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

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较好的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油道、连接油道和若干条双向油道,以及与若干条双向油道相配套的齿圈润滑限流器和行星轮润滑限流器;所述主油道与行星架体外部的润滑盘连通,其由行星架体的左连接部轴向向内延伸至行星架体内再径向垂直向外延伸至行星架体的径向外端且外端封闭;所述连接油道轴向设置于行星架体上,其右端内侧连通主油道且右端封闭地位于行星架体的右端;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相互间距地布置并分别与连接油道连通;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的径向内、外端分别朝向行星轮和齿圈,且分别径向内、外端装有行星轮润滑限流器和齿圈润滑限流器。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齿轮箱润滑结构,特别是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常见的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大多采用喷嘴强制喷射结构,其行星轮和齿圈的喷嘴分开布置,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喷嘴润滑受限于喷射角度和喷射面积,对喷嘴安装位置的要求十分苛刻,喷嘴的安装难度较大且很难保证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较差。此外,喷嘴润滑还需额外安装支座,产品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较好、制造容易、成本较低的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包括行星架体和由行星架体的左端轴向向外延伸且直径小于行星架体的直径的左连接部、行星轮和齿圈,所述行星轮安装于行星架体之内,所述齿圈安装于行星架体之外;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油道、连接油道和若干条双向油道,以及与若干条双向油道相配套的齿圈润滑限流器和行星轮润滑限流器;

所述主油道与行星架体外部的润滑盘连通,其由行星架体的左连接部轴向向内延伸至行星架体内再径向垂直向外延伸至行星架体的径向外端且外端封闭;

所述连接油道轴向设置于行星架体上,其右端内侧连通主油道且右端封闭地位于行星架体的右端;

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相互间距地布置并分别与连接油道连通;

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的径向内、外端分别朝向行星轮和齿圈,且分别在径向内、外端装有行星轮润滑限流器和齿圈润滑限流器。

优选地,所述连接油道位于行星架体的接近齿圈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相互径向平行地间距布置。

优选地,所述双向油道至少有两条。

优选地,所述双向油道与连接油道相互垂直。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堵头,其中一个堵头堵塞在主油道径向外端上,一个堵头堵塞在连接油道的右端上。

本发明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将主油道、连接油道和若干条双向油道集中布置在行星架体和直径小于行星架体的直径的左连接部上,以及与若干条双向油道相配套的齿圈润滑限流器和行星轮润滑限流器的结构,即可同时满足行星轮和齿圈的润滑需求,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容易、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制造容易。同时,不需要喷嘴安装支座,制造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 “左”、“内”、“外”、“轴向” 和“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风电齿轮箱行星级齿轮润滑结构,包括行星架体10和由行星架体10的左端轴向向外延伸且直径小于行星架体10的直径的左连接部14、行星轮20和齿圈30,所述行星轮20安装于行星架体10之内,所述齿圈30安装于行星架体10之外;由图1可见,本发明还包括主油道11、连接油道12和若干条双向油道13,以及与若干条双向油道13相配套的齿圈润滑限流器40和行星轮润滑限流器50;所述主油道11与行星架体10外部的润滑盘70连通,其由行星架体10的左连接部14轴向向内延伸至行星架体10内再径向垂直向外延伸至行星架体10的径向外端且外端封闭;所述连接油道12轴向设置于行星架体10上,其右端内侧连通主油道11且右端封闭地位于行星架体10的右端;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13相互间距地布置并分别与连接油道12连通;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13的径向内、外端分别朝向行星轮20和齿圈30,且分别在径向内、外端装有行星轮润滑限流器50和齿圈润滑限流器40。因而,本发明采用将主油道11、连接油道12和若干条双向油道13集中布置在行星架体10和直径小于行星架体10的直径的左连接部14上,以及与若干条双向油道13相配套的齿圈润滑限流器40和行星轮润滑限流器50的结构,即可同时满足行星轮和齿圈的润滑需求,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容易、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制造容易。同时,不需要喷嘴安装支座,制造成本也较低。

参见图1所示,所述连接油道12优选位于行星架体10的接近齿圈30的一侧。这使得连接油道12的加工制造比较方便容易且使用效果较好。

参见图1所示,所述若干条双向油道13优选为相互径向平行地间距布置。这使得若干条双向油道13的加工制造比较容易。

所述双向油道13优选至少有两条。这样可以较好满足行星轮20和齿圈30的润滑需求。

参见图1所示,所述双向油道13优选与连接油道12相互垂直。这使得双向油道13与连接油道12的连通比较容易。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还包括两个堵头60,其中一个堵头60堵塞在主油道11径向外端上,一个堵头60堵塞在连接油道12的右端上。于是,可以先将主油道11布置在行星架体10上的部分加工成外端开口的结构,再在外端安装堵头60进行密封,使得主油道11的加工制造比较容易。同样,可以先将连接油道12的右端加工成开口的结构,再在右端安装堵头60进行密封,使得连接油道12的加工制造比较容易。

本发明的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例如,齿圈润滑限流器40和行星轮润滑限流器50的结构及其作用等,均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润滑油通过润滑盘70进入油道11,进而进入油道12,再由油道12流进双向油道13,并分别通过双向油道13上所安装的行星轮润滑限流器50去润滑行星轮20,齿圈润滑限流器40去润滑齿圈30;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行星轮润滑限流器50和齿圈润滑限流器40来实现润滑油流量的大小,以适应行星轮20和齿圈30对润滑油不同大小流量的需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