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方法

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电大锻件的锻造成型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方法。该锻造方法包括:锻前装炉第一次加热温度为1200℃±10℃,保温后出炉锻造;同一火次的锻造中包括1~3次的镦粗或/和拔长,锻造压下速率大于等于0.001s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3778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钢铁研究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62031.7

  • 申请日2017-08-0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彬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48: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20

    授权

    授权

  • 2017-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J1/06 申请日:201708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大锻件的锻造成型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结构不平衡,火电占很大比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加重使电力供需关系更加紧张。另外,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愈加重视,对核电这种清洁、低碳、高效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SA508Gr.4N钢是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中核电机组关键材料的4N级,其用于制造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稳压器等;并且本领域已将SA508Gr.4N钢列为第四代堆型中的超临界水冷堆压力容器的候选材料。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大锻件制造难度极大,常常面临着锻件厚截面组织和性能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现有锻造工艺很难保证锻件厚截面晶粒尺寸的均匀性,往往形成混晶导致锻件报废。而现有技术中SA508Gr.4N钢的锻造方法和相关的锻造工艺参数,至今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方法,能够消除锻件厚截面混晶从而提高核电大锻件厚截面性能的均匀性,能够满足新一代核电大锻件的国产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方法,该锻造方法包括:

锻前装炉第一次加热温度为1200℃±10℃,保温后出炉锻造;

同一火次的锻造中包括1~3次的镦粗或/和拔长,锻造压下速率大于等于0.001s-1,镦粗和拔长的变形量均在35%~65%;

最后一火次加热温度为1090℃±10℃,保温后出炉锻造;

锻造最后一个火次锻造压下速率0.005s-1~0.05s-1,变形量为45%~65%。

锻造过程中,当表面温度低于800℃时,停止锻造返炉加热至1200℃±10℃,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锻造。

锻件的终锻温度不低于800℃。

锻件的边长或直径为2000~3200mm,厚度为400~6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为SA508Gr.4N钢在国内的运用提供了其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工艺,解决了大型锻件厚截面晶粒尺寸不均匀,易发生混晶的技术问题,能够使大锻件厚截面晶粒度等级控制在3.5~4级,为该材料的国产化应用开辟了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SA508Gr.4N钢采用本发明锻造工艺锻造后的晶粒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核电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厚截面消除混晶的锻造工艺,包括:

锻前装炉第一次加热温度为1200℃±10℃,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锻造;

优选地,锻造过程中,当表面温度低于800℃时,停止锻造返炉加热至1200℃±10℃,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锻造;

同一火次的锻造中包括1~3次的镦粗/和拔长,锻造压下速率大于等于0.001s-1,镦粗和拔长的变形量均在35%~65%。

最后一火次加热温度为1090℃±10℃,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锻造;

锻造最后一个火次使锻件温度降低为1090℃±10℃(相对第一次加热温度),锻造压下速率0.005s-1~0.05s-1,锻件的终锻温度不低于800℃,变形量为45%~65%。锻件在炉子中的保温时间根据经验公式确定,一般锻件厚度在每100mm~200mm时保温1小时。锻造过程中混晶的消除主要靠最后一火次的变形量,增加变形量时锻件厚截面方向上均发生动态再结晶,将使锻件截面方向上晶粒细化从而消除混晶。

实施例1

本发明以核电用SA508Gr.4N钢直径3500mm、厚度为600mm的饼状大锻件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步,钢锭装炉在1190℃保温5小时,而后出炉锻造。

第二步,将钢锭压钳口,切去水口废料,在万吨水压机上拔长,锻造压下速率0.003s-1,变形量35%。拔长后镦粗,锻造压下速率0.002s-1,变形量40%。而后返炉加热,温度不低于800℃。加热温度1190℃保温5小时。

第三步,拔长,锻造压下速率0.005s-1,变形量45%。然后切去钳口镦粗,锻造压下速率0.003s-1,变形量45%。而后返炉加热为最后一火次锻造留下足够变形量,温度不低于800℃。加热保温温度为1090℃,保温4小时。

第四步,镦粗,锻造压下速率0.01s-1,变形量50%。

经过上述锻造工艺得到的锻件,能够消除锻件内部的缺陷,晶粒度达到3.5级及3.5级以上,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本发明以核电用SA508Gr.4N钢直径2000mm、厚度为400mm的饼状大锻件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步,钢锭装炉在1210℃保温3小时,而后出炉锻造。

第二步,将钢锭压钳口,切去水口废料,在万吨水压机上拔长,锻造压下速率0.008s-1,变形量40%。拔长后镦粗,锻造压下速率0.004s-1,变形量50%。温度不低于800℃。而后返炉加热,加热温度1210℃保温3小时。

第三步,拔长,锻造压下速率0.008s-1,变形量55%。然后切去钳口镦粗,锻造压下速率0.004s-1,变形量55%。而后返炉加热。而后返炉加热为最后一火次锻造留下足够变形量,温度不低于800℃。加热保温温度为1080℃保温2小时。

第四步,镦粗,锻造压下速率0.01s-1,变形量55%。

经过上述锻造工艺得到的锻件,能够消除锻件内部的缺陷,晶粒度达到3.5级及3.5级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