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清理机构、垃圾处理机构和污水处理机构;所述垃圾清理机构用于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清理并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所述垃圾处理机构用于对垃圾清理机构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脱水处处理排放。本发明可以自动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清理和处理,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较低了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5420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97192.X

  • 发明设计人 周祥;

    申请日2017-08-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洪宝

  • 地址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昌州大道东段8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13: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2B15/10 专利号:ZL201710697192X 申请日:20170815 授权公告日:201907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7-02

    授权

    授权

  • 2018-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15/10 申请日:2017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1-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大坝,是一种挡水建筑物,具有防洪、灌溉、调蓄、发电、供水和旅游开发等多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的上游往往沉积大量的垃圾,若大坝前的垃圾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而且大量的垃圾会影响开闸泄水的速度,并且这些垃圾还会对发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目前,大坝前的垃圾一般采用清污船进行清理,清污船清理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特别是在汛期的时候,清污船作业及其危险,清理出来的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使其能自动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清理和处理,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较低了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清理机构、垃圾处理机构和污水处理机构;所述垃圾清理机构用于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清理并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所述垃圾处理机构用于对垃圾清理机构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脱水处理;所述污水处理机构用于对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

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大坝上游的垃圾的清理、脱水处理以及对分离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各机构之间紧密配合,连续作业,减少了人力作业,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清理出来的垃圾经脱水处理,分离出来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清理机构包括打捞篮、升降机构和传送带,所述打捞篮沿大坝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迎水面,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打捞篮的升降用以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打捞,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打捞篮的底部,用以将打捞篮捞上来的垃圾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采用上述结构,首先通过升降机构将打捞篮沉入水下,待打捞篮上面有垃圾时,控制升降机构将打捞篮提出水面,然后垃圾通过传送带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垃圾的打捞和传送都通过机械自动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清理效率,并且打捞垃圾作业不受水位高低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导梁、升降横梁和卷扬机,所述竖向导梁沿大坝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升降横梁一端与竖向导梁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升降横梁的另一端固定在打捞篮的底部,所述卷扬机安装在升降横梁的上方,卷扬机的输出轴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横梁的中部相连。采用上述结构,控制卷扬机即可控制升降横梁沿竖向导梁升降,从而控制打捞篮的升降,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处理机构包括离心电机、离心外筒和离心内筒,所述离心电机用于驱动离心外筒轴向转动,所述离心外筒和离心内筒的侧壁上均分布有透水孔,离心内筒同轴安装在离心外筒内且离心内筒与离心外筒可分离,卸垃圾时,离心内筒通过吊机吊离离心外筒,离心内筒的底部设置有可打开的仓门。垃圾清理机构清理出来的垃圾通过垃圾处理机构进行离心脱水,垃圾脱水后,通过吊机吊起离心内筒至垃圾车上方,然后打开离心内筒底部的仓门,离心内筒内的垃圾直接卸在垃圾车上,卸完后将离心内筒装回离心外筒即可,垃圾的脱水和倾卸均通过机械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内筒的外侧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凸条,离心外筒的内侧对应离心内筒外侧的凸条设置有凹槽,安装时,所述凸条卡在对应的凹槽中。采用上述结构,离心外筒可带动离心内筒一起转动,同时离心外筒和离心内筒还可以分离,既能满足脱水的需要,也能满足卸垃圾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末端的垃圾通过倾斜的滑槽滑入离心内筒。垃圾通过滑槽滑入离心内筒,可以减小传送带对离心内筒起吊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沉淀池和消毒池,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污水分别经沉淀池的沉淀和消毒池的消毒后排放。分离出来的污水通过沉淀和消毒,以达标排放,可防止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垃圾打捞步骤:控制卷扬机将打捞篮放置在水下,垃圾飘在打捞篮上方时,控制卷扬机将打捞篮提出水面,然后控制传送带将打捞篮打捞上来的垃圾传送至离心内筒;

垃圾脱水步骤:控制离心电机带动离心外筒和离心内筒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垃圾中的污水经离心外筒和离心内筒的透水孔排出;

垃圾倾卸步骤:控制吊机将离心内筒吊离离心外筒,并将离心内筒吊至垃圾车上方,然后打开离心内筒底部的仓门,离心内筒内的垃圾直接卸在垃圾车上,卸完后,将离心内筒装入离心外筒;

污水处理步骤: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污水经沉淀池进行沉淀,再经消毒池进行消毒,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河道中。

采用上述步骤,垃圾的打捞步骤、垃圾脱水步骤、垃圾倾卸步骤和污水处理步骤均通过机械完成,各步骤之间环环相扣,密切配合,减少了人力作业,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清理出来的垃圾经脱水处理,分离出来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自动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清理和处理,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较低了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清理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心外筒和离心内筒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垃圾清理机构;11表示打捞篮;12表示升降机构;121表示竖向导梁;122表示升降横梁;123表示卷扬机;124表示钢丝绳;13表示传送带;2表示垃圾处理机构;21表示离心电机;22表示离心外筒;221表示凹槽;23表示离心内筒;231表示凸条;24表示吊机;3表示污水处理机构;31表示沉淀池;32表示消毒池;4表示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系统,如图1-图3所示,包括垃圾清理机构1、垃圾处理机构2和污水处理机构3,垃圾清理机构1用于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清理并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2,垃圾处理机构2用于对垃圾清理机构1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脱水处理,污水处理机构3用于对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

垃圾清理机构1包括打捞篮11、升降机构12和传送带13,打捞篮11沿大坝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迎水面,升降机构12用于控制打捞篮11的升降用以对大坝上游的垃圾进行打捞,传送带13设置在打捞篮11的底部,用以将打捞篮11捞上来的垃圾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2,打捞时,首先通过升降机构12将打捞篮11沉入水下,待打捞篮11上面有垃圾时,控制升降机构12将打捞篮11提出水面,然后垃圾通过传送带13传送至垃圾处理机构2,垃圾的打捞和传送都通过机械自动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清理效率,并且打捞垃圾作业不受水位高低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12包括竖向导梁121、升降横梁122和卷扬机123,竖向导梁121沿大坝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升降横梁122一端与竖向导梁121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升降横梁122的另一端固定在打捞篮11的底部,卷扬机123安装在升降横梁122的上方,卷扬机123的输出轴通过钢丝绳124与升降横梁122的中部相连,这样,控制卷扬机123即可控制升降横梁122沿竖向导梁121升降,从而控制打捞篮11的升降,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垃圾处理机构2包括离心电机21、离心外筒22和离心内筒23,离心电机21用于驱动离心外筒22轴向转动,离心外筒22和离心内筒23的侧壁上均分布有透水孔,离心内筒23同轴安装在离心外筒22内且离心内筒23与离心外筒22可分离,本实施例的离心内筒23的外侧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凸条231,离心外筒22的内侧对应离心内筒23外侧的凸条231设置有凹槽221,安装时,凸条231卡在对应的凹槽221中,这样,离心外筒22可带动离心内筒23一起转动,同时离心外筒22和离心内筒23还可以分离,既能满足脱水的需要,也能满足卸垃圾的需要,卸垃圾时,离心内筒23通过吊机24吊离离心外筒22,离心内筒23的底部设置有可打开的仓门。垃圾清理机构1清理出来的垃圾通过垃圾处理机构2进行离心脱水,垃圾脱水后,通过吊机24吊起离心内筒23至垃圾车上方,然后打开离心内筒23底部的仓门,离心内筒23内的垃圾直接卸在垃圾车上,卸完后将离心内筒23装回离心外筒22即可,垃圾的脱水和倾卸均通过机械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传送带13末端的垃圾通过倾斜的滑槽4滑入离心内筒23,这样,可以减小传送带13对离心内筒23起吊的影响。

污水处理机构3包括沉淀池31和消毒池32,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污水分别经沉淀池31的沉淀和消毒池32的消毒后排放,分离出来的污水通过沉淀和消毒,以达标排放,可防止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总之,本实施例能自动完成大坝上游的垃圾的清理、脱水处理以及对分离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各机构之间紧密配合,连续作业,减少了人力作业,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清理出来的垃圾经脱水处理,分离出来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坝上游的垃圾处理的方法,如图1-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垃圾打捞步骤:控制卷扬机123将打捞篮11放置在水下,垃圾飘在打捞篮11上方时,控制卷扬机123将打捞篮11提出水面,然后控制传送带13将打捞篮11打捞上来的垃圾传送至离心内筒23;

垃圾脱水步骤:控制离心电机21带动离心外筒22和离心内筒23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垃圾中的污水经离心外筒22和离心内筒23的透水孔排出;

垃圾倾卸步骤:控制吊机24将离心内筒23吊离离心外筒22,并将离心内筒23吊至垃圾车上方,然后打开离心内筒23底部的仓门,离心内筒23内的垃圾直接卸在垃圾车上,卸完后,将离心内筒23装入离心外筒22;

污水处理步骤: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污水经沉淀池31进行沉淀,再经消毒池32进行消毒,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河道中。

采用上述步骤,垃圾的打捞步骤、垃圾脱水步骤、垃圾倾卸步骤和污水处理步骤均通过机械完成,各步骤之间环环相扣,密切配合,减少了人力作业,安全可靠,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清理出来的垃圾经脱水处理,分离出来的污水进行处理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