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提取硒/碲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提取硒/碲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涉及LDH负载纳米材料,尤其涉及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硝酸盐溶入聚乙二醇,加入硝酸铝和尿素,水热反应制得LDH前驱体,再将其加热至400~600℃,煅烧得到金属复合氧化物,用硫酸亚铁溶液浸泡,再利用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后制得而成。本发明所公开方法具有价廉、安全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无需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减少了干扰因素的影响。利用所述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组成和形貌可控、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磁性、吸附和还原能力。本发明将具有磁性、强还原性的零价铁与LDH相结合,利用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提高提取硒/碲性能,所得产物能用磁铁轻易分离,可重复利用资源且无污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3395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081478.X

  • 申请日2018-01-2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3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24

    授权

    授权

  • 2018-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0/02 申请日:2018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7-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涉及LDH负载纳米材料,尤其涉及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提取硒/碲。

背景技术

硒、碲在地球上含量很少,却与人类的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元素硒,不仅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动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在调节免疫、抵制细胞突变和防止癌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碲不仅可以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钢铜合金的添加剂、石油裂解的催化剂、玻璃的着色剂等,也可以应用于医疗,作为杀菌剂的原料。

目前工业上常采用火法和湿法处理回收硒、碲,回收率相对较低,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而生物冶金技术利用含细菌的菌液浸泡矿石,这些微生物大多是一些化能自养菌,它们以矿石为食,通过氧化获取能量,这些矿石由于被氧化,由不溶于水变成可溶,人们就能够从溶液中提取出矿物。生物冶金由于成本低、污染小、可重复利用,是未来冶金行业发展的理想方向之一,但细菌的培养困难限制了进一步发展。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是一类具有片层状结构的无机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低毒、保存条件低、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是对浓度较低的溶液,吸附效果较差。纳米零价铁是一类具有磁性的强还原性物质,即使在低浓度下,也能把氧化态的元素还原成单质。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互相弥补缺陷还可以利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硒、碲的提取效率,最后利用铁的磁性,进行分离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提取硒/碲。

技术方案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每50 mL的聚乙二醇中加入0.01~0.02 mol硝酸盐,水浴加热到60℃,磁力搅拌下,加入硝酸铝和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50~170 ℃水热反应5~7 h,制得LDH前驱体;

b)、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3~6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400~600℃,煅烧3~8 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金属复合氧化物用70~80 mL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浸泡0.5~1 h,再加入等体积的硼氢化钠溶液,所得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5次,在20~40℃下真空干燥5~7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硝酸盐、硝酸铝和尿素的摩尔比为2~3:1:14~16,优选摩尔比2:1:15。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或聚乙二醇1000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聚乙二醇600。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镁、硝酸镍、硝酸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硝酸镁。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15~0.2 mol/L,优选0.15 mol/L;所述硼氢化钠溶液浓度为0.5~1 mol/L,优选0.5 mol/L。

本发明在空气中煅烧LDH,使其在高温下脱水失去羟基,生成金属复合氧化物,降低了LDH的亲水性,提高其表面活性,继而提高了吸附性能;以硫酸亚铁溶液浸泡金属复合氧化物,亚铁离子充分附着,使得在还原过程中,零价铁能均匀分布在金属复合氧化物薄片上;以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具有价廉、安全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且不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大大减少了干扰因素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是以厚度10~20 nm,尺寸200~300nm的金属复合氧化物薄片层层组装作为基底,负载直径35~100 nm的球形磁性纳米零价铁。所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还原性和吸附性能。

实验以亚硒(碲)酸钠模拟铜阳极泥处理液,将LDH与零价铁结合起来,可相互弥补缺陷,利用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协同作用,提高硒/碲的吸附效率。

提取吸附实验:

将5 mg所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10 mL浓度为500~1000 mg/L的含硒/碲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

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硝酸盐溶入聚乙二醇,加入硝酸铝和尿素,水热反应制得LDH前驱体,再将其加热至400~600℃,煅烧得到金属复合氧化物,用硫酸亚铁溶液浸泡,再利用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制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公开方法具有价廉、安全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无需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减少了干扰因素的影响。所制得的材料,组成和形貌可控,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磁性、吸附和还原能力。本发明将具有磁性、强还原性的零价铁与LDH相结合,利用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提取硒/碲性能,得到的产物能用磁铁轻易分离,可重复利用资源且不会引起污染。

附图说明

图1、LDH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扫描电镜图;

图2、LDH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投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200中加入将0.01 mol的硝酸镁,水浴加热到6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05 mol硝酸铝和0.07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50℃下,水热反应5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3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3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70mL 0.1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5 h,再加入等体积0.5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次,在20℃下真空干燥5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520 mg/g以上。

实施例2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600中加入将0.01 mol的硝酸镁,水浴加热到7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05 mol硝酸铝和0.07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60℃下,水热反应5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4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3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70mL 0.1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5 h,再加入等体积0.5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次,在20℃下真空干燥5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540 mg/g以上。

实施例3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300中加入将0.02 mol的硝酸镍,水浴加热到60 ℃,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1 mol硝酸铝和0.1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55℃下,水热反应5.5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3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4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75 mL 0.2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6 h,再加入等体积0.6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4次,在25℃下真空干燥6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400 mg/g以上。

实施例4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400中加入将0.01 mol的硝酸锌,水浴加热到6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05 mol硝酸铝和0.07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60℃下,水热反应6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4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5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80 mL 0.1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7 h,再加入等体积0.7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5次,在30℃下真空干燥6.5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470 mg/g以上。

实施例5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600中加入将0.02 mol的硝酸钙,水浴加热到6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1 mol硝酸铝和0.1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70℃下,水热反应6.5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5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6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70mL 0.2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8 h,再加入等体积0.8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次,在35℃下真空干燥7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420 mg/g以上。

实施例6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将0.01 mol的硝酸镁,水浴加热到7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05 mol硝酸铝和0.07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60℃下,水热反应5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4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3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70mL 0.1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5 h,再加入等体积0.5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3次,在20℃下真空干燥5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530 mg/g以上。

实施例7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400中加入将0.01 mol的硝酸锌和硝酸镁的混合物,水浴加热到6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05 mol硝酸铝和0.07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60℃下,水热反应6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4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5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80 mL 0.1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7 h,再加入等体积0.7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5次,在30℃下真空干燥6.5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490 mg/g以上。

实施例8

一种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每50 mL的聚乙二醇400中加入将0.01 mol的硝酸锌和硝酸钙的混合物,水浴加热到60℃,在磁力搅拌下,加入0.005 mol硝酸铝和0.075 mol尿素,直至完全溶解。混合溶液在160℃下,水热反应6 h,制得LDH前驱体;

b)在空气中将LDH前驱体移至管式炉中,以4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煅烧5h,得金属复合氧化物;

c)按每0.1 g的LDH加入80 mL 0.1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搅拌下浸泡0.7 h,再加入等体积0.7 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制得的粗品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5次,在30℃下真空干燥6.5 h,得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

将所制得的LDH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磁力搅拌下,投入含有硒/碲的溶液中,12h后用磁铁进行分离回收,吸附量为450 mg/g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