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

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库地质条件勘探;步骤2: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可选建设地址确定;步骤3:基岩弯曲带连通式地下水库连通性构建;步骤4:矿井水输送、回灌和抽采系统建设;由此,本发明通过对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设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在传统煤矿地下水库建设选址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总体设计,减少矿井水资源的无效外排,避免水资源浪费,且充分利用采矿形成的弯曲带建设地下水库,减少工程建设费用。最终实现最大程度地保护干旱区井工煤矿矿井水资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5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047311.1

  • 发明设计人 杨建;刘洋;刘基;孙洁;王强民;

    申请日2018-01-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振文

  •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21: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24

    授权

    授权

  • 2018-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F17/16 申请日:2018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8-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和采矿工程的综合应用技术领 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导水裂缝带已发育至上部含水 层,导致含水层水进入采空区,为了保证煤炭开采安全,必须排放矿 井水。大量的矿井水资源被抽排到地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我国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呈逆向分布,14个大型煤炭基地 主要位于西北、东北等干旱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6倍,矿井水外 排地表后,但由于蒸发量大,不能有效储存和利用。

第三,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空区上方顶板岩层发生冒落破坏, 形成冒落带,冒落带上部岩层还将相继发生断裂和弯曲下沉,其中弯 曲带基本呈整体移动,在垂直剖面上,弯曲带上下各部分下沉量差值 很小。基岩段为隔水层,构成了地下水库的底板和坝体,不需要像鄂 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田建设挡水墙等人工坝体结构,节省了大量的工 程费用。上覆第四系松散层主要由粒径较大的砾石和中粗砂颗粒组 成,且该层地下水已干涸,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水资源地下储存空间。

利用基岩弯曲带建设地下水库储存水资源,一方面可以保护水资 源,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矿井水不外排。合理的地下水库位置选取不 仅涉及到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底部基岩渗透 性等,而且与煤矿生产方式和排水系统形式密切相关,在不影响煤矿 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实现井下煤炭开采扰动形成的矿井水合理输送至 该地下水库进行储存。因此,在实现基岩弯曲带储存矿井水之前,需 进行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方法设计。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 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利用基岩 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 下水库的方法,通过对地下水库所在区域的水文气象、地质构造、地 层岩性等地质条件进行勘探,结合矿井水排水系统,利用基岩弯曲带 设计合理的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实现井工煤矿矿井水的合理储存和 有效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 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库地质条件勘探;

在收集整理前期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进行 勘探,确定基岩隔水性、第四系渗透性和储水能力;

步骤2: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可选建设地址确定;

根据步骤1获取的地质参数,结合煤炭开采厚度和基岩向下弯曲 程度,来共同确定适合水库建设的工作面上覆弯曲带;

步骤3:基岩弯曲带连通式地下水库连通性构建;

利用工作面上覆弯曲带建设的连通式地下水库,使地下水库相互 连通;

步骤4:矿井水输送、回灌和抽采系统建设;

选择基岩顶界面标高最高的地下水库,利用回灌井将矿井水回灌 至地下水库,再利用地下水库底板坡度和水库之间的连通通道,实现 所有水库的水相互联系,在基岩顶界面标高最低的地下水库建设抽采 井,将地下水库中的水抽至地面,作为矿区生产生活用水。

其中:在步骤2中,弯曲带要求底部基岩渗透系数k<0.001m/d、 第四系地层的有效孔隙度n>25%、单位涌水量q>5.0L/(s·m)。

其中:在步骤3中,每个工作面上覆基岩弯曲带四周都形成了隔 水坝体,利用长距离定向钻机在基岩弯曲带之间施工钻孔,使地下水 库相互连通。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的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 下水库的方法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对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设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在传 统煤矿地下水库建设选址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 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总体设计,减少矿井水资源的无效外排,造成水资 源浪费;

2、实现矿井水资源地下储存,减少地表无效蒸发,保护地下水 资源。

3、充分利用采矿形成的弯曲带建设地下水库,减少工程建设费 用。最终实现最大程度地保护干旱区井工煤矿矿井水资源。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 的方法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地下水库选址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定向钻孔施工水库间连通通道(平面)示意图;

图4是定向钻孔施工水库间连通通道(剖面)示意图;

图5是矿井水输送、回灌和抽采系统平面示意图;

图6是注(抽)水井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显示了本发明的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 地下水库的方法。

所述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需要解决 的技术难题包括:对拟选择的地下水库建设区域,需要开展包括地层 岩性、地质构造、空间范围的研究(采用前期勘探资料收集,野外踏 勘、物探钻探综合验证的技术手段),重点是对基岩顶板(水库底板) 隔水性、第四系地层储水和导水能力的探测;结合煤矿地面排水系统 和供水系统,实现矿井水向地下水库的最佳输送,确定合理的地下水 库建设地址;充分考虑矿区供水系统布置,为地下水库中储存水的抽 排利用提供便利。

由此,为实现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所述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 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库地质条件勘探;

在收集整理前期勘探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踏勘、物探钻孔综 合验证的手段,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进行勘探,优选采用钻探取 芯手段对水库底部基岩、上部第四系地层进行岩样采集,通过室内检 测岩样粒径(镜下薄片鉴定法和筛分法)、孔隙率(液体饱和排液法)、 渗透率(气体渗透率测定法)等方法确定地质参数,确定基岩隔水性、 第四系渗透性和储水能力等;

步骤2: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可选建设地址确定;

根据步骤1获取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底部基岩渗透性、第四 系地层储水能力等地质参数,结合煤炭开采厚度和基岩向下弯曲程 度,来共同确定适合水库建设的工作面上的弯曲带(弯曲下沉>3m), 基岩的弯曲带连通式水水库地址要求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构造不发 育)、底部基岩防渗性较好(渗透系数k<0.001m/d)、第四系地层储 水能力较强(有效孔隙度n>25%、单位涌水量q>5.0L/(s·m))的区域;

步骤3:基岩弯曲带连通式地下水库连通性构建;

利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形成的上覆弯曲带建设连通式地下水库, 由于井下工作面之间煤柱的影响,每个工作面上覆基岩弯曲带四周都 形成了隔水坝体,利用长距离定向钻机在基岩弯曲带之间施工钻孔, 使地下水库相互连通;

步骤4:矿井水输送、回灌和抽采系统建设;

选择基岩顶界面标高最高的地下水库,基于最佳(最短)输送距 离,将矿井水输运至目的地,利用回灌井将矿井水回灌至地下水库, 再利用地下水库底板坡度和水库之间的连通通道,实现所有水库的水 相互联系,在基岩顶界面标高最低的地下水库建设抽采井,将地下水 库中的水抽至地面,作为矿区生产生活用水。

由此,通过上述步骤,本发明通过对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设的 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在传统煤矿地下水库建设选址的基础上,提出了 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总体设计,实现最大程度 地保护干旱区井工煤矿矿井水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陈旗井田某深埋井工煤矿利用 基岩弯曲带建设连通式水库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该井工煤矿开采伊 敏组16号煤,共分六个盘区,目前在南一和北一盘区开采了5个工 作面,其中4个工作面上覆基岩弯曲带作为地下水库,可储存 313×104m3矿井水,将这些水资源作为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可大大减>3),且该地下水库可以长期循环使用,社会经济效益>

以陈旗井田某深埋井工煤矿利用基岩弯曲带建设连通式水库为 例进行进一步说明,该井工煤矿开采伊敏组16号煤,共分六个盘区, 目前在南一和北一盘区开采了5个工作面,因此先期开采区域进行基 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设方法设计。

步骤1: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库地质条件勘探:收集整理本井 田前期勘探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物探和钻孔综合勘探方法,对南一和 北一盘区5个已采工作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进行分析总结,对水 库底部基岩、上部第四系地层进行取样,实验室检测其渗透性、储水 能力,结果表明水库底部基岩由15号煤层、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 隔水性较好;第四系地层由砾石、粗砂等颗粒组成,储水能力强,水 动力条件好。

步骤2: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可选建设地址确定:根据上述步骤 勘探或实测获取的参数、条件,基岩弯曲带连通式地下水库要求地质 条件相对较好、底部岩层的防渗性好的区域,如图1和图2所示,可 选作为水库建设的工作面上覆基岩弯曲带包括B、C、D、E;A位置 存在落差较大的断层,不适宜作为地下水库建设地址。

步骤3:基岩弯曲带连通式地下水库连通性构建:由于井下工作 面之间煤柱的影响,每个工作面上覆基岩弯曲带四周形成了隔水坝体 (图1和图2),将B、C、D、E地下水库隔开,利用长距离定向钻机 在基岩弯曲带之间施工近水平定向钻孔,并在坝体位置下套管保证地 下水库之间长期的水力联系,实现B、C、D、E地下水库相互连通(图 3和图4)。

步骤4:矿井水输送、回灌和抽采系统建设:选择基岩顶界面标 高最高的地下水库,基于最佳(最短)输送距离,将矿井水从处理站 输运至目的地(B号水库基岩标高最高位置),利用回灌井将矿井水 回灌至地下水库,再利用地下水库底板坡度和水库之间的连通通道, 实现所有水库的水相互联系,在基岩顶界面标高最低的地下水库建设 抽采井(E号水库基岩标高最低位置),将地下水库中的水抽至地面, 作为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图5)。注水井和抽水井下半段,均采用花 管(滤水管,图6),以利于矿井水回灌进入地下水库和从地下水库 抽出水资源。

由此,本发明的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方法 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对基岩弯曲带地下水库建设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在传 统煤矿地下水库建设选址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基岩弯曲带构建煤矿 连通式地下水库的总体设计,减少矿井水资源的无效外排,造成水资 源浪费;

2、实现矿井水资源地下储存,减少地表无效蒸发,保护地下水 资源。

3、充分利用采矿形成的弯曲带建设地下水库,减少工程建设费 用。最终实现最大程度地保护干旱区井工煤矿矿井水资源。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 发明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 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 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发明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发明的 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