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堆叠机

堆叠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机,属于板材加工机械领域,包括用于将物料传递至下一工位的输送机构、至少二个过胶机构、用于使堆叠的物料保持对齐的对齐机构,所述过胶机构按照加工顺序、沿输送方向跨设于输送轨道之上,其中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中添加入底层物料、另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新物料。本发明另辟蹊径,以堆叠增厚方式取代目前加工中直接使用厚度更厚的基材进行加工,不仅降低了直接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材的材料成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对组合盒体的部分进行加厚处理、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加厚的厚度,适应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386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浩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44916.9

  • 申请日2020-09-28

  • 分类号B31B50/04(20170101);B31B50/62(20170101);B31B50/00(20170101);B31B50/74(20170101);B65H31/34(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11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继道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盛园路5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6:5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片材堆叠加工的堆叠机。

背景技术

包装盒用于包装产品,可分为纸盒、铁盒、木盒、皮盒等,其功能是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因此,在当今市场上,包装盒的需求极大,而不同的产品的包装盒的要求、尺寸等往往不同。

在部分产品中,其对于包装盒的盒体厚度要求更高、或者需要在包装盒上形成凹槽供产品得以嵌入式地固定在盒体上。但若要增加包装盒的盒体材料厚度,不仅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在切割和折叠等方面也存在加工不便的问题。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机,其可以用于板材或片材的堆叠加工,通过堆叠方式加厚板材或片材,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盒的盒体材料厚度增加存在的困难,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包装盒的盒体材料的增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堆叠机结构如下:包括: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轨道和输送辊,用于将物料传递至下一工位;

至少二个过胶机构,其设置有推料单元、料槽、上胶单元,所述推料单元推动放置于料槽中的物料推出料槽并经过上胶单元上胶后将物料传输至输送轨道中;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中添加入底层物料、另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新物料;

对齐机构,设置于输送轨道上,用于使堆叠的物料保持对齐;

所述过胶机构按照加工顺序、沿输送方向跨设于输送轨道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过胶机构将涂覆有胶水的底层物料放置到输送轨道中,再由输送轨道将底层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上的另一过胶机构下方,由另一过胶机构于底层物料的基础之上堆叠一层新物料。输送轨道使底层物料安装输送方向依次经过一个甚至多个过胶机构堆叠多层物料后最终输出。对齐机构用于使堆叠的物料对齐一致、使堆叠的物料在胶水干结后形成一个形状与底层物料相同、厚度增加的新物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上料和上胶相结合,以推料方式上胶,既使推料与上胶集中于一个推料步骤中实现、减少了加工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还通过使二者结合、简化了结构、缩短了输送轨道的长度,大大降低了本发明设备的造价。

此外,本发明之所以使过胶机构同时具备推料和上胶功能,其另一目的在于从底层物料开始,在以后的每一步堆叠新物料时,推料动作和上胶动作都能够一一对应且能够保持同步,使堆叠机整体各部分的分工明确、结构清晰、且跟随功能机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极为方便地根据物料堆叠的数量,而随意选用多个过胶机构中的至少两台设备进行堆叠物料,使用更便利、也更为灵活。

以及,本发明中过胶机构实现了上料上胶功能的独立化、模块化,进而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装配和维修的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设有压平机构,用于为堆叠的物料提供压力、使其紧密粘合,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有压头和驱动压头下压的驱动装置。此外,压平机构还可以用于挤压堆叠的物料之间的空隙、使最终堆叠形成的物料厚度满足加工要求、适于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过胶机构的上胶单元为上表面上胶。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表面上胶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采用下表面上胶时胶水易滴落而导致胶量减少、上下两层堆叠的物料之间粘合不牢固、不紧密的情况出现,确保堆叠形成的最终物料粘合牢固、稳定、整体性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胶水粘合在底面上,影响正常输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过胶机构的上胶单元的结构如下:

包括靠板、刮胶板、挡胶块、带有可伸缩机构的胶量调节块;

所述靠板倾斜设置、其底部朝向胶辊的侧面并与其间隔设置;

所述刮胶板紧靠于靠板与胶辊相对的表面之上、其底部较靠板伸出并与胶辊的侧面间隙配合、其顶部同靠板之间通过所述可伸缩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可伸缩机构调节所述刮胶板与胶辊之间的间隙;

所述挡胶块的顶部通过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靠板上;

所述刮胶板与紧贴于其两侧设置的挡胶块、胶辊的侧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形成胶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胶量调节块上开设有带有螺纹的通孔、所述可伸缩机构为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底部穿过与胶量调节块后与刮胶板的顶部螺纹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过胶机构的推料单元如下:包括推送块、推送器、推送导轨,所述推送块可滑动装配于推送导轨上、且由推送器控制在推送导轨上往复运动;所述料槽、上胶单元沿推动块的推动方向依次分布,并且料槽的底部一端同推料块直接相抵触、料槽的底部的另一端与上胶单元的胶辊相邻且相对设置;胶辊的另一侧的下方即为输送轨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将物料直推进入输送轨道、并于推送过程中通过一胶辊实现一次上胶的过胶机构,该过胶机构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采用简单结构实现高效加工。

为适于实际使用,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过胶机构可滑动装配于一从输送轨道的侧边延伸并横跨至输送轨道上方的安装架上,所述过胶机构与安装架配合具有位于输送轨道上方和位于输送轨道侧边上方的不同位置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使过胶机构得以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或需要检修输送轨道的情况下移动至输送轨道之外,以避免影响未在使用状态中的过胶机构影响使用状态中的过胶机构的正常工作,或便于检修输送轨道。

为以推动方式过胶机构于安装架上来回移动,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过胶机构的底部设有滑动连接单元,滑动连接单元由至少两个滑块及滑块座组成,所述滑块固定于滑块座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滑轨中、所述滑块座与安装架中的固定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连接单元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对齐机构,所述对齐机构包括用于使物料对齐的对齐头、驱动对齐头动作的驱动器、控制驱动器动作的控制器,所述输送轨道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可供对齐头伸入或退出的开槽,所述对齐头以旋转或摆动方式进入或退出输送轨道,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轨道上、在其来时方向上设有推齐机构,所述推齐机构包括推头、动作驱动器,所述推头在动作驱动器的作用下在堆叠的物料的前端同对齐头接触时、从堆叠的物料的后端给予堆叠的物料一个向前移动的推力;和/或,所述输送轨道的输送面上设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于输送过程中同物料或堆叠的物料的后端相抵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设有上料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未上胶的新物料,上料机构可设置于输送方向的末端,用于添加最后一层需堆叠的物料;

或者,所述过胶机构中的上胶单元为双面上胶,同时输送轨道上还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可设置于输送方向的末端,用于添加最后一层需堆叠的物料,和/或者上料机构穿插于过胶机构之后设置、用于向输送轨道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未上胶的新物料;

或者,所述输送方向起始位置处可设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添加未上胶的底层物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另辟蹊径,以堆叠增厚方式取代目前加工中直接使用厚度更厚的基材进行加工,不仅降低了直接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材的材料成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对组合盒体的部分进行加厚处理、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加厚的厚度,适应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并且,本发明中过胶机构横向滑动设置于输送轨道的上方,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灵活地选用不同数量或不同位置上的过胶机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整体状态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轨道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轨道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轨道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轨道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单元二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单元一对齐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输送单元一非对齐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压平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过胶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过胶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胶量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过胶机构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推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推齐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2—输送机构,3—对齐机构,4—压平机构,5—第四过胶机构,6—第三过胶机构,7—第二过胶机构,8—第一过胶机构,9—安装架,10—推齐机构,11—物料,12—止挡块;

210—输送单元五,220—输送单元四,230—输送单元三,240—输送单元二,250—输送单元一,260—输送带一,221—传感器座一,222—导片,223—导片座,224—导片调节座,225—输送轨道,226—输送轨道侧壁,227—支撑型材,228—轨道调节座,229—轨道调节套,220-1—中间开槽;

211—小气缸座,212—转轴一,213—小气缸,214—鱼眼轴承,215—转动连接板一,216—转动座,217—转轴二,218—对齐头,219—转动连接板二,210-1—侧开槽,210-2—传感器座二;

401—输送带二,402—输送辊,403—输送电机,404—侧导辊,405—下张紧辊,406—上张紧辊;

511—靠板,512—刮胶板,513—挡胶块一,514—连接座,515—挡胶块二,516—胶量调节块,517—调节螺钉,518—缓冲弹簧;

510—胶量调节结构,520—胶辊,530—上胶电机,540—限高单元,550—料槽,560—控制箱体,570—传动辊;

541—限高座,542—限高块,543—高度调节槽,544—左侧挡板,545—左侧调节杆,546—左侧长度调节滑块,547—左侧宽度调节滑块,548—滑杆,549—右侧挡板;

551—推送槽,552—推块,553—导轨座,554—导轨,555—直线电机,556—推送座;

581—滑块座一,582—滑块,583—滑块座二,584—固定连接块;

901—滑轨,902—安装板,902-1—固定安装槽;

1001—安装支架一,1002—安装支架二,1003—安装支架三,1004—前后气缸,1005—上下气缸,1006—推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无特别说明或描述存在矛盾之处,本实施例中以输送轨道225前进的方向为前或头端、反之为后或末端;以设备正常使用时(即图1中所示状态)的方位为上、下。至于“左”、“右”方向,一般以所对应的附图所示为参照。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机,主要由输送机构2、对齐机构3、压平机构4和第一过胶机构8、第二过胶机构7、第三过胶机构6、第四过胶机构5组成,第一过胶机构8、第二过胶机构7、第三过胶机构6、第四过胶机构5按照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依次地间隔分布于输送机构2上,本实施例中,对齐机构3、压平机构4均仅在输送机构2的末端处设置有一处对齐,并且,压平机构4设置于对齐机构3之后。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胶机构8、第二过胶机构7、第三过胶机构6、第四过胶机构5的具体结构相同,参见图10所示,以第一过胶机构8为例进行结构说明:其主要包括推料单元、料槽550、上胶单元、滑动连接单元四大部分组成,料槽550位于推料单元和上胶单元之间,料槽550中放置的物料由推料单元推出时直接进入到上胶单元中上胶,并在上胶后直接进入到输送轨道225中实现物料添加。滑动连接单元位于过胶机构的底部,用于与架设于输送轨道225上的安装架9滑动配合。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中上胶单元采用上表面上胶方式,其结构如下:

结合图10、图11,上胶单元包括胶辊520、胶槽、上胶电机530、传动辊570和胶量调节结构510,胶辊520在上、传动辊570在下且二者间隙相对设置、该间隙与所加工的物料的厚度相适应,胶量调节结构510设置于胶槽与胶辊520之间,如图12所示,其主要由靠板511、刮胶板512、挡胶块、胶量调节块516组成——靠板511倾斜设置、其底部朝向胶辊520的侧面并与其间隔设置,刮胶板512紧靠于靠板511与胶辊520相对的表面之上、刮胶板512与紧贴于其两侧设置的挡胶块、胶辊520的侧面之间无间隙配合形成胶槽。同时,挡胶块的底部较靠板511伸出并与胶辊520的侧面间隙配合且该间隙构成出胶的间隙。胶量调节块516上开设有带有螺纹的通孔、通孔中配设有调节螺钉517,调节螺钉517的底部穿过与胶量调节块516后与刮胶板512的顶部螺纹固定连接,通过调节螺钉517调节刮胶板512与胶量调节块516之间的相对距离,即可调节刮胶板512与胶辊520之间的间隙,实现胶量调节。

上述结构中,挡胶块的顶部通过一连接座514固定连接于靠板511上,作为优选,为实现出胶间隙的宽度,胶量调节块516以及连接座514可采用滑动或插设于靠板511的顶部上、配合定位销加以固定的可调连接方式。

料槽550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其包括有放料平台和竖直设立与放料平台上的左侧挡板544一、左侧挡板544二、右侧挡板549一、右侧挡板549二,左侧挡板544一、左侧挡板544二、右侧挡板549一、右侧挡板549二呈四角分布与放料平台形成用于放置物料的矩形料槽550。为避免推送单元一次性推送多个物料,在料槽550与胶辊520交界处可进一步设置有限高单元,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限高单元可由限高座541、限高块542组成,限高块542上设有定位孔、限高座541上设有条形、竖直设置的高度调节槽543,限高座541凌空固定安装于一架体上,通过调整限高块542安装于限高座541上的位置即可调节限高块542同放料平台之间的相对间隙,相对间隙与单个物料的厚度相适应,以确保每次推料仅有单个物料进入到上胶单元中。

如图13所示,与放料平台的中部设有推送槽551,推送槽551沿输送方向设置、其一端靠近于放料平台的后侧边的边沿设置、其另一端则延伸至料槽550中,最好延伸至料槽550该侧方向长度上的1/4处,可以在不破坏放料平台结构的强度下尽量向胶辊520靠近,以配合不同尺寸的物料进行推送。

推送单元的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有推块552、推送器、推送导轨554,推送其可采用直线电机555或气缸,推块552可滑动装配于推送导轨554上、推送导轨554装配于导轨554座553上,导轨554座553同过胶机构的机身部分相固定。推块552由推送器控制在推送导轨554上往复运动。

通过上文所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料槽550、上胶单元沿推动块的推动方向依次分布且三者是相邻且尽量靠近设置的,为此,本实施例过胶机构可以通过较小距离的推动动作,实现推送和上胶动作的结合,进而能够快速地物料推送进入其下方的输送轨道225中。

如图3a、图3b所示,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轨道225和输送辊402,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与多个过胶机构分别对应,本实施例中将输送轨道225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输送单元一250、输送单元二240、输送单元三230、输送单元四220和输送单元五210,其中第一过胶机构8、第二过胶机构7、第三过胶机构6、第四过胶机构5分别对应设置于输送单元二240、输送单元三230、输送单元四220和输送单元五210的上方形成一个加工工位。输送单元一250则与对齐机构3对应设置,形成一个独立工位。压平机构4有其独立的输送结构,其与输送轨道225的末端直接对接。

输送单元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主体部分由输送底面和位于输送底面两侧的输送轨道侧壁226组成,其中输送底面则由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的输送钢板,输送钢板的底部则通过两根平行并排设置的支撑型材227支撑。两块输送钢板之间的间隔为中间开槽220-1。输送辊402设置于输送轨道225的两侧,且输送辊402之间设置有输送带一260,输送带一260上固定连接有止挡块12。继续参见图3所示,输送带一260位于中间开槽220-1的下方,其上的止挡块12的上部为条形柱体结构且向上穿过中间开槽220-1后露出于输送底面之上。输送板材状的物料时,输送辊402转动带动输送带一260运动,当止挡块12的前端同物料的后端接触时,可带动物料一同沿着输送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物料的输送。本实施例中,输送面主要用于支撑板状的物料,保持其水平上的稳定。并且,相较于驱动宽度与所输送的物料宽度相当的输送带,本实施例可将输送带的宽度大幅度缩减,例如采用链条,在确保输送平稳的同时、降低设备功率。

以及,为检测当前工位下是否存在有物料需要进行堆叠,在输送单元二240、输送单元三230、输送单元四220中可设置红外传感器一,红外传感器一安装于图3中所示的传感器座一221上,其所检测获得数据传递至当前工位上的或整机的过胶机构的控制系统中,若检测到输送轨道225下方无物料时,控制系统可停止当前工位的过胶机构放料。当然,为实现全面检测、确保整机运转的精确和稳定,输送单元一250和输送单元五210中也可设置上述检测结构。

由于输送轨道侧壁226具有一定高度,因此在过胶机构向其中添加物料时,物料在掉落过程中或掉落后、难以保持一个平放的状态,为此,本实施例在每个输送单元对应于过胶机构添加物料的位置上设置了如图6所示的导料结构。导料结构包括导片222、导片座223以及导片调节座224,导片调节座224为横跨输送轨道225设置的支架,其包括有两根立柱和连接于两个立柱之间的水平调节杆,水平调节杆上开设有沿输送轨道225宽度方向设置的条形调节孔,导片座223的一端即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条形调节孔配合、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导片调节座224上。导片座223的另一端向前伸出至导片调节座224外。导片222包括有一导料平面和设置于导料平面底部的铰接座,导片222通过铰接座上设置的铰接条形孔固定安装于导片座223的另一端。通过在初始阶段预设好导片222相对于输送轨道225、过胶机构的倾斜角度,在工作过程中,导片222即可承接过胶机构推出的物料、并作为中间结构将物料导入到输送轨道225中。

鉴于过胶机构向输送轨道225添加物料时,下落至输送轨道225中的物料与上一工位中传递而来的物料或存在位置偏差,因此,本实施例于输送单元五210的两侧的输送轨道侧壁226上开设位于同一垂直于输送方向上的直线上的侧开槽210-1,每个侧开槽210-1上均配设有主要由小气缸213、对齐头218、转动连接板一215、转动连接板二219以及转轴一212和转轴二217组成的单侧对齐结构,其结构配置如下:如图7、图8所示,小气缸213的固定端通过转轴一212铰接固定于小气缸座211上,小气缸213的活动端(即其活动杆的头部)通过鱼眼轴承214同转动连接板一215的一端铰接固定,转动连接板一215的另一端同转动连接板二219的一端与转轴二217固定连接,转轴二217转动连接于转动座216中、并可于转动座216中来回转动。转动连接板二219的另一端与对齐头218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对齐头218垂直于输送底面、其底部同输送底面相抵触或间隙配合,转动连接板一215、转动连接板二219、小气缸213均水平设置。在小气缸213作用下,可控制对齐头218以摆动方式通过侧开槽210-1进入到输送轨道225中,进而在输送方向上形成阻碍,用于阻挡通过的堆叠的物料、使物料对齐。

本实施例中,小气缸213的动作过程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动作过程如下:控制系统控制小气缸213的活动杆收回、使对齐头218进入输送轨道225中并保持该状态,输送带一260带动堆叠后的物料进入到输送单元五210时,堆叠后的物料的前端受到两侧对齐头218的作用被对齐,随后(依照输送速度而定,输送速度越快、阻挡时间越短;输送速度较慢时、阻挡时间可适当延长;在10~15m/s下,该对齐头218与堆叠物料的接触时间应小于3s)控制系统控制小气缸213的活动杆伸出、使对齐头218退出输送轨道225,对齐后的物料继续向前输送。

最后,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于输送轨道225的末端设置了压平机构4,压平机构4用于为堆叠的物料提供压力、使堆叠的各层物料之间进一步紧密粘合。为实现上述目的,压平机构4包括有用于将堆叠物料引渡到本机构内的输送带二401、用于驱动输送带二401运转的两侧输送辊402、以及驱动输送辊402转动的输送电机403以及用于与堆叠物料配合用于抵压物料的压辊,压辊可设置于输送带二401的中部上方,其与输送带二401间隙配合且同样由一电机驱动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为确保物料于输送轨道225至压平机构4之间过渡时的稳定,本实施例也可于输送带二401的前端、即其与输送轨道225相贴近的一侧进一步设置一滚轮,该滚轮通过一安装条可相对于输送面上下摆动地安装于一安装座上,进而在物料进入输送带二401时用于抵压于物料的上表面、使其在引渡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为包括输送带二401用于输送物料的上输送面的平稳,本实施例可进一步于输送带二401的侧面设置侧导辊404,侧导辊404既可以辅助输送带二401使其上输送面保持水平,以便于压平堆叠后的物料。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压头和驱动压头下压的驱动装置组合形成的压力作用结构替代压辊。

实施例2本实施例于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设置如下:鉴于在部分场合中,可能只需要堆叠3个或4个物料,由于所需堆叠的物料数量有限,实施例1所提供的四个过胶机构中的1或2个可暂停不予使用。然而,若该不使用的第一过胶机构8直处于输送轨道225的上方,或多或少对于其他过胶机构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干扰,为排除此类不利影响,本实施例将用于安装过胶机构的安装架9加宽设置——安装架9从输送轨道225的侧边延伸并横跨至输送轨道225上方,并使过胶机构可滑动且可通过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在安装架9上的某一点,使过胶机构安装架9配合时具有位于输送轨道225上方和位于输送轨道225侧边上方的不同位置状态。

本实施例是通过在过胶机构的底部设置滑动连接单元实现的,滑动连接单元由至少两个滑块582及滑块座一581组成,滑块582固定于滑块座一581上,滑块座一581固定于过胶机构的机身的底部。为保持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本实施例中滑动连接单元设有两个且二者并排设置,即如图14中所示的滑块座一581和滑块座二583。为适应滑动连接单元,安装架9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轨901、并且在滑轨901的侧边、与其相邻且高于滑轨901所在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902,安装板902上开设有与滑轨901方向一致的条形的固定安装槽902-1,滑块座一581、滑块座二583可均设有固定连接块584、固定连接块584上开设有固定螺孔,当过胶机构确定位置后,通过紧固螺钉将固定连接块584与安装板902固定即可将推聊上胶机构固定。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于输送轨道225上、在其来时方向上设有推齐机构10,推齐机构10包括推头1006、动作驱动器和安装支架组成,安装支架包括有安装支架一1001、安装支架二1002以及安装支架三1003组合形成,前述动作驱动器包括前后气缸1004和上下气缸1005,上下气缸1005的活动杆朝下设置、推头1006固定于上下气缸1005的活动杆的末端,推头1006在上下气缸1005的作用下降至输送轨道225上、推头1006的底部与输送轨道225的输送底面间隙配合,之后,推头1006在前后气缸1004的作用下在堆叠的物料的前端同对齐头218接触时、从堆叠的物料的后端给予堆叠的物料一个向前移动的推力。一方面,该推力可辅助对齐堆叠的物料,另一方面该推力经过传递传递至对齐头218上可将对齐头218连带转动连接板二219、转动连接板一215产生小幅度的转动,进而触发正对于转动连接板一215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告知控制系统发出使对齐头218退出输送轨道225的相关指令。

上述实施例中,输送轨道225可设置为可调宽度的轨道,如图6所示,通过控制滑动套设于轨道调节杆228上的两个轨道调节套229之间的间隙,可控制位于轨道调节套229之间的输送轨道侧壁226之间的距离。为将宽度固定,轨道调节套229上可设置销孔、销孔中配设定位销将轨道调节套229固定在指定位置。当然,考虑到输送轨道侧壁226的稳定,上述轨道调节杆228与轨道调节套229组合形成的轨道调节结构可设置多个。

不同于上述实施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未设置上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225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未上胶的新物料。该上料机构可设置于输送方向的末端,用于添加最后一层需堆叠的物料;也可设置于输送方向起始位置处,或者穿插于过胶机构之后设置、用于向输送轨道225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未上胶的新物料,但后两种情况实则更适用于过胶机构中的上胶单元为双面上胶时使用。

此外,若要适应不同的物料使用,料槽最好采用可调结构,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左侧挡板543一和左侧挡板543二的底部通过左侧长度调节滑块546共同滑动套设于左侧调节杆545上,左侧调节杆545还通过左侧宽度调节滑块547滑动套设于滑杆548上,滑动连接处均可开设螺纹孔并配设紧固螺钉对其位置加以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将多个物料通过堆叠粘合的方式加工为一个增厚物料的全自动堆叠机,使用时,安装在输送轨道225的输送方向上的第四过胶机构5、第三过胶机构6、第二过胶机构7和第一过胶机构8分别依照顺序相输送轨道225中添加底层物料、第二层物料、第三层物料以及第四层物料,第一过胶机构8中的胶槽可不放置胶水,第四过胶机构5、第三过胶机构6、第二过胶机构7中均放置有胶水并对物料进行上胶处理。之后,四层堆叠状态下的物料在止挡块12的带动下进入输送单元五210中,移动至对齐机构3处时,四层堆叠状态下的物料的前端与对齐头218抵触、其后端受止挡块12的作用或推齐机构10的作用,进而实现对齐,随后小气缸213控制对齐头218退离输送轨道225,对齐后的四层堆叠状态下的物料继续向前进入到压平机构4中,由压平机构4压平后最终送出物料箱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