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摘要

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线装置接收到启动指令则将其返回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以及摄像头摄取的影像信息,控制中心根据影像信息分析是否有发生事故,若有则获取事故发生影像并分析事故发生位置,分析出则驱动伸缩式路面层收缩并控制充气装置将防护气垫层充满,控制中心根据影像分析是否有人体跌落,若有则分析人体跌落区域信息并根据其驱动伸缩防护板伸出,控制中心获取其伸出影像并根据其分析是否伸出完成,若有则将安全气囊层充满并获取摄像头定位数据,控制中心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报警中心并向最近的报警中心发送定位数据、事故影像以及发生事故信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424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汤庆佳;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65361.3

  • 发明设计人 汤庆佳;

    申请日2017-10-1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经济开发区华盛五园8号楼30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31

    授权

    授权

  • 2020-07-2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8G1/01 登记生效日:202007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10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G1/01 申请日:2017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机动化程度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需求显著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各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频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道路上的汽车追尾事故,当某一汽车发生事故后,因为没有较好的即时预防预警设施,致使后来的汽车与之相撞,造成连环事故,使事故不断升级扩大,同时因为没有较为有效的自动报警设施,延误交警部门对事故的抢救和处理,不能及时合理的挽救生命。

随着公路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越发的严重起来,而且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另外,在环境恶劣以及部分地区交通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一些能见度较低的路段极易发生碰撞事故,同时发生二次事故的概率也会增高。据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平均1000名交通事故伤者中只有143名伤者能及时乘坐救护车到达医院。然而,如果在交通事故发生5分钟内采用应急救援措施,30分钟内采用急诊,至少可以使18%到25%的重伤者免于死亡

然,如何实施检测道路上的行人和(或)车辆的行驶影像,根据其分析事故发生的信息并及时通知交警中心、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从而挽救发生事故的人员生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无线装置接收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发送的启动指令则将其返回给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启动运行并利用无线装置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以及设置于道路侧方的摄像头摄取的影像信息;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影像信息实时分析城市道路是否有发生事故;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所述发生事故路段的摄像头实时获取事故发生影像并根据所述影像分析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

若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其具体位置则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所述位置区域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设置于所述位置区域的伸缩式路面层收缩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下方防护层内部的充气装置将防护气垫层充满;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发生事故路段的摄像头实时获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事故发生时是否有人体跌落;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人体跌落影像分析所述人体跌落区域以及方向位置信息并根据其控制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伸缩防护板完全伸出;

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的摄像头摄取所述伸缩防护板伸出影像并根据其分析是否有伸出完成;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内部的充气装置将安全气囊层充满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摄像头内部的定位装置定位所述摄像头当前位置获取其定位数据;

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报警中心信息并向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报警中心发送所述定位数据、事故影像以及发生事故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影像分析出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具体位置信息将所述事故发生第一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并根据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找出与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

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所述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内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设置于所述位置区域的伸缩式路面层收缩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下方防护层内部的充气装置将防护气垫层充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摄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分析出所述事故发生时有人体跌落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人体跌落影像将所述人体跌落第二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并根据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找出与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

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所述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内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伸缩防护板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内部的充气装置将安全气囊层充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防护层内部的定位装置定位所述防护层当前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的摄像头摄取事故发生人体影像并根据所述影像分析所述发生事故的人体是否有出现伤亡;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二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急救中心信息并向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急救中心发送所述定位数据、人体影像以及人体伤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监控影像以及设置于道路侧方的摄像头摄取的影像并根据其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人体以及车辆的行为信息;

若分析出所述人体和(或)车辆发生违规行为则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设置于所述发生违规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实时摄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违规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并将其发送给交警中心;

若分析出所述人体和(或)车辆发生违法行为则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设置于所述发生违法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实时摄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违法行为影像并利用设置于所述摄像头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定位所述摄像头当前位置获取定位数据;

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将所述违法行为影像、定位数据以及具体违法行为信息发送给报警中心。

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包括防护装置、摄取头、伸缩式路面层、驱动装置、定位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控制中心,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层、防护气垫层、伸缩防护板、充气装置以及安全气囊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道路表面位置,用于对人体进行防护;所述防护气垫层设置于所述防护层上方位置,用于防护人体;所述伸缩防护板设置于防护层侧方位置,伸出后,用于阻挡摔落的人体;所述充气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层以及伸缩防护板内部位置,用于对防护气垫层以及安全气囊层进行充气;所述安全气囊层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外表面位置,弹出后,用于保护人体;所述摄取头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设置于道路侧方位置,用于摄取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伸缩式路面层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层上方位置,用于提供人体以及车辆行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式路面层进行开关;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防护板进行伸缩;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摄像头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在防护层当前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是无线装置设置于所述控制中心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充气装置、摄像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定位装置、急救中心、报警中心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所述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内部位置并与无线装置连接,所述控制中心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装置返回的指令以及信息;

影像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以及摄像头摄取的影像信息;

事故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影像信息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事故信息;

摄取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摄像头获取指定的影像;

位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摄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分析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指定位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对应的伸缩式路面层进行伸缩;

气垫充气模块,用于控制指定位置伸缩式路面层下方防护层内部的充气装置将对应的防护气垫层充满;

跌落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实时分析事故发生时人体跌落信息;

区域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人体跌落影像分析人体跌落区域以及方向位置信息;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控制指定位置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对应的伸缩防护板进行伸缩;

伸出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摄取的伸缩防护板伸出影像分析其伸出信息;

气囊充气模块,用于控制指定位置所述防护板内部的充气装置将对应的安全气囊层充满;

定位获取模块,用于控制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并获取定位数据;

报警搜索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报警中心信息;

报警传输模块,用于向指定的报警中心发送定位数据、事故影像以及发生事故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事故具体位置信息将事故发生第一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

事故查找模块,用于根据划分的事故位置若干区域找出与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用于根据人体跌落影像将人体跌落第二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

人体查找模块,用于根据划分的人体跌落位置若干区域找出与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

伤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摄取的影像分析发生事故位置的人体伤亡信息;

急救搜索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二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急救中心信息;

急救传输模块,用于向指定的急救中心发送定位数据、人体影像以及人体伤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

行为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实时摄取的影像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人体以及车辆的行为信息;

违规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将人体和(或)车辆的违规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发送给交警中心;

违法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无线装置将人体和(或)车辆的违法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发送给报警中心。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实时获取各路段的影像信息,若分析出有路段发生事故后,实时获取发生路段的具体位置区域,然后控制该区域内的第一驱动电机将对应的伸缩式路面层收缩,同时若检测到有人体跌落则控制人体跌落区域内的第二驱动电机将对应的伸缩防护板伸出,然后控制定位装置定位事故发生路段,并将事故发生信息传输至报警中心。

2.在检测到发生事故后,所述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将事故路段的第一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的区域,然后找到事故发生的具体区域并控制该区域内的伸缩地面层显露以及防护气垫层充满。

3.在检测到人体跌落后,所述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将人体跌落路段的第二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的区域,然后找到人体跌落的具体区域并控制该区域内的伸缩防护板伸出以及安全气囊层充满。

4.在发生事故后,若所述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分析出有人体出现伤亡则搜索第二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急救中心信息,然后将定位数据、人体影像以及人体伤亡信息传输至所述急救中心内,以寻求紧急救援。

5.若所述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分析出道路上人体和(或)车辆有违规行为和(或)违法行为后,根据行为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事故区域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人体跌落区域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人员伤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道路人体和(或)车辆行为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线装置6接收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发送的启动指令则将其返回给控制中心7,所述控制中心7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启动运行并利用无线装置6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以及设置于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信息;

S2、所述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影像信息实时分析城市道路是否有发生事故;

S3、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发生事故路段的摄像头2实时获取事故发生影像并根据所述影像分析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

S4、若所述控制中心7分析出其具体位置则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位置区域的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设置于所述位置区域的伸缩式路面层3收缩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下方防护层10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防护气垫层11充满;

S5、所述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发生事故路段的摄像头2实时获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事故发生时是否有人体跌落;

S6、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人体跌落影像分析所述人体跌落区域以及方向位置信息并根据其控制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伸缩防护板12完全伸出;

S7、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摄取所述伸缩防护板12伸出影像并根据其分析是否有伸出完成;

S8、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12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安全气囊层14充满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摄像头2内部的定位装置5定位所述摄像头2当前位置获取其定位数据;

S9、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报警中心信息并向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报警中心发送所述定位数据、事故影像以及发生事故信息。

其中,所述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实施获取城市内各个道路影像信息;所述发生事故是指车辆碰撞行人、车辆碰撞物体以及车辆碰撞车辆等;所述根据事故路段的影像分析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是指获取摄取到事故发生的摄像头2位置信息,然后提取所述事故路段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并根据所述影像分析事故具体的位置所处的划分区域信息;所述充气装置13进行充气时引爆待充气物体内部的充气元件,以达到快速充满的目的;所述人体跌落是指行人被车辆撞倒和(或)车辆与车辆相撞后人体飞出等;所述第一预设半径为0-100公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公里;所述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报警中心是指距离定位数据行走距离最少且用时最短的报警中心;城市道路由若干伸缩式地面层3以及下方的防护层10、防护气垫层11、伸缩防护板12、第一驱动电机40、第二驱动电机41以及充气装置13拼接而成,并且所述伸缩式地面层3由抗压、耐磨损以及防腐蚀等能够提供车辆以及行人行走的材料组成。

在S1中,具体在无线装置6接收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发送的启动指令后,无线装置6将所述启动指令返回给控制中心7,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指令接收模块70接收到所述启动指令后,控制自身启动运行,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影像获取模块71利用无线装置6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以及设置于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信息。

在S2中,具体为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事故分析模块72根据所述获取的影像信息实时分析城市道路是否有发生事故,即实时分析城市各道路的信息,以确保及时发现即将发生的事故,所述即将发生的事故是指车辆距离行人小于10厘米,车辆距离车辆小于10厘米,车辆距离物体小于10厘米等,若有这种现象则摄像头2实时追踪该现象。

在S3中,具体在所述事故分析模块72分析出有事故发生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摄取控制模块73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发生事故路段的摄像头2实时获取事故发生影像,即实时追踪摄取事故发生的影像,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位置分析模块74根据所述影像分析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即获取摄取到事故发生的摄像头2位置信息,然后提取所述事故路段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并根据所述影像分析事故具体的位置所处的划分区域信息。

在S4中,具体在所述位置信息模块分析出事故发生路段的具体位置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第一驱动模块75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内的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对应的伸缩式路面层3收缩,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气垫充气模块76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下方防护层10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防护气垫层11充满,即将地面的防护层10以及防护气垫层11露出,从而达到防护车辆以及人体的目的,避免车辆以及人体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严重事故。

在S5中,具体为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跌落分析模块77根据设置于所述发生事故路段的摄像头2实时获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事故发生时是否有人体跌落,即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被车辆撞倒、是否有车辆碰撞物体导致内部人体弹出以及是否有车辆与车辆碰撞导致内部人体弹出等现象出现。

在S6中,具体在所述跌落分析模块77分析出有人体跌落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区域分析模块78根据所述人体跌落影像分析所述人体跌落区域以及方向位置信息,即根据分析出的方向位置信息计算所述人体即将跌落的具体位置区域信息,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第二驱动模块79根据所述计算拿出的具体位置区域信息控制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相对应的伸缩防护板12完全伸出,以达到接住并防护跌落的人体。

在S7中,具体在所述摄取控制模块73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摄取所述伸缩防护板12伸出影像,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伸出分析模块80根据所述伸出影像分析是否有伸出完成,即实时检测所述伸缩防护板12是否有伸出完成。

在S8中,具体在所述伸出分析模块80分析出所述伸缩防护板12伸出完成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气囊重启模块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12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安全气囊层14充满,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定位获取模块82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摄像头2内部的定位装置5定位所述摄像头2当前位置并获取所述位置的定位数据,即定位所述事故发生路段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通知报警中心及救援人员到达。

在S9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报警搜索模块83利用无线装置6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1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报警中心信息,然后所述报警传输模块84向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报警中心发送所述定位数据、事故影像以及发生事故信息,即通知最近的报警中心内部人员及时到达现场。

实施例二

参考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事故区域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影像分析出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所述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具体位置信息将所述事故发生第一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并根据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找出与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

S31、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内的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设置于所述位置区域的伸缩式路面层3收缩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下方防护层10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防护气垫层11充满。

其中,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中各个小区域大小与伸缩地面层面积一致,即一块伸缩地面层对应一块划分的区域;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以事故发生路段为中心的0-200米直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米直径范围。

具体的,在所述位置分析模块74根据所述影像分析出所述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第一划分模块85根据所述具体位置信息将所述事故发生10米直径范围区域划分为若干与伸缩式地面层对应的区域,然后事故查找模块86根据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找出与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即找出所述事故路段位置的对应区域,若事故路段包括多块区域则所述第一驱动模块75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内的所有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对应的全部伸缩式路面层3收缩,同时所述气垫充气模块76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下方防护层10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防护气垫层11充满,即将地面的防护层10以及防护气垫层11露出,从而达到防护车辆以及人体的目的,避免车辆以及人体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严重事故。

实施例三

参考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人体跌落区域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摄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分析出所述事故发生时有人体跌落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所述控制中心7根据所述人体跌落影像将所述人体跌落第二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并根据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找出与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

S51、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内的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设置于所述跌落区域的伸缩防护板12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12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安全气囊层14充满。

具体的,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中各个小区域大小与伸缩地面层加两侧伸缩防护板12面积一致,即一块伸缩地面层以及两侧的伸缩防护板12对应一块划分的区域;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以事故发生路段为中心的0-100米直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米直径范围。

具体的,在所述跌落分析模块77根据所述摄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分析出所述事故发生时有人体跌落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第二划分模块87根据所述人体跌落影像将所述人体跌落10米直径范围划分为若干与伸缩式路面层3以及两侧的伸缩防护板12面积相对应的区域,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人体查找模块88根据所述划分的若干区域找出与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即找出与所述人体跌落位置的对应区域,若检测到人体跌落位置包括多块区域则所述第二驱动模块79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所述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内所有的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对应的所有伸缩防护板12完全伸出,然后所述气囊充气模块81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12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安全气囊层14充满,以达到接住并防护跌落的人体,避免人体跌落地面照成伤亡。

实施例四

参考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人员伤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控制中心7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防护层10内部的定位装置5定位所述防护层10当前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80、所述控制中心7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的摄像头2摄取事故发生人体影像并根据所述影像分析所述发生事故的人体是否有出现伤亡;

S8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二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急救中心信息并向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急救中心发送所述定位数据、人体影像以及人体伤亡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半径为0-100公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0公里;所述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急救中心是指距离定位数据行走距离最少且用时最短的急救中心。

具体的,在所述定位获取模块82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道路侧方摄像头2内部的定位装置5定位所述摄像头2当前位置并获取所述位置的定位数据后,所述摄取控制模块73控制设置于所述事故发生路段的摄像头2摄取事故发生人体影像,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伤亡分析模块89根据所述影像分析所述发生事故的人体是否有出现伤亡,若是伤亡分析模块89分析出发生事故的人体有出现伤亡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急救搜索模块90利用无线装置6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2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急救中心信息,然后所述急救传输模块91向离定位数据最近距离的急救中心发送所述定位数据、人体影像以及人体伤亡信息,即通知最近的急救中心内部救援人员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救援,避免时间过长照成二次伤亡。

实施例五

参考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道路人体和(或)车辆行为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监控影像以及设置于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并根据其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人体以及车辆的行为信息;

S11、若分析出所述人体和(或)车辆发生违规行为则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发生违规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实时摄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违规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并将其发送给交警中心;

S12、若分析出所述人体和(或)车辆发生违法行为则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发生违法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实时摄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违法行为影像并利用设置于所述摄像头2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5定位所述摄像头2当前位置获取定位数据;

S13、所述控制中心7利用无线装置6将所述违法行为影像、定位数据以及具体违法行为信息发送给报警中心。

其中,所述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驾驶电瓶车以及驾驶摩托车人员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违反交通规则以及其他违反道路交通规则的行为;所述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人体在道路抢劫、斗殴、绑架、偷窃、持管制刀具等人体违法行为以及汽车肇事逃逸、多次碾压人体等车辆违法行为。

具体的,所述影像获取模块71利用无线装置6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监控影像以及设置于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信息,然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的行为分析模块92根据所述获取的影像信息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人体以及车辆的行为信息,若所述行为分析模块92分析出所述人体和(或)车辆发生违规行为后,所述摄取控制模块73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发生违规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实时摄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违规行为影像,同时根据所述影像获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具体违规行为信息,然后所述违规传输模块93将所述违规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发送给交警中心;若所述行为分析模块92分析出所述人体和(或)车辆发生违法行为后,所述摄取控制模块73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设置于所述发生违法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实时摄取所述人体和(或)车辆的违法行为影像,然后所述定位获取模块82利用设置于所述发生违法行为道路侧方的摄像头2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5定位所述摄像头2当前位置并获取所述位置的定位数据,然后所述违法传输模块94利用无线装置6将所述违法行为影像、定位数据以及具体违法行为信息发送给报警中心,即通知警务人员及时前往违法路段。

实施例六

参考图1,图7所示,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包括防护装置1、摄像头22、伸缩式路面层3、驱动装置4、定位装置5、无线装置6以及控制中心7,所述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层10、防护气垫层11、伸缩防护板12、充气装置13以及安全气囊层14,所述防护层10设置于道路表面位置,用于对人体进行防护;所述防护气垫层11设置于所述防护层10上方位置,用于防护人体;所述伸缩防护板12设置于防护层10侧方位置,伸出后,用于阻挡摔落的人体;所述充气装置13分别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层11以及伸缩防护板12内部位置,用于对防护气垫层11以及安全气囊层14进行充气;所述安全气囊层14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12外表面位置,弹出后,用于保护人体;所述摄像头22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设置于道路侧方位置,用于摄取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层11上方位置,用于提供人体以及车辆行走;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0以及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设置于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式路面层3进行开关;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板12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防护板12进行伸缩;所述定位装置5设置于所述摄像头2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在防护层10当前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是无线装置6设置于所述控制中心7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充气装置13、摄像头2、第一驱动电机40、第二驱动电机41、定位装置5、急救中心、交警中心、报警中心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7设置于所述城市道路监控中心内部位置并与无线装置6连接,所述控制中心7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70,用于接收无线装置6返回的指令以及信息;

影像获取模块71,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监控中心以及摄像头2摄取的影像信息;

事故分析模块72,用于根据获取的影像信息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事故信息;

摄取控制模块73,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摄像头2获取指定的影像;

位置分析模块74,用于根据摄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分析事故发生具体位置信息;

第一驱动模块75,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指定位置的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对应的伸缩式路面层3进行伸缩;

气垫充气模块76,用于控制指定位置伸缩式路面层3下方防护层10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对应的防护气垫层11充满;

跌落分析模块77,用于根据获取的事故发生影像实时分析事故发生时人体跌落信息;

区域分析模块78,用于根据人体跌落影像分析人体跌落区域以及方向位置信息;

第二驱动模块79,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控制指定位置的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对应的伸缩防护板12进行伸缩;

伸出分析模块80,用于根据摄取的伸缩防护板12伸出影像分析其伸出信息;

气囊充气模块81,用于控制指定位置所述防护板内部的充气装置13将对应的安全气囊层14充满;

定位获取模块82,用于控制定位装置5进行定位并获取定位数据;

报警搜索模块83,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一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报警中心信息;

报警传输模块84,用于向指定的报警中心发送定位数据、事故影像以及发生事故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7还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85,用于根据事故具体位置信息将事故发生第一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

事故查找模块86,用于根据划分的事故位置若干区域找出与事故发生位置对应的事故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事故分析的智能道路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7还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87,用于根据人体跌落影像将人体跌落第二预设范围划分为若干区域;

人体查找模块88,用于根据划分的人体跌落位置若干区域找出与人体跌落位置对应的跌落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7还包括:

伤亡分析模块89,用于根据摄取的影像分析发生事故位置的人体伤亡信息;

急救搜索模块90,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搜索以定位数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第二预设半径范围内的急救中心信息;

急救传输模块91,用于向指定的急救中心发送定位数据、人体影像以及人体伤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控制中心7还包括:

行为分析模块92,用于根据实时摄取的影像实时分析城市道路人体以及车辆的行为信息;

违规传输模块93,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将人体和(或)车辆的违规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发送给交警中心;

违法传输模块94,用于利用无线装置6将人体和(或)车辆的违法行为影像以及具体违规行为信息发送给报警中心。

应理解,在实施例六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六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