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比较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的方法

一种比较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药物靶点相似性度量的中药复方临床疗效与适应症的比较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中药复方的中药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基因或蛋白),整合了生物网络构建与模块划分、组方配伍加权、基因集对比分析及相似性度量等方法来比较不同中药复方针对同一疾病或表型(症状)的临床效益。具体步骤包括:获取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集合;获取化学成分集合对应的作用靶点集合;构建靶点网络及划分网络模块;根据中药复方的配伍关系进行相应的靶点加权;获取疾病或表型(症状)的相关基因集合;中药复方靶点、网络和模块靶点、加权靶点分别与疾病或表型基因进行基因集对比分析,利用相似性系数比较不同中药复方对同一疾病或表型的相关性。本发明可应用于中药复方临床定位、中药复方适应症选择、中药复方比较效益分析等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0737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忠;李兵;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98352.X

  • 发明设计人 李兵;王忠;

    申请日2016-11-1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伟

  • 地址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29: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30

    授权

    授权

  • 2018-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9/00 申请日:2016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利用生物大数据进行中药复方临床效益比较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成药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具有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可常备久服的优点,在中西医临床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中成药产业也因此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政策、经济原因及中医药自身特点的影响,中成药产业发展和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同品种重复率高、临床定位模糊、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中成药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对同类中成药进行效益比较、分析,从而明确产品的定位,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及适应症选择。

传统的药物临床价值对比通常通过“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方法,而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机制复杂、品种众多的中成药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

高通量测序技术、多组学研究的发展催生了生物大数据,利用这些生物大数据开展药物、疾病与靶点之间的研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也为研究者利用生物大数据、生物网络等方法进行中药复方临床效益比较分析带来了机遇。

发明内容

高通量测序技术、多组学研究的发展催生了生物大数据,利用这些生物大数据开展药物、疾病与靶点之间的研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也为研究者利用生物大数据、生物网络等方法进行中药复方临床效益比较分析带来了机遇。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不同中药复方(中成药)所作用的靶点与疾病或表型(症状)相关靶点的对接进行药物临床效益的分析比较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比较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获取第一中药复方和第二中药复方中每味药物包含的化学成分,得到对应的第一化学成分集合和第二化学成分集合;

(2)对于步骤(1)中第一化学成分集合和第二化学成分集合中的全部化学成分,分别获取对应的作用靶点集合,得到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

(3)获取与一种或多种疾病或疾病症状相关的靶点集合;

(4)分别计算步骤(2)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与步骤(3)的靶点集合的相似性系数,得到第一相似性系数和第二相似性系数,比较所述第一相似性系数和第二相似性系数,二者中较高的相似性系数代表对应的中药复方对所述一种或多种疾病或疾病症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或者代表所述一种或多种疾病或疾病症状是对应的中药复方的更好的适应症。

所述步骤(1)中,优选地,第一中药复方和第二中药复方分别是由两味或两味以上中药组成的方剂,包括中药汤剂和各种制剂类型的中成药;

优选地,第一中药复方和第二中药复方是已上市的中成药复方;更优选地,第一中药复方和第二中药复方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类似的中成药复方;

第一化学成分集合和第二化学成分集合的获取为本领域公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得。

所述步骤(2)中,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的获取为本领域公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得。

优选地,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的靶点是基因或蛋白。

所述步骤(3)中,与一种或多种疾病或疾病症状相关的靶点集合的获取为本领域公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得;

优选地,与一种或多种疾病或疾病症状相关的靶点集合中的靶点是基因或蛋白。

所述步骤(4)中,优选地,通过靶点集合对比方法分别计算第一相似性系数和第二相似性系数。更优选地,第一相似性系数和第二相似性系数为杰卡德相似性系数(Jaccardsimilarity coefficient)或Dice相似系数(Dice‘coefficient)。

可选地,对于步骤(2)中获得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分别进行靶点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因此可选地,步骤(2)包括:

(2-1A)对于步骤(1)中第一化学成分集合和第二化学成分集合中的全部化学成分,分别获取对应的作用靶点集合,得到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

(2-2A)基于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的已知靶点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构建靶点网络,得到第一作用靶点网络和第二作用靶点网络;

(2-3A)以节点数≥3,分别对步骤(2-2A)的第一靶点网络和第二靶点网络进行模块划分,得到第一模块集合与第二模块集合,然后将划分到第一模块集合中的靶点作为筛选后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将划分到第二模块集合中的靶点作为筛选后的第二作用靶点集合,用于进行步骤(4)中与步骤(3)的靶点集合对比分析。

所述步骤(2-1A)中,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的获取为本领域公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得。

优选地,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的靶点是基因或蛋白。

所述步骤(2-2A)中,优选地,构建靶点网络通过将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的全部靶点映射到已知的靶点关系中进行;

所述步骤(2-3A)中,优选地,模块划分通过选自聚类、启发式搜索、种子扩展、矩阵分解、拓扑网络等的方法进行;更优选地,采用选自分层聚类算法、MCODE、MCL、CFinder、CPM、SPC、G-N algorithm、ModuLand、DME、MINE、SVD的方法进行。

可选地,对于步骤(2)中获得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按照中药复方的组方配伍特点对靶点进行加权。因此可选地,步骤(2)包括:

(2-1B)对于步骤(1)中第一化学成分集合和第二化学成分集合中的全部化学成分,分别获取对应的作用靶点集合,得到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

(2-2B)对于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的全部靶点,按照中药复方配伍中君、臣、佐、使药类别对应靶点权重递减的方式进行靶点集合的加权,得到加权后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加权后的第二作用靶点集合,用于进行步骤(4)中与步骤(3)的靶点集合对比分析。

所述步骤(2-1B)中,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的获取为本领域公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得。优选地,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的靶点是基因或蛋白。

所述步骤(2-2B)中,优选地,按照复方中君、臣、佐、使药类别的实际组方用量比例对其相应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进行加权;更优选地,将君、臣、佐、使药类别的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按照8:4:2:1、4:2:1:1或2:1:1:1的比例进行加权。其中当化学成分或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同时归属于多个类别时,按照君、臣、佐、使药类别递减的优先级,将所述化学成分或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判定为优先级较高的类别。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基因集对比分析方法和相似性系数度量比较两个或以上中药复方的临床作用,技术路线图见图1。如两个中成药相比,某个中成药的靶点与疾病或症状靶点的相似性系数较高,这说明其对这个疾病或症状有更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并且,除了直接的中药复方靶点和疾病或症状靶点的分析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将中成药复方靶点按照组方配伍原则进行加权的方式,即按照复方的君、臣、佐、使药分别赋予其靶点相应的权重,然后再比较加权后的相似性系数。此外,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通常都是分子、基因、蛋白相互调节作用的结果,而中成药也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相互作用的特点,因此将中成药靶点的相互作用考虑进来,从中药靶点网络和模块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本发明的方法涵盖了以下技术要点:

1.以中药复方的成分靶点与疾病或症状的相关基因进行匹配,从而比较分析两个或以上复方的临床效益;

2.对复方靶点和疾病或症状基因进行基因集对比分析,利用相似性系数(如杰卡德相似系数)来比较不同复方的作用;

3.对复方的成分靶点进行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将构成网络或被划入模块的靶点与疾病或症状基因进行基因集对比分析,从网络、模块层面进行不同复方作用的比较;

4.根据复方的配伍特点对靶点进行加权,君药权重较高,臣药次之。对加权后的靶点进行对比分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技术路线图。

图2示出实施例1中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组成药物、成分、基因靶点及模块数量。

图3示出实施例1中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靶点基因集合分别于中风表型基因集合的相似性。

图4示出实施例2中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失语总分、失语商上的临床试验结果。

图5示出实施例3中芪蛭通络胶囊和华佗再造丸靶点基因集合分别于中风表型基因集合的相似性。

图6示出实施例4中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华佗再造丸靶点基因集合分别于中风表型基因集合的相似性。

图7示出实施例5中复方血栓通胶囊和溶栓脑通胶囊靶点蛋白集合分别于中风表型相关蛋白集合的相似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实施例1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适应症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方法对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在治疗脑缺血中风及其主要症状(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变化)上的临床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化学成分

芪蛭通络胶囊组方包括26味中药,包括水蛭、地龙、全蝎、土鳖虫、白僵蚕、人参、黄芪、麦门冬、当归、川芎、何首乌、五味子、红花、毛冬青、赤芍、鸡血藤、丹参、泽兰、郁金、姜黄、天麻、肉桂、羌活、猪牙皂、胆南星、冰片。步长脑心通胶囊组方中包含16味中药,包括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两个复方中每味药物包含的化学成分。经检索、合并和查重,共得到了芪蛭通络胶囊的981个化学成分,步长脑心通胶囊的523个化学成分。

芪蛭通络胶囊所包含的化学成分部分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步长脑心通胶囊所包含的化学成分部分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步骤2:获取两个复方化学成分的基因靶点

对两个复方多包含的每个化学成分,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其作用基因靶点。同样,经过检索、合并和查重,共得到芪蛭通络胶囊的基因靶点11774个,步长脑心痛胶囊的基因靶点10317个。

芪蛭通络胶囊化学成分所对应的靶点部分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步长脑心通胶囊化学成分所对应的靶点部分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成分基因靶点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ALOX15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CAT2-己醇KCNB1科罗索酸CTNNB13,4-二羟基苯乙酮COMT原儿茶酮TGFB1原儿茶酮S100B原儿茶酮AGER原儿茶酮FGF2原儿茶酮HMGB1原儿茶酮SMAD2齐墩果酸3IL22齐墩果酸3IL31齐墩果酸3IL4齐墩果酸3IL5齐墩果酸3IL6齐墩果酸3TSLP苯乙酮OLFR151苯乙酮GNAO1

步骤3:获取缺血性中风疾病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基因数据

通过数据库分别检索与中风、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相关的基因,形成疾病和症状基因集合,对每个疾病和症状相关基因进行规范和去重。经OMIN、HPO(human phenotype ontology)数据库检索,得到的相关基因数量为:

中风1356个、偏瘫157个、麻木118个、口眼歪斜100个、言语不清237个、认知障碍826个、共济失调462个、眩晕29个、腱反射亢进354个和运动机能902个。

部分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步骤4:靶点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

根据基因间关系,对步骤2得到的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基因靶点集合进行靶点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

基因间关系下载于HPRD数据库,将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基因靶点集合中的全部靶点映射到已知的基因关系中,形成靶点网络。以节点数=3,采用MCODE方法(Cutoff=0.2;K-Core=2;种子深度=100)对两个中成药复方的靶点网络进行模块划分。得到芪蛭通络胶囊的靶点网络,其节点数为5674,边为19227;得到步长脑心通胶囊靶点网络,其节点数为5407,边为19362。经模块划分,两个复方的靶点网络都得到了53个模块,被划入模块的基因靶点数分别为645和657。

因此得到了芪蛭通络胶囊的筛选后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包括645个基因靶点;得到了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筛选后的第二作用靶点集合,包括657个基因靶点。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组成药物、成分、基因靶点及模块数量见图2。

步骤5:靶点的配伍加权

按照两个中成药复方的组方配伍特点,对步骤4得到的筛选后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筛选后的第二作用靶点集合中靶点进行加权。

按照中药复方配伍中君、臣、佐、使药类别对应靶点权重递减的方式进行靶点集合的加权,本实施例中按照2:1:1:1的比例,对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君药对应的靶点进行2倍的加权,即按照君药成分的靶点作用相当于其他成分靶点的2倍进行后续计算。当化学成分或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同时归属于多个类别时,按照君、臣、佐、使药类别递减的优先级,将所述化学成分或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判定为优先级较高的类别。

得到两个复方君药加权后的靶点集合,即芪蛭通络胶囊的加权后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和步长脑心通胶囊的加权后的第二作用靶点集合。

步骤6:基因集合对比分析和相似性系数计算

将步骤5得到的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加权后的基因作用靶点集合分别与步骤3得到的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基因集合进行基因集合对比分析,计算两个中成药复方的作用靶点集合分别与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靶点集合的相似性系数(本实施例采用杰卡德相似系数),结果见下表6和图3。

表6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芪蛭通络胶囊的靶点基因与麻木、言语不清、共济失调、运动机能的表型基因相似性系数最高,而步长脑心通胶囊的全部靶点基因与认知障碍的表型基因相似性系数最高。

实施例2芪蛭通络胶囊与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试验验证

观察芪蛭通络胶囊和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相关症状的疗效。关注药物临床实际情况下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试验组:芪蛭通络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早饭、晚饭后各服1次。

样本例数:68例,两组各34例。

疗效性观察指标:

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的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语言功能的评价采用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评定。

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的改善: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蛭通络胶囊优于步长脑心通。

两组治疗前后失语症状的改善:在失语总分、失语商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芪蛭通络在改善失语总分、失语商方面优于步长脑心通(P=0.05)。

结果见图4。通过临床试验结果证实:芪蛭通络胶囊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A)、失语总分、失语商(4B)方面优于步长脑心痛,这一结果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实施例3:芪蛭通络胶囊和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的临床适应症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比芪蛭通络胶囊和华佗再造丸在治疗脑缺血中风及其主要症状(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变化)上的临床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利用芪蛭通络胶囊和华佗再造丸的全部靶点基因与中风及其症状的相关基因进行基因集合对比分析,不进行药物靶点基因的模块划分和靶点的配伍加权,利用杰卡德相似性系数对其进行比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化学成分

芪蛭通络胶囊组方包括26味中药,包括水蛭、地龙、全蝎、土鳖虫、白僵蚕、人参、黄芪、麦门冬、当归、川芎、何首乌、五味子、红花、毛冬青、赤芍、鸡血藤、丹参、泽兰、郁金、姜黄、天麻、肉桂、羌活、猪牙皂、胆南星、冰片。华佗再造丸组方中包含7味中药,包括川芎、吴茱萸、冰片、当归、红花、天南星、马钱子。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两个复方中每味药物包含的化学成分。经检索、合并和查重,共得到了芪蛭通络胶囊的981个化学成分,华佗再造丸的317个化学成分。

华佗再造丸所包含的化学成分部分数据如下表7所示。

表7

步骤2:获取两个复方化学成分的基因靶点

对两个复方所包含的每个化学成分,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其作用基因靶点。同样,经过检索、合并和查重,共得到芪蛭通络胶囊的基因靶点11774个,华佗再造丸的基因靶点9311个。

华佗再造丸化学成分所对应的靶点部分结果如下表8所示。

表8

步骤3:获取缺血性中风疾病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基因数据

通过数据库分别检索与中风、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相关的基因。所用数据与实施例1中相同。

步骤4:基因集合对比分析和相似性系数计算

将步骤2得到的芪蛭通络胶囊和华佗再造丸的基因作用靶点集合分别与步骤3得到的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基因集合进行基因集合对比分析,计算芪蛭通络胶囊和华佗再造丸基因靶点集合分别与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靶点集合的相似性系数(本实施例采用杰卡德相似系数),结果见下表9和图5。

表9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华佗再造丸的基因靶点与偏瘫、口眼歪斜、眩晕的表型基因相似性系数较高,芪蛭通络胶囊的靶点基因与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运动机能的表型基因相似性系数较高。

实施例4: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的临床适应症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比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华佗再造丸在治疗脑缺血中风及其主要症状(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变化)上的临床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对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华佗再造丸的靶点基因进行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利用被划入模块内的基因与中风及其症状的相关基因进行基因集合对比分析,利用杰卡德相似性系数对其进行比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化学成分

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组方包含16味中药,包括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华佗再造丸组方中包含7味中药,包括川芎、吴茱萸、冰片、当归、红花、天南星、马钱子。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华佗再造丸的组成化学成分与实施例1、实施例3中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华佗再造丸的化学成分相同。

步骤2:获取两个复方化学成分的基因靶点

同样,对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华佗再造丸所包含的每个化学成分,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其作用的基因靶点集合。本实施例中所获得的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华佗再造丸组成化学成分所对应的基因靶点集合与实施例1、实施例3中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华佗再造丸的基因靶点集合相同。

步骤3:获取缺血性中风疾病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基因数据

通过数据库分别检索与中风、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相关的基因。所用数据与实施例1中相同。

步骤4:靶点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

根据基因间关系,对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华佗再造丸的基因靶点集合进行网络构建和模块划分。

基因间关系下载于HPRD数据库,将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基因靶点集合中的全部靶点映射到已知的基因关系中,形成靶点网络。以节点数=3,采用MCODE方法(Cutoff=0.2;K-Core=2;种子深度=100)对两个中成药复方的靶点网络进行模块划分。得到步长脑心通胶囊的靶点网络,其节点数为5407,边为19362;得到华佗再造丸的靶点网络,其节点数为4910,边为15162。经模块划分,步长脑心通胶囊的靶点网络得到了53个模块,被划入模块的基因数为657个;华佗再造丸的靶点网络得到了52个模块,被划入模块的基因数为484个。

因此得到了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筛选后的第一作用靶点集合,包括657个基因靶点;得到了华佗再造丸的筛选后的第二作用靶点集合,包括484个基因靶点。

步骤5:基因集合对比分析和相似性系数计算

将步骤4得到的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华佗再造丸的筛选后的基因靶点集合分别与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基因集合进行基因集合对比分析,计算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华佗再造丸的基因靶点集合分别与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相关基因集合的相似性系数(本实施例采用杰卡德相似系数),结果见下表10和图6。

表10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步长脑心通胶囊的靶点基因与麻木、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运动机能的表型基因相似性系数较高,华佗再造丸的靶点基因与偏瘫、口眼歪斜、眩晕的表型基因相似性系数较高。

实施例5:复方血栓通胶囊和溶栓脑通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适应症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对比复方血栓通胶囊和溶栓脑通胶囊在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其主要症状(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变化)上的临床效益进行比较分析。

本实施例利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和溶栓脑通胶囊的全部靶点蛋白与中风及其症状的相关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基因集合对比分析,不进行药物靶点蛋白的模块划分和靶点的配伍加权,利用Dice相似性系数对其进行比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两个中成药复方的化学成分

复方血栓通胶囊组方包括4味中药,包括三七,黄芪,丹参,玄参。溶栓脑通胶囊组方中包含6味中药,包括三七、地龙、雪胆提取物、冬虫夏草、山药、甘草。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两个复方中每味药物包含的化学成分。经检索、合并和查重,共得到了复方血栓通胶囊的345个化学成分,溶栓脑通胶囊的408个化学成分。

步骤2:获取两个复方化学成分的蛋白靶点

对两个复方所包含的每个化学成分,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其作用蛋白靶点。同样,经过检索、合并和查重,共得到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蛋白靶点1418个,溶栓脑通胶囊的基因靶点905个。

复方血栓通胶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蛋白如下表11所示。

表11

溶栓脑通胶囊部分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蛋白如下表12所示。

表12

步骤3:获取缺血性中风疾病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蛋白数据

通过数据库分别检索与中风、偏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眩晕、腱反射亢进和运动机能相关的蛋白。所用数据为实施例1中基因编码蛋白。

步骤4:集合对比分析和相似性系数计算

将步骤2得到的复方血栓通胶囊和溶栓脑通胶囊的蛋白作用靶点集合分别与步骤3得到的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相关蛋白集合进行集合对比分析,计算方血栓通胶囊和溶栓脑通胶囊蛋白靶点集合分别与中风及其主要症状的靶点集合的相似性系数(本实施例采用Dice系数),结果见下表13和图7。

表13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蛋白靶点与偏瘫、口眼歪斜、腱反射亢进的表型蛋白相似性系数较高,溶栓脑通胶囊的靶点蛋白与麻木、言语不清、认知障碍、共济失调、运动机能的表型蛋白相似性系数较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