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

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

摘要

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其包括取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原料,对大麻纤维进行给湿处理,再按公定回潮称重比例大麻55/棉45八卦图排列,经清花工序制成528克/米棉卷,然后经梳棉、预并、成卷、精梳、末并、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含大麻/棉纤维的混纺纱线。本发明克服了大麻纤维不适应棉纺工序的纺纱工艺,大大提高了大麻纤维在混纺纱中的含量比例,使大麻/棉混纺纱的织物不但具有麻纤维的吸湿透气、抑菌防臭、抗静电、防紫外线功能,还具有棉纤维的舒适柔软天然环保功能;该发明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1903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龙源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31894.3

  • 发明设计人 朱华;沈春明;

    申请日2017-06-0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沈渊琪

  • 地址 314027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设集镇龙源路北侧办公大楼1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21: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1

    授权

    授权

  • 201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2G3/04 申请日:2017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9-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大麻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性,抗菌抑菌性,用大麻制作的产品透气排汗,防霉防蛀,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作用,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然而大麻纤维本身存在纤维长度整齐度差、纺纱条干和毛羽不理想的情况,导致现有的麻纺工艺适应性差,纺出的纱线毛羽长,强力低,粗节多,很难生产出适应高端客户需求的麻/棉混纺纱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产量稳定、毛羽短、强力高、条干均匀的能适合高端客户需求的麻/棉混纺高品质纱线的工艺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包括以下给湿、清花、梳棉、预并、成卷、精梳、末并、粗纱、细纱及络筒工序,其特征在于取大麻纤维和棉纤维原料,对大麻纤维进行给湿处理,再按公定回潮称重比例大麻55/棉45八卦图排列,经清花工序制成528克/米棉卷,然后经梳棉、预并、成卷、精梳、末并、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含大麻/棉纤维的混纺纱线,经用染色-吸光方法测定大麻的含量在53.5%-50.6%之间。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麻纤维为北江麻纤维,所述的棉纤维为新疆细绒棉,棉纤维原料的细度为4.2、含杂为1.60%、短绒为14.2%、回潮率为8.07%。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麻纤维给湿处理条件为:润滑油剂按重量比1:10兑水配制成油剂,按大麻纤维重量与油剂比例为20:1,对大麻纤维喷雾加湿,大麻纤维7厘米堆一层油剂加湿一次,堆垛高1米,给好湿用薄膜覆盖24小时后翻垛1次,再经过24小时后称重打包待用,保证大麻纤维回潮率在15%以上。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花工序中采用的002抓棉机打手刀片为锯片形,刀片与肋条平齐,打手转速890转/分钟,小车升降采用变频控制,小车运转效率90%以上,混开棉机的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控制在30毫米,第一打手速度48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780转/分钟,落杂尘棒90°,开棉机打手采用鼻形打手速度450转/分钟,落杂尘棒45°,成卷机三叶刀片梳针打手,打手速度920转/分钟,落杂尘棒90°,压紧罗拉10转/分钟,车头挂4只纯棉粗纱间隔棉卷层,大麻/棉纤维混纺棉卷528克/米。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梳棉工序中梳棉机锡林转速330转/分钟,刺辊770转/分钟,道夫12转/分钟,活动盖板15厘米/分钟,刺辊预分梳用双除尘刀YESB186型漏底,第一除尘刀平齐90度隔距19英丝,第二除尘刀进口隔距17英丝,锡林与道夫隔距5英丝,锡林与活动盖板5点隔距分别为11、9、9、9、10英丝,锡林与后罩板上口为15英丝,与前上罩板上口为28英丝,道夫与转移罗拉隔距为12英丝,轻重齿轮15齿,下压辊齿轮19齿,牵伸倍数104.1倍,生条重量25.3±0.4克/5米。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并工序中采用5根并合,总牵伸倍数8.79倍,罗拉隔距5×15,前罗拉转速300转/分钟,出条定量14.5克/5米。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梳工序中精梳钳次100次/分钟,JX-4C-201型锯齿整体锡林,JF201-00D型整体顶梳,落棉隔距10厘米,钳板与锡林隔距15英丝,出条定量20.5克/5米。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纱工序采用128捻系数,定量4.5克/10米。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纱工序采用赛络负压集聚纺工艺,聚胺脂65°皮辊1:18渗透性涂料,集聚负压吸风3200帕。

所述的含52大麻/48棉天然纤维混纺纱线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筒工序采用SAVIO-XCL型络筒机,络菲ZENIT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美斯戴690空气捻结器,络纱速度900转/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给湿工序通过给大麻给湿处理增加大麻的回潮率,增强大麻的强力,提高大麻的可纺性。

2)清花排包按公定回潮称重比例八卦图排列,使混合更加均匀,配比正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梳棉工序选用棉网集束导棉装置,提高了梳棉机的产量,杜绝掉棉网现象,提高了制成率。

4)精梳工序中使用JX-4C-201型锯齿整体锡林,JF201-00D型整体顶梳,落棉隔距10厘米,钳板与锡林隔距15英丝工艺,清除了生条中的棉结、短绒、杂质及麻杆,使纺出的混纺纱线条干均匀,毛羽短,强力高,使用该混纺纱线制成的织物手感柔顺,吸湿透气,抑菌防臭。

本发明克服了大麻纤维不适应棉纺工序的纺纱工艺,大大提高了大麻纤维在混纺纱中的含量比例,使大麻/棉混纺纱的织物不但具有麻纤维的吸湿透气、抑菌防臭、抗静电、防紫外线功能,还具有棉纤维的舒适柔软天然环保功能;该发明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生产大麻52/棉48 18.20tex聚集赛络混纺纱线

棉纤维采用新疆细绒棉,平均长度27.5毫米,细度4.2,含杂1.60%,短绒14.2%,回潮率8.07%,大麻纤维采用北江麻纤维,平均长度29.9毫米。

操作过程:

给湿工序:润滑油剂按1:10兑水,大麻纤维重量与油剂比例为20:1,用压缩空气气雾器均匀的给大麻纤维加湿,大麻纤维7厘米堆一层油剂加湿一次,堆垛大约高1米,给好湿用薄膜覆盖养生24小时后翻垛1次,再经过24小时养生后称重打包待用。

清花工序:将打好包的大麻纤维与棉纤维按公定回潮称重比例大麻55/棉45八卦图排列,因大麻纤维中麻杆较多,故投料配比中大麻纤维多投3%,堆包做到削高填缝,采用A002型圆盘抓棉机,抓棉机打手刀片为锯片形,刀片与肋条平齐,打手转速890转/分钟。小车升降采用变频控制,小车运转效率90%以上。SFA035C混开棉机的输棉帘速度1.8米/分钟,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控制在30毫米,第一打手速度480转/分钟,第二打手速度780转/分钟,落杂尘棒90°豪猪打手速度800转/分钟。FA106开棉机打手采用鼻形打手,速度450转/分钟,落杂尘棒45°,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8毫米。SF161振动给棉机角钉帘速度54米/分钟,喂棉罗拉5.81转/分钟,均棉罗拉与斜帘隔距25毫米,A076E成卷机三叶刀片梳针打手,打手速度920转/分钟,打手与天平罗拉隔距8毫米,落杂尘棒90°,压紧罗拉10转/分钟,车头挂4只纯棉粗纱间隔棉卷层,防止梳棉生产退卷时粘卷,棉卷计算长度28.2米,每米重量530克。

梳棉工序:A186H梳棉机锡林转速330转/分钟,锡林针布选用AC2030S×1740D,刺辊770转/分钟,刺辊针布选用AT5010×05032VP,给棉板与刺辊隔距18英丝,轻重齿轮15齿,道夫速度12转/分钟,道夫针布选用AD4030×01890P,锡林与道夫隔距5英丝,活动盖板15厘米/分钟, 活动盖板针布选用MCH42D型,锡林与活动盖板5点隔距分别为11、9、9、9、10英丝。。刺辊预分梳板用双除尘刀YESB186型漏底,第一除尘刀平齐90度隔距19英丝,第二除尘刀进口隔距17英丝。固定盖板选用GFB300C带棉网清洁器,锡林与后固定盖板隔距12英丝,锡林与后罩板上口为15英丝,与前上罩板上口为28英丝,锡林与前固定盖板3点隔距为9、8、9英丝。道夫与转移罗拉隔距为12英丝;出条下压辊齿轮19齿。牵伸倍数104.1倍。生条重量25.3±0.4克/5米。因大麻配比较多抱合力差,选用棉网集束导棉装置。

预并工序:FA306并条机采用5根并合,总牵伸倍数8.79倍,罗拉隔距5×15,前罗拉转速300转/分钟,牵伸胶辊选用WAC-GB78,RC—AB型双组渗透型1:8涂料。出条定量14.5克/5米。顺牵伸配置,采用4上3下压力棒预牵伸工艺,增加纤维伸直度,为精梳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成卷工序:SFA332成卷机采用20根并合,总牵伸倍数1.305倍,有利于提高后道梳理效果,定长齿轮30齿,卷子长度113米,卷子重量42克/米。

精梳工序:SFA252A精梳机使用JX-4C-201型锯齿整体锡林,锡林与钳板隔距15英丝,JF201-00D型整体顶梳,顶梳与后分离皮辊隔距0.75毫米,顶梳与后分离罗拉进出隔距1毫米,高低隔距-2.5毫米,落棉隔距10厘米,清除了生条中的棉结、短绒、杂质及麻杆,喂棉撑牙数4齿,喂棉张力齿轮48齿,给棉罗拉棘轮12齿,棉网张力齿轮81齿,台面条张力齿轮41齿,弓形板定位2分度,钳板最前位置定位19分度,分离罗拉顺转定时9分度,钳板闭合定时28.5分度,落棉盘14分度,锡林速度110钳次/分钟。出条重量20.1克/5米。

末并工序:FA306末并工序中二道并合的并条机总牵伸倍数8.1倍,8根并合,罗拉隔距3×12,前罗拉转速200转/分钟,牵伸胶辊选用WAC-GB78,RC—AB型双组渗透型1:10涂料。出条定量20克/5米。

粗纺工序:FA458A粗纱机采用双短皮圈弹簧摇架四罗拉牵伸结构,WRA-S-5上下胶圈,WRC-975胶辊,牵伸四罗拉隔距为9×22×26,锭翼转速800转/分钟,后区牵伸倍数1.19倍,喂条张力牵伸倍数1.048倍,粗纱捻系数128,粗纱定量4.5克/10米,增加粗纱的抱合力,减少意外牵伸。

细纱工序:FA506细纱机采用赛络负压集聚纺工艺,TK142弹簧摇架,长短皮圈、6833BⅥ型单压力棒上肖,牵伸罗拉隔距17.8×28,后区牵伸倍数1.254倍,上胶辊导纱、前、中、后四档压力分别为90、175、115、130牛顿,晶彩聚胺脂65°皮辊1:18渗透性涂料,集聚负压吸风3200帕, 选用120×131×23.5网格圈,PG1-4254合金钢领,布雷克C 1 UL udr 3/0钢丝圈,减少毛羽的增长,提高成纱品质。

络筒工序: SAVIO-XCL型络筒机,络菲ZENIT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美斯戴690空气捻结器,络纱速度900转/分钟,控制毛羽的增加。

成纱品质如下表:(大麻52/棉48 18.20tex)

条干(CVm)-50%细节+50%粗节+200%棉节4毫米毛羽5毫米毛羽强力环锭纺工艺21.53157130514094.532.5204.1本发明工艺20.74122118413763.031.4223.2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所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以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