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设施

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设施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设施,由路面对称高频信息、路侧对称中频信息与低频环形结构物组成,路面对称高频信息包括在道路两侧边缘对称设置的轮廓标和在道路分界线上设置的突起路标,路侧对称中频信息包括在道路两侧对称设置的中频警示桩,中频警示桩上设置有超强级反光膜,低频环形结构物包括设于道路上方位置的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上设有指向向下的箭头。本发明通过路侧信息与路面信息组合设置,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速度感和距离感,低频带箭头的环形设施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方向感知能力和车道保持能力,保障临水道路尤其是弯道路段的交通安全,在夜间效果更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202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765721.5

  • 发明设计人 杜志刚;孟爽;吕宁生;

    申请日2017-08-30

  • 分类号E01F9/535(20160101);E01F9/553(20160101);E01F9/619(20160101);E01F9/615(20160101);

  • 代理机构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惠玲

  •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23: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F 9/535 专利号:ZL2017107657215 登记生效日:20230506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思方达交通工程(湖北)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京启物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116号朗诗绿色街区9栋4层417室 变更后权利人:430048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办事处金山大道185号武汉华尔登国际酒店(五星级)二期写字楼栋/单元35层11号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11-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F9/535 登记生效日:201911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08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10-25

    授权

    授权

  • 2018-0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F9/535 申请日:2017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一方面,较低等级的公路临水的情况较多,且由于其等级较低造价受限,往往缺乏相应的防护设施和照明设施;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水地区的旅游项目的不断开发,出现越来越多的临水道路,且由于其有便于观赏的特性,路侧防护设施一般较少且偏于柔性或半刚性防护设施。这就导致了驾驶员在临水道路行驶时,由于道路线形认知不全和车速、车距、车道保持能力不足,造成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间,由于睡眠反光,驾驶员由于趋光性极易驶向亮度较高的水面,造成撞向路边护栏甚至冲入水中的情况,严重威胁道路运营的安全和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利用不同频率、形式的相关交通工程设施组合设置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提高其车速控制能力、车道保持能力的方法已经被证实确实可行,逆反射设施和自发光材料也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其低廉的造价、施工可行性较高,具有极高的可实施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方法,在路面设置高频路侧轮廓标和突起部标,在路侧设置警示桩,警示桩上设有超强级反光膜,在道路上方位置设置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并在行车方向上设有蓝色指向向下的箭头,保障交通安全,通过路侧信息与路面信息组合设置,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速度感和距离感,低频带箭头的环形设施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方向感知能力和车道保持能力,保障临水道路尤其是弯道路段的交通安全,在夜间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设施,由路面对称高频信息、路侧对称中频信息与低频环形结构物组成,路面对称高频信息包括在道路两侧边缘对称设置的轮廓标和在道路分界线上设置的突起路标,路侧对称中频信息包括在道路两侧对称设置的中频警示桩,中频警示桩上设置有超强级反光膜,低频环形结构物包括设于道路上方位置的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上设有指向向下的箭头。

进一步而言,所述路面对称高频信息在弯道路侧外侧的间隔以外侧信息与内侧信息在同一径线上确定,直线路段的设置间隔与弯道部分外侧设置间隔相同,在弯道内侧的设置间隔根据设计速度与设计速度对应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确定。

进一步而言,所述中频警示桩的高度为0.6~0.8m,中频警示桩上设置的超强级反光膜采用黄黑相间的反光膜构成,且反光膜的宽度为10cm。

进一步而言,所述中频警示桩的设置频率:路面高频信息设置频率为1:4~5。

进一步而言,所述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的高度为4~6m,宽度略宽于道路宽度,其表面材料采用自发光材料的防水耐腐蚀的外壳。

进一步而言,所述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的设置频率:路面高频信息设置频率为1:16~25。

进一步而言,所述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采用沿行车方向为指向向下的蓝色箭头。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将原道路的弱视觉参照系改善为强视觉参照系,提高驾驶员视觉刺激的强度,并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视觉参考,便于驾驶员根据道路信息选择合理的车道和车速;

2.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驾驶员在转弯道路处车道保持能力差,易撞向护栏或冲出路外的情况,尤其可以解决在夜间临水转弯处,由于水面亮度较高,驾驶员由于亮度错觉,趋向于亮度较高的水面,而导致驾驶员易冲入湖中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路面信息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位置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警示桩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示意图。

1.轮廓标;2.突起路标;3.警示桩;4.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临水弯道交通安全改善设施,由路面对称高频信息、路侧对称中频信息与低频环形结构物组成,路面对称高频信息包括在道路两侧边缘对称设置的轮廓标1和在道路分界线上设置的突起路标2,路侧对称中频信息包括在道路两侧对称设置的中频警示桩3,中频警示桩上设置有超强级反光膜,低频环形结构物包括设于道路上方位置的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4,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上设有指向向下的箭头。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路面设置高频路侧轮廓标1和突起部标2,在路侧设置警示桩3,警示桩3上设有超强级反光膜,在道路上方位置设置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4,并在行车方向上设有蓝色指向向下的箭头,保障交通安全,通过路侧信息与路面信息组合设置,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速度感和距离感,低频带箭头的环形设施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方向感知能力和车道保持能力,保障临水道路尤其是弯道路段的交通安全,在夜间效果更好。

更具体而言,所述路面对称高频信息在弯道路侧外侧的间隔以外侧信息与内侧信息在同一径线上确定,直线路段的设置间隔与弯道部分外侧设置间隔相同,在弯道内侧的设置间隔根据设计速度与设计速度对应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确定。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车速感知能力,变原弱视觉参照系为强视觉参照系。

优选的,弯道路段内侧的设置间隔如下表所示:

更具体而言,所述中频警示桩3的高度为0.6~0.8m,中频警示桩3上设置的超强级反光膜采用黄黑相间的反光膜构成,且反光膜的宽度为10cm,中频警示桩3的设置频率:路面高频信息设置频率为1:4~5。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距离感知能力和车速感知能力。

更具体而言,所述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4的高度为4~6m,宽度略宽于道路宽度,其表面材料采用自发光材料的防水耐腐蚀的外壳,所述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4的设置频率:路面高频信息设置频率为1:16~25。所述低频环形类反光环结构物4采用沿行车方向为指向向下的蓝色箭头。本发明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有效提高驾驶员的车道保持能力和方向感知能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