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热塑性弹性体100份;氯丁橡胶0‑10份;增粘树脂10‑20份;环保溶剂60‑100份;流平剂1‑3份;消泡剂3‑5份;颜料1‑5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包装保护方法,可以用于异形件的包装保护,克服常规包装保护方式的缺点。这种包装保护方式施工简单,保护膜韧性好,可以避免表面划伤,去除保护膜也容易,不会出现残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9554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智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365002.0

  • 发明设计人 张安洪;刘燕锋;李冬福;叶锐康;

    申请日2017-12-18

  • 分类号C09D127/06(20060101);C09D153/02(20060101);C09D175/04(20060101);C09D111/00(20060101);C09D201/00(20060101);C09D7/65(20180101);C09D5/20(20060101);C09D7/20(20180101);

  • 代理机构44371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恒韬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十路4号国际金融孵化中心35栋B座1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06: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05

    授权

    授权

  • 2018-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D127/06 申请日:2017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4-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剥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物品表面包装保护的一般是OPP、PET、PVC等膜材,这些膜材要么是通过缠绕在物品表面起到保护作用,要么是通过静电吸附覆盖在物品表面,要么是膜材具有表面粘性可以贴合在物品表面。这几种保护方式都存在一定弊端:缠绕的保护方式可以用于异形件的保护,但是不够美观,与现代的包装理念不符;静电吸附和自带粘性的表面贴合都要求保护面试平整,如果保护面出现有镂空、凹槽、凸起等情形时就无法起到保护作用了;如果物品是不规整形体时且保护面出现有镂空、凹槽、凸起等情形时,常规的包装保护方法就起不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方法是在受保护的物品表面喷涂自干型可剥胶,待可剥胶自干后就在物品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如果物品需要使用时就可以撕下保护膜。由于可剥胶是可喷涂的,其形成的保护膜就不会受物品形状和表面状况限制,只要是能喷涂到的地方就能形成一致连续的保护膜。而且可剥胶形成的保护膜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满足表面保护的要求,在保护膜去除时也不会出现保护膜断裂、残胶等现象。

可剥胶的固化方式可以是UV固化型、热固化型和自干型。UV 固化型可剥胶从成分上杜绝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使用,更加环保,无毒无害,其固化成膜时间短,30 秒以内可以完全固化成膜,大大提高了触摸屏生产的效率。但是相当多的UV单体或齐聚物还是对操作的人员有伤害的,而且固化一定得有UV固化设备。热固型可剥胶由于环保的进步也逐渐摒弃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环保型增塑剂,但是其固化一般要求是120℃ -150℃,20min-60min,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缺点,同样也需要加热的设备满足生产的要求。传统的自干型可剥胶因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溶剂而受到人们的诟病,毕竟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自干型可剥胶不需要外加的能量和专门的固化设备就可以实现固化,节约了能量,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而且其自干的速度也比较快,5-8分钟内就可以完全表干进入下一道工序,相对于热固化型来说效率提高了不少。

本发明采用的是复配的环保溶剂,与树脂的相溶性比较好,能够让树脂较容易溶解溶剂中。环保溶剂对人身体基本上没有影响,气味也比较小,对工作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包装保护方法,可以用于异形件的包装保护,克服常规包装保护方式的缺点。这种包装保护方式施工简单,保护膜韧性好,可以避免表面划伤,去除保护膜也容易,不会出现残留。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0份;

氯丁橡胶 0-10份

增粘树脂 10-20份;

环保溶剂 60-100份;

流平剂 1-3份;

消泡剂 3-5份;

颜料 1-5份;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TPU、SIS、TPV、SEBS、TPVC、SEPS等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地,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萜烯树脂、C5树脂、C9树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地,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2-5:1。

优选地,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C5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3:1。

优选地,增粘树脂为C5树脂和C9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2-4。

优选地,环保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6#溶剂油、120#溶剂油、200#溶剂油、烷烃溶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地,消泡剂为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任一种或以上。

优选地,流平剂为有机硅类流平剂和丙烯酸酯类流平剂重量份数比为2-6:1的混合。

优选地,颜料为铁蓝、群青蓝、钴蓝或酞菁蓝的任一种。

所述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其制备方法为: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包装保护方法,可以用于异形件的包装保护,克服常规包装保护方式的缺点。这种包装保护方式施工简单,保护膜韧性好,可以避免表面划伤,去除保护膜也容易,不会出现残留。

本发明提出的自干型的固化工艺,无需外加能量,无需专门的设备就可以实现保护膜的固化,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分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增粘树脂 2kg;

环保溶剂 7kg;

流平剂 0.2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2kg;

热塑性弹性体为TPVC和SEPS混合,重量份数比为3:1。

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5:1。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1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2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氯丁橡胶 0.2kg

增粘树脂 1kg;

环保溶剂 8kg;

流平剂 0.1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5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TPU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3:1。

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2:1。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2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3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氯丁橡胶 0.5kg

增粘树脂 1.2kg;

环保溶剂 9kg;

流平剂 0.3kg;

消泡剂 0.4kg;

颜料 0.3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SIS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1。

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5:1。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3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4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氯丁橡胶 0.8kg

增粘树脂 1.5kg;

环保溶剂 10kg;

流平剂 0.1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1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TPV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2。

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C5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1。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4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5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氯丁橡胶 0.7kg

增粘树脂 1.6kg;

环保溶剂 8kg;

流平剂 0.3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1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TPV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2。

增粘树脂为松香树脂和C5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3:1。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5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6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氯丁橡胶 0.9kg

增粘树脂 1.8kg;

环保溶剂 8kg;

流平剂 0.2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3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SEBS以重量份数比为3:2的比例的混合物。

增粘树脂为C5树脂和C9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3。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6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7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氯丁橡胶 0.3kg

增粘树脂 2kg;

环保溶剂 9kg;

流平剂 0.2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5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SEBS以重量份数比为1:1的比例的混合物;

增粘树脂为C5树脂和C9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2。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和氯丁橡胶,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7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实施例8

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热塑性弹性体 10kg;

增粘树脂 2kg;

环保溶剂 10kg;

流平剂 0.1kg;

消泡剂 0.3kg;

颜料 0.5kg;

热塑性弹性体为SBS和SEBS以重量份数比为1:2的比例的混合物;

增粘树脂为C5树脂和C9树脂的两种混合,重量份数比为1:4。

按如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a. 在烧瓶中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环保溶剂,然后加入配方量一半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b. 加入余下的热塑性弹性体,常温下搅拌均匀;

c. 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增粘树脂,常温下搅拌均匀;

d、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流平剂、消泡剂,常温下搅拌均匀;

e、加入按比例称量好的颜料,搅拌均匀,静置30min后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8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

将实施例1-8制得的自干型包装保护可剥蓝胶进行实际应用,用于异形件的包装保护,这种包装保护方式施工简单,保护膜韧性好,可以避免表面划伤,去除保护膜也容易,不会出现残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