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定型连接组件、铝框木模及模板施工工法

一种定型连接组件、铝框木模及模板施工工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型连接组件、铝框木模及模板施工工法。其中,定型连接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件,两个第二连接件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框,第一连接框的一侧设置有与铝模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以上第一连接框时,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框通过第一加长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框,第二连接框的一侧设置有与铝模板连接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以上第二连接框时,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框通过第二加长连接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定型连接组件制得的铝框木模的结构多样化、周转利用率高,且拆装、周转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2525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045448.3

  • 申请日2018-01-1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彬

  • 地址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红荔西路7022号鲁班大厦写字楼14、15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52: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4

    授权

    授权

  • 2018-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17/00 申请日:20180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型连接组件、包含该定型连接件的铝框木模及模板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木模板在一定范围内正逐渐被可回收和可重塑的铝模板、塑料模板等新型材料所取代。因铝、塑材料成本较高,需在结构标准层重复周转使用几十次才能摊薄成本,但是对于部分楼层层高变化时,标准板将无法使用,需配置较多非标板,使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例如,对于竖向结构采用铝模的情况,铝模板通常按照标准层层高配置,因避难层层高为5.1m,标准层层高为4.5m,避难层增高部分需另配置模板,如配置铝模板,则所配置的铝模板均为非标板且仅能周转三次,周转次数低,造价高;如配置木模板,木模板需要与铝模板固定连接,但是目前尚未有解决木模板与铝模板固定连接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型连接组件及铝框木模,该定型连接组件的尺寸可调节,可制得不同尺寸的铝框木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施工工法,可以建造出任意尺寸的模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型连接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两者之间的中心线对称,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两者之间的中心线对称,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铝模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连接框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第一加长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二连接框远离另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铝模板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第二连接框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第二加长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长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若干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框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长用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片上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上的所述第一加长用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加长用连接孔,若干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加长用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加长用连接孔插接配合,以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长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片和若干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连接框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加长用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片上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框上的所述第三加长用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加长用连接孔,若干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三加长用连接孔和所述第四加长用连接孔插接配合,以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长用连接孔的尺寸和数量与所述第三加长用连接孔的尺寸和数量相同,对应地,所述第一加长连接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加长连接件的结构相同。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由第一侧板、第一底板和第二侧板依次垂直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槽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一侧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加长用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底板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同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等宽且大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宽度。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中间连接板,每个所述中间连接板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中间连接孔,所述第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中间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孔,紧固件与所述中间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插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中间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框还具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由第三侧板、第二底板和第四侧板依次垂直连接而成,所述第二安装槽的长度沿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加长用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底板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侧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

作为定型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框还具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同侧,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板上;

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等宽且大于所述第三侧板的宽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铝框木模,包括铝框和安装在所述铝框上的木模,所述铝框由上述定型连接组件组装而成。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板施工工法,提供若干标准铝模板,将所述标准铝模板建造成铝模,若所述铝模的高度与设定的层高面之间的距离差小于单个所述铝模板的高度,则将上述的铝框木模固定在所述铝模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成的定型连接组件上可安装木模,并且可以根据由标准铝模板建成的模板的结构和尺寸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长度进行调整,以制作成不同尺寸的铝框木模。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定型连接组件制得的铝框木模的结构多样化、材料周转利用率高,且拆装、周转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型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框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框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第一连接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铝框木模的局部示意图。

图1至8中:

100、第一连接框;110、第一连接部;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一侧板;113、第一底板;114、第二侧板;115、第一固定孔;120、第二连接部;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30、紧固件;101、第一连接孔;102、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3、第三连接孔;

200、第二连接框;210、中间连接板;220、第三连接部;221、第二安装槽;222、第三侧板;223、第二底板;224、第四侧板;225、第二固定孔;230、第四连接部;231、第三连接板;232、第四连接板;201、第二连接孔;202、第三加长用连接孔;203、中间连接孔;

310、第一连接片;320、第一紧固件;301、第二加长用连接孔。

图9中:

10、铝框;20、木模;21、木方;22、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型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件相对于两者之间的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二连接件垂直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两个第二连接件相对于两者之间的中心线对称,且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框100,第一连接框100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铝模板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01,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以上第一连接框100时,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框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第一加长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框200,第二连接框200远离另一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与铝模板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01,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以上第二连接框200时,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框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第二加长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成的定型连接组件上可安装木模,并且可以根据由标准铝模板建成的模板的结构和尺寸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长度进行调整,以制作成不同尺寸的铝框木模。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定型连接组件制得的铝框木模的结构多样化、材料周转利用率高,且拆装、周转方便。

如图2至5所示,第一连接框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第一连接部110具有第一安装槽111,第一安装槽111由第一侧板112、第一底板113和第二侧板114依次垂直连接而成,第一安装槽111的长度沿第一连接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安装槽111靠近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侧板11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15,用于固定木方,第二连接部120与第二侧板114远离第一底板11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孔101位于第二连接部120远离第一连接部110的一侧,用于连接铝模板;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位于第一底板113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本实施例中的定型连接组件为铝材质,第一连接框100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框200的长度,第一连接孔101和第二连接孔201分别用于通过紧固件与铝模板连接,可有效解决铝模和木模的固定连接问题,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后,可以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安装槽111内固定木方,然后在木方上固定木模板,从而制得铝框木模,该铝框木模可以与标准铝模板组合使用,以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模板的建造。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定型连接件制得的铝框木模的生产成本低,其与标准铝模板组合使用可以适用于任意层高的建筑用模板的建造。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一连接孔10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mm,具体的开孔间隙根据铝模上的开孔距离而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5沿第一侧板112的长度方向均设,以提高木方与第一安装槽1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第二连接部120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第一连接板12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22和第二侧板114连接,第二连接板122和第一连接部110位于第一连接板121的同侧,第一连接孔101开设在第二连接板122上;第二侧板114与第二连接板122等宽且大于第一侧板112的宽度,当木方置于第一安装槽111内时,木方上的木模板与木方固定之后可以与第二侧板114的端面保持平齐。

如图6、图7所示,第一加长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片310和若干第一紧固件320,第一连接框100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第一连接片310上对应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框100上的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加长用连接孔301,若干第一紧固件320与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和第二加长用连接孔301插接配合,以使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框100通过第一连接片31固定连接;第二加长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片和若干第二紧固件,第二连接框200邻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加长用连接孔202,第二连接片上对应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框上的第三加长用连接孔202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加长用连接孔,若干第二紧固件与第三加长用连接孔202和第四加长用连接孔插接配合,以使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框200通过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的尺寸和数量与第三加长用连接孔202的尺寸和数量相同,对应地,第一加长连接件的结构与第二加长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即在对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进行加长连接时,设计一种连接片和紧固件即可,使定型连接组件的组装更为方便。

其中,第一紧固件320和第二紧固件均为卡销结构。该卡销结构包括销钉和销片,以第一连接件的加长连接为例,销钉依次穿过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和第二加长用连接孔,然后将销片卡入销钉的卡口中卡接固定。

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框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中间连接板210,每个中间连接板210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中间连接孔203,第一侧板112上对应中间连接孔202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03,紧固件130与中间连接孔203和第三连接孔103插接配合,以使第一侧板112与中间连接板210固定连接。具体地,中间连接板210上间隔开设有两个中间连接孔202,紧固件130包括销钉和销片,销钉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102和中间连接孔202,然后通过销片固定,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侧板11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也设置有第一加长用连接孔102。

第二连接框200还具有第三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20具有第二安装槽221,第二安装槽221由第三侧板222、第二底板223和第四侧板224依次垂直连接而成,第二安装槽221的长度沿第三连接部2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侧板22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225,紧固件例如水泥钉穿过第二固定孔225后旋入至木方中,从而将木方固定在第二安装槽221中。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连接孔20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0mm,具体的开孔间隙根据铝模上的开孔距离而定。

优选地,第二固定孔225沿第三侧板222的长度方向均设,以提高木方与第二安装槽2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四侧板224上开设该第二固定孔225,或者在第三侧板222和第四侧板224上均开设第二固定孔225。

第二连接框200还具有第四连接部230,第四连接部230包括第三连接板231和第四连接板232,第三连接板23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四侧板224和第四连接板232连接,三连接部230和第四连接板232位于第三连接板231的同侧,第二连接孔201位于第四连接板232上;第四侧板232与第二连接板123和第四连接板232等宽且大于第三侧板222的宽度。其中,第四侧板232、第二连接板123及第四连接板232均与标准铝模板等宽,通过将该宽度设计为大于第三侧板222的宽度,当当木方置于第二安装槽221内时,木方上的木模板与木方固定之后可以与第三连接板231的端面保持平齐。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铝框木模,包括铝框10和安装在铝框10上的木模20,铝框10由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定型连接组件组装而成。具体地,木模20包括木方21和木模板22,分别将木方21置于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221中(图中仅示出将木方21置于第一安装槽111中),然后通过水泥钉将木方21固定,再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销钉和销片固定连接,然后在木方21上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木模板22,形成铝框木模。本实施例的铝框1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加长处理,以适应任意层高的建筑用模板的建造。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板施工工法,提供若干标准铝模板,将标准铝模板建造成铝模,若铝模的高度与设定的层高面之间的距离差值小于单个铝模板的高度,则将上述实施例的铝框木模固定在铝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定型连接组件制成的铝框木模应用于铝模模板建造时,具有以下优点:

1、铝框木模施工较使用全木模,提高了混凝土质量;减少了木材使用量;减少现场加工作业量(铝框工厂加工,现场装配化施工)提高了周转次数,节材节能、绿色环保;现场更整洁;

2、铝框木模施工较使用全铝模,施工工期快;变化部位可灵活处理(铝模适用范围更广);成本低。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