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

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在主蔓1m以上每间隔5~6节位留1条侧蔓结1个瓜,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6片叶打顶,摘除其余的侧蔓和主蔓上所有雌花,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保障果实的发育,从而提高商品瓜整齐度和商品瓜率;同时,结合设施栽培、落蔓盘蔓、平衡施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延长采收期。采用本发明的植株调整方法进行苦瓜生产,商品瓜率可达到95%以上,采收期可达6个月以上,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本的目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21

    授权

    授权

  • 2018-1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22/05 申请日:201805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苦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营养丰富,其中Vc含量列瓜果类蔬菜之冠,并具有降血糖、抗菌、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是药食兼用的高档特色蔬菜。苦瓜自然生长能产生大量侧蔓和叶子,主侧蔓均能结瓜,传统栽培方式的植株调整留多条侧蔓(包括子蔓和孙蔓),结瓜侧蔓不摘除叶子,仅摘除下部老叶黄叶,不疏瓜(陈中杉等.‘佳美’苦瓜早春大棚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中国园艺文摘,2017(1):171-172;宋焕宗等.兴宁区春提早苦瓜高效栽培技术.中国蔬菜,2017(5):93-95;王文富和郑宏伟.苦瓜和甜瓜植株调整技法.农民致富之友,2010,6:30.),致使大量的光合产物耗费在侧蔓和叶子的生长上,坐瓜过多也会引发光合产物的过度竞争,产生大量畸形瓜,导致商品瓜率不高,植株早衰,效益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苦瓜生产商品瓜整齐度差、商品瓜率低,采收期短等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保障果实的发育,以达到提高商品瓜整齐度和商品瓜率,延长采收期,增加效益的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在主蔓1m以上每间隔5~6节位留1条侧蔓结1个瓜,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6片叶打顶,摘除其余的侧蔓和主蔓上所有雌花;所述苦瓜为强雌性苦瓜品种。

优选地,所述强雌性苦瓜品种为桂农科1号、桂农科2号、桂农科3号、桂农科5号、桂农科6号、桂农科8号或桂农科9号。

优选地,所述强雌性苦瓜品种为桂农科3号、桂农科5号、桂农科6号时,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片、5片、5片叶打顶。

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用强雌性苦瓜品种并采用设施栽培;

②采用银黑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

③采用吊蔓绳引蔓,并摘除主蔓1m以下所有侧蔓;

④主蔓1m以上留1条侧蔓坐住1个瓜后,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6片叶打顶;

⑤摘除主蔓上所有雌花及坐瓜侧蔓以上5~6节位的侧蔓,再留1条侧蔓坐住1个瓜,并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6片叶打顶;

⑥平衡施肥;

⑦及时采收成熟商品瓜;

⑧当主蔓长度大于2m后,摘除基部老叶,并将吊蔓绳降低,把藤蔓盘绕在植株基部;

⑨重复操作步骤⑤~⑧,直至植株衰老。

上述方法,还包括对主蔓1m以上保留的侧蔓上的2~3朵雌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选留1个瓜型端正的幼瓜,摘除其余的幼瓜。

优选地,步骤①所述采用设施栽培为采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进行早春栽培。

优选地,步骤⑥所述平衡施肥,按总施肥量的N:P2O5:K2O比例为1:0.5:1.2分段进行苦瓜整个生长周期的配方施肥。

具体地,步骤⑥所述平衡施肥的具体操作为:在整地时,施入微生物菌肥1000~1500kg/667m2,其余的肥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7天将水溶性肥料通过滴灌管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

优选地,步骤⑦所述成熟商品瓜为授粉后13~16天的瓜;一般本地销售的苦瓜,可以适当晚采收;远距离运输的苦瓜则要适当早采收;冬春冷凉季节可适当晚采收,夏秋高温季节天要适当早采收;有冷链流通的苦瓜可适当晚采收,常温流通的苦瓜要适当早采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苦瓜主侧蔓均可结瓜和植株无限生长的特性,采用侧蔓结瓜,精准地控制主蔓1m以上保留的结瓜侧蔓之间间隔5~6节位,结瓜侧蔓坐瓜节位往外的叶子在3~6叶,摘除多余的侧蔓、叶子和雌花,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保障果实的发育,植株生长旺盛,不早衰,从而提高商品瓜整齐度和商品瓜率,延长采收期;同时,利用设施栽培的避雨和保温效果,采用落蔓盘蔓的方法将植株的结瓜部位调整到采光和农艺操作的最佳位置,通过平衡施肥等科学的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采用本发明的植株调整方法进行苦瓜生产,商品瓜率可达到95%以上,采收期可达6个月以上,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本的目标。

与现有中国专利CN104082022B“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侧蔓结瓜,精准地控制主蔓1m以上保留的结瓜侧蔓之间间隔5~6节位,结瓜侧蔓坐瓜节位往外的叶子在3~6叶,并进行疏瓜和盘蔓,以提高成品瓜的商品瓜率,延长采收期,商品瓜率可达到95%以上,采收期可达6个月以上;而“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方法”采用主蔓结瓜,不留侧蔓,不疏瓜,不盘蔓,目标是增加前期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用强雌性苦瓜品种桂农科3号、桂农科5号和桂农科6号苦瓜品种采用大棚栽培:

(1)种植畦准备

①土壤消毒

采用10%二氧化氯土壤消毒剂等进行土壤消毒,在整地后,铺设滴灌管,盖膜,将1~2kg/667m2药剂加水20t,通过滴灌管施入土壤,1d后即可去掉地膜,整地施肥。

②整地

整地时施入微生物菌肥1000~1500kg/667m2和过磷酸钙或花生麸50kg/667m2,与土壤混合均匀后起龟背畦,畦高15~20cm,沟宽50cm,畦面120cm,铺设滴灌管,覆盖银黑地膜。

(2)培育壮苗

将苦瓜种子用3%漂白水(有效成分为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0min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到清水中浸种6~7h后置于30℃条件下恒温催芽,将露白种子播于穴盘中,苗龄达到4叶1心时进行移栽。

(3)定植

行株距90cm×35cm,种植密度2000~2200株/667m2

(4)植株调整

①采用吊蔓绳引蔓,并摘除主蔓1m以下所有侧蔓;

②主蔓1m以上留1条侧蔓坐住1个瓜后,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6片叶打顶;

③摘除主蔓上所有雌花及坐瓜侧蔓以上5~6节位的侧蔓,再留1条侧蔓坐住1个瓜,并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6片叶打顶;

④对主蔓1m以上保留的侧蔓上的2~3朵雌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选留1个瓜型端正的幼瓜,摘除其余的幼瓜。

⑤当主蔓长度大于2m后,摘除基部老叶,并将吊蔓绳降低,把藤蔓盘绕在植株基部。

(5)平衡施肥

按总施肥量的N:P2O5:K2O比例为1:0.5:1.2分段进行苦瓜整个生长周期的配方施肥。

具体操作为:在整地时,施入微生物菌肥1000~1500kg/667m2,其余的肥料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7天将水溶性肥料通过滴灌管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

(6)及时采收成熟商品瓜

成熟商品瓜为授粉后13~16天的瓜;一般本地销售的苦瓜,可以适当晚采收;远距离运输的苦瓜则要适当早采收;冬春冷凉季节可适当晚采收,夏秋高温季节天要适当早采收;有冷链流通的苦瓜可适当晚采收,常温流通的苦瓜要适当早采收。

(7)病虫害综合防控

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进行。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培育壮苗,及时清理园地,及时整枝打蔓、摘除老叶病叶、被瓜实蝇为害的幼瓜集中消毒处理,科学施肥,及时排掉田间积水等。

②物理防治:每亩悬挂30~40块黄板(25×40cm)诱杀有翅蚜虫、粉虱等,覆盖银灰双色地膜驱避蚜虫。

③生物防治

a.利用瓜实蝇性诱剂装置诱杀瓜实蝇成虫,每亩悬挂3~4个。

b.结合施基肥施入微生物菌肥,或定植后结合定根水淋施枯草芽孢杆菌水制剂以增加根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总量,预防病害发生。

c.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g可湿性粉剂80~150g,对水喷雾防治瓜绢螟、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

④植株抗病力诱导:定植后喷施寡糖、苯并噻重氮等植物诱抗剂,诱导植株对病菌的系统性抗性,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⑤化学防治

a.白粉病防治:发病初期喷5%己唑醇微乳剂1000倍液或者43%戊唑醇2000~3000倍,叶片正反面均要喷到,每7d一次,连喷2次。

b.枯萎病防治:枯萎病属土传病害,发病株及时拔除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c.瓜绢螟、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防治:50%甲维盐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叶防治。

实施效果

由表1可见,桂农科3号的最佳留叶数为3叶,而桂农科5号及桂农科6号的最佳留叶数则为5叶。其原因是桂农科3号叶片比较大,结瓜后留3片叶已经足以供应幼瓜生长发育所需的光合产物;而桂农科5号及桂农科6号的叶子比较小,结瓜后需留5片叶才能满足供应幼瓜生长发育所需的光合产物。留7片叶及常规苦瓜植株调整的留叶方式均消耗了过多的光合产物,叶子的生长与幼瓜繁育同时争夺养分,导致畸形瓜率增加,产量降低。此外,采用本发明的植株调整方法,通风透光效果好,植株生长旺盛,病虫害少,不早衰,采收期可达6个月以上;而常规的植株调整方法,由于后期侧蔓和叶片过多,植株相互荫蔽,通风透光效果不良,植株生长弱,病虫害发生严重,植株早衰,采收期仅为3个月左右。因此本发明与常规的植株调整方法相比,从商品瓜率和产量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达到产值的大幅度增加。

表1.不同苦瓜品种植株调整方法对成品瓜商品瓜率和产量的影响

注:此数据为采收前20d的数据。处理方法为本发明所述的植株调整方法,结瓜侧蔓分别在坐瓜节位往外留3、5、7片叶后摘心;CK为苦瓜生产上常规的植株调整方法,具体为:摘除主蔓1m以下侧蔓,1m以上侧蔓保留,自由结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