管23的轴线上。

絮凝池16底部固定连通有净水排管33,工作时,净水排管33与污水的下一步处理设备连通,净水排管33设置于滤芯组件29下方,曝气泵22设置于絮凝池16正上方,曝气轴管23为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分气座26为中空结构,喷头20的轴线与分水管19轴线的夹角为90°。

沥水池5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箱型结构,沥水池5设置于旋转筛筒9正下方,沥水池5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水斜面,沥水池5侧面固定连通有排废管34。

滤芯组件29包括过滤内网35,过滤内网35周侧面包裹有过滤棉纱36,过滤内网35内部固定填充有石英砂滤料37,滤芯组件29设置的作用在于保证净水的出水效果。

过滤孔11孔径为沥水孔孔径的1.5倍,两曝气外管28与絮凝池16连通处均设置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透气孔38。

加药模块17包括储药斗,储药斗周侧面与絮凝池16固定连接,储药斗底面固定连通有下料管,下料管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定量下料阀。

一组热风喷管31周侧面均固定连通有一组出风方向竖直向下且出风方向正对旋转筛筒9的热风喷嘴,一组热风喷管31均设置于旋转筛筒9内侧且一组热风喷管31均位于絮凝池16正下方。

使用前,向加药模块17中充入足量的絮凝药剂,工作时,向絮凝池16中注入定量的待处理污水,污水注入后,依据待处理的污水量,通过加药模块17向絮凝池16中补入定量的絮凝药剂,絮凝处理时,关闭净水排管33,主驱动电机24、曝气泵22同步工作,主驱动电机24工作后,继而驱动曝气轴管23圆周运动,通过曝气轴管23的圆周运动,以带动曝气支管27进行搅拌作业,通过搅拌作业的实现,以加快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速率,通过混合速率的提高,从而方便污水中杂质的絮凝析出,由于曝气泵22的工作,曝气支管27在工作过程中对污水进行同步全方位曝气,通过全方位曝气效果的实现,以提高污水的絮凝速率,主驱动电机24工作指定时间后关闭,待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伺服电机12、高压热风机15、循环泵14、振动电机4同步周期性工作,伺服电机12工作后,继而驱动旋转筛筒9圆周运动,循环泵14工作后,继而将絮凝池16中的污水送入分水管19,分水管19出水后,继而将污水送入旋转筛筒9上过滤凹腔10中,当污水进入过滤凹腔10后,污水中的絮凝处的杂质被截留于过滤凹腔10表面,不含杂的污水重新回流至絮凝池16中进行絮凝,高压热风机15工作后,则向一组热风喷管31布气,通过热风喷管31的热出风,从而加快过滤凹腔10内壁过滤杂质的脱离速率,同时通过热风又能对旋转筛筒9起到一定的干燥目的,经旋转筛筒9筛选出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沥水池5中进行沥水处理,固体杂质被截留于沥水滤板6上,污水则经排废管34排出,振动电机4工作后,则加快沥出废物的脱落速率及沥水池5的沥水速率,当絮凝池16中的污水处理指定时间后,打开净水排管33即可将污水送入下一步处理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