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

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四种不同类别的纯藻种样本若干个;用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在线监测仪分别测定不同纯藻种样本的叶绿素a值,并分别计算不同方法叶绿素a测定值之间的比值,作为校准系数;对所测样本进行藻体富集,确定优势藻种;启动在线监测仪自动清洗功能;调整在线监测仪纯水透光率到99%以上;用在线监测仪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得到不同种属藻体叶绿素a分量及叶绿素a总量数值;用校准系数对在线监测仪测定值中相应优势门类的检测数据进行校准,重新计算在线检测值,得到最终的叶绿素a检测数值。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数据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绍兴市水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316199.2

  • 申请日2017-05-0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小秋

  •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南路422号一楼11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28: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24

    授权

    授权

  • 2017-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1/64 申请日:2017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属于水体情况在线监测仪校准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准确及时监测水体情况是预测和有效治理水质富营养的前提,相对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费时费力,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能够实现快速、连续、定点监测,在富营养监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藻类在受到外来光刺激时,将刺激光的能量转化为光合作用能量、荧光和发热,其中荧光很容易检测到。由于同一种藻受到不同波长单位强度激发光激发时,发出的荧光强度不同,而不同的藻在受到相同波长单位强度激发光激发时,发出的荧光强度也不同。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通过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发光对被测对象进行刺激,可定量分析不同藻类叶绿素含量。但从仪表实际应用情况看,普遍认为该类在线监测仪在反映数据趋势性方面优势明显,但数据准确性上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数据准确性,不需要改变设备结构、费用相对较低且结果可靠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内置参数中对藻体的分类,制备四种不同类别的纯藻种样本若干个;

步骤(2):用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分别测定不同纯藻种样本的叶绿素a值,并分别计算不同方法叶绿素a测定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各类别藻体叶绿素a的校准系数;

步骤(3):对所测样本进行藻体富集,镜检富集后样本中藻类构成情况,确定优势藻种;

步骤(4):启动完成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自动清洗功能,并测定纯水空白值;根据纯水空白值大小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自动清洗步骤;

步骤(5):查看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纯水透光率值,并调整纯水透光率到99%以上;

步骤(6):用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得到不同种属藻体叶绿素a分量及叶绿素a总量数值;

步骤(7):用步骤(2)测定得到的校准系数,对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测定值中相应优势门类的检测数据进行校准,重新计算在线检测值,得到最终的叶绿素a检测数值。

本发明中,可通过适当方式制备四种不同类别的纯藻种样本,具体可以通过实际水样分离、从相应机构直接订购或购买藻种后自己培养等方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步骤(4)中,纯水空白值大于0.5微克/升时,需要重复自动清洗步骤。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数据准确性,不需要改变设备结构、费用相对较低且结果可靠性高。同时,对于相对固定的使用流域,该方法具有一定成长性,即:通过经验积累,提高叶绿素a检测数据准确性会变得更加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内置参数中对藻体的分类,制备四种不同类别的纯藻种样本若干个,包括:“蓝藻类”的绿球藻、水华束丝藻;“绿藻类”的普通小球藻、中型裸藻;“棕藻类”的针杆藻、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隐藻类”的隐藻。

步骤(2):用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分别测定不同纯藻种样本的叶绿素a值,并分别计算不同方法叶绿素a测定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各类别藻体叶绿素a的校准系数(见表1)。

表1不同类别典型藻种校正系数

步骤(3):对所测样本进行藻体富集,镜检富集后样本中藻类构成情况,确定优势藻种为小球藻属。

步骤(4):启动完成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自动清洗功能,并测定纯水空白值。纯水空白值大于0.5微克/升时,需要重复自动清洗步骤。

步骤(5):查看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纯水透光率值,并调整纯水透光率到99%以上。

步骤(6):用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得到不同种属藻体叶绿素a分量及叶绿素a总量数值(见表2)。

步骤(7):用步骤(2)测定得到的校准系数0.61,对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测定值中相应优势门类绿藻类的检测数据进行校准,重新计算在线检测值,得到最终的叶绿素a检测数值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数值的相对偏差由46.0%减小到-10.4%。

表2校正系数应用实例一

实施例2

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内置参数中对藻体的分类,制备四种不同类别的纯藻种样本若干个,包括:“蓝藻类”的绿球藻、水华束丝藻;“绿藻类”的普通小球藻、中型裸藻;“棕藻类”的针杆藻、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隐藻类”的隐藻。

步骤(2):用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分别测定不同纯藻种样本的叶绿素a值,并分别计算不同方法叶绿素a测定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各类别藻体叶绿素a的校准系数(见表1)。

步骤(3):对所测样本进行藻体富集,镜检富集后样本中藻类构成情况,确定优势藻种为珊藻属、卵囊藻属。

步骤(4):启动完成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自动清洗功能,并测定纯水空白值。纯水空白值大于0.5微克/升时,需要重复自动清洗步骤。

步骤(5):查看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纯水透光率值,并调整纯水透光率到99%以上。

步骤(6):用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得到不同种属藻体叶绿素a分量及叶绿素a总量数值(见表3)。

步骤(7):用步骤(2)测定得到的校准系数0.61,对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测定值中相应优势门类(绿藻类)的检测数据进行校准,重新计算在线检测值,得到最终的叶绿素a检测数值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数值的相对偏差由51.6%减小到0.2%。

表3校正系数应用实例二

实施例3

一种应用于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内置参数中对藻体的分类,制备四种不同类别的纯藻种样本若干个,包括:“蓝藻类”的绿球藻、水华束丝藻;“绿藻类”的普通小球藻、中型裸藻;“棕藻类”的针杆藻、楯形多甲藻不等变种;“隐藻类”的隐藻。

步骤(2):用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分别测定不同纯藻种样本的叶绿素a值,并分别计算不同方法叶绿素a测定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各类别藻体叶绿素a的校准系数(见表1)。

步骤(3):对所测样本进行藻体富集,镜检富集后样本中藻类构成情况,确定优势藻种为裸藻属。

步骤(4):启动完成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自动清洗功能,并测定纯水空白值。纯水空白值大于0.5微克/升时,需要重复自动清洗步骤。

步骤(5):查看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纯水透光率值,并调整纯水透光率到99%以上。

步骤(6):用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得到不同种属藻体叶绿素a分量及叶绿素a总量数值(见表4)。

步骤(7):用步骤(2)测定得到的校准系数2.63,对荧光法叶绿素a在线监测仪测定值中相应优势门类(绿藻类)的检测数据进行校准,重新计算在线检测值,得到最终的叶绿素a检测数值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数值的相对偏差由-50.6%减小到-14.9%。

表4校正系数应用实例三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