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

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包括上部结构钢筋、半灌浆套筒和下部结构钢筋,所述上部结构钢筋一端与半灌浆套筒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半灌浆套筒位于上部结构钢筋一侧的内筒壁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连接件,半灌浆套筒内部设置有一端与下部结构钢筋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弹性连接件连接的固定件,所述旋转连接件旋入容纳腔时,固定件与下部结构钢筋完成连接,同时上部结构钢筋、半灌浆套筒、旋转连接件、固定件和下部结构钢筋形成导电通路。本发明不用在外部增加导电连接件,无需外部施工,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内部施工无操作面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113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40252.9

  • 发明设计人 毛阗;韦强;

    申请日2020-09-28

  • 分类号E04C5/16(20060101);H01R4/64(20060101);H02G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红娟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43幢(浙大西溪校区东一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2: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其特点在于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一体化装配成型。当竖向构件为预制时,竖向构件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套筒灌浆的形式,上下部钢筋在套筒内断开,套筒灌浆工艺使得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被灌浆料阻断,不能形成电气贯通,因而很难像传统现浇混凝土竖向构件一样利用其内部电气贯通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现有的解决方案有在灌浆套筒内增加导电件实现灌浆套筒与下部钢筋的电气导通,从而实现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的电气导通。例如公告号为CN105064521B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工业化建筑中结构钢筋防雷接地的套筒连接装置,包括灌浆套筒、结构钢筋A、结构钢筋B、防雷连接机构,所述灌浆套筒包括预制连接段和灌浆连接段,结构钢筋A一端与所述预制连接段连接,灌浆套筒和结构钢筋A预埋于结构构件A中,所述结构钢筋B预埋于结构构件B内、且一端伸出结构构件B端面,所述灌浆套筒通过所述防雷连接机构与所述结构钢筋B连接形成导电通路;所述防雷连接机构包括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连接于所述结构钢筋B伸出结构构件B一端、并在结构构件A和结构构件B装配完成状态下与所述灌浆连接段内壁接触。上述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金属弹片与灌浆套筒的接触面积有限,灌浆后,浆液会进入金属弹片与灌浆套筒的接触位置,使得电气导通不稳定。

现有的解决方案有通过与上、下部钢筋分别连接的上、下层金属导体在预制件外焊接实现上、下部钢筋的电气导通。例如公开号为CN205617591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防雷的预制柱内引下线节点结构,包括有预制墙体、上层竖向分布钢筋、下层竖向分布钢筋、上层金属导体、下层金属导体、上下层金属连接点、灌浆套筒、水平后浇带或圈梁,上层竖向分布钢筋设置在上层预制板中,下层竖向分布钢筋设置在下层预制板中,灌浆套筒将上层竖向分布钢筋与下层竖向分布钢筋进行连接,上层金属导体的上部与上层竖向钢筋连接,且上层金属导体的下部引出预制墙体的外侧,下层金属导体的下部与下层竖向钢筋连接,且下层金属导体的上部引出预制墙体的外侧,上层金属导体及下层金属导体引出预制墙体外侧的端部在水平后浇带或圈梁内连接,形成上下层金属连接点,从而屋顶至首层的竖向连接钢筋形成电气通路,作为防雷引下线。上述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操作界面狭小导致焊接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不用在外部增加导电连接件,无需外部施工,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内部施工无操作面的问题。

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包括上部结构钢筋、半灌浆套筒和下部结构钢筋,所述上部结构钢筋一端与半灌浆套筒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半灌浆套筒位于上部结构钢筋一侧的内筒壁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连接件,半灌浆套筒内部设置有一端与下部结构钢筋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弹性连接件连接的固定件,所述旋转连接件旋入容纳腔时,固定件与下部结构钢筋完成连接,同时上部结构钢筋、半灌浆套筒、旋转连接件、固定件和下部结构钢筋形成导电通路。

装配前,上部结构钢筋与半灌浆套筒连接后预埋于上部预制构件中,下部结构钢筋预埋于下部预制构件中,装配时,将上部预制构件吊于下部预制构件上,缓缓下落上部预制构件,使下部结构钢筋伸入到半灌浆套筒内,下部结构钢筋抵压固定件,压缩弹性连接件,使旋转连接件慢慢旋入容纳腔内,同时固定件在旋转状态下与下部结构钢筋完成连接。

上述方案中,上部预制构件下落过程中即可实现上部结构钢筋与下部结构钢筋的电气导通,无需在外部增加导电连接件,施工更加方便,且解决了内部施工无操作面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连接件包括与弹性连接件一端连接的压块、转动连接于压块上的转轴以及与转轴远离压块一端连接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转轴与压块通过轴承连接。弹性连接件具体可使用弹簧,在压块挤压弹簧时,旋转杆自身旋转,不会给弹簧施加扭力。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旋转杆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沟槽,所述的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能沿沟槽滑动的凸起,使得旋转杆在受力情况下能旋入容纳腔内。具体地,螺旋杆可通过绕自身轴线扭转形成螺旋状沟槽,也可通过在自身上开设螺旋状的沟槽,在容纳腔的侧壁上的凸起沿螺旋状的沟槽滑动时,使得旋转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部结构钢筋与固定件螺纹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下部结构钢筋与固定件采用锥螺纹连接。旋转杆在转动时带动固定件旋转,旋转的固定件与下部结构钢筋端部接触时,下部结构钢筋刚好能旋入固定件内,采用锥螺纹,使得两者连接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半灌浆套筒位于上部结构钢筋一侧的内筒壁上还设置有环绕容纳腔分布的限位卡口,所述的固定件上设置有在旋转连接件旋入容纳腔时与所述限位卡口配合的限位卡环。具体地,限位卡环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旋转连接件旋转到位后,限位卡环发生形变,直至限位卡环伸入对应的限位卡口内,卡合后会发生声响,以此来判断旋转连接件是否旋入到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环,通过半灌浆套筒的出浆口观察所述定位环以确定旋转连接件是否旋转到位。具体地,定位环上可设置标记,如,定位环设置成带颜色的,通过从半灌浆套筒的出浆口观察所述定位环颜色是否完整,若不完整,则标志定位环未到指定高度,依此来判断旋转连接件是否旋入到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连接件在旋入容纳腔的同时,使得固定件与下部结构钢筋完成连接,设计巧妙,不用在外部增加导电连接件,无需外部施工,操作更加方便,解决了内部施工无操作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完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半灌浆套筒防雷连接装置,包括上部结构钢筋1、半灌浆套筒2和下部结构钢筋3,上部结构钢筋1一端与半灌浆套筒2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半灌浆套筒2上设置有出浆口201和灌浆口202,装配前,上部结构钢筋1与半灌浆套筒2连接后预埋于上部预制构件中,下部结构钢筋3预埋于下部预制构件中。

其中,半灌浆套筒2位于上部结构钢筋1一侧的内筒壁上设置有容纳腔21,容纳腔21内设置有弹性连接件4,具体地,弹性连接件4采用弹簧;半灌浆套筒2内部设置有一端与下部结构钢筋3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连接件5与弹性连接件4连接的固定件6,旋转连接件5旋入容纳腔21时,固定件6与下部结构钢筋3完成连接,同时上部结构钢筋1、半灌浆套筒2、旋转连接件5、固定件6和下部结构钢筋3形成导电通路。

本实施例中,旋转连接件5包括与弹性连接件4一端连接的压块51、转动连接于压块51上的转轴52以及与转轴52远离压块51一端连接的旋转杆53,旋转杆53另一端与固定件6连接;具体地,旋转杆53通过设置在压块51上的轴承与压块51转动连接。

旋转杆53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沟槽531,容纳腔21的侧壁上设置有能沿沟槽531滑动的凸起211,凸起211沟槽531滑动时,使得旋转杆53转动。

为了方便固定件6与下部结构钢筋3连接,固定件6与下部结构钢筋3采用锥螺纹连接,具体地,固定件6底部设置有锥螺纹槽61,下部结构钢筋3顶部设置有锥螺纹。

为了方便判断旋转连接件5是否旋入到位,半灌浆套筒2位于上部结构钢筋1一侧的内筒壁上还设置有环绕容纳腔21分布的限位卡口22,固定件6上设置有在旋转连接件5旋入容纳腔21时与限位卡口22配合的限位卡环62,具体地,限位卡环6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旋转连接件5旋转到位后,限位卡环62发生形变,直至限位卡环62伸入对应的限位卡口22内,卡合后会发生声响,以此来判断旋转连接件5是否旋入到位。

判断旋转连接件5是否旋入到位还可以采用:在固定件6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环63,通过半灌浆套筒2的出浆口21观察定位环63以确定旋转连接件是否旋转到位,具体地,定位环设置成带颜色的,如红色,通过从半灌浆套筒2的出浆口201观察定位环63颜色是否完整,若不完整,则标志定位环63未到指定高度,依此来判断旋转连接件5是否旋入到位。

本发明的装配过程及原理:

将上部预制构件吊于下部预制构件上,缓缓下落上部预制构件,使下部结构钢筋3伸入到灌浆套筒2内,下部结构钢筋2抵压固定件6,通过压块51压缩弹性连接件4,使得旋转杆53伸入到容纳腔21内,容纳腔21侧壁上的凸起211沿旋转杆53上的沟槽531滑动,使得旋转杆53旋入容纳腔21内,同时固定件6在旋转状态下与下部结构钢筋3完成连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