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

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属于智能变电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直流空开区、光缆走线区、光缆转接区、电缆走线区及电缆转接区;直流空开区与光缆转接区一上一下设置在光缆走线区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电缆走线区与电缆转接区并排布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下部;光缆走线区与电缆走线区左右交叉布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及下部;所述集中转接柜的柜体设置有前门和侧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集中转接柜所存在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21

    授权

    授权

  • 2019-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B1/30 申请日:2018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2-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变电站推行模块化建设,而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是模块化设计的最重要的方式,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由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舱、舱体辅助设备、二次设备屏柜、二次设备等组成,预制舱内集中接口柜是舱内各装置与舱外装置联系的桥梁,预制舱外所有线缆均通过集中接口柜进线,实现“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建设”的目的。一般二次设备分为模拟量采样(电缆)和数字量采样(光缆)两种,目前330kV及以上等级智能变电站国家电网推荐二次设备采用模拟量采样,220kV及以下等级智能变电站推荐二次设备采用数量采样,跳闸方式一般均采用数字量光纤跳闸。

目前对于电缆较多的集中接口柜内预制电缆转接板通常采用横向一字板布置方式或竖向一字板的布置方式转接,但由于预制电缆数量较多,预制电缆插头间距过小,其中一个预制电缆插头进行插拔操作容易给误碰到相邻的预制电缆插头;预制电缆插接件在屏内分为若干层布置,外侧电缆安装接线后间隔过小,无法对内侧预制电缆进行安装检修操作,给集中接口柜后期运维带来很大麻烦,竖向一字板布置更是对航空插头的受力提出很大的考验,不利于长期运行;而且目前电缆和光缆一般分成两个转接柜,个别光电缆集成在一起的集中转接柜光电缆走线往往混在一起,无法做到“光电分离”,不利于设备安全运行和后期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集中转接柜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包括直流空开区、光缆走线区、光缆转接区、电缆走线区及电缆转接区;直流空开区与光缆转接区一上一下设置在光缆走线区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电缆走线区与电缆转接区并排布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下部;光缆走线区与电缆走线区左右交叉布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及下部;所述集中转接柜的柜体设置有前门和侧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光缆走线区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右侧;电缆走线区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下部左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光缆转接区内的光缆转接模块竖向布置,两层两列。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缆转接区内设置有“阶梯式”电缆接线板,每排布置若干个圆形转接插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阶梯式”电缆接线板上的共四列布置,每个阶梯深度为10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可实现舱外电源电缆的接入,舱外模拟量采样电缆的接入及舱外预制光缆的接入;所述集中转接柜的柜体上部设置直流空开区,通过舱内直流母线给模块内二次设备进行电源供给;柜中设置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实现光缆的转接,光缆转接模块旁边设光缆走线区;柜下设置“阶梯型”电缆接线板,可有效利用集中转接柜的机架深度。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充分利用集中转接柜的柜体深度及高度,采用纵向四层布置方案,每层布置的预制电缆转接头数量大大减小,每层仅布置五个圆形转接头,实现对某个预制电缆的安装检修操作不会影响到相邻预制电缆;对下层预制电缆的插拔操作不会影响到其它层的预制电缆转接板。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的柜体设置有前门和侧门,打开柜门后可看到柜内所有预制电缆转接头的布置,可进行正常的插拔;侧面下部设光缆走线区和电缆转接板检修区域,便于线缆走线和后期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布置于预制舱二次设备模块右边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布置于预制舱二次设备模块右边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光电缆走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光电缆走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流空开区,2、光缆走线区,3、光缆转接区,4、电缆走线区,5、电缆转接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是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功能分区设置,共分由直流空开区、光缆转接区、电缆转接区三部分组成,并在柜顶设置光缆走线区,柜下设电缆走线区,使其使用起来更方便。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的集中转接柜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集中转接柜包括直流空开区1、光缆走线区2、光缆转接区3、电缆走线区4及电缆转接区5;直流空开区1与光缆转接区3一上一下设置在光缆走线区2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电缆走线区4与电缆转接区5并排布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下部;光缆走线区2与电缆走线区4左右交叉布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及下部;所述集中转接柜的柜体设置有前门和侧门。

具体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光缆走线区2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上部右侧;电缆走线区4设置在所述集中转接柜柜体的下部左侧。光缆转接区3内的光缆转接模块竖向布置,一般设置有四组,两层两列布置。电缆转接区5内设置有“阶梯式”电缆接线板,每排布置若干个圆形转接插头。所述“阶梯式”电缆接线板采用纵向四层布置,每个阶梯深度为100mm。每层布置的预制电缆转接头数量不多,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每层仅布置五个圆形转接头。同时,在所述集中转接柜的柜体侧门处、所述光缆走线区2旁,设置有“阶梯式”电缆接线板的检修区。

进一步地,参见图2及图3,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布置于预制舱二次设备模块右边时正面结构示意图和侧面结构示意图,并以集中转接柜布置于预制舱二次设备模块右边时正、侧面设计结构为具体实施例具体说明。

如图所示,柜体宽度为450mm,柜深为550mm,柜高2460mm。直流空开区采用两层两列布置,共6个空开。光缆转接区采用两层两列布置,共4个高密度光缆转接盒,光缆转接盒右边设光缆走线区。电缆转接区采用四层阶梯电缆转接板布置,每层电缆转接板设置五个圆形航空插头,每层阶梯深度为100mm,电缆接线板左边设置电缆走线区。集中转接柜侧边下放左侧为电缆转接板检修区,右侧为外部光缆进线走线区。

进一步地,参见图4及图5,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采样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集中转接柜光电缆走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和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以集中转接柜布置于预制舱二次模块右边时光缆、电缆走线路径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电缆进线通过集中转接柜底电缆进线孔进来插于电缆转接板,转接板电缆通过正面右侧电缆走线区接入串模块二次设备柜;光缆进线通过集中转接柜底进线后通过柜侧边右侧光缆走线区进入柜体正面右上侧的光缆走线区进入光缆转接模块,光缆转接模块光缆通过右侧光缆走线区进入柜上光缆走线区接入串模块二次设备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