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

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患者体质监测,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端、患者端和医生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生理数据存储模块、天气环境监测模块,以及用于向患者端发送生理数据的生理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呼吸频率的呼吸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心跳频率的心跳监测模块,用于将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打包发送至患者端的数据打包发送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及时掌握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无法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的缺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83256.5

  • 发明设计人 李锋刚;

    申请日2020-10-12

  • 分类号G16H50/30(20180101);G16H80/00(20180101);A61B5/0205(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娟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经济开发区花园大道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患者体质监测,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脑中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疾病,由脑部突发血运障碍而导致,部分患者会出现意志障碍,脑中风的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013年的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世界大会的公开资料表明,我国拥有约700万脑中风患者,这些患者中约有70﹪-80﹪留下残疾后遗症。

随着近些年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脑中风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明显提升,但患者治疗后仍伴随肢体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迫切需要康复治疗。临床实验表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训练(包括心理疏导、吞咽功能训练和Bobath握手训练)的中风患者在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上明显高于只采用普通护理的患者,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脑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脑中风患者后续的康复过程较长,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体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以保证后续康复过程中医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且能够针对性地给出康复意见和康复措施。此外,脑中风患者对天气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如何能够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及时掌握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无法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端、患者端和医生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生理数据存储模块、天气环境监测模块,以及用于向患者端发送生理数据的生理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呼吸频率的呼吸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心跳频率的心跳监测模块,用于将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打包发送至患者端的数据打包发送模块;

所述患者端包括用于接收生理数据和打包数据并发送至医生端的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存储正常生理数据的正常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接收生理数据、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的数据对比监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对比监测结果生成报警信息的报警信息生成模块;

所述医生端包括用于向患者端配置正常生理数据的正常数据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价的健康评价模块,以及用于存储健康状况评价形成健康档案的健康档案建立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对比监测模块对接收生理数据、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

当存在接收生理数据与正常生理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根据超过阈值的接收生理数据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否则,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不生成任何报警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不生成任何报警信息时,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将接收生理数据发送至医生端;

当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时,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将接收生理数据、报警信息打包发送至医生端。

优选地,医生通过所述健康评价模块对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生理数据、报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并发送至患者端;

医生通过所述健康评价模块对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患者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发送至患者端。

优选地,医生根据患者的就诊信息、诊断信息、处方信息、健康档案以及不同疾病的管理方式,通过所述正常数据配置模块向患者端配置正常生理数据。

优选地,所述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体重、身体成分、骨密度、平衡能力中的一项或几项。

优选地,所述呼吸监测模块采用便于穿戴的平板电容器制成,所述心跳监测模块为安装在平板电容器上的心率采集器。

优选地,所述天气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气流和气压中的一项或几项。

优选地,所述监测端配置为健康检测穿戴设备,所述患者端和医生端均配置为移动终端APP,所述监测端与患者端、患者端与医生端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

优选地,所述患者端还包括用于对医生端进行反馈评价的反馈评价模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理数据监测,将监测生理数据与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健康状况;通过对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患者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能够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能够减小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造成的威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监测端、患者端和医生端,监测端包括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生理数据存储模块、天气环境监测模块,以及用于向患者端发送生理数据的生理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呼吸频率的呼吸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心跳频率的心跳监测模块,用于将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打包发送至患者端的数据打包发送模块。

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体重、身体成分、骨密度、平衡能力中的一项或几项。

呼吸监测模块采用便于穿戴的平板电容器制成,心跳监测模块为安装在平板电容器上的心率采集器。当人呼气和吸气时,胸腔内器官组织的大小发生变化,引起电容率的变化,从而使电容器模型中的电容发生改变,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进而检测到呼吸频率。

天气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气流和气压中的一项或几项。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生理数据监测模块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监测,而呼吸监测模块、心跳监测模块和天气环境监测模块根据患者意愿开启,例如患者可以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环境条件下开启。

患者端包括用于接收生理数据和打包数据并发送至医生端的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存储正常生理数据的正常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接收生理数据、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的数据对比监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对比监测结果生成报警信息的报警信息生成模块,还包括用于对医生端进行反馈评价的反馈评价模块。

数据对比监测模块对接收生理数据、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

当存在接收生理数据与正常生理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时,报警信息生成模块根据超过阈值的接收生理数据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否则,报警信息生成模块不生成任何报警信息。

当报警信息生成模块不生成任何报警信息时,数据发送模块将接收生理数据发送至医生端;当报警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时,数据发送模块将接收生理数据、报警信息打包发送至医生端。

医生端包括用于向患者端配置正常生理数据的正常数据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价的健康评价模块,以及用于存储健康状况评价形成健康档案的健康档案建立模块。

医生通过健康评价模块对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生理数据、报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并发送至患者端。

医生通过健康评价模块对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患者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发送至患者端,能够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能够减小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造成的威胁。

医生根据患者的就诊信息、诊断信息、处方信息、健康档案以及不同疾病的管理方式,通过正常数据配置模块向患者端配置正常生理数据,使得正常生理数据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满足个性化康复的需求。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监测端配置为健康检测穿戴设备,患者端和医生端均配置为移动终端APP,监测端与患者端、患者端与医生端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