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和CNF、1815、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和水溶性聚醚组成,能完全避免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高温染色时蓝斑的出现,提高了染色制品的染色一次成功率,且提高了染色均匀性和色牢度,拓宽了工艺适应性,适合于低水消耗印染加工技术的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8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36372.X

  • 发明设计人 艾丽;朱亚伟;

    申请日2017-10-30

  • 分类号D06P1/16(20060101);D06P1/44(20060101);D06P1/52(20060101);D06P1/613(20060101);D06P3/54(20060101);C09B67/4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215137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46: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5

    授权

    授权

  • 2018-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P1/16 申请日:2017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用于涤纶织物的印染加工。

背景技术

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是重要的蒽醌型红色分散染料,其典型产品是C.I.分散红60(2-取代基为-O-C6H5)和C.I.分散红92(2-取代基为-O-C6H4-SO2-NH-C3H6OCH3),是偶氮型或杂环型红色染料不可替代的产品。1-氨基-4羟基蒽醌衍生物在印染加工应用时,对加工条件的要求极高,否则容易产生染色疵点。如染色介质的pH值必须控制在弱酸性(4.0~6.5),当染色介质呈弱碱性或纤维上带有碱性物质时,很容易在布面上出现蓝色斑点,同时染料得色深度下降,导致废水色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防止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在染色加工时的蓝斑现象,拓宽其应用pH值,同时能获得均匀的染色效果和更高的染料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按质量百分数,所述液体分散染料的组成为:

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 8~30%

分散剂CNF1.0~4.0%

1815 0.5~2.5%

聚丙烯酸钠 0.3~0.8%

水溶性聚酯 2.0~5.0%

水溶性聚醚 0.3~0.5%

其余为水。

本发明中,所述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为2-取代基-1-氨基-4-羟基蒽醌,所述取代基为下列基团的一种:-O-C2H4-O-C2H4OCH3,-O-C2H4-O-C2H5,-O-C6H5,-O-C6H4-O-C6H5,-O-C6H4-O-C8H17,-O-C6H12OH,-O-C6H4-SO2-NH-C3H6OCH3,-O-C6H4-SCH3

本发明中,所述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5000~8000;所述水溶性聚酯的分子量为6000~12000;所述水溶性聚醚的分子量为5000~8000。

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分散染料的粒径为0.8~1.1微米。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CNF、1815和部分水混合,研磨;然后再加入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以及剩余水,经搅拌制得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在制备艳红色染色溶液中的应用,或者上述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在制备艳红色染色制品中的应用;或者上述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在涤纶织物艳红色染色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涤纶织物艳红色染色时的染色温度120~135℃,染色溶液pH为4.5~10.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涤纶织物艳红色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CNF、1815和部分水混合,研磨;然后再加入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以及剩余水,经搅拌制得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然后将涤纶织物、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水加入染色机中,于120~135℃处理25~40分钟,完成涤纶织物艳红色染色;

按质量百分数,所述紫红色液体分散染料的组成为:

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 8~30%

分散剂CNF1.0~4.0%

1815 0.5~2.5%

聚丙烯酸钠 0.3~0.8%

水溶性聚酯 2.0~5.0%

水溶性聚醚 0.3~0.5%

其余为水。

本发明中,于120~135℃处理25~40分钟后再经过水洗,完成涤纶织物艳红色染色。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艳红色涤纶织物,所述紫红色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CNF、1815和部分水混合,研磨;然后再加入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以及剩余水,经搅拌制得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然后将涤纶织物、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液体分散染料、水加入染色机中,于120~135℃处理25~40分钟,再经过水洗,得到艳红色涤纶织物。

现有技术染色时1-氨基-4-羟基-9,10-蒽醌衍生物容易产生蓝斑,本发明采用含水溶性聚酯和聚醚、聚丙烯酸钠制备的液体分散染料,能完全避免高温染色时蓝斑的出现,尤其是可以在碱性条件下高温染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采用集“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混合物制备的红色分散染料,能完全避免高温染色时蓝斑的出现。

(2)本发明采用集“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混合物制备的红色分散染料,高温染色时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具有很好的染色匀染性,有利于获得均匀的染色效果。

(3)本发明公开的液体分散染料制备方法,该类红色染料的应用pH值最高达10.0,特别适合于涤纶前处理采用氢氧化钠退浆、氢氧化钠/氧化剂退浆、以及采用氢氧化钠碱减量加工涤纶织物、涤纶超细纤维等工序;解决了现有市售分散红60和分散红92使用时,碱对染色的影响,避免了蓝斑产生,拓宽了工艺适应性,适合于低水消耗印染加工技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比较例液体分散染料的涤纶染色布样图;

图2为实施例液体分散染料的涤纶染色布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中的1-氨基-4羟基-2-苯氧基-9,10-蒽醌、分散剂CNF、1815、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都是市售产品。

实施例一

将质量百分数为10.0g 1-氨基-4羟基-2-苯氧基-9,10-蒽醌、2.5g分散剂CNF、2.0g1815和75.0 g水混合,经充分研磨,然后加入0.5g聚丙烯酸钠、5.0g水溶性聚酯、0.4g水溶性聚醚和4.6g水,经充分搅拌制得液体红色分散染料A。

实施例二

将质量百分数为20.0g 1-氨基-4羟基-2-苯氧基-9,10-蒽醌、4.0g分散剂CNF、0.5g 1815和65.0 g水混合,经充分研磨,然后加入0.8g聚丙烯酸钠、3.0g水溶性聚酯、0.3g水溶性聚醚和6.4g水,经充分搅拌制得液体红色分散染料B。

实施例三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布面pH值为12.0)、4Kg液体红色分散染料A和800Kg水,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实施例四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布面pH值为10.0)、4Kg液体红色分散染料A和800Kg水,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实施例五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布面pH值为8.0)、4Kg液体红色分散染料A和800Kg水,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实施例六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2Kg液体红色分散染料B、800Kg水和适量NaOH(调节溶液pH值为10.0),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实施例七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2Kg液体红色分散染料B、800Kg水和适量NaOH(调节溶液pH值为8.0),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对比例一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布面pH值为12.0)、2Kg市售分散红3B和800Kg水,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对比例二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2Kg市售分散红3B和800Kg水和适量NaOH(调节溶液pH值为10.0),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对比例三

将质量百分数为10.0g 1-氨基-4羟基-2-苯氧基-9,10-蒽醌、2.5g分散剂CNF、2.0g1815和85.5 g水混合,经充分研磨,制得液体红色分散染料AA。

在间歇式高温染色机中,加入100Kg涤纶织物(布面pH值为12.0)、4Kg液体红色分散染料AA和800Kg水,升温至12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染色完成后用50℃热水洗涤,制得艳红色涤纶织物。

性能测试

1、K/S值和不匀度:在UltraScan XE电脑测色配色仪上测试,测试条件为D65光源、100视角,试样折叠成4层,测试20次,取平均值。计算K/S值平均值的相对偏差,表示织物染色的不匀度,其值越小,代表染色均匀性越好。结果见表1。

2、蓝斑:人工观察染色涤纶样布。结果见表1。

3、废水颜色:人工观察染色涤纶残液色度。结果见表1。

4、色牢度:涤纶印花织物的水洗牢度采用AATCC 61-2010 标准测试,温度为50℃。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K/S值蓝斑废水颜色水洗牢度/级不匀度实施例三9.49浅棕色4-50.036实施例四9.46浅棕色4-50.039实施例五9.47浅棕色4-50.033实施例六9.46浅棕色4-50.032实施例七9.48浅棕色4-50.038对比例一8.68有,较轻深褐色40.082对比例二8.45有,较重深褐色40.083对比例三8.88有,较轻浅棕色4-50.066

由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例,无论涤纶布面的pH值呈碱性(pH值为8-12),还是染色溶液的pH值呈碱性(pH值为8-10),都不出现蓝斑现象,且水洗牢度较高达4-5级,不匀度值较低,染色均匀性好,K/S值较大,染色溶液的废水残液较浅,呈浅棕色;而市售分散红3B,当涤纶布面的pH值呈碱性(pH值为12)或染色溶液的pH值呈碱性(pH值为10),都有不同程度的蓝斑出现,造成染色疵布,需要通过回修来解决,且染色不匀度较高,匀染性较差,K/S值较低,染色溶液的废水残液较深,呈深褐色,水洗牢度仅为4级;不加入“聚丙烯酸钠、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混合物,也容易出现轻度的蓝斑;实施例染色制品干湿摩擦色牢度达到4-5级,对比例为4级。附图1、附图2分别为对比例一和实施例一的染色质涤纶织物,可以看出,对比例一存在明显的蓝斑区域,图中标出两处(1、2)供参考,实施例一的染色制品染色效果好,没有一点蓝斑;而且与市售产品相比,本发明专利中的助剂含量较低,染色溶液的废水残液较浅,得色量较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