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

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涉及水位传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安装在水箱内部使用的水位传感器不带有清洁功能,其杆体容易被污渍等杂质附着,影响水位传感器的感应精度的问题。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包括清洁浮块;所述清洁浮块插接在随动杆的杆体外部。该装置在使用时,动力浮壳能够在动力浮块的作用下,跟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从而带动驱动轮通过动力传递轮使得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转动时能够通过随动杆带动清洁浮块转动,从而使得清洁浮块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转动,通过内部的清洁毛刷对水位传感器的感应杆环绕清洁,无需人为控制操作,能够跟随水位升降自动清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129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红宾;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28777.0

  • 发明设计人 张红宾;

    申请日2020-09-27

  • 分类号G01F23/56(20060101);G01F23/22(20060101);B08B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1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2: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位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水箱被广泛应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是许多设备和设施的必要部件,随着水 箱的应用,水位传感器也随之被广泛使用,水位传感器就是一种能够感受水温水位,并且将感受到的水温水位转变成变化的电信号的仪器。水位传感器能将被测点水位参量实时地转变为相应电量信号。

如申请号为:CN201721724035.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容式水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它包括水箱和电容式水位传感器,电容式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上,电容式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检测部件位于水箱内。本实用新型将电容式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检测部件安装于水箱内,从而避免了外界物体干扰电容式水位传感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安装更加简便。本实用新型将电容式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检测部件安装于水箱内,从而避免了外界物体干扰电容式水位传感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安装更加简便。

现有安装在水箱内部使用的水位传感器一般不带有清洁功能,其感应杆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水淹没杆体,其杆体容易被污渍等杂质附着,影响水位传感器的感应精度,且长时间使用后感应杆的杆体容易产生水垢,从而使得水位传感器失效,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以解决现有安装在水箱内部使用的水位传感器一般不带有清洁功能,其感应杆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水淹没杆体,其杆体容易被污渍等杂质附着,影响水位传感器的感应精度,且长时间使用后感应杆的杆体容易产生水垢,从而使得水位传感器失效,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包括箱体外壳,安装块,清洁传动机构,动力传递轮,驱动轮,动力浮壳,清洁浮块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部插接有箱体顶盖;所述安装块设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块分别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箱体外壳内侧面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清洁传动机构由清洁传动轮和随动杆组成;所述清洁传动轮设有两个,且随动杆插接在两个清洁传动轮之间;所述清洁传动轮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壳内上下两个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动力传递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动力传递轮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壳内的顶部和底部,且两个动力传递轮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位置安装块的内部;所述驱动轮设有两个,且两个驱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壳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动力浮壳的内部插接有动力浮块;所述清洁浮块插接在随动杆的杆体外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两端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箱体外壳内上下两个安装块的内部,且水位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壳的内部设有轨道杆,且轨道杆设有两根,所述动力浮壳的壳体中部设有两个轨道孔,且动力浮壳的轨道孔插接在轨道杆杆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的底部为传动链轮,且两个传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所述动力浮壳壳体侧面的中部设有驱动杆,且驱动杆转动连接在传动链条的链节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的顶部为传动齿轮a,且动力传递轮的底部为传动齿轮b,传动齿轮a和传动齿轮b的轮齿互相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递轮的顶部为圆锥齿轮a,且清洁传动轮的顶部为圆锥齿轮b,圆锥齿轮a和圆锥齿轮b的轮齿互相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传动轮的底部设有避让盘,且避让盘的中部设有避让通孔,避让通孔的内径大于水位传感器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壳内顶部的动力传递轮和驱动轮的高度高于箱体外壳内顶部的避让盘,且箱体外壳内底部的动力传递轮和驱动轮的高度低于箱体外壳内底部的避让盘。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浮块的中部设有清洁孔,且清洁孔的内壁设有清洁毛刷,清洁毛刷设有六组,且清洁毛刷均匀分布在清洁孔的内部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在使用时,动力浮壳能够在动力浮块的作用下,跟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从而带动驱动轮通过动力传递轮使得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转动时能够通过随动杆带动清洁浮块转动,从而使得清洁浮块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转动,通过内部的清洁毛刷对水位传感器的感应杆环绕清洁,无需人为控制操作,能够跟随水位升降自动清洁,解决了传统水位感应器的杆体容易被污渍等杂质附着,影响水位传感器的感应精度,且长时间使用后感应杆的杆体容易产生水垢,从而使得水位传感器失效的问题,使得该装置更为准确,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首先,箱体外壳内部的轨道杆能够限制动力浮壳的移动轨迹,从而能够保证动力浮壳在动力浮块的作用下能够稳定的升降,并通过驱动杆带动传动链条移动,从而能够使驱动轮转动,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次,驱动轮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齿轮a带动传动齿轮b转动,从而使得清洁传动轮转动,清洁传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顶部的圆锥齿轮a转动,圆锥齿轮a带动圆锥齿轮b转动,使得底部的随动杆跟随清洁传动轮转动,清洁浮块能够在随动杆的限位作用下跟随转动,从而使得清洁浮块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转动,配合清洁浮块内部的清洁毛刷能够对水位传感器的感应杆环绕清洁,无需人为控制操作,能够跟随水位升降自动清洁,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再者,动力传递轮、驱动轮和避让盘的高度设计使得清洁浮块能够对水位传感器感应杆的全部杆体跟随水位升降进行清洁,不会存在盲区位置未能跟随水位升降进行清洁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力浮壳位于箱体外壳内顶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2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中C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3中D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3中E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箱体外壳;2、箱体顶盖;3、安装块;4、清洁传动机构;5、动力传递轮;6、驱动轮;7、动力浮壳;8、动力浮块;9、清洁浮块;10、水位传感器;101、轨道杆;401、清洁传动轮;402、随动杆;4011、圆锥齿轮b;4012、避让盘;4013、避让通孔;501、传动齿轮b;502、圆锥齿轮a;601、传动链轮;602、传动齿轮a;6011、传动链条;701、轨道孔;702、驱动杆;901、清洁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箱内使用的自洁式水位传感器,包括箱体外壳1,安装块3,清洁传动机构4,动力传递轮5,驱动轮6,动力浮壳7,清洁浮块9和水位传感器10;箱体外壳1的顶部插接有箱体顶盖2;安装块3设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块3分别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箱体外壳1内侧面的顶部和底部;清洁传动机构4由清洁传动轮401和随动杆402组成;清洁传动轮401设有两个,且随动杆402插接在两个清洁传动轮401之间;清洁传动轮401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壳1内上下两个安装块3的内部;清洁传动轮401的底部设有避让盘4012,且避让盘4012的中部设有避让通孔4013,避让通孔4013的内径大于水位传感器10的外径,如附图3、附图6和附图7所示,该设计使得水位传感器10固定稳定、安拆方便,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动力传递轮5设有两个;两个动力传递轮5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壳1内的顶部和底部,且两个动力传递轮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位置安装块3的内部;驱动轮6设有两个,且两个驱动轮6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壳1内的顶部和底部;驱动轮6的底部为传动链轮601,且两个传动链轮601之间通过传动链条6011传动,动力浮壳7壳体侧面的中部设有驱动杆702,且驱动杆702转动连接在传动链条6011的链节内部,如附图1、附图3、附图4和附图8所示,该设计使得动力浮壳7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通过驱动杆702带动传动链条6011移动,从而能够使驱动轮6转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驱动轮6的顶部为传动齿轮a602,且动力传递轮5的底部为传动齿轮b501,传动齿轮a602和传动齿轮b501的轮齿互相咬合,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该设计使得驱动轮6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齿轮a602带动传动齿轮b501转动,从而使得清洁传动轮401转动;动力浮壳7的内部插接有动力浮块8;清洁浮块9插接在随动杆402的杆体外部;水位传感器10的两端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箱体外壳1内上下两个安装块3的内部,且水位传感器10与外部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其中,箱体外壳1的内部设有轨道杆101,且轨道杆101设有两根,动力浮壳7的壳体中部设有两个轨道孔701,且动力浮壳7的轨道孔701插接在轨道杆101杆体外部,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动力浮壳7能够在动力浮块8的作用下,跟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箱体外壳1内部的轨道杆101能够限制动力浮壳7的移动轨迹,从而能够保证动力浮壳7在动力浮块8的作用下能够稳定的升降,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动力传递轮5的顶部为圆锥齿轮a502,且清洁传动轮401的顶部为圆锥齿轮b4011,圆锥齿轮a502和圆锥齿轮b4011的轮齿互相咬合,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该设计使得清洁传动轮401转动时能够带动顶部的圆锥齿轮a502转动,圆锥齿轮a502带动圆锥齿轮b4011转动,使得底部的随动杆402跟随清洁传动轮401转动,从而通过随动杆402带动底部的清洁浮块9转动,使得清洁浮块9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转动时,配合清洁浮块9内部的清洁毛刷901能够对水位传感器10的感应杆环绕清洁,无需人为控制操作,能够跟随水位升降自动清洁,使得该装置更为准确,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中,箱体外壳1内顶部的动力传递轮5和驱动轮6的高度高于箱体外壳1内顶部的避让盘4012,且箱体外壳1内底部的动力传递轮5和驱动轮6的高度低于箱体外壳1内底部的避让盘4012,如附图1、附图2、附图4和附图5所示,该设计使得清洁浮块9能够对水位传感器10感应杆的全部杆体跟随水位升降进行清洁,不会存在盲区位置未能跟随水位升降进行清洁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清洁浮块9的中部设有清洁孔,且清洁孔的内壁设有清洁毛刷901,清洁毛刷901设有六组,且清洁毛刷901均匀分布在清洁孔的内部表面,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该设计使得清洁浮块9在跟随水位升降和转动时,能够对水位传感器10的感应杆进行全方位的清洁,使得水位传感器10感应更为准确,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箱体外壳1内部的水位出现升降时,动力浮壳7能够在动力浮块8的作用下,跟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箱体外壳1内部的轨道杆101能够限制动力浮壳7的移动轨迹,从而能够保证动力浮壳7在动力浮块8的作用下能够稳定的升降,动力浮壳7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通过驱动杆702带动传动链条6011移动,从而能够使驱动轮6转动,驱动轮6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齿轮a602带动传动齿轮b501转动,从而使得清洁传动轮401转动,清洁传动轮401转动时能够带动顶部的圆锥齿轮a502转动,圆锥齿轮a502带动圆锥齿轮b4011转动,使得底部的随动杆402跟随清洁传动轮401转动,从而通过随动杆402带动底部的清洁浮块9转动,使得清洁浮块9在跟随水位升降时能够转动时,配合清洁浮块9内部的清洁毛刷901能够对水位传感器10的感应杆环绕清洁,无需人为控制操作,能够跟随水位升降自动清洁,使得该装置更为准确,使用寿命更长,解决了传统水位感应器的杆体容易被污渍等杂质附着,影响水位传感器10的感应精度,且长时间使用后感应杆的杆体容易产生水垢,从而使得水位传感器10失效的问题,箱体外壳1内顶部的动力传递轮5和驱动轮6的高度高于箱体外壳1内顶部的避让盘4012,且箱体外壳1内底部的动力传递轮5和驱动轮6的高度低于箱体外壳1内底部的避让盘4012的设计使得清洁浮块9能够对水位传感器10感应杆的全部杆体跟随水位升降进行清洁,不会存在盲区位置未能跟随水位升降进行清洁的问题,水位传感器10能够穿过清洁传动轮401的避让通孔4013安装在箱体外壳1内顶部和底部的安装块3内,固定稳定、安拆方便。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