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根据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前后端开发的人工成本,提高前后端的开发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813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43460.4

  • 发明设计人 范钟艺;

    申请日2020-09-28

  • 分类号G06F8/33(20180101);G06F8/38(20180101);G06F8/30(20180101);

  • 代理机构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孟金喆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代码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传输携带数据的报文,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操作。

目前开发人员在面对不同的业务场景,需要对与各业务场景分别对应的交互操作关联的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配置和开发。

上述方式会导致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开发的人工成本高,耗时长。而且,人工开发容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降低前后端开发的人工成本,提高前后端的开发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

根据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装置,包括:

配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配置数据整理模块,用于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

代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并对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交互配置信息,并按照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生成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可以自动生成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生成代码效率低和准确率低的问题,可以减低前后端开发的人工成本,提高前后端开发效率,同时根据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生成后端代码,可以减少根据数据库表生成后端代码引起的交互数据冗余的情况,可以实现后端代码更加细粒度控制交互操作,更加精准控制交互数据,满足交互操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控制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代码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针对交互操作,对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进行开发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端代码生成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计算机设备中。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110,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交互操作可以是指客户端发起一次请求,该请求到达服务端后,在经过接入层服务器的报文转换,服务层服务器的校验处理和逻辑处理,再到数据访问层服务器请求数据库的数据,最后再一层一层原路径返回前端,完成一次交互操作。其中,客户端可以是指浏览器。

配置数据用于确定交互操作的执行过程中,客户端的请求方式以及服务器的响应方式。配置数据可以通过在线实时获取用户输入的信息,也可以离线获取本地文件中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配置数据包括交互报文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信息和响应报文信息,所述交互报文属性信息包括代码存放文件标识信息、交互报文标识信息、资源访问路径信息、交互报文类型和超时时间;所述请求报文信息包括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和字段必要性标识信息;所述响应报文信息包括字段名称和字段类型。

交互报文属性信息,用于确定交互操作关联的交互报文的属性信息。交互操作关联的交互报文可以包括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请求报文为请求方(如客户端或服务器)发送给响应方(如服务器)的报文;响应报文为响应方返回给请求方的报文。代码存放文件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存放生成的代码文件的文件名称,同时用于确定指向生成的代码文件的路径名称。交互报文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匹配的交互报文,不同交互报文的交互报文标识信息不同。资源访问路径信息用于确定交互操作关联的访问数据在网络中的位置,资源访问路径信息可以是指统一资源定位(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交互报文类型用于确定交互操作的功能。交互报文类型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分页查询类型、详情查询类型、新增类型和修改类型等。超时时间用于确定交互操作中响应超时的时间。通常,如果响应时间超过该超时时间,则客户端会报错,并减少向服务器重复请求,释放请求依赖的资源。

交互报文是是网络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交互与传输的数据单元,报文结构一般由公共的报文头与业务报文体两个部分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报文,特指报文体部分。

请求报文信息用于确定请求报文的数据格式和内容。其中,请求报文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字段、各字段的字段名称、各字段的字段类型以及各字段必要性标识信息。字段名称可以包括字段中文名称和字段英文名称。字段类型可以包括字符串、数字或日期等数据格式类型。在请求报文中,可以将字段分为必要字段和非必要字段,必要字段为客户端生成的请求报文中必须存在的字段,非必要字段为客户端生成的请求报文中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字段,也即请求报文包括必要字段,可以包括非必要字段,也可以不包括非必要字段。字段必要性标识信息用于判断字段为必要字段或非必要字段。

响应报文信息用于确定响应报文的数据格式和内容。其中,响应报文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字段、各字段的字段名称和各字段的字段类型。

通过配置数据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对配置数据进行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对交互报文进行细粒度控制,从而满足个性化和多样性的交互业务需求。

可选的,所述交互报文类型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分页查询类型、详情查询类型、新增类型和修改类型。

分页查询类型用于在不同数据区块中对数据进行查询,即跨数据区块查询。操作系统会将辅助存储器(通常是磁盘)中的数据分区成固定大小的区块,称为页(pages)。分页是磁盘和内存间传输数据块的最小单位。详情查询用于对数据的全部关联信息进行查询。新增类型用于在数据库中添加数据。修改类型用于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修改。

通过配置交互报文类型,可以增加交互报文的业务场景,从而满足个性化和多样性的交互业务需求。

可选的,所述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包括:从本地文件中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所述本地文件包括文档文件或表格文件;或者获取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本地文件中存储有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本地文件的类型可以包括文档文件或表格文件。本地文件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查询交互操作匹配的本地文件,并从本地文件中提取配置数据。用户输入的配置数据,可以是通过客户端,例如浏览器,在线实时输入的数据。

实际上,可以针对业务场景配置多个交互操作,相应的,不同交互操作可以按照业务场景进行区分。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中包括业务场景的标识信息,具有相同业务场景标识信息的交互操作,可以划分为同一组。获取的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实际上是获取同一组交互操作,其中,该组包括的交互操作的业务场景标识信息相同。

通过配置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获取用户输入的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可以增加获取配置数据的方式。

S120,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

交互配置信息用于填充到模板中,生成代码。对配置数据进行整合,用于对配置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例如,对配置数据进行分类、按照设定结构排列、合并和添加数据等,可以减少冗余数据,添加关键信息,并形成设定数据结构的信息,确定为交互配置信息。示例性的,可以根据配置数据从数据库表文件中筛选出匹配的字段,添加到配置数据中,形成交互配置信息。

可以根据交互操作的功能,对配置数据进行分类。示例性的,功能可以根据处理内容进行区分。例如,对用户信息进行处理的交互操作可以划分为同一组,对终端设备信息进行处理的交互操作可以划分为同一组。

通常处理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交互操作对应的请求访问路径的数据结构相同或相似。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采用预设的交互操作类型检测模块对同一业务场景的标识信息的交互操作的请求访问路径进行检测,其中,请求访问路径与交互操作的URL对应,如果确定两个交互操作的URL匹配,则确定这两个交互操作处理内容相同或相似,也即交互操作可以划分为同一组。从而相应的,按照组分别形成交互配置信息,并相应生成前后端代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预先对前后端代码按照功能需求进行区分,从而细粒度的对前后端代码进行分类。

其中,前后端代码可以是指前端代码、后端代码以及关联的配置文件等。

可选的,所述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包括:获取各所述配置数据中的资源访问路径信息;根据各所述资源路径信息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划分,形成多个交互操作组;分别对各所述交互操作组中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与各所述交互操作组对应的交互配置信息。

获取同一业务场景标识信息的配置数据,并获取各配置数据的资源访问路径信息。可以对资源访问路径信息进行解析,可以获取资源访问路径信息中的类信息,并根据不同配置数据对应的资源访问路径信息中的类信息,对配置数据进行划分,形成不同交互操作组。交互操作组可以是指不同功能的操作组。将同一交互操作组的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与该交互操作组匹配的交互配置信息。

实际上,可以配置多个业务场景,即配置多个业务场景标识信息,每个业务场景标识信息对应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组,每个交互操作组对应至少一个交互操作。业务场景可以与业务系统对应,业务场景标识信息与业务系统对应,根据业务系统的功能需求,配置该业务系统可以实现的多个功能,功能与交互操作组对应,并在每个功能中进行细分,针对更细化的功能配置相应的交互操作,在交互操作组中配置多个交互操作。

示例性的,统计用户行为的业务系统,该业务系统用于统计用户行为,具体可以分为处理用户信息的交互操作组,以及处理用户的终端设备信息的交互操作组。交互操作组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处理操作,该交互操作组中的交互操作可以是添加用户信息,或者查询用户信息。交互操作组用于对用户的终端设备信息进行处理操作,该交互操作组中的交互操作可以是添加终端设备信息,或者查询终端设备信息。其中,一个交互操作组可以理解为一个Java类,交互操作组包括的一个配置数据,可以理解为与Java类包括的一个方法。从而,将配置数据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相应生成的代码文件可以对应分类到Java类中,实现代码文件的自动归类,从而细粒度的划分代码文件。

针对每个交互操作组,在每个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配置信息中,补充生成代码所需的关键信息,该关键信息可以与交互操作组关联。例如,关键信息为交互操作组的标识信息。示例性的,在配置数据中,添加配置数据所在交互操作组的标识信息,形成交互配置信息。此外,添加标识信息的配置数据,还可以添加数据库表文件中的关键信息,还可以经过数据预处理(如数据清洗)等处理操作,形成交互配置信息,对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与交互操作组对应的交互配置信息可以是指交互操作组中各配置数据分别对应的交互配置信息,通常配置数据与交互配置信息一一对应。

通过资源访问路径信息对配置数据进行划分,并针对每个交互操作组,对组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与各交互操作组对应的交互配置信息,可以对交互配置信息进行分类,相应对生成的代码文件进行分类,有效控制代码文件的所属类,从而精准生成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代码文件。

S130,根据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

模板用于与交互配置信息配合,生成与模板匹配的代码。模板可以是存储在文件中的程序代码结构。

示例性的,针对不同类型的模板,对应生成不同的代码。模板的数量有多个。一个交互配置信息和一个模板用于生成一个代码。示例性的,将交互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替换模板中匹配的变量,生成代码。

可选的,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模板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模板用于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更新前端代码和更新后端代码。

模板文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新,更新可以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等。交互配置信息可以与更新后的模板配合,生成更新的前端代码和更新的后端代码。

可以配置模板访问的接口,通过调用该模板访问的接口,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模板文件,以实现对模板的更新。通过预先配置模板访问的接口,实现支持新交互操作的接口,只需要新增配置数据和模板文件,即可新增一种生成方案,对于后续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通过对模板更新,可以快速根据更新需求,对应生成前后端代码,提高前后端代码的更新效率,降低前后端代码的代码生成系统的维护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1b所示,代码生成系统包括管理模块101。代码生成系统采用了设计模式中的模板方法模式和策略模式。具体的,管理模块101用于管理代码生成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块101分别依赖三个模块:配置数据获取模块310、配置数据整理模块320和代码生成模块330,并分别对应数据获取阶段、数据整理阶段和代码生成阶段。每个模块都至少有两种实现方式。比如数据获取阶段,配置数据获取模块310可以选择数据是调用表格文件读取模块102以从excel文档,还是调用数据库读取模块103以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整理阶段和代码生成阶段可以选择使用哪种模板来整理和生成,这种模板后期还可以不断地增加。不同的模板对应不同的模块,例如,配置数据整理模块320可以选择调用第一整理模块104采用第一整理模板对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交互配置信息;配置数据整理模块320可以选择第二整理模块105采用第二整理模板对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交互配置信息;代码生成模块330可以选择调用第一代码生成模块106采用第一代码模板填充交互配置信息形成第一代码;配置数据整理模块320可以选择第二代码生成模块107采用第二代码模板填充交互配置信息形成第一代码。

现有技术中,后端代码通常是根据数据库表文件中内容配置生成,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对数据库表文件中的内容进行筛选,例如,数据库表文件中包括8个字段的内容,在这种方式下,直接根据数据库表文件中生成的后端代码在执行过程中生成的响应报文包括8个字段,实际上,客户端可能仅需要3个字段的数据,导致后端代码生成响应报文存在冗余数据。

有鉴于此,通过根据交互报文生成的后端代码,实际是根据响应报文的需求生成后端代码,可以仅针对需要的字段生成响应报文,实现精细化控制响应报文中的数据内容。相应的,通过根据交互报文生成的前端代码,实际是根据请求报文的需求生成前端代码,可以仅针对需要的字段生成请求报文,实现精细化控制请求报文中的数据内容,可以使前后端交互数据更加精简和精准,减少冗余数据,降低传输成本,降低传输资源损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并对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交互配置信息,并按照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生成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可以自动生成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生成代码效率低和准确率低的问题,可以减低前后端开发的人工成本,提高前后端开发效率,同时根据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生成后端代码,可以减少根据数据库表生成后端代码引起的交互数据冗余的情况,可以实现后端代码更加细粒度控制交互操作,更加精准控制交互数据,满足交互操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控制需求。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具体化。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210,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未详尽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

S220,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

S230,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前端代码模板,生成前端代码。

前端代码模板用于填充交互配置信息,生成前端代码。前端代码用于配置于客户端中,用于客户端执行前端代码,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S240,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后端代码模板,生成后端代码。

后端代码模板用于填充交互配置信息,生成后端代码。后端代码用于配置于服务器中,用于服务器执行,以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交互操作,以及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操作。

可选的,所述生成前端代码,包括:采用第一框架,生成前端代码;所述生成后端代码,包括:采用第二框架,生成后端代码,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不同。

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前端开发框架和用户界面框架,所述前端开发框架包括Vue框架或Angular框架,所述用户界面框架包括Element用户界面框架或iView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SpringBoot框架、Spring框架或Mybatis框架。

Vue框架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前端框架,其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API实现响应数据与视图的双向绑定。Vue框架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围绕在它周边还有vuex、vue-router、vue-cli等组件。

Element用户界面框架是一款基于Vue 2.0的桌面端UI框架,为前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ui组件。

SpringBoot框架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该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从而使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定义样板化的配置。

采用不同的框架分别独立生成不同端的代码,可以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即前端控制路由的跳转和页面的渲染,后端提供所需渲染的数据,可以实现独立部署和管理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并进行前后端代码的切分,提高代码生成系统的灵活性,从而满足微服务业务需求和云原生业务需求。

可选的,在采用第一框架,生成前端代码之前,还包括:采用第一框架,生成通用组件,所述通用组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增加组件、删除组件、修改组件和查询组件;所述采用第一框架,生成前端代码,包括:采用所述第一框架,并根据所述通用组件,生成前端代码,所述前端代码用于调用所述通用组件。

通用组件用于基于第一框架生成的前端代码在执行的过程中调用,并实现通用功能。通用功能是不同前端代码中相同的功能。前端代码用于在客户端中生成页面,实际上,生成的很多页面往往存在大量重复的代码,显得臃肿。预先基于第一框架开发通用组件,可以减少不同前端代码中重复代码的生成的情况,较少前端代码的冗余开发成本,提高前端代码的开发效率。

具体的,增加组件用于在调用时,执行数据的增加操作;删除组件用于在调用时,执行数据的删除操作;修改组件用于在调用时,执行数据的修改操作查询组件用于在调用时,执行数据的查询操作。

通过预先在开发前端通用组件,并进行封装,使得生成的前端代码更精简,降低前端代码的维护难度,提高前端代码的开发效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后端代码模板,生成后端代码,包括: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后端代码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后端代码模板匹配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后端代码模板包括接入层模板、服务层模板和数据访问层模板,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用于数据访问层服务器对所述数据库执行处理操作。

实际上,服务端可以为服务器集群,包括接入层服务器、服务层服务器和数据访问层服务器。交互层服务器用于与客户端进行交互,并将请求报文转发至其他服务器进行处理。服务层服务器用于处理请求报文,并根据该请求报文调用相应的数据访问服务器,以指示数据访问服务器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相应的,每个服务器或者说每个层功能均可以配置模板,交互层服务器与接入层模板对应,服务层模板与服务层服务器对应,以及数据访问层模板与数据访问层服务器对应。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2b所示,前端(Web)采用Vue框架或Angular框架等,并辅以Element用户界面框架或iView框架,以及Webpack技术栈,前端在终端设备上显示的页面由Vue框架、Element用户界面框架开发,再由Webpack技术栈工程化打包成静态资源文件,封装了自定义的支持增、删、改、查或详情展示等功能的页面。

后端采用SpringBoot框架,整体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的jar包,封装了统一的接入控制处理和数据访问处理,并根据交互报文和报文所关联的数据库表生成所需的后端代码和数据库配置文件。接入层服务器采用nginx做负载均衡,同时保存静态资源,并采用SpringSecurity进行认证鉴权。服务层服务器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模板引擎生成相应的代码,这其中还涉及到异步处理、并发控制和任务调度。数据访问层服务器采用Mybatis框架,Mysql作为数据库,Redis主要用于一些查询结果的缓存。

通过为每个服务器单独配置模板,并相应生成匹配的后端代码,可以实现后端代码分离,并按照功能需求将后端代码分离成为与服务器功能对应,可以实现后端代码更加细粒度控制交互操作,更加精准控制交互过程中的数据,提高生成后端代码的灵活性,同时降低后端代码的维护难度。

S250,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数据库配置模板,生成数据库配置文件,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用于对与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匹配的数据库执行处理操作。

数据库配置文件用于服务器执行数据库操作,即对与数据库配置文件匹配的数据库执行处理操作,其中,处理操作可以包括:数据库查询操作、数据库添加操作、数据库修改操作和数据库删除操作等。可选的,数据库配置文件包括用于执行数据库操作的数据库语句。服务器,如数据访问层服务器,可以直接在数据库配置文件查询需要的数据库语句,并执行数据库语句,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数据库包括Redis数据库。通过配置Redis数据库,可以支持数据持久化存储,支持多种数据结构,提高数据库性能,增加数据库业务模式,丰富业务需求。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2c所示,代码生成系统的代码生成流程可以包括:

S261,配置交互操作组。

S262,配置交互操作组中的交互操作。

根据交互操作组和交互操作组中的交互操作,确定交互报文属性信息。

S263,配置交互操作的请求报文信息。

S264,配置交互操作的响应报文信息。

S265,获取配置数据。

该配置数据包括交互报文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信息和响应报文信息。

S266,格式化所述配置数据,生成交互配置信息。

S267,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前端代码模板,生成前端代码。

S268,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后端代码模板,生成后端代码。

S269,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数据库配置模板,生成数据库配置文件。

S270,对所述前端代码、所述后端代码和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进行打包,并发送数据包至请求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模板,并对应根据模板生成匹配的代码,可以实现根据个性化需求,自动生成代码,增加生成的代码的多样性。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前后端代码生成装置的示意图。实施例三是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的相应装置,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计算机设备中。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

配置数据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配置数据整理模块320,用于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

代码生成模块330,用于根据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并对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交互配置信息,并按照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生成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可以自动生成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生成代码效率低和准确率低的问题,可以减低前后端开发的人工成本,提高前后端开发效率,同时根据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生成后端代码,可以减少根据数据库表生成后端代码引起的交互数据冗余的情况,可以实现后端代码更加细粒度控制交互操作,更加精准控制交互数据,满足交互操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控制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代码生成模块330,包括:前后端代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前端代码模板,生成前端代码;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后端代码模板,生成后端代码;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数据库配置模板,生成数据库配置文件,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用于对与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匹配的数据库执行处理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端代码生成单元,包括:前端代码生成子单元,用于采用第一框架,生成前端代码;后端代码生成子单元,用于采用第二框架,生成后端代码,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端代码生成装置,还包括:前端组件开发模块,用于在采用第一框架,生成前端代码之前,采用第一框架,生成通用组件,所述通用组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增加组件、删除组件、修改组件和查询组件;所述前端代码生成子单元,包括:通用组件配置子单元,用于采用所述第一框架,并根据所述通用组件,生成前端代码,所述前端代码用于调用所述通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代码生成子单元,包括:分层服务器代码开发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后端代码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后端代码模板匹配的后端代码;其中,所述后端代码模板包括接入层模板、服务层模板和数据访问层模板,所述数据库配置文件用于数据访问层服务器对所述数据库执行处理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数据包括交互报文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信息和响应报文信息,所述交互报文属性信息包括代码存放文件标识信息、交互报文标识信息、资源访问路径信息、交互报文类型和超时时间;所述请求报文信息包括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和字段必要性标识信息;所述响应报文信息包括字段名称和字段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数据整理模块320,包括:配置数据整合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配置数据中的资源访问路径信息;根据各所述资源路径信息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划分,形成多个交互操作组;分别对各所述交互操作组中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与各所述交互操作组对应的交互配置信息。

进一步的,交互报文类型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分页查询类型、详情查询类型、新增类型和修改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前端开发框架和用户界面框架,所述前端开发框架包括Vue框架或Angular框架,所述用户界面框架包括Element用户界面框架或iView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SpringBoot框架、Spring框架或Mybatis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包括Redis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数据获取模块310,包括: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获取单元,用于从本地文件中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所述本地文件包括文档文件或表格文件;或者获取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端代码生成装置,还包括:模板更新模块,用于对所述模板进行更新,更新后的模板用于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更新前端代码和更新后端代码。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计算机设备12可以是挂接在总线上的设备。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前后端代码生成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获取至少一个交互操作的配置数据;对各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形成至少一个交互配置信息;根据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和模板,分别生成与各所述交互配置信息匹配的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LAN或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