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与方法

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与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电力传输设备中一种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与方法,母线接头四相各经对应导线以及共同导线连接接头阻抗采集单元输入端,接头阻抗采集单元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和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输入端,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经对应的四个继电器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输出端经对应三个继电器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将电阻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后控制继电器线圈的通断电,用继电器常开常闭开关控制电机,避免电机扭矩过载而使螺栓滑丝;电机停转后,如果确定螺栓拧紧且无故障存在,指示灯全都不亮,如果由于检测到故障而发生停转,相应指示灯会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2344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64589.4

  • 发明设计人 周桂根;张荣标;朱丽虹;

    申请日2017-06-19

  • 分类号B23P1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7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冯燕平

  • 地址 212213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集中区5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2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01

    授权

    授权

  • 2017-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P19/06 申请日:2017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0-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电力传输设备中母线接头螺栓的拧紧装置。

背景技术

母线是电力传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母线在安装过程中,其各单元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会直接关系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别是母线接头电阻的大小会对其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影响。母线接头处由螺栓固定连接,若螺栓未拧紧,或母线铜排之间有氧化层等非导电杂质都会导致连接处接头电阻增大,此外,若铸造工艺不佳,也会使铜排表面凹凸不平,也会导致接头阻抗增大,这时通入电流会使接头处温升增大,就会出现铜损增加、电能损耗加大、绝缘材料老化快、母线使用寿命急骤缩短等现象。因此,在拧紧母线接头螺栓时对母线接头电阻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母线接头的正常工作甚至电力传输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螺栓拧紧方法最常用的有扭矩拧紧法、旋转角度拧紧法和屈服点控制拧紧法。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32713.0的文献中公开的一种智能螺栓拧紧机是利用了旋转角度拧紧法的原理,由运动控制器通过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伺服电机又通过减速器与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拧紧头;在传动轴上分别安装有角度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分别与运动控制器电连接从而为运动控制器提供扭矩和旋转度信息,使运动控制器结合预设程序控制伺服电机工作。该螺栓拧紧机能精确控制普通螺栓拧紧过程时的扭矩和角度,虽然能保证普通螺栓的拧紧质量与效率,但对于母线接头螺栓,仅能精确控制扭矩和角度还是无法解决其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因为即使拧紧了母线接头螺栓,如果母线铜排之间有杂质或氧化物存在,或者由于铸造工艺问题使铜排表面凹凸不平都可使母线接头阻抗变大,通入电流后使接头温度增大,会使绝缘材料老化,母线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拧紧母线接头螺栓时对母线接头电阻进行检测,避免母线接头阻抗变大或铜排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接头温度增大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本发明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拧紧头套在母线接头螺栓的头部外且经扭矩限制器同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扭矩限制器上设有控制限位开关,母线接头的A、B、C、N四相各经对应的导线a、b、c、d以及共同的导线e连接接头阻抗采集单元的输入端,接头阻抗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和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的输入端,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经对应的四个继电器KN、KA、KB、KC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经对应的三个继电器KAB、KBC、KCA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伺服电机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启停按钮和所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单元通过继电器KR连接所述限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L1、集成运放A15和继电器KI,启停按钮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并联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上依次串联电流互感器L1的一次侧线圈、伺服电机、继电器KR、KI的常闭开关;继电器KN、KA、KB、KC的常闭开关都并联在继电器KI的常闭开关的两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接集成运放A15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并联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的两端;第三可变电阻器的电阻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其滑片接头接集成运放A15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A15的输出端接继电器KI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I线圈的另一端接在5V电源,继电器KI线圈两端并联一个二极管;第二条支路上依次串联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开开关,继电器KI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个指示灯LAB和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二个指示灯LBC和继电器KBC的常开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三个灯LCA和继电器KCA的常开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三条支路由继电器KR的常开开关、第四个指示灯LN、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依序串联,第五个指示灯LA和继电器KA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第六个指示灯LB和继电器KB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七个指示灯LC和继电器KC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各自分别并联在第四个指示灯LN与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的两端。

所述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以下步骤:

A、接头阻抗采集单元采集母线接头A、B、C、N四相的接头阻抗RA、RB、RC、RN,输出电压uN、uA、uB、uC;随着拧紧头1拧紧程度的增加,接头阻抗RN、RA、RB、RC逐渐减小,输出电压uN、uA、uB、uC也逐渐减小;

B、电压uN、uA、uB、uC输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将电压uN、uA、uB、uC分别与设定的上限电压uT1作比较,如果电压uN、uA、uB、uC大于等于上限电压uT1,则对应的继电器KN、KA、KB、KC的线圈不通电,反之如果电压uN、uA、uB、uC小于上限电压uT1,则对应的继电器KN、KA、KB、KC的线圈通电;同时,电压uA、uB、uC输入至三相接头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经三个减法器将不同相的两个电压两两相减,三个减法器输出对应的电压u1、u2、u3,将电压u1、u2、u3分别与设定电压uT2作比较,如果电压u1、u2、u3大于等于设定电压uT2,则对应的继电器KAB、KBC、KCA的线圈通电,反之,则对应的继电器KAB、KBC、KCA的线圈不通电;使限位开关断开,继电器KR的线圈不通电;

C、伺服电机控制单元将伺服电机的电枢电流转化为电压uI,并将电压uI和设定电压uT3作比较,如果电压uI大于等于设定电压uT3,继电器KI线圈通电,反之,继电器KI线圈不通电;

D、如果继电器KN、KA、KB、KC、KI的线圈都得电,伺服电机停止转动,拧紧头停止拧紧母线螺栓;如果继电器KN、KA、KB、KC、KI的线圈还未都得电,如果扭矩限制器的扭矩超过扭矩上限,限位开关SQ闭合,继电器KR的线圈得电,伺服电机停止转动。

本发明与已有方法和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螺栓拧紧机构中加入了母线接头阻抗检测部分,使用电子电路控制技术,直接将电阻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后控制继电器线圈的通断电,用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常闭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停止,成本低且响应速度快,各条控制支路都是并列判断,反应时间快,避免电机扭矩过载而使螺栓滑丝,使得母线接头的连接可靠性大大提高。

2、本发明在伺服电机控制电路中加上了七个指示灯,电机停转后,如果是确定螺栓拧紧且无故障存在,则指示灯全都不亮;如果是由于检测到故障而发生的停转,则相应指示灯会亮,提醒维修员故障所在位置,进而方便维修,减少维修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图2中接头阻抗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结构及外接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结构及外接示意图;

图6为图2中伺服电机控制单元结构及外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序号和名称:1.拧紧头;2.扭矩限制器;3.固定螺母;4.限制器固定架;6.扭矩调节螺栓;7.电机固定架;8.伺服电机;9.绝缘隔板;10.盖板;11.母线螺母;12.连接母排;13.接头母排;14.导电夹子;15.母线接头螺栓;17.弹簧;28.电路控制盒;29.拧紧机构外壳;SB.启停按钮;SQ.限位开关;LAB.第一个指示灯;LBC.第二个指示灯;LCA.第三个指示灯;LN.第四个指示灯;LA.第五个指示灯;LB.第六个指示灯;LC.第七个指示灯;RP1.第一可变电阻器;RP2.第二可变电阻器;RP3.第三可变电阻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以上下对接的方式连接母线的母线接头为例,上下对接式母线接头包括绝缘隔板9、盖板10、母线螺母11、连接母排12、接头母排13、导电夹子14、母线螺栓15等部件。该母线接头一共有四相,分别是A相、B相、C相和N相,每相的上下接头母排13通过左右两侧连接母排12相连,使电流导通。连接母排12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在一块绝缘隔板9上,通过绝缘隔板9的绝缘性隔绝每相之间的电信号。中间三个绝缘隔板9的左右侧各固定有连接母排12,左右最外侧的两个绝缘隔板9则是内侧固定有连接母排12、外侧各被一块盖板10夹住,左右侧的两块盖板10的正中间用母线接头螺栓15固定连接,母线接头螺栓15上配合母线螺母11,通过母线接头螺栓15和母线螺母11将所有的绝缘隔板9、所有的连接母排12固定在一起,以夹紧上下接头母排13。母线接头螺栓15的头部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拧紧,从而使连接母排12和上下接头母排13紧密连接,使接头电阻尽可能小。

母线接头的A相、B相、C相和N相这四相上部的接头母排13各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对应的一根导线,A相、B相、C相和N相这四相下部的接头母排13各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一根共同的导线。其中,A相上部的接头母排13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的是导线a,B相上部的接头母排13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的是导线b、C相上部的接头母排13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的是导线c,N相上部的接头母排13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的是导线d,下部的接头母排13分别通过一个导电夹子连接一根共同的导线e。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母线接头螺栓拧紧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拧紧头1,拧紧头1的一端是开口,开口同轴套在母线接头螺栓15的头部外,与母线接头螺栓15相配合,拧紧头1旋转时能带动母线接头螺栓15转动。拧紧头1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扭矩限制器2(即安全联轴器)一端,扭矩限制器2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使伺服电机8通过扭矩限制器2与螺栓拧紧头1相连。在伺服电机8和扭矩限制器2外部套有拧紧机构外壳29,伺服电机8通过电机固定架7固定在拧紧机构外壳29内壁上,扭矩限制器2用固定螺丝3固定在限制器固定架4上,限制器固定架4固定在拧紧机构外壳29内壁上。在扭矩限制器2上安装扭矩调节螺栓6和限位开关SQ,扭矩调节螺栓6用于调节扭矩限制器2的扭矩上限,一旦伺服电机8的扭矩超过设置的扭矩上限,则限位开关SQ会输出一个24V的直流电信号,这个电信号控制伺服电机8关闭。

在拧紧机构外壳2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电路控制盒28,电路控制盒28的内部是控制电路,伺服电机8通过导线引入电路控制盒28内部的控制电路。连接接头母排13的导线a、b、c、d、e也引入电路控制盒28内部的控制电路。

电路控制盒28外壁上装有三个可变电阻器和七个LED指示灯,分别是第一可变电阻器RP1、第二可变电阻器RP2、第三可变电阻器RP3和第一个指示灯LAB、第二个指示灯LBC、第三个指示灯LCA、第四个指示灯LN、第五个指示灯LA、第六个指示灯LB、第七个指示灯LC

在拧紧机构外壳29的外壁上安装有启停按钮SB,启停按钮SB串接在伺服电机8和电路控制盒28之间。启停按钮SB上装有弹簧17,只有手按在启停按钮SB上,启停按钮SB才会与伺服电机8的导线接头连接,才使伺服电机8接入电路控制盒28内部的控制电路,一旦放开启动按钮SB,启停按钮SB会被弹簧17弹离伺服电机8的导线接头,从而断开伺服电机8的电源。

参见图2的电路控制盒28内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主要包括:接头阻抗采集单元、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和伺服电机控制单元。接头阻抗采集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和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的输入端,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和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经继电器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伺服电机控制单元还分别连接启停按钮SB的线圈和七个指示灯LAB、LBC、LCA、LN、LA、LB、LC。启停按钮SB一端接电源,另一端经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中的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线圈连接伺服电机8。

接头阻抗采集单元的输入端有五根引出导线,这五根引出导线分别连接接头母排13的导线a、b、c、d、e,用来采集接头母排13的A相、B相、C相和N相每相的接头阻抗RA、RB、RC、RN。也就是,导线d和导线e之间是N相接头母排13的接头阻抗RN,导线a和导线e之间是A相接头阻抗RA,导线b和导线e之间是B相接头阻抗RB,导线c和导线e之间的是C相接头阻抗RC。接头阻抗采集转换单元将接头阻抗RN、RB、RC和RA转化为相对应的电压uN、uA、uB和uC并输出。然后,将电压uN、uA、uB和uC作为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的输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四个继电器KN、KA、KB、KC的线圈端口,具体连接参见图4。四个继电器KN、KA、KB、KC的开关端口分别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具体连接参见图6。同时,将接头阻抗采集转换单元输出的三个电压uA、uB和uC作为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的输入电压,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三个继电器KAB、KBC、KCA的线圈端口,具体连接参见图5。三个继电器KAB、KBC、KCA的开关端口分别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具体连接参见图6。

图1中的限位开关SQ一端连接+12V电源,另一端连接图2中的继电器KR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R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KR的线圈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阴极接在继电器KR的线圈和限位开关SQ之间,二极管D1用于防止电流反向流过继电器KR的线圈。在扭矩过载瞬间,限位开关SQ导通,导通信号用来控制继电器KR的线圈通电,进而控制对应的继电器KR的开关,从而控制伺服电机8的启停。

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判断每相接头阻抗是否小于设定的上限值,然后通过继电器KN、KA、KB和KC的线圈通断电进而控制对应继电器KN、KA、KB和KC的开关。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判断每两相接头阻抗是否近似相等,然后通过控制继电器KAB、KBC和KCA的线圈通断电进而控制对应继电器KAB、KBC和KCA的开关。

参见图3所示的接头阻抗采集单元,主要包括四个电流源IS1、IS2、IS3、IS4和四个电压跟随器G1、G2、G3、G4,四个电流源IS1、IS2、IS3、IS4的输出电流大小相同,其值为I。以N相接头阻抗采集与转换为例,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与A1的输出端相连,构成电压跟随器G1;集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与导线d相连,电流源IS1的一端连接在集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与导线d之间,电流源IS1的另一端接在导线e和地之间,导线e接地。根据“虚短”和“虚断”的概念,集成运放A1的输入电流为0,也就是电流源IS1的电流I只通向导线d,然后通过N相接头阻抗后经过导线e接地,形成一个回路。导线d与地之间的电压就是N相接头阻抗RN通入电流I后的电压ud。利用电压跟随器的跟随特性,则电压跟随器G1的输出电压uN=ud,且输出电压uN不会被后方电路所影响。A、B、C相接头阻抗采集并转换电路的连接与N相接头阻抗采集并转换电路的连接雷同,只是A、B、C相的电流源分别为IS2、IS3、IS4,电压跟随器分别是G2、G3、G4,构成电压跟随器G2、G3、G4的集成运放分别是集成运放A2、A3、A4。电压跟随器G2的输出电压uA等于导线a的输入电压ua,输入电压ua也就是A相接头阻抗通入电流I后的电压ua;电压跟随器G3的输出电压uB等于导线b的输入电压ub,输入电压ub也就是B相接头阻抗通入电流I后的电压ub;电压跟随器G4的输出电压uC等于导线c的输入电压uc,输入电压uc也就是C相接头阻抗通入电流I后的电压uc

参见图4的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和该单元与四个继电器KN、KA、KB和KC的线圈的连接图,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主要包括四个集成运放A5、A6、A7、A8,四个二极管D2、D3、D4、D5和第一可变电阻器RP1。第一可变电阻器RP1的电阻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可变电阻器的滑片接头同时接在集成运放A5、A6、A7、A8的反相输入端,也就是集成运放A5、A6、A7、A8的反相输入端通入相同电压,均为uT1,电压uT1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可变电阻器RP1的滑片改变。电压uN、uA、uB、uC分别一一对应地输入集成运放A5、A6、A7、A8的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A5、A6、A7、A8的输出端各一一对应地连接一个继电器KN、KA、KB、KC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N、KA、KB、KC线圈的另一端都接在+5V电源上,二极管D2并联在继电器KN线圈两端,二极管D2阴极接+5V,阳极接在集成运放A5的输出端口和继电器KN线圈之间,二极管D3、D4、D5分别并联在对应的继电器KA、KB、KC线圈两端,方向和二极管D2相同。电路的具体工作特性以N相为例说明如下:集成运放A5、A6、A7、A8就是简单的电压比较器,uN作为集成运放A5的同相输入电压,将第一可变电阻器RP1调节后得到的uT1作为集成运放A5的反相输入电压,uN和uT1进行比较,一旦uN<uT1,则集成运放A5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N的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N的常开开关闭合;如果uN≥uT1,则集成运放A5输出高电平,电流从二极管D2向上流,继电器KN的线圈不通电,因此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仍处于闭合状态,继电器KN的常开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同理,一旦uA<uT1,则集成运放A6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A的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A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A的常开开关闭合;一旦uB<uT1,则集成运放A7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B的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B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B的常开开关闭合;一旦uC<uT1,则集成运放A8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C的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C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C的常开开关闭合。

参见图5所示的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和与该单元连接的三个继电器KAB、KBC、KCA线圈的连接图。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主要包括三个减法器S1、S2、S3、三个集成运放A12、A13、A14、三个二极管D6、D7、D8、若干个电阻和第二可变电阻器RP2。电阻R1、RA1、RA3、RB1、RB3、RC1、RC3的电阻值相同,电阻R2、RA2、RA4、RB2、RB4、RC2、RC4的电阻值相同。接头阻抗采集单元输出的三个电压uA、uB、uC各对应地输入三个减法器S1、S2、S3。减法器S1包含集成运放A9,集成运放A9的反相输入端和uA端口之间串接了电阻RA1,电阻RA1和集成运放A9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了电阻RA2的一端,电阻RA2的另一端接在集成运放A9的输出端,集成运放A9的同相输入端和uB端口之间串接了电阻RA3,电阻RA3和集成运放A9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连接了电阻RA4的一端,电阻RA4的另一端接地,由此构成了减法器S1。减法器S2由集成运放A10以及电阻RB1、RB2、RB3、RB4构成,减法器S3由集成运放A11以及电阻RC1、RC2、RC3、RC4构成。减法器S2和减法器S3的结构以及连接和减法器S1类似,只是将电阻RA1分别换成RB1和RC1,电阻RA2、RA3、RA4和集成运放A9也类似替换。减法器S2的反相输入端接uB,同相输入端接uC;减法器S3的反相输入端接uC,同相输入端接uA。减法器S1、S2、S3的输出分别是电压u1、u2、u3,电压u1、u2、u3分别作为集成运放A12、A13、A14的反相输入。第二可变电阻器RP2的电阻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其滑片接头同时接在集成运放A12、A13、A14的同相输入端,也就是A12、A13、A14的同相输入端通入相同电压,均为uT2,电压uT2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可变电阻器RP2的滑片改变。集成运放A12、A13、A14的输出端分别接对应的一个继电器KAB、KBC、KCA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AB、KBC、KCA线圈的另一端都接在+5V电源上,二极管D6并联在继电器KAB线圈两端,二极管D6阴极接+5V,阳极接在集成运放A12的输出端口和继电器KAB线圈之间,二极管D7、D8分别并联在继电器KBC、KCA线圈两端,方向和二极管D6相同。

三相接头阻抗近似相等比较单元工作时,先经三个减法器S1、S2、S3将不同相的两个电压根据公式两两相减,输出对应的三个电压u1、u2、u3,再将三个电压u1、u2、u3分别与设定电压uT2作比较。具体的工作原理以A相与B相比较为例说明如下:不同相的两个电压uA和uB分别作为减法器S1的反相输入电压和同相输入电压,经减法器S1得到相减结果然后将输出的电压u1作为集成运放A12的反相输入电压,将第二可变电阻器RP2调节后得到的uT2作为集成运放S12的同相输入电压,u1和uT2进行比较,一旦u1≥uT2,则集成运放A12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AB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对应的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闭合;如果u1<uT2,则集成运放A12输出高电平,电流从二极管D6向上流,继电器KAB的线圈不通电,因此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仍处于断开状态。同理,电压uB和uc经减法器S2得到一旦u2≥uT2,则集成运放A13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BC的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BC的常开开关闭合。同理,电压uA和uc经减法器S3得到一旦u3≥uT2,则集成运放A14输出低电平,对应的继电器KCA的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CA的常开开关闭合。

参见图6中的伺服电机控制单元及与该单元连接的启停按钮SB、伺服电机8、若干继电器和七个指示灯。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一个电流互感器L1、一个集成运放A15、一个继电器KI。启动按钮SB一端接+12V电源,另一端并联了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上串联了电流互感器L1的一次侧线圈、伺服电机8、继电器KR的常闭开关和继电器KI的常闭开关,继电器KI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继电器KA的常闭开关、继电器KB的常闭开关、继电器KC的常闭开关都单独并联在继电器KI的常闭开关的两端。电流互感器L1的二次侧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集成运放A15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并联在电流互感器L1的二次侧线圈的两端。第三可变电阻器RP3的电阻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第三可变电阻器RP3的滑片接头接在集成运放A15同相输入端,也就是集成运放A15的同相输入端通入电压uT3,电压uT3可以通过转动第三可变电阻器RP3的滑片改变。集成运放A15的输出端接在继电器KI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I线圈的另一端都接在+5V电源上,二极管D9并联在继电器KI线圈两端,二极管D9阴极接+5V,阳极接在集成运放A15的输出端口和继电器KI线圈之间。第二条支路上,继电器KN的常开开关、继电器KA的常开开关、继电器KB的常开开关、继电器KC的常开开关和继电器KI的常开开关依序串联在第二条支路上,继电器KI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了第二个指示灯LBC和继电器KBC的常开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一个指示灯LAB和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三个灯LCA和继电器KCA的常开开关的串联支路,继电器KAB、KBC、KCA的常开开关另一端接地。第三条支路上,由继电器KR的常开开关、第四个指示灯LN、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依序串联在一起,继电器KN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接地。第五个指示灯LA和继电器KA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第六个指示灯LB和继电器KB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第七个指示灯LC和继电器KC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各自分别并联在第四个指示灯LN与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的串联支路的两端。

电流互感器L1的一次侧线圈串联在伺服电机8的电枢回路中,电流互感器L1输出电流I2=k*I1,其中k是电路互感器的额定电流比,I1是伺服电机8的电枢电流。电流互感器L1输出的电流I2流过电阻R,根据“虚断”概念,集成运放A15的输入电流为0,因此电流I2只流过电阻R而不流向集成运放A15,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uI信号,然后电压uI作为集成运放A15的反相输入电压;将第三可变电阻器RP3调节后得到的uT3作为集成运放A15的同相输入电压,将电压uI和uT3进行比较,一旦uI≥uT3,则集成运放A15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I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I常闭开关断开;如果uI<uT3,则集成运放A15输出高电平,电流从二极管D9向上流,继电器KI线圈不通电,因此继电器KI常闭开关仍处于闭合状态。由于伺服电机8的扭矩和电流是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限制伺服电机8的扭矩。由于uI=I2*R=k*I1*R,也就是uI与电枢电流I1成正比,因此限制uI就能限制伺服电机8的扭矩。控制扭矩下限是为了避免每相接头阻抗已经小于设定值,伺服电机8停转但母线螺栓15还未完全拧紧的情况。

图6中的继电器开关通断情况如下:当启停按钮SB被按下,接通伺服电机控制单元,第一条支路控制伺服电机8的通断,第二条支路控制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指示灯LAB、LBC、LCA亮灭,用来显示A、B、C相接头阻抗是否近似相等;第三条支路控制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指示灯LN、LA、LB、LC亮灭,用来显示N、A、B、C相接头阻抗是否小于设定值。第一条支路中,在扭矩未过载时,继电器KR的常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连接继电器KR的常闭开关的五个小支路中分别包含了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闭开关,其中任意一个常闭开关闭合,则伺服电机8继续运转;只有五个常闭开关同时断开,伺服电机8才会停止转动。当扭矩过载时,继电器KR的常闭开关就会断开,无论五个常闭开关如何,伺服电机8都会停止转动。第二条支路中,五个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开开关,只有五个常开开关同时闭合,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这三个指示灯LAB、LBC、LCA才能亮。也就是说,只有伺服电机8确实停转,且A、B、C三相的接头阻抗都小于设定值之后才需要检测A、B、C三相的接头阻抗是否近似相等。如果五个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开开关都闭合,继电器KAB闭合,则第一个指示灯LAB亮;继电器KBC闭合,则第二个指示灯LBC亮;继电器KCA闭合,则第三个指示灯LCA亮。三个指示灯的亮灭互不影响,且同时判断。第三条支路上连接的是继电器常开开关KR,一旦伺服电机8的扭矩超过扭矩上限,继电器常开开关KR就会闭合,该支路导通,此时伺服电机8也停止转动,因为第一条支路上的继电器常闭开关KR处于断开状态,当继电器常开开关KR闭合时,一旦检测到N相接头阻抗仍未小于设定值,KN的常闭开关闭合则第四个指示灯LN亮。同理,如果A相接头阻抗仍未小于设定值,KA的常闭开关闭合则第五个指示灯LA亮;B相接头阻抗仍未小于设定值,KB的常闭开关闭合则第六个指示灯LB亮;C相接头阻抗仍未小于设定值,KC的常闭开关闭合则第七个指示灯LC亮。这四条支路之间互不干涉,可以是任意个数指示灯亮。

由于母线接头的电阻非常小,因此本发明在母线接头上接电流源,将电阻信号转为电压信号进行检测。然后利用电压比较器比较所测电压是否小于设置电压来限制接头阻抗,如果小于则说明每相母线之间的接触电阻满足要求,然后利用减法器和电压比较器比较每相接头阻抗是否近似相等,如果不是近似相等,则需要停止螺栓拧紧操作,检查不近似相等的两相母排之间是否有问题。在伺服电机8与拧紧头1之间安装的扭矩限制器2,一旦到了扭矩极限但母线接头之间的接触电阻还没有达到要求,也需要停止拧紧操作,检查还没有满足接触电阻要求的某相或某几相母排的问题。主要排查的问题是母线铜排之间是否有杂质或氧化物存在,或者是否有铸造工艺造成母线铜排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此外,为了确保母线接头已经拧紧,加入了电枢电流的检测,通过电枢电流的大小来推测扭矩值,因为直流电机的电枢电流与扭矩成正比,如果电阻已经达到要求值,但扭矩还没达到最低扭矩要求,则继续执行拧紧操作,直到达到扭矩下限,以确保母线螺栓15拧紧。本发明拧紧控制装置的具体控制方法包含有以下的步骤:

步骤1:将第一、第二、第三可变电阻器RP1、RP2、RP3分别滑动到各自的设定值,各自的设定值是根据母线接头型号而定的。将扭矩限制器2复位,将拧紧头1套在母线螺栓15顶部,八个导电夹子14夹在接头母排13的相应位置。

步骤2:将+5V和+12V电源接入,此时控制电路开始动作,接头阻抗采集单元采集母线接头的A相、B相、C相和N相每相的接头阻抗RA、RB、RC、RN,将电流源IS1、IS2、IS3、IS4的电流分别通过导电夹子通入对应的接头电阻RN、RA、RB、RC,使接头阻抗转换为对应的电压ud、ua、ub、uc,电压ud、ua、ub、uc一一对应地分别作为电压跟随器G1、G2、G3、G4的同相输入电压,经电压跟随器G1、G2、G3、G4分别得到输出电压uN、uA、uB、uC,且电压uN、uA、uB、uC的值分别和电压ud、ua、ub、uc的值相同。随着拧紧头1拧紧程度的增加,接头阻抗RN、RA、RB、RC逐渐减小,输出电压uN、uA、uB、uC也逐渐减小。

输出电压uN、uA、uB、uC输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分别作为集成运放A5、A6、A7、A8的同相输入电压,调节第一可变电阻器RP1至上限电压uT1,作为集成运放A5、A6、A7、A8的反相输入电压,将同相输入电压分别与设定的上限电压uT1作比较,用来确定单相接头阻抗是否小于设定值,如果集成运放A5、A6、A7、A8的同相输入电压即电压uN、uA、uB、uC大于等于上限电压uT1,则输出高电平,此时相应的二极管D2、D3、D4、D5导通,相应的继电器KN、KA、KB、KC不通电;反之,如果电压uN、uA、uB、uC小于上限电压uT1,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N、KA、KB、KC通电。此时,由于拧紧头1还未拧紧,母线接头螺栓15还处于松开状态,N、A、B、C相的连接母排12和接头母排13之间的缝隙还处于最大的状态,接头阻抗值也最大,因此检测到的电压uN、uA、uB、uC大于上限电压uT1,集成运放A5、A6、A7、A8都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2、D3、D4、D5导通,而继电器KN、KA、KB、KC的线圈不通电,因此,继电器KN、KA、KB、KC的常闭开关闭合,常开开关打开。

在输出电压uN、uA、uB、uC输入单相接头阻抗与上限比较单元的同时,电压uA、uB、uC输入至三相接头近似相等比较单元,电压uA、uB、uC分别作为减法器S1、S2、S3的反相输入电压,uB、uC、uA分别作为减法器S1、S2、S3的同相输入电压,从而分别得到输出电压u1、u2、u3,电压u1、u2、u3分别接入集成运放A12、A13、A14的反相输入端,同时作为集成运放A12、A13、A14的同相输入。将电压u1、u2、u3分别与第二可变电阻器RP2调节得到的设定电压uT2作比较,用来确定A、B、C相的接头阻抗是否近似相等,不近似相等则相减之后的电压值会比较大。比较时,如果u1大于等于uT2,则集成运放A12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AB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AB常开开关闭合,常闭开关打开;反之,如果电压u1小于uT2,则集成运放A12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AB的线圈不通电,二极管D6导通。同理,如果电压u2大于等于uT2,则集成运放A13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BC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BC常开开关闭合;如果电压u3大于等于uT2,则集成运放A14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CA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CA常开开关闭合。与此同时,使限位开关SQ处于断开状态,因此继电器KR的线圈不通电,继电器KR常开开关闭合,常开开关打开。与此同时,电枢电流I1为零,因此电流互感器L1输出电流为零,从而电压uI<uT3,集成运放A15输出高电平,电流从二极管D9向上流,继电器KI线圈不通电,因此继电器KI常闭开关仍处于闭合状态。

步骤3:按下启停按钮SB,由步骤2中已知,图6中,与伺服电机8同一支路上的继电器KR、KN、KA、KB、KC的常闭开关闭合,因此伺服电机8开始转动,带动拧紧头1转动,开始拧紧母线接头螺栓15。

在拧紧母线接头螺栓15的同时,电机电枢电流I1输入电流互感器L1,电流互感器L1输出的电流I2流过电阻R,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uI信号,然后电压uI作为集成运放A15的反相输入电压;将第三可变电阻器RP3调节后至设定值uT3,作为集成运放A15的同相输入电压,集成运放A15将电压uI和设定值uT3作比较,用来限制电枢电流大小,从而限制扭矩。如果反相输入电压uI小于同相输入电压uT3,即uI<uT3,则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9导通,继电器KI不通电;反之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I线圈通电。电枢电流I1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此当检测到uI<uT3,则集成运放A15输出高电平,电流从二极管D9向上流,继电器KI线圈不通电,因此继电器KI常闭开关仍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图6中,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开开关都在打开状态,因此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指示灯LAB、LBC、LCA都不亮;继电器KR的常开开关在打开状态,因此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指示灯LN、LA、LB、LC都不亮。

步骤4:随着拧紧头1拧紧程度的增加,接头电阻RN、RA、RB、RC会逐渐减小,进而会导致输出电压uN、uA、uB、uC减小。一旦检测到电压uN<uT1,则集成运放A5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N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N的常开开关闭合;一旦检测到电压uA<uT1,则集成运放A6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A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A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A的常开开关闭合;一旦检测到电压uB<uT1,则集成运放A7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B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B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B的常开开关闭合;一旦检测到uC<uT1,则集成运放A8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C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C的常闭开关断开、继电器KC的常开开关闭合。

如果检测到电压u1≥uT2,则集成运放S12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AB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闭合;如果检测到电压u1<uT2,则集成运放S12输出高电平,电流从二极管D6向上流,继电器KAB的线圈不通电,因此图6中的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仍处于断开状态。如果检测到电压u2≥uT2,则集成运放S13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BC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BC的常开开关闭合;如果检测到电压u3≥uT2,则集成运放S14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CA的线圈通电,进而使图6中的继电器KCA的常开开关闭合。

如果检测到电压uI≥uT3,则集成运放A15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I线圈通电,进而使继电器KI常闭开关断开。

步骤5:当继电器KN、KA、KB、KC、KI的线圈都得电,则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闭开关同时打开,此时,表明输出电压uN、uA、uB、uC均小于上限电压uT1,则伺服电机8所在的支路断开,伺服电机8停止转动,拧紧头1停止拧紧母线螺栓15。

同时,继电器KN、KA、KB、KC、KI的常开开关都闭合,此时如果继电器KAB的线圈得电,则继电器KAB的常开开关闭合,第一个指示灯LAB亮;如果继电器KBC的线圈得电,则继电器KBC的常开开关闭合,第二个指示灯LBC亮;如果继电器KBC的线圈得电,则继电器KBC的常开开关闭合,第三个指示灯LBC亮。

反之,如果继电器KN、KA、KB、KC、KI的线圈还未都得电,表明输出电压uN、uA、uB、uC大于等于上限电压uT1,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指示灯LAB、LBC、LCA都不会亮。此时,如果扭矩超过扭矩上限,限位开关SQ闭合,继电器KR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R的常闭开关断开,伺服电机8的支路断开,伺服电机8停止转动,拧紧头1停止拧紧母线螺栓15。同时,继电器KR的常开开关闭合,此时图6中如果继电器KN的线圈还未得电,则继电器KN的常闭开关仍然闭合,第四个指示灯LN亮;如果继电器KA的线圈还未得电,则继电器KA的常闭开关仍然闭合,第五个指示灯LA亮;如果继电器KB的线圈还都得电,则继电器KB的常闭开关仍然闭合,第六个指示灯LB亮;如果继电器KC的线圈还未得电,则继电器KC的常闭开关仍然闭合,第七个指示灯LC亮。

当伺服电机8已停止转动,记录下七个指示灯的亮灭情况,然后放开启动按钮SB,根据七个指示灯检查母排。七个LED指示灯都是用来提示问题存在位置,如果七个指示灯都不亮,则说明母线接头已拧紧。如果第一个指示灯LAB亮,则说明A、B接头两相阻抗不近似相等,断开启动按钮SB后,检查不近似相等的A、B两相母线接头之间的问题;如果第二个指示灯LBC亮,则说明B、C两相接头阻抗不近似相等,断开启动按钮SB后,检查不近似相等的B、C两相母线接头之间的问题;如果第三个指示灯LCA亮,则说明C、A两相接头头阻抗不近似相等,断开启动按钮SB后,检查不近似相等的C、A两相母线接头之间的问题。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指示灯LAB、LBC、LCA的亮灭互不影响,而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指示灯LAB、LBC、LCA亮时,第四个至第七个指示灯LN、LA、LB、LC不会亮。如果第四个指示灯LN亮,说明N相接头阻抗较大,已经超过设定值,断开启动按钮SB后,检查N相母线接头的问题;如果第五个指示灯LA亮,则A相接头阻抗较大,检查A相接头的问题;如果第六个指示灯LB亮,则B相接头阻抗较大,则检查B相母线接头的问题;如果第七个指示灯LC亮,则C相接头阻抗较大,则检查C相母线接头的问题。第四个至第七个指示灯LN、LA、LB、LC的亮灭不影响,第四个至第七个指示灯LN、LA、LB、LC亮时,第一个至第三个指示灯LAB、LBC、LCA不会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