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拆卸方法

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拆卸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拆卸方法,在安装预埋钢环前,需预制预埋盒,所述预埋盒由相互联通的横杆插入部、立杆旋转部和横杆旋转部组成;所述横杆插入部为一个上下两端距具有条状开口的矩形盒体,所述立杆旋转部为一个上下两端均具有弧形开口的弧形盒体;在横杆旋转部上设有一个横杆卡槽,所述横杆卡槽与横杆插入部相互垂直,且一端与立杆旋转部外侧相联通;每两个预埋盒对应安装一个预埋钢环,两预埋盒预埋在楼盖混凝土内,通过将预埋钢环插入横杆插入部并旋转后,再向上提拉卡入横杆卡槽接口实现预埋钢环的安装固定,通过向下敲击预埋钢环后,反向旋转预埋钢环九十度后,即可将预埋钢环从横杆插入部取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3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34422.2

  • 发明设计人 张洋;殷霁枫;杨廒葆;

    申请日2020-09-27

  • 分类号E04G21/16(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西城大道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平台搭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材料周转一般采用传统型钢悬挑卸料平台。一般来说,型钢悬挑卸料平台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主梁和次梁,在主梁和次梁之间设有平台压花钢板。在安装主梁时,通常采用预埋式后锚固施工方式,需要在楼盖混凝土内预埋钢丝层吊环和型钢梁锚固环等。所述型钢锚固环为一根呈倒U字形、且开口两侧向外水平折弯的钢筋,包括两上端相接的立杆和两根连接在立杆下端的横杆。预埋钢环(即型钢梁锚固环)由于拆除困难,容易造成破坏而无法重复利用,安装与拆除工序繁琐,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简单、快速的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拆卸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所需埋设的预埋钢环的尺寸和数量,在工厂预制多个用于装配预埋钢环的预埋盒,所述预埋盒由相互联通的横杆插入部、立杆旋转部和横杆旋转部组成,所述横杆插入部和立杆旋转部均呈竖向设置,所述横杆旋转部呈水平设置,横杆插入部和立杆旋转部置于横杆旋转部上,且横杆插入部的左侧或右侧与立杆旋转部的右侧或左侧相接;所述横杆插入部为一个上下两端与横杆旋转部相联通、左侧或右侧与立杆旋转部相联通的矩形盒体,所述立杆旋转部为一个上下两端均与横杆旋转部相联通、右侧或左侧与横杆插入部相联通的弧形盒体;在横杆插入部的上下两端具有一条状开口,在立杆旋转部上下两端具有一弧形开口,所述条状开口和弧形开口相联通;所述横杆旋转部靠近立杆旋转部位置向上凸起,形成一个与横杆旋转部、立杆旋转部的中空部相联通的横杆卡槽,所述横杆卡槽与横杆插入部相互垂直;S2,在各楼层混凝土浇筑之前,根据卸料平台定位和预埋钢环的横杆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弹出预埋钢环的横杆位置;S3,在放线位置安装预埋盒,每一个预埋钢环位置安装两个预埋盒,安装时,确保两预埋盒的横杆卡槽处于横杆安装位置与横杆安装位置的弹线相对应,两预埋盒盒体内侧的垂直距离与预埋钢环中两立杆的垂直距离相对应,同时,确保两预埋盒安装高度一致,预埋盒体的上端与楼盖混凝土上端面所处高度一致,或伸出楼盖混凝土上端面外;S4,固定各个预埋盒;S5,浇筑楼盖混凝土;S6,安装各个预埋钢环,安装时,将预埋钢环的两横杆分别对应插入预埋盒的横杆插入部内,直至不能下放后,旋转预埋钢环,直至与横杆旋转部外侧的内壁相抵后,向上提拉预埋钢环,使预埋钢环的两横杆均卡在两预埋盒的横杆卡槽内,与横杆卡槽紧配合后,预埋钢环安装完成;

拆卸时,先用工具向下敲击预埋钢环上端,使预埋钢环的两横杆脱离两预埋盒的横杆卡槽,然后反向旋转预埋钢环,直至两横杆与两预埋盒的横杆插入部相对应后,即可向上提拉预埋钢环,将预埋钢环取出。

这样,所安装的预埋钢环不直接预埋在楼盖混凝土内,而是固定在被预埋在楼盖混凝土内的预埋盒内,且盒体内具有供预埋钢环中立杆和横杆旋转的空间,还具有卡紧横杆的卡槽,进而在安装时,将预埋钢环插入并旋转后,再向上提拉即可实现预埋钢环的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简单、高效,不会增加太大的工作量,同时,预埋盒预埋在楼盖混凝土内,与楼盖混凝土形成一体,能够承担较大的外力,悬挑主梁外端呈悬吊状,其主要重力在楼盖混凝土外,主梁固定端会形成一个向上的力,从而使用过程中预埋钢环也会被主梁上挑,不会脱落,能够满足主梁的装配要求。当卸料平台使用完毕,向外抽拉主梁,使主梁从预埋钢环内抽出后,可用工具向下敲击预埋钢环上端,使预埋钢环的两横杆脱离横杆卡槽,然后反向旋转预埋钢环,直至两横杆与左盒体和右盒体的横杆插入部相对应后,即可向上提拉预埋钢环,将预埋钢环从左盒体和右盒体内拿出,实现预埋钢环的拆卸。由此,使用时,通过正反向旋转预埋钢环即可改变预埋钢环的方向,从而与左盒体和右盒体不同位置对应,实现取出和安装。这种装配和拆卸方式都极为方便,不用切割预埋钢环,使得预埋钢环能够重复利用,同时,减少了切割工序,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盒通过一垫板固定在楼盖底模上,在垫板上设有供预埋盒的横杆旋转部卡入的固定框,所述垫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楼盖底模上。这样,采用垫板固定预埋盒,能够防止预埋盒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移位,影响预埋钢环的安装。同时,垫板与预埋盒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固定方便、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旋转部为一个呈扇形的盒体,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弧形板和侧板,在横杆旋转部的上端设有与条状开口和弧形开口相联通的联通口。这样,横杆旋转部呈扇形,与横杆旋转的轨迹投影形状相同,能够很好地对预埋钢环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在旋转后,与横杆卡槽和横杆插入部的条状开口相对应,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插入部的其中一侧与横杆旋转部的侧板处于同一平面,立杆旋转部的外侧与横杆旋转部的另一侧板处于同一平面。这样,便于制作,同时,能够确保横杆旋转到位后与横杆卡槽和横杆插入部的条状开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插入部、立杆旋转部和横杆旋转部一体成型,由塑料或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成。这样,盒体结构稳固,且不易生锈,强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开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待装配预埋钢环的折弯横杆,所述弧形开口的弧度为90°,所述横杆卡槽的长度与待卡入预埋钢环的折弯横杆长度相适应,或大于待卡入预埋钢环的折弯横杆长度。这样,使用时可确保预埋钢环的横杆能够插入和抽出,且能够在旋转过程中无阻碍。

进一步的,在横杆卡槽内设有一层柔性防磨垫。这样,横杆与卡槽柔性接触,不会对卡槽磨损,同时,柔性防磨垫还能够进一步卡紧横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预埋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预埋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左盒体和右盒体的分布结构俯视图。

图中:横杆插入部1、条状开口11、立杆旋转部2、弧形开口21、横杆旋转部3、横杆卡槽31、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弧形板34、侧板35、楼盖混凝土4、预埋钢环5、横杆51、立杆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钢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连接用预埋钢环的安装、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所需埋设的预埋钢环5的尺寸和数量,在工厂预制多个用于装配预埋钢环5的预埋盒,所述预埋盒由相互联通的横杆插入部(1)、立杆旋转部2和横杆旋转部3组成,所述横杆插入部1和立杆旋转部2均呈竖向设置,所述横杆旋转部3呈水平设置,横杆插入部1和立杆旋转部2置于横杆旋转部3上,且横杆插入部的左侧或右侧与立杆旋转部的右侧或左侧相接;所述横杆插入部1为一个上下两端与横杆旋转部3相联通、与立杆旋转部2相接一侧(即横杆插入部内侧)与立杆旋转部相联通的矩形盒体,所述立杆旋转部2为一个上下两端均与横杆旋转部相联通、与横杆插入部1相接一侧(即立杆旋转部内侧)与横杆插入部相联通的弧形盒体;在横杆插入部1的上下两端具有一条状开口11,在立杆旋转部2上下两端具有一弧形开口21,所述条状开口11和弧形开口21相联通;所述横杆旋转部3靠近立杆旋转部2位置向上凸起,形成一个与横杆旋转部3、立杆旋转部2的中空部相联通的横杆卡槽31,所述横杆卡槽31与横杆插入部1相互垂直;所述横杆旋转部3的内部空腔投影处于横杆卡槽31的90°旋转半径内,或大于横杆卡槽31的90°旋转半径;S2,在各楼层混凝土浇筑之前,根据卸料平台定位和预埋钢环5的横杆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弹出预埋钢环5的横杆51位置;S3,在放线位置安装预埋盒,每一个预埋钢环5位置安装两个预埋盒,安装时,确保两预埋盒的横杆卡槽31处于横杆安装位置与横杆安装位置的弹线相对应,两预埋盒盒体内侧的垂直距离与预埋钢环5中两立杆的垂直距离相对应,同时,确保两预埋盒安装高度一致,预埋盒体的上端与楼盖混凝土4上端面所处高度一致,或伸出楼盖混凝土4上端面外;S4,固定各个预埋盒;具体的,所述预埋盒通过一固定安装在楼盖底模上的垫板固定在楼盖底模上,在垫板上设有供预埋盒的横杆旋转部卡入的固定框;S5,浇筑楼盖混凝土4;S6,安装各个预埋钢环5,安装时,将预埋钢环5的两横杆51分别对应插入预埋盒的横杆插入部1内,直至不能下放后,旋转预埋钢环5,直至与横杆旋转部3外侧的内壁相抵后,向上提拉预埋钢环5,使预埋钢环5的两横杆51均卡在两预埋盒的横杆卡槽31内,与横杆卡槽31紧配合后,预埋钢环5安装完成;

拆卸时,先用工具向下敲击预埋钢环5上端,使预埋钢环5的两横杆51脱离两预埋盒的横杆卡槽31,然后反向旋转预埋钢环5,直至两横杆51与两预埋盒的横杆插入部1相对应后,即可向上提拉预埋钢环5,将预埋钢环5取出;在取出预埋钢环5后,将细石混凝土用注浆管引入预埋盒内,将预埋盒。

在确定预埋盒体的安装位置时,还可将预埋钢环5的横杆先卡紧在两预埋盒内后,将两预埋盒放在对应的悬挑主梁固定位置,即能确定预埋盒的安装位置和方位。这种方式所确定的预埋盒的安装位置更为精确,也更快速。

在浇筑楼盖混凝土前,需用薄膜将预埋盒的条状开口和弧形开口密封,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到预埋盒内,影响预埋盒的使用。具体实施时,还可采用木楔块插或橡胶封堵预埋盒上端的条状开口和弧形开口。

如图1所示,所述横杆旋转部3为一个呈扇形的盒体,包括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弧形板34和侧板35,在横杆旋转部3的上端设有与条状开口11和弧形开口21相联通的联通口。

具体实施时,所述横杆旋转部3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只要能确保待旋转横杆能够在横杆旋转部3内旋转,且旋转后能够与横杆卡槽31位置相对应就行。即横杆旋转部3可以呈矩形,投影面积大于横杆卡槽旋转90°的范围。

所述横杆插入部1的其中一侧与横杆旋转部3的侧板35处于同一平面,立杆旋转部2的外侧与横杆旋转部3的另一侧板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横杆插入部1、立杆旋转部2和横杆旋转部3一体成型,由塑料或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成。

所述条状开口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待装配预埋钢环的折弯横杆,所述弧形开口21的弧度为90°,所述横杆卡槽31的长度与待卡入预埋钢环的折弯横杆长度相适应,或大于待卡入预埋钢环的折弯横杆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横杆卡槽31呈矩形,在横杆卡槽31内设有一层柔性防磨垫,在防磨垫内可均匀设置多个凸起,以增加其防滑性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