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

一种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

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涉及双冷源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水蓄冷空调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本申请的制冷组件包括制冷循环管道、冷水机组和第一控制阀组件;蓄冷组件包括蓄冷循环管道、第二控制阀组件和蓄冷装置;供冷组件包括两路供冷循环管道、两个换热器、至少两个供冷装置及第三控制阀组件,换热器中第一换热流道串联在蓄冷循环管道上,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串联在供冷循环管道上,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换热器中第一换热流道与供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供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及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连通或断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124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74416.7

  • 发明设计人 沈锡骞;沈士圣;

    申请日2020-10-28

  • 分类号F24F5/00(20060101);F24F11/89(20180101);F24F11/65(20180101);F24F13/3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申健

  • 地址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2号怡和阳光大厦C座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2: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双冷源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水蓄冷空调是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夜间采用冷水机组在水池内蓄冷,白天水池放冷,冷水机组避峰运行的节能运行方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具有平衡电网负荷、降低空调运行费用、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相对于冰蓄冷)等优点。但是,水蓄冷空调系统的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的用冷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蓄冷空调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循环管道、以及均安装在所述制冷循环管道上的冷水机组和第一控制阀组件;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包括蓄冷循环管道、以及均安装在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上的第二控制阀组件和蓄冷装置,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与所述制冷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与所述制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供冷组件,所述供冷组件包括两路供冷循环管道、两个换热器、至少两个供冷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两路供冷循环管道上的第三控制阀组件,两路所述供冷循环管道均与所述制冷循环管道连通,每个所述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串联在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上,每个所述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串联在所述供冷循环管道上,两个所述换热器与两路所述供冷循环管道分别对应,且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在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上相互串联,两个供冷装置分别安装在两路所述供冷循环管道上,所述第三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两个所述换热器中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所述供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所述供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所述制冷循环管道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并联;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件还用于控制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所述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连通或断开。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循环管道包括:主蓄冷循环管道;两路第一旁通管道,两路所述第一旁通管道与两个所述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分别并联;所述蓄冷组件还包括两个调节阀,两个所述调节阀分别安装在两路所述第一旁通管道上。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内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调节阀电连接、且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有多组,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四控制阀组件,所述第四控制阀组件安装在所述制冷循环管道上、且用于控制多组所述冷水机组串联或并联、以及多组所述冷水机组相互连通或断开。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管道包括多路主制冷管道和多路第二旁通管道,每路所述主制冷管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冷水机组,每路所述第二旁通管道连接在两路所述主制冷管道之间;所述主制冷管道包括与所述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通的制冷进水管道、以及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口连通的制冷回水管道,所述第四控制阀组件包括多个制冷控制阀和多个旁通控制阀,每个与所述第二旁通管道连通的制冷进水管道或制冷回水管道连接有一个所述制冷控制阀,每个所述第二旁通管道上安装有一个所述旁通控制阀,所述第二旁通管道位于一路所述主制冷进水管道中制冷回水管道上的第一制冷控制阀的进水侧与另一路所述主制冷进水管道中制冷进水管道上的第一制冷控制阀的出水侧之间。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水泵,所述多个水泵分别安装在所述蓄冷循环管道、两路所述供冷循环管道上。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止逆阀,所述止逆阀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侧、且多个所述止逆阀与多个所述水泵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控制阀和第二制冷控制阀均为电动开关阀。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冷水机组为水冷式冷水机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运行夜间蓄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断开,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运行,蓄冷管道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水温降低,再返回到蓄冷装置中,从而实现蓄冷装置的蓄冷功能;当运行冷机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断开、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断开,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运行,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装置内,从而实现冷机供冷功能;当运行蓄冷装置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断开、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连通,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从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并与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循环水进行换热,两个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导出的循环水的温度均降低,并且先与蓄冷装置的冷水换热的换热器为第一换热器,后与蓄冷装置的冷水换热的换热器为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中第一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低于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蓄冷装置能够同时满足两种供冷装置的不同供冷温度需求;当运行联合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断开、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连通,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两个供冷装置中的部分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循环管道内,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剩余循环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从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并与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循环水进行换热,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循环管道与另一部分循环水汇合后,回到供冷装置内,从而实现冷水机组和蓄冷装置的联合供冷;当运行蓄冷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连通,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运行,蓄冷管道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水温降低,再返回到蓄冷装置中,实现蓄冷装置的蓄冷,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与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同时蓄冷供冷的功能。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在蓄冷模式时能够对蓄冷装置水温进行梯级利用,加大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蓄冷温差,降低了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连接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处于夜间蓄冷模式时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处于冷机供冷模式时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处于蓄冷装置供冷模式时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处于联合供冷模式时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处于蓄冷供冷模式时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组件、蓄冷循环组件及供冷循环组件。

其中,上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循环管道、冷水机组和第一控制阀组件,冷水机组和第一控制阀均安装在制冷循环管道上。

其中,上述蓄冷组件包括蓄冷循环管道、第二控制阀组件和蓄冷装置,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和蓄冷装置均安装在蓄冷循环管道上,第二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的连通或断开。上述蓄冷装置可为蓄冷罐、或蓄冷水槽。

其中,供冷组件包括两路供冷循环管道、两个换热器、至少两个供冷装置以及第三控制阀组件,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分别为第一供冷循环管道和第二供冷循环管道,第一供冷循环管道、第二供冷循环管道均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上述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每个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串联在蓄冷循环管道上,每个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串联在供冷循环管道上,两个换热器分别与第一供冷循环管道、第二供冷循环管道对应,且两个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在蓄冷循环管道上相互串联;两个供冷装置分别为第一供冷装置和第二供冷装置,第一供冷装置、第一换热器均安装在第一供冷循环管道上,第二供冷装置安装、第二换热器均安装在第二供冷循环管道上;第三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的连通或断开。上述供冷装置可为空调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

上述第一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连通或断开,制冷循环管道与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并联。

上述第二控制阀组件还用于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多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连通或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运行夜间蓄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断开,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运行,蓄冷管道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水温降低,再返回到蓄冷装置中,从而实现蓄冷装置的蓄冷功能;当运行冷机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断开、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断开,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运行,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装置内,从而实现冷机供冷功能;当运行蓄冷装置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断开、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连通,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从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并与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循环水进行换热,两个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导出的循环水的温度均降低,并且先与蓄冷装置的冷水换热的换热器为第一换热器,后与蓄冷装置的冷水换热的换热器为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中第一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低于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蓄冷装置能够同时满足两种供冷装置的不同供冷温度需求;当运行联合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断开、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连通,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两个供冷装置中的部分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循环管道内,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剩余循环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从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并与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循环水进行换热,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循环管道与另一部分循环水汇合后,回到供冷装置内,从而实现冷水机组和蓄冷装置的联合供冷;当运行蓄冷供冷模式时,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制冷循环管道与两路供冷循环管道均断开,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制冷循环管道连通、并控制蓄冷循环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均连通,第三控制阀组件控制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与相应的供冷循环管道均连通,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运行,蓄冷管道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冷水机组换热后,水温降低,再返回到蓄冷装置中,实现蓄冷装置的蓄冷,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与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同时蓄冷供冷的功能。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多种运行模式,在蓄冷模式时能够对蓄冷装置水温进行梯级利用,加大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蓄冷温差,降低了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继续参照图1,上述蓄冷循环管道包括主蓄冷循环管道和两路第一旁通管道,两路第一旁通管道与两个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分别并联。上述蓄冷循环管道组件还包括两个调节阀,两个调节阀分别安装在两路第一旁通管道上,通过调节调节阀的开度,能够调整第一旁通管道中的冷水流量,从而反向调整进入与其并联的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中冷水的流量,使得相应的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从而满足相应的供冷设备的供冷温度需求。

为了便于自动控制,上述换热器内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装置、调节阀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值,调节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从而实现对两个换热器中第二换热流道的出水温度的自动调节。上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冷组件中冷水机组为一组,管道连接较简单,为了满足蓄冷装置的水温较低以实现两种温度的供冷需求,需要该冷水机组的供冷能力较强,功率较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上述制冷组件中的冷水机组为多组,上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四控制阀组件,第四控制阀组件安装在制冷循环管道上,且第四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多组冷水机组串联或并联、以及多组冷水机组相互连通或断开。当运行蓄冷模式时,第四控制阀组件控制多组冷水机组串联,通过多组冷水机组实现给蓄冷水槽的回水温度与出水温度温差较大,多组冷水机组对蓄冷水槽的循环水制冷,每组冷水机组的运行功率可较小,降低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的成本。

上述每个供冷循环管道与不同的冷水机组对应,或者与上述每个供冷循环管道对应的冷水机组部分重叠。对于后者,其水路控制较复杂,所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个供冷循环管道与不同的冷水机组对应,如图1中的冷水机组为3个,3个冷水机组分别为第一冷水机组、第二冷水机组、第三冷水机组,第一供冷循环管道与第一冷水机组对应,第二供冷循环管道与第二冷水机组、第三冷水机组对应。

当采用冷水机组给供冷循环管道供冷(如运行冷机供冷或联合供冷模式)时,第四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二冷水机组和第三冷水机组并联,同时控制第一冷水机组与第二冷水机组、第三冷水机组均断开,第一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冷水机组所在的部分制冷循环管道与第一供冷循环管道连通、同时控制并联的第二冷水机组和第三冷水机组所在的部分制冷循环管道与第二供冷循环管道连通。

上述制冷循环管道包括多路主制冷管道和多路第二旁通管道,每路主制冷管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冷水机组,每路第二旁通管道连接在两路主制冷管道之间,主制冷管道包括制冷进水管道和制冷回水管道,制冷进水管道与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通,制冷回水管道与冷水机组的回水口连通。

对于上述制冷循环管道,制冷循环管道中的第四控制阀组件布置方案有多种。

例如,在每个冷水机组两端的制冷进水管道和制冷回水管道上的连接有一个每个控制阀,每个旁通管道上连接有一个制冷控制阀,这种连接方案中所采用的制冷控制阀数量较多。

又如,参照图1,制冷循环管道中的第四控制阀组件包括多个制冷控制阀和多个旁通控制阀,每个与第二旁通管道连通的制冷进水管道或制冷回水管道连接有一个制冷控制阀,每个第二旁通管道上安装有一个旁通控制阀,每个第二旁通管道位于一路主制冷进水管道中制冷回水管道上的第一制冷控制阀的进水侧与另一路主制冷进水管道中制冷进水管道上的第一制冷控制阀的出水侧之间,这种方案中能够在实现多个冷水机组之间的串联和并联控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第四控制阀组件的数量最少。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制冷循环管道包括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和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与第一换热器并联,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冷水机组,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上安装有第二冷水机组和第三冷水机组,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与第二换热器并联,上述第二旁通管道包括第一制冷旁通管道和第二制冷旁通管道。上述第一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制冷控制阀V1-1和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第一制冷控制阀V1-1安装在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回水管道上,第二制冷控制阀V1-2安装在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进水管道上、且位于第二冷水机组和第三冷水机组的进水侧。上述第四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第六制冷控制阀V1-6、第一旁通控制阀Vp-1和第二旁通控制阀Vp-2,其中,第三制冷控制阀1-3安装在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进水管道上,第四制冷控制阀1-4安装在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中与第二冷水机组连接的制冷回水管道上,第五制冷控制阀V1-5安装在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中与第二冷水机组连接的制冷进水管道上,第六制冷控制阀V1-6安装在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中与第三冷水机组连接的制冷回水管道上;第一制冷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的出水侧的管道、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的进水侧的管道连通,第二制冷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的出水侧的管道、第六制冷控制阀V1-6的进水侧的管道连通,第一旁通控制阀Vp-1安装在第一制冷旁通管道上,第二旁通控制阀Vp-2安装在第二制冷旁通管道上。

继续参照图1,上述蓄冷循环管道包括蓄冷进水管和蓄冷回水管,蓄冷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蓄冷装置、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进水管道连通,且蓄冷进水管与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进水管道的连接处位于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的出水侧;蓄冷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蓄冷装置、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回水管道连通,且蓄冷回水管与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的制冷回水管道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制冷控制阀V1-1的进水侧。上述两路第一旁通管道包括第一蓄冷旁通管道和第二蓄冷旁通管道,上述两个调节阀为第一蓄冷调节阀VA-1和第二蓄冷调节阀VA-2,第一蓄冷调节阀VA-1安装在第一蓄冷旁通管道上,第二蓄冷调节阀VA-2安装在第二蓄冷旁通管道上。上述第二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蓄冷控制阀V2-1、第二蓄冷控制阀V2-2和第三蓄冷控制阀V2-3,第一蓄冷控制阀V2-1安装在蓄冷进水管上,第二蓄冷控制阀V2-2安装在蓄冷回水管上,第三蓄冷控制阀V2-3安装在主蓄冷循环管道上,且第三蓄冷控制阀V2-3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蓄冷调节阀VA-1之前。

上述第三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供冷控制阀V3-1和第二供冷控制阀V3-2,第一供冷控制阀V3-1安装在第一供冷循环管道上、且位于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和第一供冷循环管道的连接处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之间,第二供冷控制阀V3-2安装在第二供冷循环管道上、且位于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和第二供冷循环管道的连接处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之间。

上述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中管道和控制阀的设计,其所用的控制阀数量少,管道的长度较短,管道的数量也较少。

本申请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个水泵,多个水泵分别安装在蓄冷循环管道、两路供冷循环管道上。

图1中示出的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中包括第一水泵B1、第二水泵B2、第三水泵B3及第四水泵B4,第一水泵B1安装在蓄冷循环管道中的蓄冷进水管上、且位于蓄冷装置和第一蓄冷控制阀V2-1之间;第二水泵B2安装在蓄冷循环管道中的主蓄冷循环管道上、且位于蓄冷装置与第三蓄冷控制阀V2-3之间;第三水泵B3安装在第一供冷循环管道上、且位于第一供冷控制阀V3-1之前,第四水泵B4安装在第二供冷循环管道上、且位于第二供冷控制阀V3-2之前。

为了避免泵出的水逆流回到水泵中,每个水泵的出水侧的部分管道上均安装有止逆阀,止逆阀安装在水泵的出水侧,止逆阀能够阻止管道中的水不会逆流回到水泵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冷水机组可为风冷式冷水机组,也可为水冷式冷水机组。图1中示出的多个冷水机组均为水冷式冷水机组,多个水冷机组与冷却塔连通,两者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水泵B5,第五水泵B5的出水侧的管道上也安装有止逆阀。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止逆阀包括第一止逆阀VH-1、第二止逆阀VH-2、第三止逆阀VH-3、第四止逆阀VH-4及第五止逆阀VH-5,第一止逆阀VH-1安装在第一水泵B1的出水侧,第二止逆阀VH-1安装在第二水泵B2的出水侧,第三止逆阀VH-3安装在第三水泵B3的出水侧,第四止逆阀VH-4安装在第四水泵B4的出水侧,第五止逆阀VH-5安装在第五水泵B5的出水侧。

上述第一控制阀组件、第二控制阀组件、第三控制阀组件和第四控制阀组件中的控制阀均为电动开关阀,若上述的各个控制阀组件中的控制阀采用手动开关阀,会使控制操作较繁琐,所需人工成本较高。同理,为了方便控制,上述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中的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

下面结合图1中各种阀件的开闭情况对双冷源水蓄冷空调系统的多个运行模式进行说明。

当运行夜间蓄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制冷控制阀V1-1、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第六制冷控制阀V1-6、第一蓄冷调节阀VA-1、第二蓄冷调节阀VA-2、第三蓄冷控制阀V2-3、第一供冷控制阀V3-1、第二供冷控制阀V3-2、第二水泵B2、第三水泵B3、第四水泵B4、第二止逆阀VH-2、第三止逆阀VH-3及第四止逆阀VH-4均关闭,同时控制第一旁通控制阀Vp-1、第二旁通控制阀Vp-2、第一蓄冷控制阀V2-1、第二蓄冷控制阀V2-2、第一水泵B1、第五水泵B5、第一止逆阀VH-1及第五止逆阀VH-5均开启,制冷组件中的三个冷水机组依次串联,蓄冷管道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依次与三个冷水机组换热后,水温降低,再返回到蓄冷装置中,从而实现蓄冷装置的蓄冷功能,如图2所示。

当运行冷机供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制冷控制阀V1-1、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第六制冷控制阀V1-6、第三水泵B3、第四水泵B4、第五水泵B5、第三止逆阀VH-3、第四止逆阀VH-4及第五止逆阀VH-5均开启,同时控制第一供冷控制阀V3-1、第二供冷控制阀V3-2、第一蓄冷调节阀VA-1、第二蓄冷调节阀VA-2、第一旁通控制阀Vp-1、第二旁通控制阀Vp-2、第一蓄冷控制阀V2-1、第二蓄冷控制阀V2-2、第三蓄冷控制阀V2-3、第一水泵B1、第二水泵B2、第一止逆阀VH-1及第二止逆阀VH-2均关闭,制冷组件中的三个冷水机组均运行,供冷装置的第一供冷循环管道中水进入第一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第一冷水机组换热,再返回到第一供冷装置内,供冷装置中的第二供冷循环管道中水进入第二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并联的第二冷水机组和第三冷水机组分别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第二供冷装置内,从而实现冷机供冷功能,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主制冷循环管道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可分别为12℃、7℃,第二主制冷循环管道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可分别为20℃、15℃,冷却塔的回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7℃、32℃。

当运行蓄冷装置供冷模式时,控制第三蓄冷控制阀V2-3、第一蓄冷调节阀VA-1、第二蓄冷调节阀VA-2、第一供冷控制阀V3-1、第二供冷控制阀V3-2、第二水泵B2、第三水泵B3、第四水泵B4、第二止逆阀VH-2、第三止逆阀VH-3及第四止逆阀VH-4均开启,同时控制第一制冷控制阀V1-1、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第六制冷控制阀V1-6、第一旁通控制阀Vp-1、第二旁通控制阀Vp-2、第一蓄冷控制阀V2-1、第二蓄冷控制阀V2-2、第一水泵B1、第五水泵B5、第一止逆阀VH-1及第五止逆阀VH-5均关闭,第一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进入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第二供冷装置中的循环水进入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从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流出的水温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流出的水温均降低,且第一换热器的出水温度低于第二换热器的出水温度,通过调整第一蓄冷调节阀VA-1和第二蓄冷调节阀VA-2开度,以使蓄冷装置能够满足第一供冷装置和第二供冷装置的不同供冷温度需求,如图4所示。第一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可分别为12℃、7℃,第二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可分别为20℃、15℃,冷却塔的回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7℃、32℃。

当运行联合供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制冷控制阀V1-1、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第六制冷控制阀V1-6、第一供冷控制阀V3-1、第二供冷控制阀V3-2、第一蓄冷调节阀VA-1、第二蓄冷调节阀VA-2、第三蓄冷控制阀V2-3、第二水泵B2、第三水泵B3、第四水泵B4、第五水泵B5、第二止逆阀VH-2、第三止逆阀VH-3、第四止逆阀VH-4及第五止逆阀VH-5均开启,同时控制第一旁通控制阀Vp-1、第二旁通控制阀Vp-2、第一蓄冷控制阀V2-1、第二蓄冷控制阀V2-2、第一水泵B1及第一止逆阀VH-1均关闭,第一供冷装置中的部分循环水进入第一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与第一冷水机组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装置内,第一供冷装置中的剩余循环水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并与从蓄冷装置中流出进入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的冷水进行换热,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装置内,第二供冷装置中的部分循环水进入第二制冷循环管道内并分别与第二冷水机组、第三冷水机组换热后,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装置内,第二供冷装置中的剩余循环水分别进入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并与从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流出再进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的冷水进行换热,温度降低,再返回到供冷装置内,从而实现冷机和蓄冷装置的联合供冷,如图5所示。

当运行蓄冷供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制冷控制阀V1-1、第二制冷控制阀V1-2、第三制冷控制阀V1-3、第四制冷控制阀V1-4、第五制冷控制阀V1-5、第六制冷控制阀V1-6均关闭,同时控制第一旁通控制阀Vp-1、第二旁通控制阀Vp-2、第一蓄冷控制阀V2-1、第二蓄冷控制阀V2-2、第三蓄冷控制阀V2-3、第一蓄冷调节阀VA-1、第二蓄冷调节阀VA-2、第一供冷控制阀V3-1、第二供冷控制阀V3-2、第一水泵B1、第二水泵B2、第三水泵B3、第四水泵B4、第五水泵B5、第一止逆阀VH-1、第二止逆阀VH-2、第三止逆阀VH-3、第四止逆阀VH-4及第五止逆阀VH-5均开启,制冷组件中的三个冷水机组同时串联运行,蓄冷管道中的循环水进入制冷循环管道内并依次与第三冷水机组、第二冷水机组及第一冷水机组换热后,水温降低,再返回到蓄冷装置中,实现蓄冷装置的蓄冷功能;蓄冷装置中流出的冷水依次进入第一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二换热流道中,两个供冷装置中的冷水分别进入相应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内进行换热,实现蓄冷装置的供冷功能,如图6所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