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及应用该门架总成的叉车

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及应用该门架总成的叉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及应用该门架总成的叉车,初步卸料机构,初步卸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抬升架中间位置的驱动组件、对称设置在驱动组件两侧且滑动设置在抬升架上的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驱动组件配合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进行初步卸货;及二次卸料机构,二次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推料组件下部且位于货料传输方向后半部分的第一送料组件和设置在第二推料组件下部且位于货料传输方向后半部分的第二送料组件,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均沿着货料水平传输方向伸缩设置;本发明解决了面板的底面呈倾斜设置,当货物滑送至目的地时,由于货物底面一边先接触地面,若是质量较重的货物则会发生倾覆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5848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加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492963.6

  • 发明设计人 戴肖肖;张建东;

    申请日2018-05-22

  • 分类号B66F9/12(20060101);B66F9/19(20060101);B66F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燕燕

  • 地址 313104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虹星桥镇工业集中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34: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0

    授权

    授权

  • 2019-08-1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6F9/12 登记生效日:201907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805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F9/12 申请日:201805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9-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及应用该门架总成的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板是用于出货、叉车运输和用作垫仓板的设备,对提高机械化装运效率和仓库储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叉车板给工厂和货运等场所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便捷,已经成为叉车运输中的必要辅助工具。

专利号为CN20717537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叉车板,包括面板,面板的底面呈倾斜设置,且面板倾斜面朝向面板进料口一侧,面板的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叉臂卡槽,叉臂卡槽两端呈开口结构,叉臂卡槽从面板的进料口一侧延伸至进料口的相对侧,且叉臂卡槽水平横置,该实用新型的叉车板可以避免使用者进行上下货时,叉车板不断晃动。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面板的底面呈倾斜设置,当货物滑送至目的地时,由于货物底面一边先接触地面,若是质量较重的货物则会发生倾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初步卸料机构配合二次卸料机构,使得货料在两个动力下先后实现平滑下料和平滑卸料工作,从而解决了面板的底面呈倾斜设置,当货物滑送至目的地时,由于货物底面一边先接触地面,若是质量较重的货物则会发生倾覆的问题,进而实现了货料在卸料工作的过程中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的效果。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包括抬升架,还包括:

初步卸料机构,所述初步卸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抬升架中间位置的驱动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两侧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抬升架上的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配合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进行初步卸货;以及

二次卸料机构,所述二次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料组件下部且位于货料传输方向后半部分的第一送料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料组件下部且位于货料传输方向后半部分的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均沿着货料水平传输方向伸缩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均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竖直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抬升架上的固定座a、与所述固定座a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固定座a固定安装的固定座b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b上的固定座c;

传输件,所述传输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c上;以及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件上且用于配合所述传输件实现货料自动下落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件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截面结构为直角梯形且其腔口倾斜向下设置;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沿着所述斜面线性设置且等间距设置若干组;以及

辊筒,所述辊筒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且外露于所述腔体。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件包括:

升降仓,所述升降仓套设在所述腔体外且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a上;

圆管,所述圆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仓底部且其管内螺纹设置,该圆管设置三组且呈三角设置;

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圆管一一对应设置且螺纹连接;以及

前进单元,所述前进单元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螺杆、套设在所述螺杆上的链轮和与所述链轮配合设置的链条,所述链条配合所述链轮带动三组所述传动单元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前进单元包括:

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螺杆上且与所述螺杆同轴设置;

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设置在所述齿轮的一侧且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该传动齿条在所述开口内前后滑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均包括:

平推件,所述平推件包括第二平推气缸和用于安装第二平推气缸的第二安装架;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平推件的作用下沿着货料的水平前进方向往复运动;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动件固定相连且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该限位件设置在货料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相连;

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相连;以及

滑行棍,所述滑行棍通过滑行轴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沿着所述框架长度方向前后设置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框架固定相连;以及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相连;

所述限位板位于初始位置时其顶端低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所述限位板位于终点位置时其顶端高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

作为又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平推气缸,所述第一平推气缸通过第一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抬升架上;以及

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推料组件和第二推料组件之间。

一种叉车,包括叉车,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所述叉车与所述抬升架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架位于所述叉车前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初步卸料机构配合二次卸料机构,使得货料在两个动力下先后实现平滑下料和平滑卸料工作,进而保证了货料在卸料工作的过程中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避免物料出现倾覆现象;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辊筒外露于腔体,使得控制件下滑时,货料落入辊筒上,再配合腔口倾斜向下设置,货料在第一平推气缸的作用下,获得初速度后向下自动滑落,减小摩擦,提高滑落速度的同时,减少货料底面的摩擦损坏;

(3)本发明中滑动件在平推件的作用下向前移动至与货料接触,货料受到滑动件的作用后继续前行滑落至滑动件上,再利用滑动件的复位工作,滑动件向后抽出,货料自动落入地面,完成卸料工作,减少磨损,自动化程度高;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传动单元配合前进单元,使得在前进单元的作用下,螺杆转动,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圆管带动升降仓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升降仓的接料和放料工作;同时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设置三组传动单元,一方面对升降仓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方式,带动整个升降仓平稳的上升或下降工作;

(5)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限位板位于初始位置时其顶端低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使得在二次卸料机构还没工作时,货料下滑的过程中不受到限位板的干涉,自动下滑;再利用设置限位板位于终点位置时其顶端高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使得在二次卸料机构复位工作时,货料受到限位板的作用,不会跟滑行棍一起向后移动,进而实现滑动件的抽离工作;

(6)本发明中驱动组件在第一平推气缸的作用下,向前行驶一小段距离,一方面给货料一个初始动力,使其顺势下滑;另一方面通过推料板向前移动,从而带动传动齿条与齿轮发生连动,进而实现传输件和控制件123的相对滑动,实现货料的滑动传输工作。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叉车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以及应用该总成的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次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初步卸料机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二次卸料机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复位工作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第一推料组件和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包括抬升架4,还包括:

初步卸料机构1,所述初步卸料机构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抬升架4中间位置的驱动组件11、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11两侧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抬升架4上的第一推料组件12和第二推料组件13,所述驱动组件11配合所述第一推料组件12和第二推料组件13进行初步卸货;以及

二次卸料机构2,所述二次卸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料组件12下部且位于货料传输方向后半部分的第一送料组件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料组件13下部且位于货料传输方向后半部分的第二送料组件22,所述第一送料组件2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22均沿着货料水平传输方向伸缩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初步卸料机构1配合二次卸料机构2,使得货料在两个动力下先后实现平滑下料和平滑卸料工作,进而保证了货料在卸料工作的过程中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避免物料出现倾覆现象。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推料组件12和第二推料组件13均包括:

固定件121,所述固定件121包括竖直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抬升架4上的固定座a1211、与所述固定座a1211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固定座a1211固定安装的固定座b121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b1212上的固定座c1213;

传输件122,所述传输件12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c1213上;以及

控制件123,所述控制件12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传输件122上且用于配合所述传输件122实现货料自动下落工作。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传输件122包括:

腔体1221,所述腔体1221截面结构为直角梯形且其腔口1222倾斜向下设置;

转动轴1223,所述转动轴1223固定设置在所述腔体1221内,其沿着所述腔口1222斜面线性设置且等间距设置若干组;以及

辊筒1224,所述辊筒1224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1223上且外露于所述腔体1221。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所述辊筒1224外露于所述腔体1221,使得控制件123下滑时,货料落入辊筒1224上,由于腔口1222倾斜向下设置,货料在第一平推气缸111的作用下,获得初速度后向下自动滑落,减小摩擦,提高滑落速度的同时,减少货料底面的摩擦损坏。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件123包括:

升降仓1231,所述升降仓1231套设在所述腔体1221外且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a1211上;

圆管1232,所述圆管1232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仓1231底部且其管内螺纹设置,该圆管1232设置三组且呈三角设置;

传动单元1233,所述传动单元1233与所述圆管1232一一对应设置且螺纹连接;以及

前进单元1234,所述前进单元1234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11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单元1233连接。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单元1233包括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b1212上的螺杆1235、套设在所述螺杆1235上的链轮1236和与所述链轮1236配合设置的链条1237,所述链条1237配合所述链轮1236带动三组所述传动单元1233同步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螺杆1235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轴承上,且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b1212上。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前进单元1234包括:

齿轮1238,所述齿轮1238设置在所述螺杆1235上且与所述螺杆1235同轴设置;

传动齿条1239,所述传动齿条1239设置在所述齿轮1238的一侧且与所述齿轮1238啮合设置,该传动齿条1239在所述开口10内前后滑行。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传动单元1233配合前进单元1234,使得在前进单元1234的作用下,螺杆1235转动,与螺杆1235螺纹连接的圆管1232带动升降仓1231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升降仓1231的接料和放料工作。

同时又设置三组传动单元1233,利用三角形的稳固性,一方面对升降仓1231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方式,带动整个升降仓1231平稳的上升或下降工作。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送料组件2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22均包括:

平推件211,所述平推件211包括第二平推气缸2111和用于安装第二平推气缸2111的第二安装架2112;

滑动件212,所述滑动件212在所述平推件211的作用下沿着货料的水平前进方向往复运动;以及

限位件213,所述限位件213与所述滑动件212固定相连且设置在所述滑动件212的一侧,该限位件213设置在货料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货料滑行至一端接触地面时,滑动件212在平推件21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直至与货料接触,货料受到滑动件212的作用后继续前行滑落至滑动件212上,再利用滑动件212的复位工作,滑动件212向后抽出,货料自动落入地面,完成卸料工作,减少磨损,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件212包括:

驱动轴2121,所述驱动轴2121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推气缸2111的伸缩端固定相连;

框架2122,所述框架2122与所述驱动轴2121的另一端固定相连;以及

滑行棍2123,所述滑行棍2123通过滑行轴2124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2122上且沿着所述框架2122长度方向前后设置两个。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卸料工作时,所述滑行棍2123正好滑行在所述底面上。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213包括:

连接杆2131,所述连接杆2131一端与所述框架2122固定相连;以及

限位板2132,所述限位板2132与所述连接杆2131的另一端固定相连;

所述限位板2132位于初始位置时其顶端低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所述限位板2132位于终点位置时其顶端高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

在本实施中,通过设置限位板2132位于初始位置时其顶端低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其目的在于,在二次卸料机构2还没工作时,货料下滑的过程中不受到限位板2132的干涉,自动下滑;再利用设置限位板2132位于终点位置时其顶端高于路经该位置时货料的底端,其目的在于,在二次卸料机构2复位工作时,货料受到限位板2132的作用,不会跟滑行棍2123一起向后移动,进而实现滑动件212的抽离工作。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

第一平推气缸111,所述第一平推气缸111通过第一安装架112固定设置在所述抬升架4上;以及

推料板113,所述推料板113与所述第一平推气缸1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推料组件12和第二推料组件1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1在第一平推气缸111的作用下,向前行驶一小段距离,其目的在与,一方面给货料一个初始动力,使其顺势下滑;另一方面通过推料板113向前移动,从而带动传动齿条1239与齿轮1238发生连动,进而实现传输件122和控制件123的相对滑动,实现货料的滑动传输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叉车,包括叉车3,还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叉车用平滑送料门架总成,所述叉车3与所述抬升架4固定连接,所述抬升架4位于所述叉车3前方。

工作过程:

首先启动第一平推气缸111,第一平推气缸111带动推料板113向前移动,传动齿条1239带动齿轮1238转动,与齿轮1238同轴设置的螺杆1235同步转动,此时与齿轮1238同轴设置的链轮1237转动,进而通过链条1237带动三组传动单元1233同步转动,然后螺杆1235与圆管1232螺纹转动,圆管1232下降,带动升降仓1231向下移动,货料从升降仓1231上落入至腔体1221内的辊筒1224上,货料沿着辊筒1224向下滑落,当货料的一端滑落至底面时,启动第二平推气缸2111,滑动件212向货料方向移动,货料受到滑动件212的作用自然下落至滑行棍2123上,此时第二平推气缸2111收缩,滑动件212快速抽离复位,货料受到限位件213的作用,自然落入地面目的地,然后第一平推气缸111收缩复位,升降仓1231上升复位,一次卸料工作完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