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

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温控器包括壳体组件、两个控制板、两个翘板开关和两个固态继电器,两个控制板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两个翘板开关设置于壳体组件,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每个翘板开关能够控制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两个固态继电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当控制板检测传感器信号,向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路与断路。本申请的温控器耐环境性能极好,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本申请还可以防止非主动打开温控器的情况,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浪费能源,甚至烧坏玻璃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7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65768.6

  • 申请日2020-10-27

  • 分类号H05B3/02(20060101);H05B3/84(20060101);B60J1/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潇

  •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西园大道6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4: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温度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玻璃加热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通常是通过控制继电器吸合来控制玻璃加热。客户通连接温控器输入电源的开关,控制温控器是否工作。而现有大电流温控器多是控制单路加热玻璃,需要外接电源开关,且不具备防误开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控器,其包括:壳体组件;两个控制板,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两个翘板开关,设置于壳体组件,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每个翘板开关能够控制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两个固态继电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并且与两个控制板对应连接,其中当控制板检测传感器信号,向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路与断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阻燃导热硅橡胶,灌注于壳体组件内,且两个翘板开关和两个固态继电器浸没在阻燃导热硅橡胶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盖板,两个控制板和两个固态继电器设置在壳体底部,盖板盖合在壳体的顶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的顶部具有多个角铁,盖板通过多个螺丝与多个角铁配合连接而盖合在壳体的顶部。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的一侧面具有两个卡槽,两个翘板开关卡接于对应卡槽。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内具有多个压铆螺母和多个压柱,两个控制板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多个压铆螺母上,两个固态继电器通过多个铜柱与多个压柱配合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两个固态继电器分别具有一散热面,散热面与壳体组件相贴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加热系统,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温控器,与车体线束连接;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具有第一加热电阻和第一传感器,第一加热电阻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一传感器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的控制板连接;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具有第二加热电阻和第二传感器,第二加热电阻与另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第二传感器与另一个控制板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温控器是通过一个线束总成与车体线束连接的。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线束总成包括接地电源线、控制电源线、连接线和主电源线,接地电源线的一端与两个控制板连接,控制电源线的一端与两个翘板开关连接,连接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固态继电器和主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接地电源线的另一端、控制电源线的另一端和主电源线的另一端引出壳体组件而与车体线束连接。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申请的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其将两个控制板和两个固态继电器集成在壳体组件内,这样使得温控器的耐环境性能极好,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并且两个控制板与两个固态继电器分别控制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和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如此实现一个温控器控制控制两块加热玻璃的加热功能。同时本申请的在壳体组件上还集成有两个翘板开关,通过翘板开关控制相应控制板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而翘板开关的打开开关需拨动保险卡锁,如此可以防止非主动打开温控器的情况,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浪费能源,甚至烧坏玻璃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接线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玻璃加热系统的接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温控器1主要是针对CA037温控器做出的针对性设计,温控器1包括壳体组件2、两个控制板3、两个翘板开关4和两个固态继电器5,其中:

壳体组件2主要是用于保护两个控制板3和两个固态继电器5,以使其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例如极端高低温、盐雾、三防、湿热等环境。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壳体组件2包括壳体21和盖板22,两个控制板3和两个固态继电器5设置在壳体21底部,盖板22盖合在壳体21的顶部。壳体21的顶部具有多个角铁211,盖板22通过多个螺丝212与多个角铁211配合连接而盖合在壳体21的顶部。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21为不锈钢板拼焊成的长方体状,角铁2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角铁211位于壳体21的顶部的四个角,盖板22为一块矩形不锈钢板,螺丝2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丝212的一端穿过盖板22而与四个角铁211螺接,另一端抵接在盖板22上而将盖板22固定在壳体21上,但不以此为限。

复参阅图2所示,两个控制板3和两个固态继电器5设置于壳体组件2内。请同时参阅2至图4,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壳体组件2内具有多个压铆螺母23和多个压柱24,两个控制板3通过多个螺钉231安装在多个压铆螺母23上,两个固态继电器5通过多个铜柱241与多个压柱24配合设置在壳体组件2内。两个固态继电器5分别具有一散热面501,如图3所示,散热面501为固态继电器5的底面。散热面501与壳体组件2相贴合,以保障其工作产生的热量能顺利传导到壳体组件2上。

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压铆螺母23的数量为八个,螺钉231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压铆螺母23呈四排设置在壳体21的内部底部,两个控制板3的四角分别放置在一个压铆螺母23上,八个压铆螺母23对应穿过两个控制板3的预留安装孔与八个压铆螺母23一一螺接。压柱24的数量为四个,铜柱24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压柱24的数量位于壳体21的内部底部,两个固态继电器5的散热面501与壳体21的内部底部相贴合,每个固态继电器5的一相对两侧穿过两个压柱24,四个铜柱241对应与铜柱241连接且抵接在对应固态继电器5,将固态继电器5固定在壳体21的内底部,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的接线原理图;如图所示,两个固态继电器5与两个控制板3对应连接,此处对应连接是指一个固态继电器5与一个控制板3连接。控制板3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5的通断,也即当控制板3检测传感器信号,向与其连接的固态继电器5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5的通路与断路,如此较现有温控器而言,本实施例的温控器1内部设置有控制板3,因而无需单独引线至汽车中控台,可以减少车辆线束。

复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两个翘板开关4设置于壳体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2的一侧面具有两个卡槽25,两个翘板开关4卡接于对应卡槽25,如图3所示,卡槽25为矩形槽,两个卡槽25位于壳体21的前侧面,但不以此为限。复参阅图5所示,两个翘板开关4与两个控制板3对应连接,此处对应连接是指一个翘板开关4与一个控制板3连接。每个翘板开关4能够控制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3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由于翘板开关4具有防误开功能,如此较现有温控器依赖于车辆中控的开关存在误操作的风险而言,可以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误开开关而造成的玻璃一直加热,浪费能源,甚至烧坏玻璃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温控器1还包括阻燃导热硅橡胶(图中未示出),阻燃导热硅橡胶灌注于壳体组件2内,且两个翘板开关4和两个固态继电器5浸没在阻燃导热硅橡胶内,如此可以使温控器1具有良好的抗震、防潮、耐腐蚀及阻燃性能。

复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温控器1将两个控制板3和两个固态继电器5集成在壳体组件2内,并灌封硅橡胶的设计,耐环境性能极好,解决现有温控器耐环境性能一般,尤其是电磁继电器类不耐潮湿环境的问题,并且本实施例的温控器1已通过GJB150.3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GJB150.4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JB150.5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IEC61373-2010《机车车辆设备冲击振动试验》实验。同时本实施例的温控器1还在壳体组件2上集成有两个翘板开关4,通过翘板开关4控制相应控制板3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而翘板开关4的打开开关需拨动保险卡锁,如此可以防止非主动打开温控器的情况,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浪费能源,甚至烧坏玻璃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其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玻璃加热系统的接线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璃加热系统S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1的应用,玻璃加热系统S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温控器1、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和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温控器1与车体线束(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温控器1是通过一个线束总成8与车体线束连接的,如此可以减少了车辆线束。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线束总成8包括接地电源线81、控制电源线82、连接线83和主电源线84,接地电源线81的一端与两个控制板3连接,控制电源线82的一端与两个翘板开关4连接,连接线8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固态继电器5和主电源线84的一端连接,接地电源线81的另一端、控制电源线82的另一端和主电源线84的另一端引出壳体组件2而与车体线束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和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是工程车等车辆的前后车窗。复参阅图5所示,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具有第一加热电阻61和第一传感器62,第一加热电阻61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5连接,第一传感器62与其中一个固态继电器5连接的控制板3连接,如此实现依靠一组/个依次对应连接的翘板开关4、控制板3和固态继电器5控制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的加热情况。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具有第二加热电阻71和第二传感器72,第二加热电阻71与另一个固态继电器5连接,第二传感器72与另一个控制板3连接,如此实现依靠另一组/个依次对应连接的翘板开关4、控制板3和固态继电器5控制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的加热情况,如此实现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和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单独控制,单独开或关。

具体而言,当与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连接的翘板开关4打开时,第一传感器62感测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的温度,并将其感测温度发送给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3,若温度过低,则控制板3向固态继电器5输入电信号(弱电),固态继电器5接通强电电路,温控器1给第一加热电阻61输入电流,加热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若温度过高,则断开与固态继电器5的电信号输入,固态继电器5强电电路断开,温控器1不给第一加热电阻61输入电流,停止加热。

同样地,当与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连接的翘板开关4打开时,第二传感器72感测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的温度,并将其感测温度发送给与其对应连接的控制板3,若温度过低,则控制板3向固态继电器5输入电信号(弱电),固态继电器5接通强电电路,温控器1给第二加热电阻71输入电流,加热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若温度过高,则断开与固态继电器5的电信号输入,固态继电器5强电电路断开,温控器1不给第二加热电阻71输入电流,停止加热。

当与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连接的翘板开关4关闭时,则控制对应的控制板3的不检测传感器信号,并给对应固态继电器5断开信号,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6一直处于停止加热状态。同样地,当与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连接的翘板开关4关闭时,则控制对应的控制板3的不检测传感器信号,并给对应固态继电器5断开信号,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7一直处于停止加热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器及玻璃加热系统,其将两个控制板和两个固态继电器集成在壳体组件内,这样使得温控器的耐环境性能极好,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并且两个控制板与两个固态继电器分别控制前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和后窗电加热玻璃组件,如此实现一个温控器控制控制两块加热玻璃的加热功能。同时本申请的在壳体组件上还集成有两个翘板开关,通过翘板开关控制相应控制板是否检测传感器信号,而翘板开关的打开开关需拨动保险卡锁,如此可以防止非主动打开温控器的情况,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浪费能源,甚至烧坏玻璃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