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

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所述击发组件包括推钉杆、拉片及钉砧拉杆,推钉杆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推钉杆具有一初始位置和一击发位置,拉片的远端侧与钉砧轴相连接;推钉杆从初始位置向击发位置运动时,凸台与拉片接触且将拉片向远离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顶起,以使得拉片对吻合器的钉砧拉杆产生朝向吻合器的近端侧的拉力。通过采用本发明,在吻合器钉成型过程中,通过推钉杆和拉片的相互作用引起拉片的结构变化,给拉片的远端侧一个朝向吻合器近端侧的拉力,拉片受到的拉力传递至钉砧轴上,从而补偿钉砧向远端侧的窜动,使得钉砧和钉仓组件之间的间隙变化量尽可能减小,进而改善钉成型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205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0633672.9

  • 发明设计人 陈志;郭毅;林江;曹元阳;

    申请日2019-07-15

  • 分类号A61B17/115(20060101);A61B17/11(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82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臧云霄;夏彬

  •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东平街27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3:5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

背景技术

消化道疾病是人类高发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圆管型吻合器代替医生的手工操作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吻合。圆管型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器械,大多采用轴向内装订方式,在手术时对食管、胃、肠道等生理组织形成端对端的、或者端对侧的吻合,吻合时两段组织内敛收容于吻合器内,击发完成后在组织上形成圆形吻合口,重建了人体通道。

现有技术中,圆管型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吻合器本体的操作把手以及与所述本体配合的钉砧组件,所述钉砧组件包括钉砧和钉砧轴。所述吻合器本体包括设于远端侧的钉仓组件和设于本体近端侧的旋钮。在本发明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

在击发吻合器时,握持操作把手以推动配置于吻合器本体内的推钉杆,推钉杆有朝向吻合器远端侧的运动,并且带动推钉片推出钉仓组件中的吻合钉,从而实现吻合钉在钉砧表面成型。现有的吻合器产品中,当吻合钉成型时,钉砧会受到吻合钉向吻合器远端侧方向的推力以及组织向吻合器远端侧方向的挤压力,将会有向吻合器远端侧方向的轴向窜动,从而增大了钉砧和钉仓组件之间的间隙,影响吻合钉成型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在吻合器钉成型过程中,通过拉片的结构变化补偿钉砧向远端侧的窜动,改善钉成型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击发组件,用于圆管型吻合器,所述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和钉砧组件,所述钉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吻合器本体的远端侧的钉砧和位于所述钉砧的近端侧的钉砧轴,所述击发组件包括推钉杆、拉片及钉砧拉杆,所述推钉杆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推钉杆具有一初始位置和一击发位置,所述拉片的远端侧通过所述钉砧拉杆与所述钉砧轴相连接;

所述推钉杆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所述凸台与所述拉片接触且将所述拉片向远离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顶起,以使得所述拉片对所述钉砧拉杆产生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的拉力。

可选地,所述凸台与推钉杆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推钉杆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设置有一销轴,所述销轴的顶端突出于所述推钉杆的表面而形成所述凸台。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远端侧面为过渡面,在垂直于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上,所述过渡面的近端侧至所述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过渡面的远端侧至所述轴心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拉片包括从所述拉片的近端侧向远端侧依次排列的第一连接段、中间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中间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推钉杆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拉片的第一连接段的一侧,所述推钉杆处于所述击发位置时,所述凸台与所述拉片的中间段接触且将所述拉片的中间段向远离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顶起。

可选地,所述推钉杆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台,所述推钉杆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两个所述凸台分别位于所述拉片的第一连接段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吻合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吻合器本体内的调整轴,所述拉片的近端侧与所述调整轴相连接,所述推钉杆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且所述拉片在所述调整轴的作用下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时,所述凸台相对于所述拉片具有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的相对运动。

可选地,所述拉片的中间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设置有侧面平滑过渡的过渡段。

可选地,所述拉片上设置有中心槽,所述推钉杆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凸台进入所述拉片的中心槽,所述推钉杆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所述凸台从所述中心槽的远端侧脱离且与所述拉片的内侧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吻合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吻合器本体内的调整轴,所述拉片的近端侧与所述调整轴相连接,所述中心槽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推钉杆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且所述拉片在所述调整轴的作用下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时,所述凸台处于所述中心槽中,且所述凸台相对于所述拉片具有沿所述中心槽的延伸方向的相对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圆管型吻合器,包括所述的击发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圆管型吻合器,所述吻合器包括所述的击发组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击发组件,在吻合器钉成型过程中,通过推钉杆和拉片的相互作用引起拉片的结构变化,给拉片的远端侧一个朝向吻合器近端侧的拉力,拉片受到的拉力通过钉砧拉杆传递至钉砧轴上,从而补偿钉砧向远端侧的窜动,使得钉砧和钉仓组件之间的间隙变化量尽可能减小,进而改善钉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圆管型吻合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推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推钉杆和拉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圆圈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推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推钉杆与拉片配合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圆圈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推钉杆与拉片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钉砧组件 4 第一拉片

11 钉砧 41 拉片的近端侧

12 钉砧轴 42 拉片的远端侧

2 钉仓组件 43 中间段

3 推钉杆 44 第一连接段

31 推钉杆的近端侧 45 第二连接段

32 推钉杆的远端侧 46 过渡段

33 凸台 47 中心槽

331 第一过渡面 5 第二拉片

34 定位槽 6 调整轴

35 销轴 7 钉砧拉杆

351 第二过渡面 S 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击发组件以及包括该击发组件的圆管型吻合器。所述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吻合器本体的操作把手以及与所述吻合器本体配合的钉砧组件。所述钉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吻合器本体的远端侧的钉砧和位于所述钉砧近端侧的钉砧轴,所述吻合器本体包括设于本体远端侧的钉仓组件和设于本体近端侧的旋钮。所述击发组件包括推钉杆、拉片及位于拉片远端侧的钉砧拉杆,所述推钉杆具有一初始位置和一击发位置,所述初始位置指的是操作把手未握持时所述推钉杆的位置,所述击发位置指的是操作把手被握持后推动所述推钉杆向吻合器的远端侧运动以推出吻合钉时所述推钉杆的位置。所述拉片的远端侧连接至所述钉砧拉杆的近端侧,并通过所述钉砧拉杆连接至所述钉砧轴,所述拉片的近端侧通过调整轴与所述旋钮连接。

在肿瘤手术过程中,离断去除肿瘤组织后,将所述钉砧组件的钉砧轴从残端组织的荷包穿出,配置于吻合器本体的远端侧,旋转旋钮,通过所述调整轴、拉片、钉砧拉杆和所述钉砧轴拉动所述钉砧向吻合器的近端侧运动,使钉砧和钉仓组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后,达到可击发状态,此时握持操作把手,操作把手推动推钉杆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推钉杆带动推钉片推出钉仓组件中的吻合钉,从而实现吻合钉在钉砧表面成型,实现吻合器的击发。

在击发吻合器时,钉砧在受到组织的向吻合器远端侧的挤压力和吻合钉向吻合器远端侧的推力后,会产生沿轴向的窜动。钉砧的窜动量即为钉砧组件的柔性,其柔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吻合器中各个零件(包括钉砧组件、拉片、丝杆、旋钮)等的配合间隙以及材料自身的刚性等。考虑到改变钉砧和钉仓组件的配合间隙以及材料自身刚性改变的难度和成本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击发组件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用结构特征对钉砧组件的柔性进行补偿,以减少击发机构本身的轴向窜动对击发时钉仓与钉砧之间距离的影响。

具体地,本发明在所述推钉杆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推钉杆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所述凸台与所述拉片接触且将所述拉片向远离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顶起,以使得所述拉片对所述钉砧轴产生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的拉力,此拉力即可补偿组织和吻合钉对钉砧轴朝向吻合器的远端侧的推力,使得吻合器击发时钉砧轴向窜动量尽可能减小,钉砧和钉仓组件之间的间隙变化量尽可能减小,进而改善钉成型效果。此处,在吻合器中,内侧与外侧是相对于吻合器的轴心来说的,靠近轴心的一侧为内侧,远离轴心的一侧为外侧。

下面结合图1~图9具体介绍本发明两个实施例中吻合器和击发组件的结构。其中,图1~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的结构,图6~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击发组件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和钉砧组件1,所述钉砧组件1包括位于所述吻合器本体的远端侧的钉砧11和位于所述钉砧近端侧的钉砧轴12,所述吻合器本体的远端侧设置有钉仓组件2。所述钉仓组件2包含推钉片。所述吻合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推钉杆3、拉片4,5及位于拉片远端侧的钉砧拉杆7。在该实施例中,拉片4,5设置有两片: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两片拉片4,5的作用和结构是相同的,两者重叠设置,下文中将以第一拉片4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更改拉片的数量,例如仅设置一个拉片,或设置三个拉片等等。在图1~4的视角中,推钉杆3的远端侧32即为图中左侧,推钉杆3的近端侧31即为图中右侧,推钉杆3的远端侧32靠近钉仓组件2设置,推钉杆3的近端侧31与操作把手联动,击发时,操作把手推动推钉杆3向远端侧运动,通过推钉片推动钉仓组件2中的吻合钉。第一拉片4的远端侧42即为图中左侧一端,第一拉片4的近端侧41即为图中右侧一端,第一拉片4的远端侧42与钉砧拉杆7的近端侧相连接,且第一拉片4的近端侧41通过调整轴6与旋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旋钮旋转时,可以通过调整轴6带动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沿吻合器的轴向运动,进而通过钉砧拉杆7和钉砧轴12带动钉砧11靠近或远离钉仓组件2。

为了对钉砧组件1的柔性进行补偿,减小吻合器击发时钉砧11的窜动量,如图2所示,所述推钉杆3的一侧设置有凸台33,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推钉杆3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所述凸台33与所述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接触且将所述拉片4,5向远离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顶起,以使得所述拉片4,5对所述钉砧拉杆7产生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的拉力,由该拉力对于钉砧11受到的组织和吻合钉向远端侧的推力进行补偿。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是指所述第一拉片4朝向所述吻合器轴心方向的一侧面,与之相对的一侧为所述第一拉片4的外侧面。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凸台33与推钉杆3一体设置。所述凸台33的远端侧面为第一过渡面331,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近端侧相对于所述过渡面的远端侧更靠近所述拉片4,5,即在垂直于所述轴心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近端侧至所述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远端侧至轴心的距离。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表面可以是斜面或者弧面。在推钉杆3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凸台33的第一过渡面331首先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接触,以使得拉片4,5可以顺滑地被凸台33顶出。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拉片4包括从所述第一拉片4的近端侧41向远端侧42依次排列的第一连接段44、中间段43和第二连接段45,所述中间段4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44的宽度,进一步地,中间段43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连接段45的宽度。如图4所示,所述推钉杆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凸台33位于所述第一拉片4的第一连接段44的一侧,由于第二拉片5与第一拉片4是重叠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凸台33也位于第二拉片5的第一连接段的一侧。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推钉杆3上设置有两个凸台33,两个凸台33分别设置于拉片4,5的第一连接段的两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设置一个凸台33,或者设置多个凸台33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5所示,由于击发前,所述推钉杆3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凸台33位于第一拉片4的第一连接端44的一侧或两侧,凸台33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是不接触的,也就不会顶起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所述推钉杆3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即沿图5中A方向运动时,所述凸台33相对于第一拉片4具有朝向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的相对运动,凸台33进入第一拉片4的中间段的范围内,从而与所述拉片的中间段43的内侧面接触且将所述拉片4,5的中间段向远离所述吻合器的轴心S的方向顶起。在吻合器击发完成后,推钉杆3会从所述击发位置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此时凸台33会重新回到第一连接段44的两侧,从而不再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接触,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失去了向外顶起的作用力后,会恢复至平直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推钉杆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且所述拉片4,5在所述调整轴6的作用下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时,所述凸台33具有沿所述第一连接段44的延伸方向的相对运动。因此,在推钉杆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推钉杆3的凸台33不会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相接触,也就不会影响拉片4,5的轴向运动,通过调整旋钮,可以正常依次通过调整轴6、拉片4,5和钉砧拉杆7带动钉砧11远离或靠近钉仓组件2,并且旋钮的旋转角度和钉砧11运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增设了凸台33而有所改变,即吻合器击发前,凸台33不会影响拉片4,5的原本功能。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远端侧至近端侧是平滑过渡的,所述第一过渡面331与所述推钉杆的表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在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最远端侧,角度可以设置的比较缓和,即在所述第一过渡面331的最远端侧,第一过渡面331与推钉杆3之间形成一个钝角,进一步地,该角度优选为120°~150°。击发前,所述推钉杆3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即使所述凸台33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是可以部分接触的,也不会使影响拉片4,5向外凸起太多而影响其原本功能。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片4的中间段43与所述第一连接段44之间设置有侧面平滑过渡的过渡段46,从而实现了凸台33从第一连接段44的侧面运动至中间段43的内侧面的过程中的平滑过渡。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段45和中间段43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侧面平滑过渡的过渡段46,过渡段46的两侧侧面可以是平滑过渡的斜面或弧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44和中间段43之间、第二连接段45和中间段43之间也可以不设置过渡段46,而为直面过渡。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拉片4,5优选为弹性拉片4,5,可以使得拉片4,5更容易被凸台33顶出,并且所述拉片4,5进一步优选为金属薄片制成的弹性拉片4,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采用其他材料如塑料等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6~9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击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有两个区别:(1)凸台与推钉杆3分体设置,凸台由一突出于推钉杆3的表面的销轴35形成。(2)第一拉片4上设置有一中心槽47,在吻合器未击发时,销轴35是位于中心槽47中的,以不阻碍拉片4,5在旋钮作用下的轴向运动,当击发时,所述销轴35越过所述中心槽47的远端侧,与所述拉片4,5的内侧面接触,使得拉片4,5被顶出。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推钉杆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34,所述定位槽34中设置有所述销轴35,所述销轴35的顶端突出于所述推钉杆3的表面而形成所述凸台,销轴35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图7~9所示,所述拉片4,5上设置有中心槽47,所述推钉杆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销轴35进入所述拉片4,5的中心槽47中,所述推钉杆3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所述销轴35从所述中心槽47的远端侧脱离且与所述拉片4,5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销轴35将所述拉片4,5向远离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顶起,以使得所述拉片4,5对所述钉砧拉杆7产生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的拉力。在吻合器击发完成后,推钉杆3会从所述击发位置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此时销轴35会重新回到中心槽47中,从而不再与第一拉片4接触,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失去了向外顶起的作用力后,会恢复至平直状态。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凸台33与推钉杆3是一体成型的,而推钉杆3往往是塑料件,凸台33也是一体成型的塑料件,塑料件与金属拉片4在长期相对滑动摩擦过程中,会容易发生磨损,会影响补偿的效果。因此,第二实施例中采用与推钉杆3分体设置的销轴35,并且销轴35优选为金属销轴,采用金属-金属的接触形式,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的塑料-金属的接触形式,可以减少磨损,使补偿效果更明显。

如图8所示,为了实现销轴35从中心槽47中脱离时的平滑过渡,销轴35的远端侧面设置为第二过渡面351,第二过渡面351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弧面,以引导销轴35从中心槽47中顺滑脱离。在该实施例中,销轴35采用一个球头销轴,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销轴35也可以是一个缓慢过渡的斜销,或者具有一个凸轮面等。相应地,在所述中心槽47的远端侧,也设有导向面,以更好地与所述销轴35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槽47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推钉杆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且所述拉片4,5在所述调整轴6的作用下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时,所述销轴35处于所述中心槽47中,且具有沿所述中心槽47的延伸方向的相对运动。因此,在推钉杆3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推钉杆3的销轴35不会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相接触,也就不会影响拉片4,5的轴向运动,通过调整旋钮,可以正常依次通过调整轴6、拉片4,5、钉砧拉杆7和钉砧轴12带动钉砧11远离或靠近钉仓组件2,并且旋钮的旋转角度和钉砧11运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增设了销轴35而有所改变,即吻合器击发前,销轴35不会影响拉片4,5的原本功能。

该实施例中的中心槽47可以是一个连通拉片4,5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通槽,也可以是一个开设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的盲槽,可以同时开设于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的对应位置,也可以仅开设于第一拉片4上,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实施例中的拉片4,5也可以分为依次从近端侧向远端侧排列的第一连接段、中间段和第二连接段。中心槽47可以在中间段开设并一直连通至第一连接段,中心槽47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拉片4,5沿轴向的运动范围来确定。中心槽47可以开设于中间段的中心轴处,也可以偏离中间段的中心轴设置,只需要与销轴35的位置相对应即可。

为了保证所述拉片受力的平衡性,也可以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销轴35,相应地所述中心槽47也与所述每个销轴35配合,以达到更好的补偿效果。

图1~9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两个具体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和吻合器的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两个实施例也可以相互结合,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拉片4,5上开设中心槽,并且推钉杆3在所述初始位置时,凸台33进入拉片4,5的中心槽中,在推钉杆3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凸台33从拉片4,5的中心槽中脱离而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接触,进而顶起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销轴35的位置向推钉杆3的近端侧运动,运动至与第一连接段41对应的位置,在推钉杆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销轴35位于第一连接段41的一侧,而不会与第一拉片4的内侧面接触,在推钉杆3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击发位置运动时,销轴35运动至第一拉片4的中间段43处,进而顶起第一拉片4和第二拉片5。

本发明所提供的击发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击发组件,在吻合器钉成型过程中,通过推钉杆和拉片的相互作用引起拉片的结构变化,给拉片的远端侧一个朝向吻合器近端侧的拉力,拉片受到的拉力传递至钉砧轴上,从而补偿钉砧向远端侧的窜动,使得钉砧和钉仓组件之间的间隙变化量尽可能减小,进而改善钉成型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