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配制发酵原料;2)配制活化培养基,活化培养基质量M为发酵原料总质量的10%~15%,取2%~2.4%M的豆粕粉加入适量水,过滤取清液,加入1%~1.6%M的红糖,加入0.1%~0.14%M的食盐,补充水得到活化培养基;3)活化发酵种子液并接种;4)装袋发酵,装入厌氧呼吸袋中,袋中饲料pH降至4.2时即可使用。发酵混合饲料用于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子代生长,将哺乳期母猪日粮中的玉米以发酵混合饲料进行等质量替代。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养分消化率,增大哺乳期母猪产奶量和奶中IgA含量,提高仔猪的断奶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为母猪无抗养殖下的营养调控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839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30347.X

  • 申请日2017-10-0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松海

  • 地址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31

    授权

    授权

  • 2018-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50/30 申请日:201710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饲料及其制备和利用其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子代生长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大计,近几年越来越被各国社会和政府所关注。养殖业的一个目标就是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造福人类。饲料行业作为养殖业的上游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抗生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抗生素滥用被频频报道,残留的抗生素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可能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引发耐药性细菌,同时污染环境。

母畜生产性能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母猪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我国规模化猪场每头母猪每年可提供断奶仔猪仅约15-19头,而2008年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已达到20-24头。造成我国母猪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因素有母猪奶水不足、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和疾病等因素,其中母猪哺乳期奶水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我国集约化规模猪场,哺乳期母猪采食量过低,营养和能量摄入不足,导致母猪奶水不足、乳品质不高的情况频发。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母畜哺乳期没有控制好营养摄入容易影响其泌乳期产奶量和子代生长性能。因此开发抵抗营养因子、易消化,适口性好富含益生菌乳酸和小肽的母畜饲料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手段来改善饲料营养价值,生产绿色高效的饲料目前已成为养殖业在“无抗”背景下研究的热点。微生物发酵饲料不仅能提供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胃肠道pH,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养分消化率,还能开发利用新的饲料资源,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同时益生菌产生的乳酸还能抑制饲料中大肠杆菌等致病细菌和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饲料保存时间。玉米豆粕型日粮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日粮类型,但由于抗原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不良寡糖和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影响了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玉米豆粕型混合饲料可以降低抗营养因子并提高其营养组成,但是对于发酵玉米豆粕型混合饲料制备的研究和在哺乳母猪上及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应用上的报道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发酵饲料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发酵原料

取玉米、豆粕和麸皮原料按质量4:4:2~4.5:4.5:1的比例预混合;

2)配制活化培养基

活化培养基质量M为发酵原料总质量的10%~15%, 取2%~2.4%M的豆粕粉加入适量水,过滤取清液,加入1%~1.6%M的红糖,加入0.1%~0.14%M的食盐,补充水至M得到活化培养基,然后平均分成两份;

3)活化发酵种子液并接种

取一份活化培养基中加入发酵原料总质量的0.04%~0.07%的植物乳杆菌ZJUAF-5菌粉,静置保持3~3.5小时,即得到植物乳杆酸菌发酵种子液,取另一份活化培养基中加入发酵原料总质量的0.12%~0.15%的枯草芽孢杆菌ZJUAF-3菌粉,每隔10~15分钟搅动一次,培养3~3.5小时,即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种子液;将上述两种发酵种子液加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的活化发酵种子液,,接入步骤1)配制的发酵原料,使总水分含量占发酵体系总质量的40%~45%,搅拌混匀;上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 plantarum

)购买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目录编号:1.510 ,ZJUAF-5为我们的命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ZJUAF-3亦为现有菌株,首次公开在本申请人申请的 CN106167782A,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2825。

4)装袋发酵

将上述发酵体系装入厌氧呼吸袋中,占60%的容量,静置发酵3天,袋中饲料pH降至4.2时即可使用。

一种根据所述的发酵饲料制备方法得到的发酵混合饲料。

一种根据所述的发酵混合饲料的应用,用于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子代生长,具体如下:

将哺乳期母猪日粮中的玉米以发酵混合饲料进行等质量替代,替代量占哺乳期母猪日粮总重的7.5%~15%,并添加1.5%~3%的大豆油等质量替代发酵豆粕。

优选的,以15%发酵混合饲料+2%大豆油等质量替代哺乳母猪日粮中的13%玉米+3%去皮豆粕+1%柠檬酸。

所述发酵混合饲料营养成分:粗蛋白≥28%,粗脂肪≥3.5%,粗纤维≥8%,小肽≥18%,pH≤4.3,β-伴球蛋白含量≤7mg/g,大豆球蛋白含量≤8.5mg/g,乳酸含量≥175mmol/Kg,枯草芽孢杆菌活细胞数≥6.5×108,植物乳杆菌活细胞数≥4.5×108;上述%均为重量%。

哺乳期母猪日粮的使用阶段为:(分娩前3d-仔猪断奶后3d)。

本发明以母猪日粮配方参照美国NRC(2012)标准,根据能量、蛋白相近原则;发酵饲料开封后直接按添加比例与哺乳母猪基础料混合,以湿拌料形式饲喂,减少饲料制粒等加工过程对益生菌的灭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养分消化率,增大哺乳期母猪产奶量和奶中IgA含量,提高哺乳期仔猪的断奶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发酵混合饲料;

图2为实施例4中对照组和发酵组母、仔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发酵玉米豆粕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

取1Kg的豆粕粉加入90℃左右的100Kg清水,8层医用纱布过滤或取上层清液,滤液中加入500g的红糖,和100g食盐,然后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取一份培养液降温到37℃,加入240g的植物乳杆酸菌粉。密闭静置保持3小时左右,即得到植物乳杆酸菌发酵种子液。取另一份培养液降温到37℃,加入700g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每隔15分钟搅动一次,培养3小时以后,即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种子液。将上述活化好的菌液在桶中与40℃的200Kg清水混合均匀。取280Kg玉米、280Kg豆粕和140Kg麸皮原料,将上述制备的发酵种子液接入复合饲料中,搅拌机搅拌5分钟混匀。将上述物料按20Kg一袋的量装入为35Kg的厌氧呼吸袋中,厌氧呼吸袋设有单向出气孔,气体只能从袋内排出,塑封后静置发酵3天左右,袋中饲料PH将至4.2左右时即可使用,如图1所示。

表1. 玉米豆粕混合饲料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

项目未发酵混合饲料发酵混合饲料干物质, %91.2190.07粗蛋白, %25.7928.16酸溶蛋白, %4.5818.14粗脂肪, %3.673.37粗灰分, %3.994.56钙, %0.180.20总磷, %0.470.53Β伴球蛋白, mg/g31.937.02大豆球蛋白, mg/g63.688.46pH6.554.02乳酸含量, mmol/Kg-174.57枯草芽孢杆菌, cfu/g-6.4×108植物乳杆菌, cfu/g-4.6×108

由表1可知,与未发酵混合饲料相比,发酵后混合饲料粗蛋白、粗灰分、钙和磷分别提高了2.37%、13.56%、0.57%、0.02%和0.06%,发酵后混合饲料对β伴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降解明显,分别降解了24.91%、55.22%,发酵3天后乳酸含量积累到174.57mmol/Kg,饲料pH逐渐降低到4.02,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数量分别达到6.4×108和4.6×108,益生菌含量丰富。综上,所得到的发酵混合饲料抗营养因子低,乳酸和益生菌含量丰富。

如图2所示,袋中为发酵混合饲料,品质良好。

实施例2 一种以7.5%发酵混合饲料+1.5%大豆油等质量替代7.5%玉米+1.5%发酵豆粕制作哺乳期母猪饲料

本发明改良后的哺乳期母猪日粮的配方为:

7.5%的发酵混合饲料、52.5%的玉米、8%的去皮豆粕、11%的膨化大豆、3.5%的发酵豆粕、3%苜蓿草粉、3%的鱼粉、1.5%大豆油、3.8%的酵母水解物、0.2%的苏打、0.4%食盐、0.6%的石粉和5%的预混料,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即得到发酵混合饲料含量为7.5%的哺乳期母猪饲料。

实施例3 一种以15%发酵混合饲料+3%大豆油等质量替代15%玉米+3%发酵豆粕制作哺乳期母猪饲料

本发明改良后的哺乳期母猪日粮的配方为:

15%的发酵混合饲料、45.0%的玉米、8.0%的去皮豆粕、11%的膨化大豆、2%的发酵豆粕、3%苜蓿草粉、3%的鱼粉、3.0%大豆油、3.8%的酵母水解物、0.2%的苏打、0.4%食盐、0.6%的石粉和5%的预混料,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即得到发酵混合饲料含量为15%的哺乳期母猪饲料。

实施例4 另一种以15%发酵混合饲料+2%大豆油等质量替代13%玉米+3%去皮豆粕+1%柠檬酸制作哺乳期母猪饲料

本发明改良后的哺乳期母猪日粮的配方为:

15%的发酵混合饲料、52%的玉米、6%的去皮豆粕、14%的膨化大豆、2%苜蓿草粉、3%的鱼粉、2%的大豆油、1.0%的酵母水解物、0.1%的苏打、0.4%食盐、0.5%的石粉和4%的预混料,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即得到发酵混合饲料含量为15%的哺乳期母猪饲料。

应用试验1 哺乳期母猪应用试验

对照组辅料各组分的比例为:60%的玉米、8.0%的豆粕、11%的膨化大豆、5%的发酵豆粕、3%苜蓿草粉、3%的鱼粉、3.8%的酵母水解物、0.2%的苏打、0.4%食盐、0.6%的石粉和5%的预混料,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对照组、实施例2、实施例3各取20头长白二元母猪进行试验。对照料、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3组饲料的饲喂阶段为:母猪产前3天(妊娠第111天)至母猪分娩后22天左右仔猪断奶。表2.本发明实施例2、3和比较例提供的母猪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目对照组7.5%发酵料组15%发酵料组哺乳期母猪采食量,Kg/天5.50b5.93ab6.62a掉膘情况,mm3.00a1.25b1.42b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母猪哺乳期采食量分别提高0.43kg/d(P>0 .05)和1.12kg/d(P<0 .05),母猪哺乳期掉膘情况分别减少1.75mm(P>0 .05)和1.58mm(P>0 .05)。

表3.本发明实施例2、3和比较例提供的母猪日粮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项目对照组7.5%发酵料组15%发酵料组初生窝重,Kg18.7517.9918.65产活仔数14.7514.3814.00断奶窝重,Kg70.3571.9973.21断奶存活率,%93.6094.5096.33断奶窝增重,Kg53.6354.0158.63仔猪出生重,Kg1.271.261.34仔猪断奶重,Kg5.93b5.98b6.45a仔猪增重,Kg4.52b4.64b5.13a腹泻率,%2.111.951.83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3和实施例2的仔猪断奶重分别提高0.52Kg(P<0 .05)、O.05Kg(P>0 .05),仔猪断奶增重分别提高0.61Kg(P<0 .05)、0.12Kg(P>0 .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

根据上述表2、表3,我们可得知:发酵混合饲料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促进仔猪生长性能,且实施例3的整体效果优于实施例2。

应用试验2 哺乳期母猪另一应用试验

另一种对照组哺乳期辅料各组分的比例为:65%的玉米、9%的去皮豆粕、14%的膨化大豆、2%苜蓿草粉、3%的鱼粉、1.0%的酵母水解物、1%柠檬酸、0.1%的苏打、0.4%食盐、0.5%的石粉和4%的预混料,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对照组和实施例4各取30头长白二元母猪进行试验。对照料和实施例4的2组饲料的饲喂阶段为:母猪产前3天(妊娠第111天)至母猪分娩后22天左右仔猪断奶。

表4.本发明实施例4和比较例提供的母猪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目对照组15%发酵料组哺乳期母猪采食量,Kg/天4.66b5.50a掉膘情况,mm2.41a1.36b断奶发情间隔,天7.545.36乳产量,Kg/天8.57b9.81a乳脂7.487.76乳糖5.715.87乳蛋白4.794.80乳免疫球蛋白A,mg/ml4.35b5.72a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4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0.84Kg(P<0 .05),哺乳期掉膘明显降低1.05mm(P<0 .05),断奶发情间隔缩短2.18天(P>0 .05),母猪产奶量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1.24Kg、1.37mg/ml。乳品质无显著差异。

表5.本发明实施例4和比较例提供的母猪日粮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项目对照组15%发酵料组初生窝重,Kg14.4113.69产活仔数9.4510.64断奶窝重,Kg52.1560.11断奶存活率,%94.7097.01断奶窝增重,Kg35.45b44.06a仔猪出生重,Kg1.451.40仔猪断奶重,Kg5.636.33仔猪增重,Kg3.92b4.73a腹泻率,%5.25a2.98b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4的仔猪窝断奶增重提高8.61Kg(P<0 .05)、仔猪断奶重和断奶增重分别提高0.70Kg(P>0 .05)、O.81Kg (P<0 .05),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了2.27%(P<0 .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如图2所示,实施例4的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都有了改善。

表6.本发明实施例4和比较例提供的母猪日粮对母猪全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项目对照组15%发酵料组总能82.65b83.92a干物质83.13b84.18a粗蛋白84.53b86.29a粗脂肪58.7363.92粗灰分37.2040.8240.9348.06总磷36.10b41.99a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4的母猪总能、干物质、粗蛋白、和总磷的全肠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27%(P<0 .05)、1.05%(P<0 .05)、1.76%(P<0 .05)和5.89%(P<0 .05)。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知:15%发酵混合饲料的添加可以通过提高母猪采食量和消化率从而提高乳产量,同时提高乳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进而促进仔猪生长并降低腹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