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

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包括:过渡肘板、主甲板、上一层甲板和设置于主甲板上的上层建筑;上一层甲板连接上层建筑并位于主甲板上方;主甲板邻近上层建筑的连接部向下凹陷形成一过渡肘板槽;过渡肘板连接于上一层甲板、上层建筑和主甲板之间,且过渡肘板远离上层建筑的一侧呈弧形;过渡肘板的底部设置于过渡肘板槽内,过渡肘板的底部上表面与主甲板的上表面平滑过渡;过渡肘板的顶部的下表面与上一层甲板的下表面平滑过渡。本发明的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可大大降低应力集中现象,同时过渡肘板的长度不需要太长,有利于节省船上的空间。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客船,客滚船,客货船等船型,有些时候上层建筑在全船范围内并不连续。例如,上建并没有覆盖整个船体,而是只覆盖了前半船。上建的后端坐落在船中位置。这样的上建设计就需要对上建做合理的过渡设计。

请参阅图1,目前,一般对于需要做纵向过渡的舱壁,在其纵向间断处会做如图1的大肘板过渡,该肘板一端与纵舱壁相连,一端与船体主甲板相连。

现有技术的缺点就是趾端的应力集中较高。现有技术为了尽量减小肘板的应力集中现象,会使用了20度或更小斜率的肘板设计方式,该肘板的设计有利于载荷由甲板下的纵向连续构件向舱口围结构的传递。但是无法避免的一点是在肘板的趾端处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即趾端处的应力比周围其他地方要明显偏高。过高的趾端应力会引起结构的疲劳,造成结构的疲劳破坏。同时过小的斜率会造成肘板过长,浪费船体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可大大降低应力集中现象,同时过渡肘板的长度不需要太长,有利于节省船上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包括:过渡肘板、主甲板、上一层甲板和设置于所述主甲板上的上层建筑;所述上一层甲板连接所述上层建筑并位于所述主甲板上方;所述主甲板邻近所述上层建筑的连接部向下凹陷形成一过渡肘板槽;所述过渡肘板连接于所述上一层甲板、所述上层建筑和所述主甲板之间,且所述过渡肘板远离所述上层建筑的一侧呈弧形;所述过渡肘板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过渡肘板槽内,所述过渡肘板的底部上表面与所述主甲板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过渡肘板的顶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一层甲板的下表面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过渡肘板的顶部与所述上一层甲板呈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渡肘板的面板与所述主甲板对接并光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主甲板设置有凹坑,所述主甲板的纵向构件与所述主甲板上的纵向构建对位连续并光滑过渡。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通过设置过渡肘板槽,将过渡肘板的面板与主甲板做成一个整体,使得过渡肘板与主甲板之间不出现结构间断的高应力点,从而大大降低应力集中现象;同时由于过渡肘板不需要较长的边,所以过渡肘板的长度不需要太长,有利于节省船上的空间;另外过渡肘板的面板与上一层甲板的强横梁面板也做成一体,消除了过渡肘板与纵舱壁连接的趾端高应力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2,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包括:过渡肘板1、主甲板2、上一层甲板3和设置于主甲板2上的上层建筑4;上一层甲板3连接上层建筑4并位于主甲板2上方;主甲板2邻近上层建筑4的连接部向下凹陷形成一过渡肘板槽21;过渡肘板1连接于上一层甲板3、上层建筑4和主甲板2之间,且过渡肘板1远离上层建筑4的一侧呈弧形;过渡肘板1的底部设置于过渡肘板槽21内,过渡肘板1的底部上表面与主甲板2的上表面平滑过渡;过渡肘板1的顶部的下表面与上一层甲板3的下表面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过渡肘板1的顶部与上一层甲板3呈一体式结构。

过渡肘板1的面板与主甲板2对接并光滑过渡。

主甲板2设置有凹坑,主甲板2的纵向构件与主甲板2上的纵向构建对位连续并光滑过渡。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客滚船非连续型上建过渡节点结构,可降低纵向上建过渡肘板1的趾端应力集中情况,使得整个过渡肘板1的受力更加的均匀。并能减少过渡肘板1端部的钢材使用。其通过设置过渡肘板槽21,将过渡肘板1的面板与主甲板2做成一个整体,使得过渡肘板1与主甲板2之间不出现结构间断的高应力点,从而大大降低应力集中现象;同时由于过渡肘板1不需要较长的边,所以过渡肘板1的长度不需要太长,有利于节省船上的空间;另外过渡肘板1的面板与上一层甲板3的强横梁面板也做成一体,消除了过渡肘板1与纵舱壁连接的趾端高应力点。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