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

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的载药层包括依托芬那酯,并且包含由0.5‑10%的十二烷胺和0.1‑4%木瓜蛋白酶组成的促渗剂,载药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抗氧剂等和作为余量的硅酮压敏胶,另外,还包括背衬层和防粘层。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与市售依托芬那酯市售凝胶相比,对小鼠醋酸致炎引起的扭体抑制百分率更好,说明其消炎镇痛效果更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845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37932.6

  • 发明设计人 李培耀;

    申请日2016-12-1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妍

  •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28: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23

    授权

    授权

  • 2020-06-1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9/70 登记生效日:202005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12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70 申请日:2016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

背景技术

依托芬那酯(Etofenamate)属灭酸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和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涂于皮肤上可被透皮吸收,且其药物活性成分能有效地转移到炎症部位,减轻局部肿胀并有较好的耐受性。实验动物口服后,其抗炎作用优于氟芬那酸和保泰松,但有一定的致消化道溃疡的不良反应。可抑制缓激肽、环氧化酶、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和总补体的释放和作用,稳定溶酶体膜,使用300mg,12~14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蛋白结合率为98%~99%,通过肾和粪便,以氢氧化物、醚裂解物等形式排出。生物利用度有高度的个体差异,同一个体也因用药部位、皮肤湿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其他含有依托芬结构的药物相似(大于20%)。

依托芬那酯具有极强的亲酯性及一定的亲水性,故有良好的透皮功能,故专供外用。局部使用本药300mg,12~14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蛋白结合率为98%~99%。可分布在人的血液、尿液、滑液、滑膜组织中。对炎症部位、滑膜组织、滑液有高亲和性(比非炎症部位高5~20倍),其中滑膜组织中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0%。

依托芬那酯局部运用,适用于骨骼肌肉系统中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对症治疗,如各种慢性关节炎、肌软组织炎、闭合性外伤等。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的软组织风湿性疾病,如肌肉风湿症、肩痛及僵硬、肌肉痉挛(肩关节周围炎的关节周围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腱鞘炎、滑囊炎以及过度劳累或退行性病变所致脊柱病和关节病、外伤如挫伤、扭伤和劳损。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依托芬那酯的贴剂,但是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优异的依托芬那酯的贴剂。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载药层包括依托芬那酯,并且包含由0.5-10%的十二烷胺和0.1-4%木瓜蛋白酶组成的促渗剂。

所述十二烷胺的含量优选为4-8%,木瓜蛋白酶的含量优选为1-4%。

所述载药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抗氧剂等,还包括作为余量的硅酮压敏胶。

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凝贴剂还包括背衬层和防粘层。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与市售依托芬那酯市售凝胶相比,对小鼠醋酸致炎引起的扭体抑制百分率更好,说明其消炎镇痛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依托芬那酯5%、十二烷胺4%、木瓜蛋白酶4%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实施例2

将依托芬那酯4%、十二烷胺6%、木瓜蛋白酶2%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实施例3

将依托芬那酯5%、十二烷胺8%、木瓜蛋白酶1%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实施例4

将依托芬那酯6%、十二烷胺5%、木瓜蛋白酶3%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对比例1

将依托芬那酯5%、十二烷胺8%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对比例2

将依托芬那酯5%、木瓜蛋白酶8%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试验例一: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采用立式扩散池,有效扩散面积为2.8cm2,所用皮肤为去毛猪耳朵皮肤,皮肤厚度约为约600μm。将贴剂贴于去毛猪耳朵皮肤的角质层一侧,置于扩散池与接收池之间,角质层朝向扩散池,真皮层朝向接收池。接收池体积为6.5mL,加满pH7.4磷酸缓冲液并排除气泡,置于循环水浴磁力搅拌池中,磁子转速设为300r/min,水浴温度为37℃。透皮开始后第2h、4h、6h、8h、10h、12h、14h、24h取样1mL,取样后立即补充新鲜的接收液,将取样液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的浓度,分别以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贴剂进行试验,计算经皮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的经皮渗透效果(n=3)

组别经皮渗透速率(μg·cm-2·h-1)累积渗透量(μg·cm-2)实施例11.34±0.1221.21±1.11实施例21.45±1.2322.11±1.22实施例31.61±0.7724.07±0.89实施例41.44±0.2921.34±0.54对比例10.52±0.129.47±1.14对比例20.48±0.339.26±0.76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采用十二烷胺和木瓜蛋白酶作为促渗剂,能够很好的提高依托芬那酯的经皮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与单用十二烷胺或木瓜蛋白酶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试验例二: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的消炎镇痛效果试验

将60只18-22g的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依托芬那酯市售凝胶阳性对照组、实施例1-4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贴剂组在小鼠腹部脱毛部位给予1cm2上述贴剂。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给予醋酸溶液(1.5%,0.1ml/10g),当小鼠腹部凹陷,同时躯干与后肢伸张、身体扭曲时视为出现扭体反应。从注射醋酸后开始计时,记录小鼠开始扭体的时间与20min内扭体的次数,并计算扭体抑制百分率(PIP),PIP=(空白组扭体次数均值-给药组扭体次数均值)/空白组扭体次数均值×100%。

表2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的消炎镇痛效果

20min内扭体次数扭体抑制百分率(PIP)空白组28.32±2.14阳性对照组10.12±3.1481.04%实施例1组8.03±3.2193.24%实施例2组7.25±1.5295.01%实施例3组7.08±2.0398.11%实施例4组7.14±3.5496.11%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与市售依托芬那酯市售凝胶相比,对小鼠醋酸致炎引起的扭体抑制百分率更好,说明其消炎镇痛效果更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