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匍匐筋骨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一种匍匐筋骨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匍匐筋骨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包括:A,外植体选择: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做母株,剪取顶端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B,外植体处理:先后用酒精和升汞溶液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C,增殖:选择较为经济的6‑苄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两种激素对外植体进行诱导增殖。D,生根和移栽:增殖芽体剥离转至生根培养基,待根系发育良好后开瓶炼苗,洗净培养基,于泥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中种质。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经济实惠,可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组培苗,供园林绿化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3968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87255.3

  • 申请日2017-08-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松海

  • 地址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塘湾7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48: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5

    授权

    授权

  • 2017-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4/00 申请日:2017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观赏宿根地被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匍匐筋骨草是欧美原产,并从欧美引进入我国的一种新型宿根类地被花卉。匍匐筋骨草与中国原产并作为中药材长期使用的筋骨草(Ajuga>Bunge.)有本质不同。匍匐筋骨草株形矮小,四季常绿,三季彩叶,花葶30厘米左右,适合做花镜、地被、花坛、盆栽用花,花叶俱美,观赏效果极佳。然而匍匐筋骨草无法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系数极低,严重制约了其在园林市场的应用。急需发明一种组培繁殖配方和技术,以便其快速推向市场并在园林应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繁殖新型宿根花卉匍匐筋骨草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低成本、高效率获得大量组培苗,供应市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匍匐筋骨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外植体的选择预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取材母株,于采样前两天,应该使用80%代森锰锌或者10%甲基硫菌灵1000-1500倍液对取样母株进行全方位喷洒,使母株在后续操作中尽可能少的携带内生菌,保证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取样时,剪取顶端幼嫩茎段,去掉叶片,只保留茎干,置于自来水中流水冲洗半小时。

B. 外植体消毒处理:将上述清洗过的外植体置于70-75%酒精中,摇动30秒,立即倒掉酒精,并用灭菌水清洗1遍,然后将外植体置于0.1%升汞溶液中,摇动8-10分钟,倒掉升汞溶液,并立即用121℃ 、0.105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25-30分钟并冷却的水冲洗4-5遍,每遍3-4分钟,倒掉灭菌水,外植体备用。

C. 培养基配制:接种外植体用培养基为附加了30g/L蔗糖,8g/L琼脂粉,1.5-2.0 mg/L 6-BA,0.1-0.3 mg/L NAA的通用MS培养基,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培养基PH值至5.7-6.0之间,121℃ ,0.105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25-30分钟,培养基分装放凉备用。

D. 外植体接种:将B步骤处理完毕的外植体用灭菌剪刀剪成长约1厘米的茎段,保证每个茎段上至少含有一个叶腋,然后按照生长极性插入配好的培养基中,密封,置于70-80μE/(m2·s)光照条件下,光照周期为16小时/天,培养温度为24℃±1℃。

E. 继代和生根培养:外植体在初次培养时,经过40-50天会从基部不经过愈伤,直接分化出新芽,待新芽长至2-3厘米时,就可以将新芽分离,置于新的培养基上增殖,每30-40天更换一次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方是1/2MS培养基,附加30g/L蔗糖,以及8g/L琼脂粉,调节PH值到5.7-6.0之间,高温高压灭菌后备用。接种到生根培养基的无菌苗平均25-30天根系发育完成,即可炼苗移栽。

F. 炼苗移栽:完成生根培养的无菌苗,先拿到温室大棚,打开瓶盖一半左右,使瓶苗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两天后,将苗子连同培养基取出,流水冲洗掉培养基,适当修剪苗子基部叶片,准备移栽。移栽基质采用细泥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混合,先将含水量质量百分比80%左右的基质装填入穴盘,然后用镊子将洗净的苗子移入基质,种植完毕喷淋浇水,塑料薄膜覆盖保湿,20-30℃之间缓苗,15天左右即可成活并撤掉覆盖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匍匐筋骨草目前尚未有成功的组培快繁报道,本方法为首次公开;

2、在本发明中,采用采样前预防性杀菌消毒手段,使外植体带菌率降低50%左右,大大提高了外植体的消毒效果。

3、本发明,尽可能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本发明所用到的6-苄基嘌呤,萘乙酸等生化试剂,都是常见,低成本的植物激素类生产原料;生根培养基无需添加任何植物激素,同样达到其他组培技术一样的生根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配制难度。

4、本发明所采用的接种外植体用培养基配方,可以使外植体直接再生新芽,不经过愈伤阶段,缩短了增殖时间,提高了增殖效率,为工厂化生产极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匍匐筋骨草的盆栽表现;

图2是匍匐筋骨草在增殖培养基中的表现;

图3是匍匐筋骨草在生根培养基中的生根表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试剂,如未经特别说明,市售的均可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A. 外植体的选择预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匍匐筋骨草‘勃艮第之光’作为取材母株,如图1。于采样前两天,使用80%代森锰锌或者10%甲基硫菌灵1000-1500倍液对取样母株进行全方位喷洒,使母株在后续操作中尽可能少的携带内生菌,保证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取样时,剪取顶端幼嫩茎段,去掉叶片,只保留茎干,置于自来水中流水冲洗半小时。该预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率50%左右,效果非常好。

B. 外植体消毒处理:将上述清洗过的外植体置于70-75%酒精中,摇动30秒,立即倒掉酒精,并用灭菌水清洗1遍,然后将外植体置于0.1%升汞溶液中,摇动8-10分钟,倒掉升汞溶液,并立即用121℃ 、0.105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25-30分钟并冷却的水冲洗4-5遍,每遍3-4分钟,倒掉灭菌水,外植体备用。

C. 培养基配制:接种外植体用培养基为附加了30g/L蔗糖,8g/L琼脂粉,1.5-2.0 mg/L 6-BA,0.1-0.3 mg/L NAA的通用MS培养基,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培养基PH值至5.7-6.0之间,121℃ ,0.105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25-30分钟,培养基分装放凉备用。

D. 外植体接种:将B步骤处理完毕的外植体用灭菌剪刀剪成长约1厘米的茎段,保证每个茎段上至少含有一个叶腋,然后按照生长极性插入配好的培养基中,密封,置于70-80μE/(m2·s)光照条件下,光照周期为16小时/天,培养温度为24℃±1℃。培养状态如图2。

E. 继代和生根培养:外植体在初次培养时,经过40-50天会从基部不经过愈伤,直接分化出新芽,待新芽长至2-3厘米时,就可以将新芽分离,置于新的培养基上增殖,每30-40天更换一次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方是1/2MS培养基,附加30g/L蔗糖,以及8g/L琼脂粉,调节PH值到5.7-6.0之间,高温高压灭菌后备用。接种到生根培养基的无菌苗平均25-30天根系发育完成,如图3,即可炼苗移栽。步骤E所用生根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植物激素,只需要1/2MS培养基附加蔗糖和琼脂粉即可实现匍匐筋骨草快速生根,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培养基配制难度。

F. 炼苗移栽:完成生根培养的无菌苗,先拿到温室大棚,打开瓶盖一半左右,使瓶苗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两天后,将苗子连同培养基取出,流水冲洗掉培养基,适当修剪苗子基部叶片,准备移栽。移栽基质采用细泥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混合,先将含水量质量百分比80%左右的基质装填入穴盘,然后用镊子将洗净的苗子移入基质,种植完毕喷淋浇水,塑料薄膜覆盖保湿,20-30℃之间缓苗,15天左右即可成活并撤掉覆盖物。

上述MS培养基配方如下:以下数据为母液用量,实际使用按照大量元素50 毫升/升,微量元素、有机成分、铁盐按照5毫升/升的用量进行稀释。

1/2MS的配制为上述成分各自减半使用。

本方法可以由一个茎段外植体直接诱导出幼芽,再不断繁殖得到更多的丛芽,初代增殖45天增殖系数可达到6,后代45天的增殖系数达到10,幼苗生根良好,移栽成果率达到90%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