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装置以及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方法

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装置以及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装置具有:搬运带(2),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压粉成型体(1);旋转刷(31),配置在与搬运方向(CD)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一侧;以及旋转刷(32),配置在所述交叉方向的另一侧,沿与旋转刷(31)相同的方向旋转。旋转刷(31)能够从上游侧与压粉成型体(1)的被处理部的一个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后表面形成的角部(13A)接触。旋转刷(32)能够从下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另一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前表面形成的角部(13B)接触。旋转刷(32)隔着所述搬运路径与旋转刷(31)相对且相对于旋转刷(31)向下游侧位置偏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5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680059100.9

  • 发明设计人 中田慎一;西村和则;山崎胜政;

    申请日2016-09-28

  • 分类号B24B9/00(20060101);B24B29/00(20060101);B24B41/06(20120101);H01F4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向勇;宋晓宝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3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18

    授权

    授权

  • 2018-07-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4B9/00 申请日:2016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倒角、去除毛刺的边缘处理装置以及边缘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通过对压缩磁性体粉末而制成的压粉成型体实施规定的处理而得到的产品。作为这种产品,例如,可列举出电感器、变压器、扼流圈等线圈部件所包含的磁芯(金属粉芯、铁氧体磁芯)。磁芯通过以下方法制造:对铁氧体或金属的磁性体粉末进行压缩来制作压粉成型体,对该压粉成型体进行热处理,接着实施退火、烧结。

另外,作为压粉成型体,已知在一对凸缘之间形成有轴的鼓形状的压粉成型体。通过对该压粉成型体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鼓型的磁芯(鼓磁芯)与对该轴实施绕线而成的线圈一起构成上述线圈部件。这种压粉成型体是通过机械加工对圆柱、长方体等简单的形状的压粉成型体进行切削来制作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近年来尝试通过近净成形来削减加工。

图9示出了对压粉成型体进行近净成形所使用的模具的截面。由此,成型有像图1那样的在一对凸缘11、12之间形成有轴13的压粉成型体1。该模具具有在其加压方向(图9中的上下方向)相对的一对凸模91和配置在这对凸模的侧部的筒状的冲模92,在各凸模91上设置有凸缘成型部93和轴成型部94。轴成型部94的顶端部94a平坦地形成,以确保其厚度,凸缘成型部93的顶端部也相同。这是因为,顶端部为尖形时,强度不够可能会导致破损等。

然而,在使用上述模具制作压粉成型体1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由于轴13的角部13A~13D是有棱角的形状,因此,在实施绕线时必须实施倒角,以防止损坏线圈。另外,即使不需要倒角,有时也必须去除在角部13A~13D产生的毛刺。特别地,由纯铁等柔软且延展性高的金属构成的磁性体粉末、粒径小的磁性体粉末进入凸模与冲模的间隙而容易产生毛刺。根据这种情况,需要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倒角、去除毛刺等处理(以下,称为边缘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603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90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12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14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477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芯片磁芯(chip core)在一对磨石之间旋转来将四角形状的卷芯部切削成圆形状的方法。如上所述,其是涉及用于使卷芯部形成圆形状的切削加工的方法,并不涉及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进行的边缘处理。

专利文献2~4中记载了使用辊、旋转刷等工具去除毛刺的方法。但是,由于压粉成型体通常是轻量物,因此,通过旋转的工具的接触容易被向下游侧推压,由此,如果得不到适度的接触时间,则存在无法适当地实施边缘处理的情况。这样,在紧紧把持压粉成型体以防止被不必要地推压的情况下,在压粉成型体上可能会产生破裂。

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通过在搬运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配置的多个磨石对玻璃基板的端面进行加工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并不涉及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进行的边缘处理,也没有启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的装置以及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装置具有:搬运机构,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压粉成型体;第一旋转工具,配置在与搬运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一侧;以及第二旋转工具,配置在所述交叉方向的另一侧,沿与所述第一旋转工具相同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旋转工具能够从上游侧与所述压粉成型体的被处理部的一个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后表面形成的第一角部接触,所述第二旋转工具能够从下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另一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前表面形成的第二角部接触,所述第二旋转工具隔着所述搬运路径与所述第一旋转工具相对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工具向下游侧位置偏移。

根据该装置,在第一旋转工具对第一角部进行处理时,第二旋转工具对第二角部进行处理,第一旋转工具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的力以及第二旋转工具向上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的力同时进行作用。而且,相对于被处理部,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大致位于对角线上,因此,这些力平衡性良好地进行作用。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旋转工具与角部的接触时间,而不会因第一旋转工具的接触造成压粉成型体被不必要地向下游侧推压。其结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另一方面,在第二旋转工具相对于第一旋转工具向上游侧位置偏移的结构或者第二旋转工具相对于第一旋转工具向下游侧和上游侧均位置偏移的结构中,难以将上述推压的力和推回的力同时作用于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旋转工具对第一角部进行处理时,通过该第一旋转工具的接触容易将压粉成型体向下游侧推压,由此,缩短了第一旋转工具与第一角部的接触时间,从而无法适当地进行第一角部的边缘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装置中,优选地,具有:第三旋转工具,配置在所述交叉方向的另一侧,沿与所述第一旋转工具相反的方向旋转;以及第四旋转工具,配置在所述交叉方向的一侧,沿与所述第三旋转工具相同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三旋转工具能够从上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另一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后表面形成的第三角部接触,所述第四旋转工具能够从下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一个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前表面形成的第四角部接触,所述第四旋转工具隔着所述搬运路径与所述第三旋转工具相对且相对于所述第三旋转工具向下游侧位置偏移。

在该情况下,在第三旋转工具对第三角部进行处理时,第四旋转工具对第四角部进行处理,第三旋转工具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的力和第四旋转工具向上游侧推回压粉成型体的力同时进行作用。而且,相对于被处理部,第三角部和第四角部位于大致对角线上,因此,这些力平衡性良好地进行作用。因此,与上述同样地,确保了第三旋转工具与压粉成型体的角部的接触时间,从而能够适当地对四个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能够分别使用以朝向与所述搬运方向和所述交叉方向都交叉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刷,来作为所述第一旋转工具和第二旋转工具。同样地,也能够分别使用以朝向与所述搬运方向和所述交叉方向都交叉的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刷,来作为所述第三旋转工具和第四旋转。

在该边缘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工具和所述第二旋转工具分别构成为,在与所述搬运方向和所述交叉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上能够自由位移。由此,旋转工具到达至被处理部的端部,从而更好地完成边缘处理。根据同样的理由,优选地,所述第三旋转工具和所述第四旋转工具分别构成为,在与所述搬运方向和所述交叉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上能够自由位移。

在该边缘处理装置中,优选地,从上游侧与所述压粉成型体中不是所述被处理部的部位相对的限制面形成于所述搬运机构。由此,结合上述的旋转工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装置中,优选地,在所述搬运机构的上方配置有引导所述压粉成型体的上表面的引导面。由此,防止搬运时压粉成型体抬起,结合上述旋转工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边缘处理装置设置有限制面,该限制面从所述交叉方向与所述压粉成型体中不是所述被处理部的部位相对。由此,结合上述旋转工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本发明的压粉成型体的边缘处理方法包括:搬运工序,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压粉成型体;第一处理工序,通过使第一旋转工具从上游侧与所述压粉成型体的被处理部的一个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后表面形成的第一角部接触,对所述第一角部进行处理;以及第二处理工序,通过使第二旋转工具从下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另一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前表面形成的第二角部接触,对所述第二角部进行处理,所述第二旋转工具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工具向下游侧位置偏移,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工具对所述第一角部进行处理时,通过所述第二旋转工具对所述第二角部进行处理。

根据该方法,在通过第一旋转工具对第一角部进行处理时,通过第二旋转工具对第二角部进行处理,因此,第一旋转工具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的力以及第二旋转工具向上游侧推回压粉成型体的力同时进行作用。而且,相对于被处理部,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大致位于对角线上,因此,这些力平衡性良好地发挥作用。因此,能够确保第一旋转工具与角部的接触时间,而不会因第一旋转工具的接触造成压粉成型体被不必要地向下游侧推压。其结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方法中,优选地,包括:第三处理工序,通过使第三旋转工具从上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另一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后表面形成的第三角部接触,对所述第三角部进行处理;以及第四处理工序,通过使第四旋转工具从下游侧与所述被处理部的一个侧面和所述被处理部的前表面形成的第四角部接触,对所述第四角部进行处理,所述第四旋转工具相对于所述第三旋转工具向下游侧位置偏移,在通过所述第三旋转工具对所述第三角部进行处理时,通过所述第四旋转工具对所述第四角部进行处理。

在该情况下,在通过第三旋转工具对第三角部进行处理时,通过第四旋转工具对第四角部进行处理,因此,第三旋转工具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的力和第四旋转工具向上游侧推回压粉成型体的力同时进行作用。而且,相对于被处理部,第三角部和第四角部大致位于对角线上,因此,这些力平衡性良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与上述同样地,确保了第三旋转工具与压粉成型体的角部的接触时间,从而能够适当地对四个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方法中,优选地,一边使所述第一旋转工具和所述第二旋转工具沿所述被处理部的延伸方向位移,一边对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进行处理。由此,旋转工具到达至被处理部的端部,从而更好地完成边缘处理。根据同样的理由,优选地,一边使所述第三旋转工具和所述第四旋转工具沿所述被处理部的延伸方向位移,一边对所述第三角部和所述第四角部进行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方法中,优选地,使限制面从上游侧与所述压粉成型体中不是所述被处理部的部位抵接,从而限制搬运时所述压粉成型体向上游侧移动。由此,结合上述旋转工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在该边缘处理方法中,优选地,使限制面从与搬运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与所述压粉成型体中不是所述被处理部的部位抵接,从而限制搬运时所述压粉成型体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或旋转。由此,结合上述旋转工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压粉成型体的一例的(a)立体图和(b)横向剖视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了边缘处理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搬运机构和旋转工具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的X-X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5是沿图3的Y-Y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6是表示压粉成型体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压粉成型体的一例的(a)立体图和(b)横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压粉成型体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对压粉成型体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截面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压粉成型体1具有在一对凸缘11、12之间形成有横截面呈大致四角形状的轴13的鼓形状。通过对该压粉成型体1进行热处理,能得到以轴13为绕线部的鼓型的磁芯。但是,如果在该状态下制造磁芯,则在实施绕线时线圈有可能被轴13的角部损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粉成型体1的轴13作为被处理部,对该角部实施作为边缘处理的倒角。具体而言,使用图2~5所示的边缘处理装置对有棱角的各角部13A~13D进行磨削,形成像图7那样弯曲的角部13A~13D。

边缘处理装置具有:搬运带2(搬运机构的一例),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压粉成型体1;作为第一旋转工具的旋转刷31,配置在与其搬运方向CD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3的下侧);以及作为第二旋转工具的旋转刷32,配置在该交叉方向的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3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处理装置还具有:作为第三旋转工具的旋转刷33,配置在所述交叉方向的另一侧;以及作为第四旋转工具的旋转刷34,配置在该交叉方向的一侧。在图3中,描绘了旋转刷的毛部39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其设置在整周。

搬运带2由组合了一对滑轮21的环状的齿形带构成,由与该滑轮21连接的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以规定的速度驱动。载置在搬运带2上的压粉成型体1沿规定的搬运路径被搬运,进一步地朝向搬运方向CD送出。以下,有时将搬运方向CD的后方侧(图3中的右侧)称为上游侧,将搬运方向CD的前方侧(图3中的左侧)称为下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搬运方向CD交叉的交叉方向相当于搬运带2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上下方向)。

如图2所示,在搬运带2的上游侧设置有向搬运带2供给压粉成型体1的供给装置41。在搬运带2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投入处理后的压粉成型体1的回收箱61。在搬运带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受由边缘处理产生的加工屑的容器62。在搬运带2的上方配置有像图4、5那样引导压粉成型体1的上表面的引导面46。引导面46沿搬运方向CD延伸,由在搬运带2的上方设置的顶板45的下表面形成。

供给装置41具有:传感器42,感测从振动型进料器63连续或不连续地送来的压粉成型体1;旋转台43,将从振动型进料器63送来的压粉成型体1分开;以及臂44,捡起旋转台43上的压粉成型体1并放置在搬运带2上。在放置于旋转台43之前将压粉成型体1的姿势排列整齐,将压粉成型体1以图3~5所示的规定的姿势放置在搬运带2上。搬运带2搬运轴13竖立的状态下的压粉成型体1。

如图4、5所示,引导面46与压粉成型体1的上表面相对,防止搬运时压粉成型体1抬起。引导面46配置在与压粉成型体1的上表面轻轻接触的高度,或者配置在与压粉成型体1的上表面设有微小的间隙的高度。根据该结构,由于没有从上下紧紧夹持压粉成型体1,因此,几乎不用担忧压粉成型体1(特别是凸缘11、12)破裂。另一方面,由于与旋转刷接触的压粉成型体1容易向搬运方向CD推压,因此,后述的结构是有用的。

在图3的俯视图中示出了该装置具有的搬运带2和旋转刷31~34。旋转刷31~34分别以旋转轴31a~34a为中心旋转,且由作为驱动装置的马达35(参照图2)驱动。旋转轴31a~34a分别朝向上下方向且沿作为被处理部的轴13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上下方向是与搬运方向CD和交叉方向都交叉的方向。旋转刷32沿与旋转刷31相同的LD方向旋转,在图3中,该旋转方向LD为逆时针方向。另外,旋转刷33沿与旋转刷31相反的RD方向旋转,在图3中,该旋转方向RD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刷34沿与旋转刷33相同的RD方向旋转。

旋转刷31~34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搬运带2与顶板45之间,使其周缘侵入搬运带2的上方。如图3所示,旋转刷31和旋转刷32隔着搬运带2彼此相对,它们的周缘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小于轴13的宽度W。其结果,旋转刷31、32从水平方向与通过它们之间的压粉成型体1的轴13接触。旋转刷33、34也与其同样地构成。

旋转刷31能够从上游侧与作为被处理部的轴13的一个侧面(图3中的下侧的侧面)和轴13的后表面形成的角部13A(相当于第一角部)接触。旋转刷31的毛部39从交叉方向的一侧侵入搬运带2的上方,在向下游侧移动的过程中对角部13A进行磨削。另外,旋转刷32能够从下游侧与轴13的另一侧面(图3中的上侧的侧面)和轴13的前表面形成的角部13B(相当于第二角部)接触。旋转刷32的毛部39从交叉方向的另一侧侵入搬运带2的上方,在向上游侧移动的过程中对角部13B进行磨削。

在该装置中,在旋转刷31对角部13A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倒角)时,为了使旋转刷32对角部13B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倒角),旋转刷32以隔着搬运路径(即,夹着搬运带2)与旋转刷31相对且相对于该旋转刷31向下游侧位置偏移。位置偏移量D1是在搬运方向CD上的旋转轴31a、32a的轴间距离,设定为提供同时处理角部13A和角部13B的时间的程度的大小。另外,由于旋转刷31、32彼此相对,因此,位置偏移量D1被设定为不超过旋转刷31、32的直径的大小。

位置偏移量D1在起到上述作用的范围内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设定为轴13的长度L的10~300%,在更窄的范围内设定为长度L的50~200%。该长度L作为在搬运方向CD上的角部13A与角部13B之间的距离而测定。在一个具体例中,能够使用将位置偏移量D1(以及后述的位置偏移量D2)设定为3mm的装置,分别适当地对长度L为4mm的压粉成型体和长度L为3mm的另一压粉成型体进行倒角处理。

因此,使用该装置的边缘处理方法包括:搬运工序,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压粉成型体1;第一处理工序,通过使旋转刷31从上游侧与角部13A接触,对角部13A进行处理;以及第二处理工序,通过使旋转刷32从下游侧与角部13B接触,对角部13B进行处理。另外,旋转刷32相对于旋转刷31向下游侧位置偏移,在通过旋转刷31对角部13A进行处理时,通过旋转刷32对角部13B进行处理。

通过这样配置的旋转刷31、32对角部13A、13B进行处理,在对角部13A和角部13B进行处理时,旋转刷31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1的力和旋转刷32向上游侧推回压粉成型体1的力同时进行作用。而且,相对于作为被处理部的轴13的横截面,角部13A和角部13B大致位于对角线上,因此,这些力平衡性良好地进行作用。因此,因旋转刷31的接触不会造成压粉成型体1被不必要地向下游侧推压,从而能够确保旋转刷31与角部13A的接触时间。另外,也能够抑制压粉成型体1因旋转刷32的接触而被推回至上游侧。

旋转刷33能够从上游侧与作为被处理部的轴13的另一侧面和轴13的后表面形成的角部13C(相当于第三角部)接触。与上述旋转刷31同样地,旋转刷33在搬运带2的上方在向下游侧移动的过程中对角部13C进行磨削。另外,旋转刷34能够从下游侧与轴13的一个侧面和轴13的前表面形成的角部13D(相当于第四角部)接触。与上述旋转刷32同样地,旋转刷34在搬运带2的上方在向上游侧移动的过程中对角部13D进行磨削。

在旋转刷33对角部13C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倒角)时,为了使旋转刷34对角部13D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倒角),旋转刷34以隔着搬运路径(即,夹着搬运带2)与旋转刷33相对且相对于该旋转刷33向下游侧位置偏移。位置偏移量D2是搬运方向CD上的旋转轴33a、34a的轴间距离,设定为提供同时处理角部13C和角部13D的时间的程度的大小。位置偏移量D2也可以为与位置偏移量D1相同的大小。

因此,使用该装置的边缘处理方法在上述第一处理工序和第二处理工序之后包括:第三处理工序,通过使旋转刷33从上游侧与角部13C接触,对角部13C进行处理;以及第四处理工序,通过使旋转刷34从下游侧与角部13D接触,对角部13D进行处理。另外,旋转刷34相对于旋转刷33向下游侧位置偏移,在通过旋转刷33对角部13C进行处理时,通过旋转刷34对角部13D进行处理。

通过这样配置的旋转刷33、34对角部13C、13D进行处理,旋转刷33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1的力和旋转刷34向上游侧推回压粉成型体1的力同时进行作用。而且,相对于作为被处理部的轴13的横截面,角部13C和角部13D大致位于对角线上,因此,这些力平衡性良好地进行作用。因此,因旋转刷33的接触不会造成压粉成型体1被不必要地向下游侧推压,从而能够确保旋转刷33与角部13C的接触时间。另外,也能够抑制压粉成型体1因旋转刷34的接触而被推回至上游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1的轴13的角部13A~13D实施作为边缘处理的倒角。在处理后的压粉成型体1中,如图3左侧的放大图或图7所示,轴13的角部13A~13D分别呈圆形形状。因此,对于通过对该压粉成型体1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磁芯而言,在实施绕线时不会损坏线圈。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刷31~34具有毛部39从圆盘状的基部38放射状地延伸的结构,该毛部39以沿旋转方向(旋转方向LD或旋转方向RD)形成凸形的方式弯曲。因此,容易从与轴13的角部接触的状态沿旋转方向移动,从而对实施边缘处理有利。毛部39由含有氧化铝等磨粒的树脂形成,因此,对压粉成型体1的磨削能力优良,这样一来,对角部过度磨削的担忧比金属制刷少。作为这种旋转刷,例如,能够使用住友3M公司制的径向鬃毛玛格丽特圆盘(radial bristle margaret disk)。作为旋转工具,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使用具有6尼龙或带磨粒尼龙的毛部的滚刷、棉纱抛光轮。

优选地,旋转刷31~34的厚度(毛部39的厚度)小于轴13的高度H(参照图4),以使毛部39容易地侵入一对凸缘11、12之间,例如,设定为比高度H小0.5~1mm。但是,在该情况下,对轴13的端部的处理有可能不充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使旋转刷31、32沿作为轴13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位移,一边对角部13A、13B进行处理。对于旋转刷33、34而言,也是同样的。

如图2所示,该边缘处理装置设置在工作台50上,搬运带2、顶板45、上基座构件56经由支撑构件51、52固定在工作台50上。顶板45经由支撑构件64、连接部65以及上基座构件56与处于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支撑构件52连接。顶板45以能够相对于上基座构件56上下移动的方式进行安装。另外,在图示的状态下,为了容易使顶板45在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高度一致,通过带59连接在上游侧的连接部65的上端侧设置的滑轮67和在下游侧的连接部65的上端侧设置的滑轮67,将安装在上游侧的滑轮67的定位用的手柄的旋转操作向下游侧的滑轮67传递,从而使顶板45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上下移动同步。旋转刷31~34分别经由减速机80与马达35连接。旋转刷31~34分别经由固定并保持减速机80的固定构件58、定位载物台68以及连接构件57被支撑构件53支撑。该支撑构件53以相对于与支撑构件52连接的上基座构件56能够相对地沿上下方向位移的方式组合。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凸轮54介于上基座构件56与支撑构件53之间,支撑构件53与该凸轮54的旋转联动而随着设置于上基座构件56的未图示的引导销上下移动,与之伴随,旋转刷31~34也上下移动。另外,通过定位载物台68能够调整并确定旋转刷31~34的初始位置。

这样,旋转刷31、32构成为分别沿上下方向在凸轮54所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位移,所述上下方向是与搬运方向CD和交叉方向都交叉的方向。由此,到达至作为被处理部的轴13的端部,从而更好地完成边缘处理。另外,旋转刷33、34也构成为分别沿上下方向自由位移。上下方向上的旋转刷31~34的位移量(支撑构件53的上下移动的移动量)能够通过改变凸轮54的形状来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刷31~34的转速彼此相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存在旋转刷31、33向下游侧推压压粉成型体1压出的力大而压粉成型体1在搬运带2上滑动的情况,则通过相对地增大与其相对的旋转刷32、34的转速,能够消除这种情况。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也可以相对地增大旋转刷31、33的转速。

如图3、4所示,在搬运带2上沿搬运方向CD断续地形成有多个凹部22,在各凹部22配置有压粉成型体1。凹部22的上游侧的壁面形成为从上游侧与相当于压粉成型体1中不是被处理部(轴13)的部位的凸缘12相对的限制面2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限制面23与压粉成型体1的凸缘12抵接,来限制搬运时压粉成型体1向上游侧移动。由此,结合上述旋转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1的轴13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另外,通过使限制面23与凸缘12抵接而不是与轴13抵接,能够不妨碍旋转刷与轴13接触。

为了能够确保将压粉成型体1放置在搬运带2上时的操作性,凹部22在搬运方向CD上比凸缘12更长。例如,在凸缘12的长度为10mm的情况下,将凹部22的长度设定为14mm。这样,即使是将压粉成型体1配置在凹部22内的结构,由于在搬运方向CD上在该凹部22的壁面与压粉成型体1之间设有间隙,因此,防止压粉成型体1被向下游侧不必要地推压的上述结构是有用的。

优选地,将凹部22的深度设定为与凸缘12的厚度相同或以下。例如,在凸缘12的厚度为1mm的情况下,将凹部22的深度设定为0.6mm。由此,由于凸缘12的上表面12a处于与搬运带2的表面相同的高度或者比搬运带2的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不妨碍旋转刷与轴13的下端部接触。

如图5所示,在相当于交叉方向(图5中的左右方向)的搬运带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与相当于压粉成型体1中不是被处理部的部位的凸缘12相对的限制面24。该限制面24由在搬运带2上相邻设置的引导构件25的侧面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后述的限制面47限制了搬运时压粉成型体1沿交叉方向移动和旋转,取而代之或除此以外,也可以利用限制面24。优选地,限制面24的上端处于与凸缘12的上表面12a相同的高度或者比凸缘12的上表面12a更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不妨碍旋转刷与轴13的下端部接触。

在搬运带2的上方设有从交叉方向与相当于压粉成型体1中不是被处理部的部位的凸缘11相对的限制面47。该限制面47由在顶板45上相邻设置的引导构件48的端面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限制面47从交叉方向与压粉成型体1的凸缘11抵接,从而限制搬运时压粉成型体1沿交叉方向移动或旋转。由此,结合上述旋转刷的位置关系带来的改善效果,能够适当地对压粉成型体1的轴13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优选地,限制面47的下端处于与凸缘11的下表面11a相同的高度或者比凸缘11的下表面11a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不妨碍旋转刷与轴13的上端部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对压粉成型体1的轴13的角部实施倒角的例子,除了倒角以外,也可以实施作为边缘处理的去除毛刺。或者,也能够在实施倒角的同时实施去除毛刺。

作为边缘处理的对象的压粉成型体并不限定于像图1那样的形状,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在图6所示的压粉成型体7中,也能够将在一对凸缘71、72之间形成的板状的轴73作为被处理部,对该轴73的角部实施边缘处理。也可以在凸缘形成有切口。此外,实施边缘处理的压粉成型体并不限定于在轴的两端部形成有凸缘的形状,也可以为仅在轴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凸缘的形状。

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变更。因此,例如,在仅在第一角部等特定的角部产生毛刺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不具有第三旋转工具、第四旋转工具的结构。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轴竖立的状态下搬运压粉成型体的例子,但也可以在轴放平的状态下搬运压粉成型体。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压粉成型体的轴作为被处理部的例子,但也可以将轴以外的部位作为被处理部,也能够对不具有轴的压粉成型体进行处理。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与搬运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在将平板状的压粉成型体8沿搬运方向CD搬运,并将上述压粉成型体8的整体作为被处理部而对角部8A~8D实施边缘处理(例如,去除毛刺)的情况下等,在被处理部的延伸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将与搬运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作为铅垂方向,并将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旋转轴的旋转刷配置在搬运路径的上下是有用的。

搬运带的结构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搬运带作为搬运机构的例子,但只要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压粉成型体,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搬运链或其他机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压粉成型体

2 搬运带(搬运机构的一例)

11 凸缘

12 凸缘

13 轴(被处理部的一例)

13A 角部(第一角部)

13B 角部(第二角部)

13C 角部(第三角部)

13D 角部(第四角部)

22 凹部

23 限制面

31 旋转刷(第一旋转工具的一例)

32 旋转刷(第二旋转工具的一例)

33 旋转刷(第三旋转工具的一例)

34 旋转刷(第四旋转工具的一例)

41 供给装置

45 顶板

46 引导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