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乳液胶黏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和功能单体NMA制成,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在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本发明乳液胶黏剂在保持良好胶接性能和反向结构复合乳胶粒优良耐水热性能的同时,利用NMA的自交联属性有效地提高了乳液胶黏剂的胶接湿强度,同时可以提高乳液胶黏剂的初粘性,又由于NMA为亲水性基团,可以极大改善乳液胶黏剂对被胶接对象的润湿性。本发明提供的乳液胶黏剂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纸张包装、家具制造、室内装修、地板铺设和胶合木材等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1788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林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67929.5

  • 申请日2017-12-2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月

  • 地址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41: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11

    授权

    授权

  • 2018-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285/00 申请日:20171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液胶黏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构建聚醋酸乙烯酯(PVAc)基核壳结构乳液可以在保持原乳液胶膜成膜性能与粘接性能的同时,通过引入苯乙烯(St)等较难进行传统共聚而性能优异的改性单体,提高乳液的耐水性、耐热性和抗蠕变性能。构建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为壳的反向核壳结构化乳液,虽然可以提高乳液的压缩剪切强度、耐水性、冻融稳定性,但苯乙烯为刚性单体,单体中没有活性官能基团,复合到聚醋酸乙烯酯胶粒表层后,虽然可以提高乳胶膜强度以及耐水性,但是乳液的胶接性能将受到影响。此外,湿热条件对乳液胶层的破坏极大,影响胶层的胶接湿强度,这大大限制了乳液胶黏剂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和功能单体NMA制成,所述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在所述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pH缓冲剂和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升温至60℃,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占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重量10~20%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搅拌乳化一定时间后,加入占引发剂总重量30~50%的引发剂水溶液,升温至65℃继续反应,待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反应一定时间后制得核种子乳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核种子乳液维持反应温度为80℃,逐滴滴加剩余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到上述核种子乳液中,此滴加过程中,等量分批补加剩余的引发剂;待核单体混合物滴加完毕后,将接枝单体滴加入反应体系中,待接枝单体滴加完毕后马上开始滴加苯乙烯壳单体,待苯乙烯壳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一定时间后将乳液降温至60℃,此时开始滴加一定比例的NMA功能单体,NMA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一定时间后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

进一步的,按反应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所用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pH缓冲剂为NaHCO3;所述复合乳化剂由乳化剂PCA507和乳化剂PCA078组成,其中PCA507与PCA078的重量比为(1~2):(1~2);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引发剂水溶液是将过硫酸铵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10~15%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所述接枝单体为马来酸酐,马来酸酐单体是将马来酸酐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5~10%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

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将pH缓冲剂和复合乳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升温至60℃后的搅拌时间为30min;所述加入醋酸乙烯酯单体后搅拌乳化的时间为30min;所述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进行反应的时间为30min。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剩余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的滴加速度为0.3~0.5mL/min。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引发剂分批补加所间隔的时间为30min。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接枝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7~0.8mL/min。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苯乙烯壳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1~0.4mL/min;所述升温至85℃后的保温时间为10min。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NMA功能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1~0.2mL/min,所述升温至80℃后的保温时间为3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提供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并在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本发明乳液胶黏剂在保持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良好胶接性能和反向结构复合乳胶粒优良耐水热性能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乳液胶接试件压缩剪切湿强度。

二、本发明提供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作为功能单体,通过接枝共聚,在聚醋酸乙烯酯(PVAc)基核壳复合乳胶粒的壳层引入可交联基团,由于NMA结构中氮原子上高活性羟甲基的存在,使PVAc基核壳复合乳胶粒具有交联能力,其分子链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羟甲基反应,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互穿网状结构,NMA自身的这种自交联属性能有效地提高乳液的胶接湿强度,同时可以提高胶黏剂的初粘性,又由于NMA为亲水性基团,可以极大改善乳液对被胶接对象的润湿性。

三、本发明提供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型胶黏剂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可在室温下存储和固化,可以直接用作水性胶黏剂,广泛应用于纸张包装、家具制造、室内装修、地板铺设和胶合木材等领域。

四、本发明提供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以及生产使用成本低,所制备的复合乳胶粒大小均一,形貌规整,有利于提供更优良的乳液胶黏剂的胶接性能以及便于实际施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制得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TEM图;

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2-4制得的不同NMA含量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中复合乳胶粒的粒径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2制得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5为实施例2-4和对比例1制得的不同NMA含量的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剪切湿强度对比图;

图6为不同沸水处理条件下实施例2-4制得的不同NMA含量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压缩剪切强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和功能单体NMA制成,所述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在所述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反应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按如下重量配比准备各原料:

步骤一、将NaHCO3和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其中复合乳化剂由乳化剂PCA507和乳化剂PCA078组成,其中PCA507与PCA078的重量比为(1~2):(1~2),升温至60℃,搅拌30min后加入占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重量10~20%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搅拌乳化30min后,加入占过硫酸铵总重量30~5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10~15%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升温至65℃继续反应,待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反应30min后制得核种子乳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核种子乳液维持反应温度为80℃,逐滴滴加剩余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到上述核种子乳液中,滴加速度为0.3~0.5mL/min,此滴加过程中,等量分批补加剩余的过硫酸铵,分批补加所间隔的时间为30min;待核单体混合物滴加完毕后,将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入反应体系中,马来酸酐单体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5~10%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滴加速度为0.7~0.8mL/min,待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完毕后马上开始滴加苯乙烯壳单体,苯乙烯壳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1~0.4mL/min,待苯乙烯壳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10min后将乳液降温至60℃,此时开始滴加一定比例的NMA功能单体,NMA功能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1~0.2mL/min,NMA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30min后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

实施例2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和功能单体NMA制成,所述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在所述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反应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按如下重量配比准备各原料:

步骤一、将NaHCO3和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其中复合乳化剂由乳化剂PCA507和乳化剂PCA078组成,PCA507与PCA078的重量比为1:1,升温至60℃,搅拌30min后加入占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重量10%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搅拌乳化30min后,加入占过硫酸铵总重量3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12%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升温至65℃继续反应,待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反应30min后制得核种子乳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核种子乳液维持反应温度为80℃,逐滴滴加剩余的90%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到上述核种子乳液中,滴加速度为0.3mLmin,此滴加过程中,等量分批补加剩余的70%的过硫酸铵,分批补加所间隔的时间为30min;待核单体混合物滴加完毕后,将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入反应体系中,马来酸酐单体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6%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滴加速度为0.7mL/min,待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完毕后马上开始滴加苯乙烯壳单体,滴加速度为0.2mL/min,待苯乙烯壳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10min后将乳液降温至60℃,此时开始滴加NMA功能单体,使NMA含量为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重量的1.0%,NMA功能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1mL/min,NMA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30min后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NMA含量为1.0%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CSN1)。

实施例3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和功能单体NMA制成,所述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在所述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反应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按如下重量配比准备各原料:

步骤一、将NaHCO3和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其中复合乳化剂由乳化剂PCA507和乳化剂PCA078组成,PCA507与PCA078的重量比为1:2,升温至60℃,搅拌30min后加入占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重量15%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搅拌乳化30min后,加入占过硫酸铵总重量4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13%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升温至65℃继续反应,待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反应30min后制得核种子乳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核种子乳液维持反应温度为80℃,逐滴滴加剩余的85%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到上述核种子乳液中,滴加速度为0.4mL/min,此滴加过程中,等量分批补加剩余的60%的过硫酸铵,分批补加所间隔的时间为30min;待核单体混合物滴加完毕后,将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入反应体系中,马来酸酐单体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7%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滴加速度为0.75mL/min,待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完毕后马上开始滴加苯乙烯壳单体,滴加速度为0.3mL/min,待苯乙烯壳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10min后将乳液降温至60℃,此时开始滴加NMA功能单体,使NMA含量为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的2.0%,NMA功能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15mL/min,NMA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30min后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NMA含量为2.0%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CSN2)。

实施例4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和功能单体NMA制成,所述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在所述复合乳胶粒表面添加有功能单体NMA。

一种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反应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按如下重量配比准备各原料:

步骤一、将NaHCO3和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其中复合乳化剂由乳化剂PCA507和乳化剂PCA078组成,PCA507与PCA078的重量比为2:1,升温至60℃,搅拌30min后加入占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重量20%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搅拌乳化30min后,加入占过硫酸铵总重量5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14%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升温至65℃继续反应,待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反应30min后制得核种子乳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核种子乳液维持反应温度为80℃,逐滴滴加剩余的80%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到上述核种子乳液中,滴加速度为0.5mL/min,此滴加过程中,等量分批补加剩余的50%的过硫酸铵,分批补加所间隔的时间为30min;待核单体混合物滴加完毕后,将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入反应体系中,马来酸酐单体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8%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滴加速度为0.8mL/min,待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完毕后马上开始滴加苯乙烯壳单体,滴加速度为0.4mL/min,待苯乙烯壳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10min后将乳液降温至60℃,此时开始滴加NMA功能单体,使NMA含量为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的3.0%,NMA功能单体的滴加速度为0.2mL/min,NMA功能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30min后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NMA含量为3.0%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CSN3)。

对比例1

一种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主要由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制成,所述乳液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核壳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小颗粒为壳。

一种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反应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和苯乙烯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按如下重量配比准备各原料:

步骤一、将NaHCO3和复合乳化剂加入一定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其中复合乳化剂由乳化剂PCA507和乳化剂PCA078组成,PCA507与PCA078的重量比为1:1,升温至60℃,搅拌30min后加入占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重量10%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搅拌乳化30min后,加入占过硫酸铵总重量3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12%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升温至65℃继续反应,待出现蓝光后继续升温至80℃,反应30min后制得核种子乳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核种子乳液维持反应温度为80℃,逐滴滴加剩余的90%醋酸乙烯酯单体和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混合物到上述核种子乳液中,滴加速度为0.3mL/min,此滴加过程中,等量分批补加剩余的70%的过硫酸铵,分批补加所间隔的时间为30min;待核单体混合物滴加完毕后,将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入反应体系中,马来酸酐单体是用占去离子水总重量的6%的去离子水溶解配制而成,滴加速度为0.7mL/min,待马来酸酐单体滴加完毕后马上开始滴加苯乙烯壳单体,滴加速度为0.2mL/min,待苯乙烯壳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85℃,保温10min后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未经NMA改性的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CS)。

对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形貌表征:

一、对实施例2制得的NMA含量为1.0%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形貌采用透射电镜(TEM)进行分析,通过重金属对乳液样品进行熏蒸染色,进一步验证复合乳胶粒核层与壳层的成分。聚苯乙烯易被重金属染色,因而在透射电镜下呈现深色,不易被重金属染色的聚醋酸乙烯酯则呈现浅色。由图1可以看出,核层呈现出浅色,而壳层呈现出深色,且深色部分是非连续的,呈点状分布在核层表面,这说明核为聚醋酸乙烯酯,外面的小颗粒为聚苯乙烯,从而证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乳胶粒是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聚苯乙烯为壳的反向核壳结构。从图1可以看出复合乳胶粒粒径分布在150~300nm,且复合乳胶粒之间有粘连,使复合乳胶粒粒径增大。

二、对实施例2制得的NMA含量为1.0%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为稀释10000倍后的复合乳胶粒的扫描电镜图。由图2可以看出,乳液中的复合乳胶粒呈草莓型结构,以聚醋酸乙烯酯为核,其表面被直径为50~70nm的半球型聚苯乙烯颗粒所包覆。

三、图3为实施例2-4制得的不同NMA含量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中复合乳胶粒的粒径分布图,横坐标表示粒径尺寸,纵坐标表示光强度;从图3可以看出当NMA含量1.0%时,复合乳胶粒平均粒径为157nm左右,乳液多分散系数为0.078,呈窄分布;提高NMA含量至2.0%时,乳液粒径基本不变,分布变窄,仍呈均一分布;进一步提高NMA的含量至3.0%时,乳胶粒粒径急剧增长,平均粒径为307.6nm,多分散系数变为0.111,粒径分布变宽。

结合图1乳液样品中复合乳胶粒的TEM形貌表征可以说明在乳液体系中加入少量的NMA可以在复合乳胶粒壳层发生聚合反应,使复合乳胶粒粒径增大。当NMA含量过高时,则会导致复合乳胶粒之间的粘连、团聚,使得复合乳胶粒粒径急剧增长,较大的乳液粒径会对乳液的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致密性有较大影响,直接影响胶接产品的胶合质量。因此本发明在制备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时的NMA含量为1.0~3.5%。

四、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实施例2制得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图4为实施例2制得的NMA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在3542cm-1、3456cm-1出现NMA特有结构伯酰胺双吸收峰;在1739cm-1出现醋酸乙烯酯上C=O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244cm-1处出现明显的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上C-O伸缩振动吸收峰。在758cm-1和694cm-1处出现属于苯乙烯中相邻的五个氢的面外弯曲振动峰。836cm-1处出现的尖峰为马来酸酐单体的双键打开形成-CH-CH-结构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通过以上红外谱图的对照可以明确地说明,在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单体、苯乙烯以及NMA之间发生了复合。

对实施例2-4制备的不同NMA含量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和对比例1未经NMA改性的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性能分析:

一、图5为实施例2-4和对比例1制得的不同NMA含量的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剪切湿强度对比图;由图5可知,对比例1未经NMA改性的空白对照乳液的剪切湿强度为0.90MPa,NMA含量为1.0%的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剪切湿强度为1.05MPa,当NMA含量提高至2.0%时剪切湿强度上升至1.7MPa;继续提高NMA含量至3.0%时,剪切湿强度上升至2.6MPa,实施例4引入NMA后乳液剪切湿强度相比于对比例1提高了188.89%。NMA自身间发生脱水脱甲醛的自交联网状结构,提高了乳液的耐水性能;同时NMA中的羟甲基结构可以与木材中-COOH、-OH等形成氢键,提高乳液的剪切湿强度。

二、图6为不同沸水处理条件下实施例2-4制得的不同NMA含量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的压缩剪切强度对比图;由图6可知,胶接试件经30min沸水煮后,NMA含量为0时,压缩剪切强度为0.04MPA;NMA含量为1.0%时,压缩剪切强度为0.07MPa;NMA含量升高至2.0%时,压缩剪切强度至0.043MPa;继续提高NMA含量至3.0%时,压缩剪切强度升高至0.13MPa。交接试件经180min沸水煮后,随着NMA含量升高,压缩剪切强度保持与30min沸水处理时相同的规律,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由此可以说明,经沸水处理后胶接试件仍保有一定的粘接强度。Tg代表分子链段解冻开始运动的温度,Tg以上温度条件使聚合物转变成高弹态,链段能够比较自由运动。聚醋酸乙烯酯的Tg为30~40℃之间,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发生蠕变,短时间沸水条件下由于单体结构以及核壳结构等条件的协同效应,胶层未被完全破坏,因此NMA改性后的聚醋酸乙烯酯基乳液胶黏剂胶接的试件,经沸水处理后仍保有一定的粘接强度,且当NMA含量为3.0%时,其压缩剪切强度相对较高,由此证明本发明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基反向核壳结构乳液经沸水处理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压缩剪切强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