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

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

摘要

一种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输出端串联三个虚拟电阻,由于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输出端并联,通过设置虚拟电阻,增大了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的输出阻抗,使得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之间的均流效果得到改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13

    授权

    授权

  • 2018-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M7/487 申请日:201804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9-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三电平Boost直流变流器相对于两电平Boost直流变流器具有开关管、续流二极管电压应力小,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小等优点,因而在大、中功率开关电源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给出了三电平Boost变流器的基本主电路。其中S1和S2为开关管,L1和L2是升压电感,D1和D2是续流二极管,Cin1和Cin2是输入电容,Cout1和Cout2是输出电容,VC1、VC2分别是输出电容Cout1和Cout2两端电压。

开关管S1和S2采用交错工作方式,图2为三电平Boost变流器主要工作波形,其中d1、d2分别为开关管S1、S2的占空比,iL为电感电流波形,Ts为开关周期。图2a给出了d1=d2<0.5时三电平Boost变流器的主要工作波形,图2b给出了d1=d2>0.5时三电平Boost变流器的主要工作波形。

开关管S1的电压应力由VC1决定,开关管S2的电压应力由VC2决定。在S1导通,S2关断时,Cout2存储能量,Cout1释放能量,2个电容上电压差的变化量与S1的占空比d1有关;当S1关断,S2导通时,Cout1存储能量,Cout2释放能量,2个电容上电压差的变化量与S2的占空比d2有关。如果两个电容上电压相差较大会导致对应开关管电压应力增大,严重威胁整个变流器的安全可靠工作。

为了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器输出中点电位波动,有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一:通过负载进行调节:

如果三电平Boost变流器的输出负载是三电平或者多电平逆变器,可以通过多电平逆变器的中点调制策略对母线中点进行调节。

缺点包括:1)依赖电流过零点和扇区判断,在轻载时效果不理想;2)算法实现较复杂;3)依赖后级负载工作,当后级不工作时无法独立对中点电位进行调节。

方法二:通过三电平Boost变流器本身进行调节:

通过检测VC1和VC2的大小,对d1和d2进行调整。若VC1<VC2,则增大d2并减小d1,增加Cout1的充电时间,同时减少Cout2的充电时间;相反,若VC1>VC2,则增大d1并减小d2,增加Cout2的充电时间,同时减少Cout1的充电时间。

1)、首先通过模数转换AD采样获取母线电压Ubus、均压电容电压Umiddc;然后将母线电压Ubus的一半与均压电容电压Umiddc作差后,通过PI控制器得到中点占空比MidD。

2)、采样Boost电感电流Iboost与电流参考值Iboost*作差后,通过PI控制器得到总占空比Duty。

3)、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将总占空比Duty与中点占空比相减后,然后与载波比较后得到上管Q1的占空比UpDuty;将总占空比Duty与中点占空比相加后得到后,然后与载波比较后得到上管Q2的占空比DownDuty

ΔdDiff=(Vup-Vdown)×Gvmid

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三电平Boost变流器中点电位。但该方案只能针对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器。在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等应用领域,如图4所示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器具有不同的电压输入,输出同时连接到同一个直流母线上,每个三电平Boost独立进行控制。如果此时继续使用图3的方案控制,那么直流母线中点电位同时受到多个Boost的均压环控制,相当于多个电压源进行并联,对控制器的设计带来较大难度严重时将降低控制环的稳定性。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主从控制策略,在多个三电平Boost中选取一个作为主机控制中点电位,其余三电平Boost变流器对中点电位不进行控制。但带来的缺点是造成整个系统的冗余能力变差,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通过在传统三电平Boost控制环中增加虚拟电阻,同样可以实现多个单元并联时的均压问题,并且不造成额外的功率损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在每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输出端串联三个虚拟电阻Rdroop,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分别连接到公共母线,正母线节点用Bus+表示,负母线节点用Bus-表示,母线中点用BusM表示,公共母线上连接的还有公共负载;流过三个串联虚拟电阻Rdroop的电流分别为Iup、IM和Idown,Bus+和BusM之间电压为Vup,BusM和Bus-之间电压为Vdown,与之相对应的串联虚拟电阻之前的电压分别为Vup*和Vdown*

依据基尔霍夫电压、电流方程得到:

综合后得到:

(Vup*-Vdown*)=(Vup-Vdown)-3×IM×Rdroop

式中Rdroop为增加的虚拟阻抗常量,IM为每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的中点输出电流;由于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输出端并联,通过设置虚拟电阻,增大了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的输出阻抗,使得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之间的均流效果得到改善;

在传统三电平中点平衡控制环的误差计算部分引入变量IM×Rdroop,其余环节不变,则均压控制环的输出变为:

ΔdDiff=(Vup-Vdown-IM×Rdroop)×Gvmid

三电平Boost电路的上、下主开关的占空比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解决了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并联在直流母线时,对中点电位的控制。

2)每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采用同样的控制器结构,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电平Boost变流器的基本主电路。

图2为三电平Boost变流器的主要工作波形,其中:图2a为开关管占空比小于0.5时主要工作波形,图2b为开关管占空比大于0.5时主要工作波形。

图3为传统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器中点控制框图。

图4为应用在组串逆变器中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器并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方法拓扑图。

图6为图5的简化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方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抑制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中点电位波动的控制方法,在每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输出端串联三个虚拟电阻Rdroop,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分别连接到公共母线,正母线节点用Bus+表示,负母线节点用Bus-表示,母线中点用BusM表示,公共母线上连接的还有公共负载。

对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来说,可以将图5简化为图6。流过三个串联虚拟电阻Rdroop的电流分别为Iup、IM和Idown,Bus+和BusM之间电压为Vup,BusM和Bus-之间电压为Vdown,与之相对应的串联虚拟电阻之前的电压分别为Vup*和Vdown*

依据基尔霍夫电压、电流方程可以得到:

综合后可以得到:

(Vup*-Vdown*)=(Vup-Vdown)-3×IM×Rdroop

式中Rdroop为增加的虚拟阻抗常量,IM为每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的中点输出电流;由于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输出端并联,通过设置虚拟电阻,增大了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的输出阻抗,使得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单元之间的均流效果得到改善。

在三电平Boost输出串联电阻解决了多个单元并联时的均压问题,但是电阻上消耗功率造成损耗。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多个三电平Boost变流器并联中点平衡问题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框图如图7所示,通过在图3所示传统单个三电平Boost变流器中点平衡控制环的误差计算部分引入变量IM×Rdroop,其余环节不变,则均压控制环的输出变为:

ΔdDiff=(Vup-Vdown-IM×Rdroop)×Gvmid

三电平Boost电路的上、下主开关的占空比为:

本发明控制方法适用于三电平Boost基本拓扑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优化三电平拓扑。进一步的,该控制方法还适用于包括三电平Boost拓扑在内的所有三电平直流直流变流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