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

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属于高炉生产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针对每一座热风炉建立一个拱顶温度模型,根据每座热风炉送风开始时刻拱顶温度T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8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22288.2

  • 发明设计人 徐日华;

    申请日2017-10-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益西

  • 地址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富春江东街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44: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06

    授权

    授权

  • 2018-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1B5/00 申请日:2017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生产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炉,风温的控制采用手动调节混风阀的方式来控制,即操作人员通过观察风温的变化来调节混风阀的开度,改变进入热风炉的风量,从而实现对风温的控制。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风温的稳定性较差,波动较大,同时还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可以解决换炉开始时刻风温的振荡,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提供稳定的风温,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针对每一座热风炉建立一个拱顶温度模型,首先根据每座热风炉送风开始时刻拱顶温度T0来确定混风阀起始开度∮0当混风阀起始开度为∮0时,风温波动较小,满足生产要求;

步骤二:针对每座热风炉,根据N次手动操作经验,建立∮0和T0的拱顶温度模型;

步骤三:根据拱顶温度,确定混风阀的初始开度,如式:∮0=f(T0);

步骤四:进行风温控制方法,根据实际风温(PV)和设定风温(SP)做偏差(ERR=SP-PV)计算;

步骤五:再根据偏差对阀门进行控制,计算公式如下式:∮((n+1)*Ts)=∮(n*Ts)-k*ERR(n=1,2,3…nmax-1)(∮>=0),将偏差与混风阀的开度直接结合起来;

步骤六:∮((n+1)*Ts)=∮(n*Ts)-k*ERR(n=1,2,3…nmax-1)(∮>=0)式中,∮(n*Ts)表示第n个调节周期混风阀的开度,Ts为采样周期,nmax为一个送风周期中,混风阀调节次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nmax并不固定,而取决于送风时间和采样周期,nmax为t/TS取整,k为修正系数,与阀门控制精度和流量特性、ERR以及送风管道相关,k*ERR为调节变化量;

步骤七:针对温度大惯性特点,为了防止风温波动较大,同时也防止信号输入干扰,对控制输出做限幅处理,即k*ERR<∮max,其中∮max为一常数;

步骤八:对死区单向性说明如下:当-e<=SP-PV<0时,将ERR置为0,即实际风温略高于设定风温时,混风阀不做调整,当0<=SP-PV<e时,即实际风温低于设定风温时,混风阀进行调整;e(e>0)为风温死区;

步骤九:当偏差在死区之外时,混风阀按照公式∮((n+1)*Ts)=∮(n*Ts)-k*ERR(n=1,2,3…nmax-1)(∮>=0)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二和三,N取10~20,Ts取30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拱顶温度模型,拱顶温度和混风阀的初始开度拟合拱顶温度模型,为自动控制混风阀初始开度提供依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风温控制方法,将偏差和混风阀开度直接结合在一起,根据此时混风阀的开度和风温偏差,确定下一调节时刻的混风阀开度,根据偏差在死区的不同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预测混风阀的初始开度,有效的避免换炉开始时刻风温的振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随着送风时间的推移,拱顶温度越来越低,本发明根据偏差范围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策略,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为高炉生产提供稳定的风温。

(3)本发明的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本方法实现自动控制的同时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温热风炉混风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针对每一座热风炉建立一个拱顶温度模型,首先根据每座热风炉送风开始时刻拱顶温度T0来确定混风阀起始开度∮0,当混风阀起始开度为∮0时,风温波动较小,满足生产要求;

步骤二:针对每座热风炉,根据N次手动操作经验,建立∮0和T0的拱顶温度模型;

步骤三:根据拱顶温度,确定混风阀的初始开度,如式:∮0=f(T0);

步骤四:进行风温控制方法,根据实际风温(PV)和设定风温(SP)做偏差(ERR=SP-PV)计算;

步骤五:再根据偏差对阀门进行控制,计算公式如下式:∮((n+1)*Ts)=∮(n*Ts)-k*ERR(n=1,2,3…nmax-1)(∮>=0),将偏差与混风阀的开度直接结合起来;

步骤六:∮((n+1)*Ts)=∮(n*Ts)-k*ERR(n=1,2,3…nmax-1)(∮>=0)式中,∮(n*Ts)表示第n个调节周期混风阀的开度,Ts为采样周期,nmax为一个送风周期中,混风阀调节次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nmax并不固定,而取决于送风时间和采样周期,nmax为t/TS取整,k为修正系数,与阀门控制精度和流量特性、ERR以及送风管道相关,k*ERR为调节变化量;

步骤七:针对温度大惯性特点,为了防止风温波动较大,同时也防止信号输入干扰,对控制输出做限幅处理,即k*ERR<∮max,其中∮max为一常数;

步骤八:对死区单向性说明如下:当-e<=SP-PV<0时,将ERR置为0,即实际风温略高于设定风温时,混风阀不做调整,当0<=SP-PV<e时,即实际风温低于设定风温时,混风阀进行调整;e(e>0)为风温死区;

步骤九:当偏差在死区之外时,混风阀按照公式∮((n+1)*Ts)=∮(n*Ts)-k*ERR(n=1,2,3…nmax-1)(∮>=0)调整。

上述的步骤二和三,N取10~20,Ts取30s,拱顶温度模型,拱顶温度和混风阀的初始开度拟合拱顶温度模型,为自动控制混风阀初始开度提供依据,风温控制方法,将偏差和混风阀开度直接结合在一起,根据此时混风阀的开度和风温偏差,确定下一调节时刻的混风阀开度,根据偏差在死区的不同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针对每一座热风炉建立拱顶温度模型,共计3个。具体方法如下:

在换炉开始时,手动操作打开混风阀,使风温变化在适当的范围之内,记录此时的拱顶温度和混风阀开度。按照这种方法记录20组数据。根据这20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拱顶温度模型。以后根据该模型,结合拱顶温度T0,在混风初始时刻,系统自动将混风阀打开到合适的位置∮0。再根据设定风温SP和实际风温PV计算出偏差ERR,在第一个调节周期时,式∮((n+1)*Ts)=∮(n*Ts)-k*ERR(n=1,2,3…nmax-1)(∮>=0)可具体化如下:∮(1*Ts)=∮0-k*ERR,此后根据式∮((n+1)*Ts)=∮(n*Ts)-k*ERR(n=1,2,3…nmax-1)(∮>=0)进行调整。偏差在死区之外时,混风阀按照公式∮((n+1)*Ts)=∮(n*Ts)-k*ERR(n=1,2,3…nmax-1)(∮>=0)进行调整。偏差在死区范围内按照以下2种情况处理;当-e<=SP-PV<0时,将ERR置为0;即∮((n+1)*Ts)=∮(n*Ts),混风阀不做调整;当0<=SP-PV<e时,混风阀按照公式∮((n+1)*Ts)=∮(n*Ts)-k*ERR(n=1,2,3…nmax-1)(∮>=0)进行调整。对调节变化量k*ERR做限幅处理。参数k在实际生产中,结合系统实际情况进行整定。

本发明的一种高炉热风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预测混风阀的初始开度,有效的避免换炉开始时刻风温的振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随着送风时间的推移,拱顶温度越来越低,本发明根据偏差范围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策略,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为高炉生产提供稳定的风温,实现自动控制的同时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