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及角膜内皮植入方法

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及角膜内皮植入方法

摘要

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及角膜内皮植入方法,借鉴人工晶体的植入方式,设计专用的角膜内皮植入推注器,并开发相关手术辅助器械,不需要前房灌注,将DSAEK的角膜植片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房,避免手术过程的并发症及减少内皮丢失的数量,广泛应用在白内障手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并且本技术目前已尝试在临床中应用,无并发症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84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22599.8

  • 发明设计人 陈蔚;郑钦象;王海鸥;

    申请日2020-10-20

  • 分类号A61F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37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宏雷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学院西路27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角膜内皮移植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及角膜内皮植入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内皮移植术自2000年问世以来,迅速被广大手术医师接受,成为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首选术式,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相比,内皮移植手术术后视力恢复更快,且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更少,在美国,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数量快速增长,在近几年内增长20倍,并超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数量,成为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中占比首位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内皮移植分为角膜自动板层刀取材后弹力层剥除角膜内皮移植术DSAEK和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MEK两种手术方式,虽然DMEK手术具有更低的排斥率和更好的术后视力,但由于对材料要求高,需要60岁以上供体,并且手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没有在我国广泛开展,因此目前中国主流的内皮移植手术方式为DSAEK。而内皮移植手术中主要要克服的技术难点为减少内皮细胞丢失的数量,植入过程则是其中为首的关键步骤,如果植入过程发生大量的内皮细胞丢失,将导致植片脱位和原发性移植物衰竭。最初的内皮植入方式包含将植片折叠成卷曲状,使用镊子将植片通过5mm角巩膜切口植入前房,由于折叠时镊子损伤角膜内皮,平均1年的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2%。鉴于传统的折叠植入方式诸多问题,使用内皮植入器械植入为目前主流方式,将内皮放入铲中,通过缝线牵引或镊子脱入前房。但由于切口较大,脱入过程前房不稳,需要前房持续的灌注来维持前房,而前房的灌注会造成内皮片冲出、丢失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避免手术过程的并发症及减少内皮细胞的丢失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及角膜内皮植入方法,借鉴人工晶体的植入方式,设计专用的角膜内皮植入的推注器,并开发相关手术辅助器械,将DSAEK的角膜植片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房,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前房灌注,对内皮移植手术在我国推广起到推动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所述的手术套件包括用于角膜内皮植入的角膜内皮推注器,用于调节植入的角膜内皮位置的内皮钩以及用于将植入的角膜内皮展开的气泡注入头。所述的角膜内皮推注器包括注入管和用于放置植入的角膜内皮的放置部,注入管和放置部相连。所述的放置部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和活动端之间铰接配合,固定端和活动端之间包括分离位置以及以及两者闭合后形成管状的放置部的闭合位置。固定端和活动端的外缘上均设有延伸部,固定端和活动端两者的延伸部扣接配合,实现闭合后使固定端和活动端之间达到固定,从而形成管状的放置部。

所述的固定端与注入管共线设置,活动端与固定端一侧的连接处铰接配合。

所述的活动端和固定端上分别设有限位凸台和限位槽,活动端和固定端通过限位凸台和限位槽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皮钩包括杆体,杆体的一端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与杆体共线设置的主体以及与主体形成夹角的延展部,延展部的端部设有接触端。

所述的接触端为圆柱形,接触端的上端面为圆弧形,接触端与延展部之间为垂直设置。

所述的接触端的顶部还设有球状凸起。

所述的接触端与延展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圆滑过渡。

所述的延展部与主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的气泡注入头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上连接输入管,输入管的管体为折线形,输入管的尾端与连接部相连接,输入管的前端与尾端间形成钝角夹角。

所述的输入管的尾端与前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且尾端至前端的管体管径变小,输入管前端两侧各4个孔道

一种采用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的角膜内皮植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显微开睑器或缝线开睑,做3.0mm透明角膜切口,将角膜内皮装入角膜内皮推注器的放置部,使角膜内皮面朝上,使用内皮钩的延展部伸入角膜内皮推注器的注入管内,将放置部内的角膜内皮通过延展部上的接触端缓缓完全拉入注入管内,避免损伤内皮,通过角膜内皮推注器注射将注入管内的角膜内皮通过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房,缝合角膜切口,通过气泡通过输入管注入侧孔注入前房,气泡向两侧可以展开内皮片,使内皮充分展平并贴附角膜植床上,即完成角膜内皮植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及角膜内皮植入方法,借鉴人工晶体的植入方式,设计专用的角膜内皮植入推注器,并开发相关手术辅助器械。本植入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前房灌注,将DSAEK的角膜植片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房,可避免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以及可减少内皮细胞的丢失量。并且本技术目前已尝试在临床中应用,无并发症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角膜内皮推注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角膜内皮推注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皮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皮钩的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泡注入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气泡注入头输入管前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入管,2-放置部,3-杆体,4-调节杆,5-连接部,6-输入管,7-开孔,21-固定端,22-活动端,23-延伸部,41-主体,42-延展部,43-接触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一种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所述的手术套件包括用于角膜内皮植入的角膜内皮推注器,用于调节植入的角膜内皮位置的内皮钩以及用于将植入的角膜内皮展开的气泡注入头,所述的角膜内皮推注器包括注入管1和用于放置植入的角膜内皮的放置部2,注入管1和放置部2相连。所述的放置部2包括固定端21和活动端22,固定端21和活动端22之间铰接配合,固定端21和活动端22之间包括分离位置以及以及两者闭合后形成管状的放置部2的闭合位置。固定端21和活动端22的外缘上均设有延伸部23,固定端21和活动端22两者的延伸部23之间扣接配合,实现闭合后使固定端21和活动端22之间达到固定,从而形成管状的放置部2。所述的固定端21与注入管1共线设置,活动端22与固定端21一侧的连接处铰接配合。活动端22和固定端21上分别设有限位凸台和限位槽,活动端22和固定端21通过限位凸台和限位槽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皮钩包括杆体3,杆体3的一端设有调节杆4,调节杆4包括与杆体3共线设置的主体41以及与主体41形成夹角的延展部42,所述的延展部42的端部设有接触端43。接触端43为圆柱形,接触端43的上端面为圆弧形,接触端43与延展部42之间为垂直设置。接触端43的顶部还设有球状凸起。内皮钩比正常的勾子头部尺寸更细,接触端和内皮接触点更小,这样能减少对内皮的损伤,接触端与内皮接触的头部更加圆润,而不是尖的。

所述的延展部42与主体4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的气泡注入头包括连接部5,连接部5上连接输入管6,输入管6的管体为折线形,输入管6的尾端与连接部5相连接,输入管6的前端与尾端间形成钝角夹角。

所述的输入管6的尾端与前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且尾端至前端的管体管径变小。所述的输入管6的前端两侧各4个开孔7。

一种采用植入式DSAEK手术套件的角膜内皮植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显微开睑器或缝线开睑,做3.0mm透明角膜切口,将角膜内皮装入角膜内皮推注器的放置部,使角膜内皮面朝上,使用内皮钩的延展部伸入角膜内皮推注器的注入管内,将放置部内的角膜内皮通过延展部上的接触端缓缓完全拉入注入管内,避免损伤内皮,通过角膜内皮推注器注射将注入管内的角膜内皮通过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房,缝合角膜切口,通过气泡通过输入管注入侧孔注入前房,气泡向两侧可以展开内皮片,使内皮充分展平并贴附角膜植床上,即完成角膜内皮植入。

【适应证】各类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视力下降已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

【禁忌证】1.角膜基质混浊。2.角膜活动性炎症、溃疡等。3.有活动性内眼炎症,如葡萄膜炎和炎症消退三个月以内者。4.神经麻痹性角膜病变、角膜知觉消失者、眼睑缺损者。5.患者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6.眼球先天发育异常,以及所有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的其他情况。

【术前准备】同角膜移植术。

【麻醉】球后阻滞麻醉或球周麻醉;小儿需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

【术后处理】同角膜内皮移植术。

传统折叠植入方式是将植片折叠成卷曲状,使用镊子将植片通过5mm角巩膜切口植入前房,存在折叠时镊子损伤角膜内皮,平均1年的内皮丢失率为42%的缺点,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的传统折叠植入方式的缺点。以及目前主流的内皮植入器械植入方式,是将内皮放入铲中,通过缝线牵引或镊子脱入前房,但由于切口较大,脱入过程前房不稳,需要前房持续的灌注来维持前房,而前房的灌注会造成内皮片冲出,丢失等并发症,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的目前主流的内皮植入器械植入方式的缺点。

本发明注入式DSAEK,借鉴人工晶体的植入方式,设计专用的角膜内皮植入推注器,并开发相关手术辅助器械,将DSAEK的角膜植片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前房,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前房灌注,避免手术过程的并发症及减少内皮细胞的丢失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