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和驱动方法、片上实验室系统

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和驱动方法、片上实验室系统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和驱动方法、片上实验室系统。微流控芯片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液层,所述电极层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用于分别通过施加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与现有液滴驱动与检测分离结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等优势,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应用效率,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有效简化了片上实验室系统结构,对进一步优化片上实验室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23

    授权

    授权

  • 2019-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L3/00 申请日:201808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和驱动方法、片上实验室系统。

背景技术

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实现对微小液滴的精准控制和操控。采用微流控技术的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是片上实验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细胞等样品可以在微流控芯片中培养、移动、检测和分析,不仅在化学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它领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流控芯片的主流驱动方式为基于介电润湿技术的电极驱动,又称之为电压式微流控芯片,其原理是:将液滴设置在具有疏液层的表面上,借助电润湿效应,通过对液滴施加电压,改变液滴与疏液层之间的润湿性,使液滴内部产生压强差和不对称形变,进而实现液滴定向移动。

目前,现有片上实验室系统大多采用液滴驱动与检测分离的结构,即液滴驱动由微流控芯片完成,但液滴生化检测采用外部设备实现,如采用光学显微镜等。经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这种分离方式使得片上实验室系统结构复杂、操控难度大,不仅难以实现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片上实验室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和驱动方法、片上实验室系统,以解决现有片上实验室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操控难度大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液层,所述电极层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用于分别通过施加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

可选地,每个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条形状,所述电极单元还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有第一电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有第二电极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形成叉指状电极阵列。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多个第一输入电极和多个第二输入电极,每个第一输入电极连接一个电极单元的第一连接块,每个第二输入电极连接一个电极单元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输入电极和第二输入电极用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输入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所述条形状的长度为3mm~5mm,宽度为100μm~500μm,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0μm~50μm。

可选地,每个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块状,所述电极单元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所有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所有的第二电极,形成矩阵状电极阵列。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多个第一输入端和多个第二输入端,每个第一输入端连接一个电极单元的第一连接线,每个第二输入端连接一个电极单元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输入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所述块状的长度为100μm~500μm,宽度为100μm~500μm,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0μm~50μm。

可选地,所述电极单元的形状包括正方形或矩形,边长为3mm~5mm,相邻两个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为0.3mm~0.5mm;所述检测信号包括电压值为5mV~100mV、频率为10Hz~1MHz的第一交流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包括电压值为±30V~100V、频率为1kHz~2kHz的第二交流信号。

可选地,还包括对向基板,所述对向基板包括对向基底和疏液层,所述液滴设置在基板的疏液层与对向基板的疏液层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储液区和废液区,所述储液区用于向所述电极单元加入测试样品,所述废液区用于接收从所述电极单元流出的测试样品,所述多个电极单元设置在所述储液区与废液区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片上实验室系统,包括前述的微流控芯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微流控芯片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液层,所述电极层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所述检测和驱动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电极单元进行液滴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为液滴位置对应的电极单元;

利用第二电极单元进行液滴驱动,使所述液滴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相邻。

可选地,利用第一电极单元进行液滴检测,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检测信号,读取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产生的阻抗信号,并输出到外部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可选地,每个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检测信号,包括: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输入电压值为5mV~100mV、频率为10Hz~1MHz的第一交流信号。

可选地,利用第二电极单元进行液滴驱动,使所述液滴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的位置,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输入驱动信号,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接地信号,使位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滴移动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位置。

可选地,每个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向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输入驱动信号,包括:向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中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输入电压值为±30V~100V、频率为1kHz~2kHz的第二交流信号。

可选地,驱动和检测一个液滴时,所述检测和驱动方法包括:

在液滴位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第一时刻,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施加检测信号,同时外部处理电路读取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产生的阻抗信号;

在液滴位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第二时刻,向第二电极单元施加驱动信号,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接地信号,使液滴在所述驱动信号的作用下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位置;或者

驱动和检测一组液滴时,所述检测和驱动方法包括:

设置带有生物修饰体的修饰溶液,依次向多个电极单元施加驱动信号,将修饰溶液的液滴分别移动到各个驱动电极上,对各个电极单元表面进行生物修饰;

设置一种测试溶液,将该测试溶液的液滴移动到设定的电极单元上;其它种测试溶液按此方式依次处理;

向所述多个电极单元施加检测信号,读取每个电极单元的阻抗信号,得出每种测试溶液的有效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和驱动方法、片上实验室系统。微流控芯片设置有通过施加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的多个电极单元,实现了在微流控芯片上集成液滴检测功能和液滴驱动功能。与现有液滴驱动与检测分离结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等优势,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应用效率,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有效简化了片上实验室系统结构,对进一步优化片上实验室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实施例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条形状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输入信号的示意图;

图9为液滴接触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第二实施例中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底;20—电极层;30—介质层;

40—疏液层;100—液滴;200—电极单元;

201—第一电极;202—第二电极;203—第一连接块;

204—第二连接块;205—第一输入电极;206—第二输入电极;

207—第一连接线;208—第二连接线;209—第一输入端;

210—第二输入端;10’—对向基底;40’—对向基底疏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主体结构包括在基底10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20、介质层30和疏液层40,电极层20设置在基底10上,介质层30覆盖电极层20,疏液层40设置在电极层20上,电极层20用于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疏液层40用于承载液滴100并使液滴100在其上移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层包括设置在基底10上的多个电极单元200,每个电极单元200作为一个检测和驱动单元,用于通过施加检测信号实现液滴检测,通过施加驱动信号实现液滴驱动。数个电极单元200规则排布,形成检测驱动电极阵列。每个电极单元200可以设置成正方形或矩形形状,边长为3~5mm,相邻两个电极单元200之间的间距为0.3~0.5mm。本发明实施例中,规则排布是指沿一设定方向以设定的间距依次设置,形成行排布或列排布,或者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以设定的间距依次设置,形成矩阵排布等。如图2所示,多个电极单元200以矩阵方式排布。实际实施时,电极单元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如梯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每个电极单元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是指,两个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1个或多个第二电极,或者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1个或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一方面用于通过施加检测信号实现对液滴的阻抗检测,另一方面用于通过施加驱动信号实现对液滴的实时驱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信号采用毫伏量级的第一交流信号,电压值为5mV~100mV,频率为10Hz~1MHz,驱动信号采用第二交流信号,电压值为±30V~100V,频率为1kHz~2kHz。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设置成条形状。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条形状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条形状的等效长度为3mm~5mm,等效宽度为100μm~500μm,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202之间的间距为10μm~50μm,多个条形状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微米级别的条形电极阵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设置成块形状,块形状的等效长度和宽度为100μm~500μm,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0μm~50μm,多个块形状以矩阵方式排列,形成微米级别的块形电极阵列。上述微米级别的电极阵列均可以适用于mm等级的微流控芯片。

实际实施时,条形状可以是矩形条、梯形条或弧形条,块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圆形或椭圆形,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设置有通过施加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的多个电极单元,实现了在微流控芯片上集成液滴检测功能和液滴驱动功能。与现有液滴驱动与检测分离结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等优势,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应用效率,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有效简化了片上实验室系统结构,对进一步优化片上实验室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主体结构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液层,电极层包括在基底上形成的多个电极单元200,每个电极单元200作为一个检测和驱动单元,数个电极单元200规则排布,形成检测驱动电极阵列。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201和多个第二电极202,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均为矩形条状,矩形条长度为3mm~5mm,宽度为100μm~500μm,矩形条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矩形条之间的间距为10μm~50μm。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数量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增加或者减少,本实施例不做具体数量限定。电极单元还包括连接所有第一电极201的第一连接块203,以及连接所有第二电极202的第二连接块204。其中,多个第一电极201的第一端(如图5所示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块203连接成一体,形成第一梳状电极;多个第二电极202的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如图5所示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块204连接成一体,形成第二梳状电极;第一梳状电极和第二梳状电极的开口方向相对插设,形成本实施例叉指状电极阵列的电极单元。

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多个第一输入电极205和第二输入电极206,每个第一输入电极205连接一个电极单元200的第一连接块203,每个第二输入电极206连接一个电极单元200的第二连接块204。第一输入电极205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块203向所有的第一电极201输入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第二输入电极206用于通过第二连接块204向所有的第二电极202输入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使本实施例电极单元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实际实施时,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输入电极和第二输入电极的形状、尺寸以及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包括9个依次设置的电极单元200,电极单元A1~电极单元A9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每个电极单元200连接有一个顶(Top)电极T,即顶电极T1~顶电极T9,每个电极单元还连接有一个底(Bottom)电极B,即底电极B1~底电极B9。顶电极T即为图5所示的第一输入电极205,底电极即为图5所示的第二输入电极206。

下面以驱动和检测一个液滴为例,说明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工作原理。

在第一时刻t1,液滴100位于电极单元A1所在位置,通过顶电极T1和底电极B1向电极单元A1施加检测信号,同时外部处理电路(未示出)通过顶电极T1和底电极B1读取电极单元A1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产生的阻抗信号,外部处理电路对获得的阻抗信号进行处理,即完成液滴100在电极单元A1对应位置的阻抗检测。

在第二时刻t2,通过顶电极T2和底电极B2向电极单元A2施加驱动信号,同时使电极单元A1保持接地状态,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液滴100向电极单元A2所在位置移动。

在第三时刻t3,液滴100位于电极单元A2所在位置,通过顶电极T2和底电极B2向电极单元A2施加检测信号,同时外部处理电路通过顶电极T2和底电极B2读取电极单元A2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产生的阻抗信号,外部处理电路对获得的阻抗信号进行处理,即完成液滴100在电极单元2对应位置的阻抗检测。

在第四时刻t4,通过顶电极T3和底电极B3向电极单元A3施加驱动信号,同时使电极单元A2保持接地状态,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液滴100向电极单元3所在位置移动。

依次类推,即可实现液滴在每个位置的阻抗检测以及液滴的步进移动。在生物检测中,生物样品之间反应的发生(例如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DNA链之间的结合等)会导致液滴内部阻抗的变化。如前面描述的工作流程,如预先对电极单元A1和电极单元A2的表面进行生物预处理,则根据两次阻抗检测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液滴内生物样品的浓度或组分等有效信息。

下面以驱动和检测一组含有不同浓度的特定抗原(Ag)的生物样品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工作原理。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A0为储液区,用于向电极单元加入测试样品,即测试样品从储液区A0处加入,A10为废液区,用于接收从电极单元流出的测试样品,即样品测试完成后从废液区A10处流出电极单元,储液区A0和废液区A10可以是正方形,边长为6mm~10mm。储液区A0与废液区A10之间为由9个依次设置的电极单元形成的液滴驱动和检测区,每个电极单元的尺寸为3mm~5mm。

首先,对微流控芯片的表面(各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表面)进行生物预处理。由于特定抗原只与特定的抗体发生结合,在检测前需要在微流控芯片的表面,预先修饰一层与能够Ag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Ab)。设置带有生物修饰体的修饰溶液,即将带有Ab的溶液加入储液区,然后通过依次向电极单元A1~电极单元A9施加驱动信号,将带有Ab的液滴分别移动到各个驱动电极上。通过一系列的标准生物流程,完成各个电极单元表面的生物修饰,多余的试剂可通过废液区A10排出。

随后,进行待测样品的驱动。假设有八种不同浓度的测试溶液,依次将每种浓度的测试溶液通过向电极单元输入驱动信号分别移动到电极单元A2~电极单元A9对应位置,将不含Ag的背景溶液移动到电极单元A1对应位置,不含Ag的背景溶液作为测试对照组。

随后,进行待测样品的检测。在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向电极单元A1~电极单元A9输入检测信号,由于不同浓度的Ag与Ab的结合数量不同,因此反应出的阻抗信号也会不同,根据读取的每个电极单元的阻抗数据,便可得出各个待测样品中Ag浓度的有效信息。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驱动信号的时序图,以一个液滴从电极单元A1移动到电极单元A6为例,描述了完成液滴驱动功能所需的驱动信号和驱动时序。如图7所示,液滴位于电极单元A1时,在P1~P2时段,通过顶电极T2和底电极B2向电极单元A2施加电压值为±100V、频率为1kHz的第二交流信号,其余所有电极保持接地状态,使液滴移动到电极单元A2位置。在P2~P3时段,通过顶电极T3和底电极B3向电极单元A3施加驱动信号,同时使其它顶电极和底电极保持接地状态,使液滴移动到电极单元A3位置。……在P5~P6时段,通过顶电极T6和底电极B6向电极单元A6施加驱动信号,同时使其它顶电极和底电极保持接地状态,使液滴移动到电极单元A6位置。依次类推,可实现液滴的步进移动。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输入信号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输入电极205和第二输入电极206分别连接交流输出设备的两个端口。其中,检测信号为毫伏量级的第一交流信号,电压值为5mV~100mV左右,频率为10Hz~1MHz左右,具体的电压值与频率,可根据实际的待测样品来设计。驱动信号为第二交流信号,电压值为±30V~100V、频率为1kHz~2kHz左右,具体的电压值与频率可根据所设计的液滴移动速度确定。实际实施时,驱动信号也可以采用现有微流控芯片使用的直流电压信号。本实施例采用的阻抗检测和液滴驱动的技术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向顶电极和底电极施加交流信号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在赘述。

表面湿润性是固体表面的主要性质之一,如果液体均匀分散在表面上而不形成液滴,则认为这样的表面本质上倾向于是亲液的,允许液体分散。相反,如果液体在表面上形成液滴,则认为这样的表面本质上倾向于是疏液的。固体表面的湿润性通常通过接触角(CA)测量确定。图9为液滴接触角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对于在水平表面上的液体,认为接触角θ是在固体/液体/气体界面三个不同类型的表面张力的结果,接触角θ由杨氏(Young)方程表示:

其中,γsol-gas、γsol-liq和γgas-liq分别是固体-气体、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系数。基于杨氏方程,亲液性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上接触角小于90°,而疏液性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上接触角大于90°。

液滴位于电极单元A1时,当没有外加电场时,液滴保持疏液状态,液滴不动。当向电极单元A2施加第二交流信号时,第二交流信号所形成的电场会改变液滴邻近电极单元A2一侧的疏液状态(接触角θ),从疏液状态改变为亲液状态(接触角θ减小),从而打破液滴的平衡,驱动液滴向电极单元A2所在位置移动。

本实施例中,微流控芯片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液滴的移动方向和/或速度,生成驱动信号并发送给电极单元以控制液滴的移动方向和/或速度。具体地,控制单元先确定液滴位置所对应的第一电极单元,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液滴的移动方向,确定该移动方向上与第一电极单元相邻的第二电极单元,最后根据预先设定的液滴的移动速度,确定向第二电极单元施加驱动信号的幅度。上述控制单元的结构以及设置在微流控芯片的方式,与现有结构相近,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制备过程包括:首先,在基底通过构图工艺制备阵列排布的电极单元,形成电极层。随后,在电极层上沉积或涂覆一层介质层。然后,在介质层上涂覆一层疏液层。其中,制备电极单元、涂覆介质层和疏液层可以采用现有成熟的生产工艺,这里不再赘述。电极单元中的电极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钼Mo或铝Al等,也可以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电极单元的数量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增加或者减少,本实施例不做具体数量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芯片,改进了传统微流控芯片中电极单元的结构,将现有完整块状的电极单元设计成叉指状电极阵列,实现了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功能,打破了片上实验室系统中液滴操控与检测分离的传统方式,有利于片上实验室系统朝着小型化、高集成度的目标发展。由于叉指状电极阵列中电极所占面积远大于间隔区面积,电极面积占比很高,因此驱动效果与现有整面电极的驱动效果相近,几乎没有多少差异。当需要对液滴进行驱动时,对电极单元施加驱动信号,可以实现正常的液滴驱动。当需要对液滴进行检测时,对电极单元施加检测信号,可以实现对液滴的阻抗检测。通过分时的驱动信号和检测信号,即驱动信号和检测信号交替输入,实现了液滴驱动功能和液滴检测功能的集成。与现有液滴驱动与检测分离结构相比,由于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集成了液滴驱动功能和液滴检测功能,省去了外部检测设备,因此集成度高;由于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只需要一个基板即可驱动液滴定向运动,因此结构简单;由于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只需将输入信号分为驱动时序和检测时序,即可同时实现液滴的驱动和检测,因此操控简便,简化了检测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也降低了检测成本。综上,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等优势,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应用效率,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有效简化了片上实验室系统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片上实验室系统的集成度,对进一步优化片上实验室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电极驱动的微流控芯片通常为双平面三明治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第一电极、第一介质层和第一疏液层,第二基板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的第二电极、第二介质层和第二疏液层,液滴被设置在第一疏液层与第二疏液层之间。由于现有双平面三明治结构采用两个均设置电极的基板,因此结构较复杂,制备工序较多,制备成本较高。由于两个基板的电极均需要与外界驱动电路连接,布线复杂,设计繁琐。本实施例在不改变现有微流控芯片驱动方式的前提下,创新性地对电极单元进行创新设计,在原有液滴驱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液滴检测功能。与现有双平面三明治结构相比,由于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只需要一个基板即可驱动液滴定向运动,因此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结构简单,无需任何额外的工艺流程,只需将输入信号分为驱动时序和检测时序,即可在微流控芯片上同时实现液滴的操控与检测,制作工艺少、生产成本低,更适用于大面积量产。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主体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液层,电极层包括在基底上形成的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作为一个检测和驱动单元,数个电极单元以矩阵方式排布,形成检测驱动电极阵列。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为矩阵状电极阵列。图10为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第二实施例中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201和多个第二电极202,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均为矩形块状,矩形块的等效长度和宽度为100μm~500μm,电极之间的间距10μm~50μm。其中,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间隔设置是指,第一电极201的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均为第二电极202,第二电极202的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均为第一电极201,形成本实施例矩阵状电极阵列的电极单元。

本实施例电极单元还包括连接所有第一电极201的第一连接线207,以及连接所有第二电极202的第二连接线208。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多个第一输入端209和多个第二输入端210,每个第一输入端209连接一个电极单元的所有第一连接线207,每个第二输入端210连接一个电极单元的所有第二连接线208。第一输入端209用于通过第一连接线207向所有的第一电极201输入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第二输入端210用于通过第二连接线208向所有的第二电极202输入检测信号和驱动信号,使本实施例电极单元实现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

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驱动和检测原理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当需要对液滴进行驱动时,对电极单元中的所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值为±30V~100V、频率为1kHz~2kHz左右的第二交流信号(驱动信号),可以实现正常的液滴驱动。当需要对液滴进行检测时,对电极单元中的所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值为5mV~100mV左右、频率为10Hz~1MHz左右的第一交流信号(检测信号),可以实现对液滴的实时阻抗检测。

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同样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的优点,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电极单元采用矩阵状电极阵列,可以提高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的精度。

第三实施例

图11为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主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基板和对向基板,基板包括基底10、电极层20、介质层30和疏液层40,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对向基板仅包括对向基底10’和疏液层40’,液滴设置在基板的疏液层40与对向基板的疏液层40’之间。

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虽然也是采用两个基板,但驱动和检测均由一个基板实现,对向基板上不设置电极,整体结构比现有双平面三明治结构简单。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同样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的优点,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结构形式可以实现液滴四种操作方式,即产生、移动、融合、分离,应用领域更广泛。

虽然前面以叉指状电极阵列和矩阵状电极阵列、单基板和双基板结构等形式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形式不限于上述内容。例如,对于双基板结构,也可以采用两个基板均设置电极层的形式,一个基板的电极层设置多个第一电极,另一个基板上的电极层设置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叉指状电极阵列或矩阵状电极阵列,也能够同时实现液滴驱动和液滴检测。又如,对于双基板结构,对向基板也可以不设置疏液层,只提供接地和封闭功能。在本发明技术构思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扩展出多种结构形式,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四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微流控芯片包括在基底上依次形成的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液层,电极层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本实施例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电极单元进行液滴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为液滴位置对应的电极单元;

利用第二电极单元进行液滴驱动,使所述液滴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相邻。

其中,利用第一电极单元进行液滴检测,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检测信号;

读取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产生的阻抗信号,并输出到外部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其中,每个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检测信号,包括: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输入电压值为5mV~100mV、频率为10Hz~1MHz的第一交流信号。

其中,利用第二电极单元进行液滴驱动,使所述液滴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的位置,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输入驱动信号;

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接地信号,使位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滴移动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位置。

其中,每个电极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向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输入驱动信号,包括:向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中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输入电压值为±30V~100V、频率为1kHz~2kHz的第二交流信号。

在驱动和检测一个液滴时,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具体包括:

S11、在液滴位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第一时刻,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施加检测信号,同时外部处理电路读取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产生的阻抗信号;

S12、在液滴位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第二时刻,向第二电极单元施加驱动信号,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输入接地信号,使液滴在所述驱动信号的作用下从第一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对应位置。

在驱动和检测一组液滴时,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具体包括:

S21、设置带有生物修饰体的修饰溶液,依次向多个电极单元施加驱动信号,将修饰溶液的液滴分别移动到各个驱动电极上,对各个电极单元表面进行生物修饰;

S22、设置一种测试溶液,将该测试溶液的液滴移动到设定的电极单元上;其它种测试溶液按此方式依次处理;

S23、向所述多个电极单元施加检测信号,读取每个电极单元的阻抗信号,得出每种测试溶液的有效信息。

实际实施时,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还包括:

检测单元检测液滴的位置,将液滴的位置发送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液滴的位置以及预先设定的液滴的移动方向和/或速度,生成驱动信号并发送给相应的电极单元。

具体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液滴的位置确定所述其所在的第一电极单元,根据预先设定的液滴的移动方向,确定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邻近的第二电极单元,根据预先设定的液滴的移动速度,生成驱动信号并发送给第二电极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检测和驱动方法,通过分时的驱动信号和检测信号,驱动信号和检测信号交替输入,实现了液滴检测和液滴驱动功能。由于本实施例实现液滴的驱动和检测均由电极单元完成,只需将输入信号分为驱动时序和检测时序,具有操控简便、集成度高等优点,提高了检测效率。

第五实施例

基于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片上实验室系统,包括前述的微流控芯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