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从含低品位锌的硫精矿中回收锌矿物的选矿方法

一种从含低品位锌的硫精矿中回收锌矿物的选矿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低品位锌的硫精矿中回收锌矿物的选矿方法,包括物料准备与磨矿、锌粗选、锌粗精矿浓缩、锌精选等步骤,特别针对铁闪锌矿的选择性捕收剂XKP‑007,该捕收剂对硫精矿中的锌矿物捕收能力及选择性强,强化了锌矿物疏水上浮,提高了锌硫分选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从硫精矿中回收有价锌矿物的目的;从而,应用本发明可以从含低品位锌的硫精矿中获得良好的锌浮选指标,得到合格的锌精矿产品,开发了新型高效硫化锌矿物。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11

    授权

    授权

  • 2018-04-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3D1/012 申请日:2017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矿石浮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含低品位锌的硫 精矿中回收难选锌矿物的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锌金属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锌资源消耗量随之快速增加,易处理、高品位含锌矿石储量急剧降低。目 前,锌矿物主要以闪锌矿、铁闪锌矿和菱锌矿等形式得到回收,其中以闪锌矿、 铁闪锌矿等硫化矿居多。而在含锌硫化矿中,锌矿物常与黄铁矿、磁黄铁矿等 硫铁矿紧密伴生,矿物嵌布关系复杂,两者的可浮性差异较小,特别是铁闪锌 矿、黄铁矿可浮性受pH影响较大,在高碱条件下,锌硫分离浮选作业时,锌、 硫矿物分选精度不够,极易导致部分难浮锌矿物进入硫精矿,从而影响锌金属 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针对硫精矿中含低品位锌的选矿回收研究的相对较少,大部分有色 金属矿山都未能对这部分锌金属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而在硫精矿中以低价形 式出售,使有价资源严重流失,并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因此, 研究发明从含低品位锌硫精矿中回收锌矿物的选矿工艺,实现这部分锌金属资 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含低品位锌的硫精矿,可综合回收利用的 方法少,传统选矿工艺选别回收难度大、分选效率低、选矿综合指标差等突出 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稳定、分选效率高、适应能力强、选别指标好的针对含 低品位锌的硫精矿难选锌矿物的选矿方法,使这类硫精矿中的锌金属资源得以 高效回收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含低品位锌的硫 精矿中回收锌矿物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物料准备与磨矿:将硫精矿物料磨细、擦洗,得到磨矿矿浆,磨矿细 度为-0.074mm粒度级别的物料占总物料质量百分数为40~50%,并在磨机中按 500~750g/t的比例加入调整剂硫化钠和2000~4000g/t的比例加入石灰,调节 矿浆pH值为10~11;

2)、锌粗选Ⅰ,将步骤1)得到的磨矿矿浆进行第一次锌粗选,得到锌粗精 矿Ⅰ和锌粗选Ⅰ尾矿,其中,往锌粗选Ⅰ矿浆中按100~200g/t的比例加入硫 酸铜,按20~30g/t的比例加入捕收剂XKP-007,按10~18g/t的比例加入 2#油;

3)、锌粗选Ⅱ,将步骤2)得到的锌粗选Ⅰ尾矿进行第二次粗选,得到锌粗 精矿Ⅱ和锌粗选尾矿Ⅱ,其中,往矿浆中按100~200g/t的比例加入硫酸铜, 按20~30g/t的比例加入XKP-007,并按5~10g/t的比例加入2#油;

4)、锌粗选Ⅲ,将步骤3)得到的锌粗选Ⅱ尾矿进行第三次粗选,得到锌粗 精矿Ⅲ和尾矿,其中,第三次粗选硫酸铜的加入量为50~100g/t、XKP-007加 入量为10~15g/t;

5)、矿浆浓缩,将步骤2)、3)、4)分别得到的锌粗精矿Ⅰ、锌粗精矿Ⅱ和 锌粗精矿Ⅲ进行混合、浓缩;

6)、锌精选,将步骤5)得到的浓缩后锌混合粗精矿进行锌精选三次,得到 锌精矿,第一次精选中矿返回到锌粗选Ⅱ,第二次精选中矿返回到第一次精选, 第三次精选中矿返回到第二次精选;其中,第一次精选石灰的加入量为400~ 600g/t,第二次精选石灰和2#油的加入量分别为200~400g/t和3~6g/t;第 三次精选不添加任何浮选药剂。

所述捕收剂XKP-007是以丁基黄原酸丙烯酯、乙基黄原酸盐和异戊基黄药 为原料,按质量比1:2:1的配比混合,在常温常压下以烧杯作为容器,以磁 力搅拌器搅拌10~20分钟制取得到。

进一步地,步骤5)得到的浓缩后锌混合粗精矿的矿浆浓度从8~12%浓缩 至3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针对硫精矿中锌矿物嵌 布关系紧密,锌硫连生体矿物较多,锌矿物存在部分氧化,矿物原有表面性质 发生变化等问题,采用硫精矿适度磨矿后再浮选流程,并在磨矿过程中添加硫 化钠和石灰调整矿浆氛围。一方面磨矿起到解离连生体、擦洗矿物表面的作用, 使有用锌矿物暴露出新鲜表面,提高了矿物与浮选药剂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 硫化钠和石灰添加在磨机中延长了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时间,改善了矿物表面性 质,优化调控了锌硫分选矿浆pH及矿浆电位环境,为锌硫高效分选创造了良好 条件,此外硫化钠还起到了硫化活化锌矿物的作用,强化了难浮锌矿物的浮选 速度;

第二,本发明开发了新型高效硫化锌矿物选择性捕收剂XKP-007,该捕收剂 对硫精矿中的锌矿物捕收能力及选择性强,强化了锌矿物疏水选择性上浮,促 进了难浮锌矿物的疏水能力,显著改善了硫精矿与铁闪锌矿的分选效率及精度。

第三,针对硫精矿中锌含量低,锌矿物上浮量小、浮选速度较慢等不利因 素,本发明提出了三段锌粗选强化锌矿物上浮,由于三段混合粗精矿产品浓度 较低,采用了浓缩后精选工艺,有效保证了锌精选作业浮选浓度,获得了良好 的锌浮选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首先制备高效硫化锌矿物捕收剂XKP-007,将10克丁基黄原酸丙烯酯、20 克乙基黄原酸盐和10克异戊基黄药混合,在常温常压下以烧杯做容器、磁力搅 拌器搅拌10~20分钟得到捕收剂XKP-007。

实施例1,选别的含锌硫精矿中含铅0.23%、含锌0.46%、含铁44.10%、含 硫49.04%;主要的金属矿物是黄铁矿,锌以铁闪锌矿形式赋存,少量的脉石矿 物是石英。

参照图1,其选别步骤如下:

1)在磨机中加入硫化钠500g/t,石灰4000g/t,矿浆pH为11左右,将硫 精矿磨细至-0.074mm粒度级别的矿石占总矿石质量百分数为40%;

2)将步骤1)得到的磨矿矿浆进行第一次锌粗选,得到锌粗精矿Ⅰ和锌粗 选Ⅰ尾矿,其中,锌粗选Ⅰ矿浆中加入硫酸铜100g/t,XKP-007用量为30g/t, 2#油18g/t;

3)锌粗选Ⅱ,将步骤2)得到的锌粗选Ⅰ尾矿进行第二次粗选,得到锌粗 精矿Ⅱ和锌粗选尾矿Ⅱ,其中,在矿浆中加入硫酸铜100g/t,XKP-007用量为 30g/t,2#油10g/t;

4)锌粗选Ⅲ,将步骤3)得到的锌粗选Ⅱ尾矿进行第三次粗选,得到锌粗 精矿Ⅲ和尾矿,其中,第三次粗选硫酸铜50g/t,XKP-007用量为15g/t;

5)矿浆浓缩,将步骤2)、3)、4)分别得到的锌粗精矿Ⅰ、锌粗精矿Ⅱ和 锌粗精矿Ⅲ混合、浓缩,锌混合粗精矿矿浆浓度从8%浓缩至30%;

6)锌精选,将步骤5)得到的浓缩后锌混合粗精矿进行锌精选三次,得到 锌精矿,第一次精选中矿返回到锌粗选Ⅱ,第二次精选中矿返回到第一次精选, 第三次精选中矿返回到第二次精选;其中,第一次精选中石灰的用量为400g/t, 第二次精选中石灰和2#油的用量分别为200g/t和3g/t;第三次精选不加任何 浮选药剂。

选矿试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浮选试验指标(%)

实施例2、选别的含锌硫精矿中含铅0.19%、含锌0.52%、含铁42.53%、含 硫46.18%;主要的金属矿物是黄铁矿,锌以铁闪锌矿形式赋存,少量的脉石矿 物是石英。

参照图1,其选别步骤为:

1)在磨机中加入硫化钠750g/t,石灰2000g/t,矿浆pH为10左右,将硫 精矿磨细至-0.074mm粒度级别的矿石占总矿石质量百分数为50%;

2)锌粗选Ⅰ,将步骤1)得到的磨矿矿浆进行第一次锌粗选,得到锌粗精 矿Ⅰ和锌粗选Ⅰ尾矿,其中,锌粗选Ⅰ矿浆中加入硫酸铜200g/t,XKP-007用 量为20g/t,2#油10g/t;

3)锌粗选Ⅱ,将步骤2)得到的锌粗选Ⅰ尾矿进行第二次粗选,得到锌粗 精矿Ⅱ和锌粗选尾矿Ⅱ,其中,在矿浆中加入硫酸铜200g/t,XKP-007用量为 20g/t,2#油5g/t;

4)锌粗选Ⅲ,将步骤3)得到的锌粗选Ⅱ尾矿进行第三次粗选,得到锌粗 精矿Ⅲ和尾矿,其中,第三次粗选硫酸铜100g/t,XKP-007用量为10g/t;

5)矿浆浓缩,将步骤2)、3)、4)分别得到的锌粗精矿Ⅰ、锌粗精矿Ⅱ和 锌粗精矿Ⅲ混合、浓缩,锌混合粗精矿矿浆浓度从12%浓缩至35%;

6)锌精选,将步骤5)得到的浓缩后锌混合粗精矿进行锌精选三次,得到 锌精矿,第一次精选中矿返回到锌粗选Ⅱ,第二次精选中矿返回到第一次精选, 第三次精选中矿返回到第二次精选;其中,第一次精选中石灰用量为600g/t, 第二次精选中石灰和2#油用量分别为400g/t,6g/t;第三次精选不加任何浮 选药剂。

选矿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浮选试验指标(%)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 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