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的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首先通过蓝牙连接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属性,以及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然后根据获取的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和/或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自适应的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蓝牙传输和WIFI传输的优点,并结合了智能手表的特点,在效率和能耗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强了用户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1246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11379.4

  • 发明设计人 丁磊;尹春达;聂道财;

    申请日2017-03-31

  • 分类号H04W4/00(20090101);H04W76/02(20090101);H04W84/12(20090101);

  • 代理机构11619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郎志涛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666弄1号7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1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5

    授权

    授权

  • 2017-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4/00 申请日:201703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9-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

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终端的一种,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交互能力和体验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现有的智能手表在和其他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交互时,一般都是通过自带的蓝牙模块进行通信交互;也有一些更为先进的智能手表,同时设置了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但是进行通信交互时,是选择WIFI方式还是蓝牙方式,则完全是由用户判断和决定。这种繁琐和不确定的操作模式不仅导致智能手表的能耗不合理的升高,也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一般来说,通过蓝牙方式或WIFI方式,是目前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两种主要方式。蓝牙可实现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Mbit/s以上;WIFI主要是用于替代工作场所一般局域网接入中使用的高速线缆的,这类应用有时也称作无线局域网(WLAN),数据安全性能比蓝牙差一些,传输质量也有待改进,但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54Mbps。

当应用于智能手表这个小型载体时,二者各有优缺点,WIFI的传输速度快,但功耗也很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案,能够在效率和能耗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蓝牙方式将智能手表与手机建立连接;

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媒体类型;以及

若要传输数据的媒体类型是视频流,则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

进一步的,若要传输数据的媒体类型是非视频流,确认要传输的文件尺寸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当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阈值为1M。

进一步的,当不小于第一阈值时,

b1,确认手表端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小于第二阈值,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

b2,当不小于第二阈值时,确认手表端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如果不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当小于第三阈值时,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包括:手机和手表端启动热点扫描,手机端将获取到的热点密码通过蓝牙发送至手表端,手表端选择与手机端扫描重合、且具有密码的热点,通过所述热点密码连接热点。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还提出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蓝牙方式将智能手表与手机建立连接;

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属性,以及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

根据获取的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和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包括:

智能手表通过蓝牙方式向手机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请求将手表端的数据传送至手机端;

手机在收到智能手表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时,通过蓝牙方式向智能手表返回数据传输方式问询指令;

智能手表在收到手机返回的数据传输方式问询指令时,从本地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属性包括媒体类型以及文件尺寸;所述媒体类型包括视频流和非视频流。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获取的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和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包括:

所述智能手表根据获取的数据属性进行第一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以及

智能手表根据获取的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进行第二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手表根据获取的数据属性进行第一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包括:

a1,确定数据媒体类型是否是视频流,如果是,则转至步骤b3,如果否,则继续步骤a2;

a2,智能手表确认获取的文件尺寸是否小于一个第一阈值,当小于第一阈值时,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

a3,当不小于第一阈值时,智能手表查询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包括智能手表的剩余电量以及蓝牙信号强度;

进一步的,智能手表根据获取的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进行第二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包括:

b1,确认手表端的电量是否小于一个第二阈值,如果小于第二阈值,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

b2,当不小于第二阈值时,确认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个第三阈值,如果不小于第三阈值,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则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当小于第三阈值时,进入步骤b3;

b3,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包括:

手机通过蓝牙方式向智能手表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请求将手机端的数据推送至手表端;

手表端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返回一个确认;

手机接收确认后从本地获取需要推送至手表端的数据的数据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获取的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和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包括:

手机根据获取的数据属性进行第一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以及

手机根据返回的手表工作状态参数进行第二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蓝牙连接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属性,以及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然后根据获取的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和/或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自适应的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蓝牙传输和WIFI传输的优点,并结合了智能手表的特点,在效率和能耗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附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蓝牙方式将智能手表与手机建立连接;

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媒体类型;以及

若要传输数据的媒体类型是视频流,则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

若要传输数据的媒体类型是非视频流,确认要传输的文件尺寸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当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1M;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不小于第一阈值时:

b1,确认手表端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小于第二阈值,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20%;

b2,当不小于第二阈值时,确认手表端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如果不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当小于第三阈值时,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65db;以及可以通过蓝牙扫描过程获取到手表端蓝牙的信号强度。

所述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包括:手机和手表端启动热点扫描,手机端将获取到的热点密码通过蓝牙发送至手表端,手表端选择与手机端扫描重合、且具有密码的热点,通过所述热点密码连接热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在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蓝牙方式将智能手表与手机建立连接;

获取要传输数据的属性,以及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

根据获取的要传输数据的属性和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既可以放在手机端实现,也可以放在手表端实现,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当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由手表端执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附图2所示,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智能手表通过蓝牙方式向手机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请求将手表端的数据传送至手机端;

手机在收到智能手表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时,通过蓝牙方式向智能手表返回数据传输方式问询指令;

智能手表在收到手机返回的数据传输方式问询指令时,从本地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属性;所述数据属性包括媒体类型以及文件尺寸;所述媒体类型包括视频流和非视频流;

智能手表根据获取的数据属性进行第一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包括:

a1,确定数据媒体类型是否是视频流,如果是,则转至步骤b3,如果否,则继续步骤a2;

a2,智能手表确认获取的文件尺寸是否小于一个第一阈值,当小于第一阈值时,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1M;

a3,当不小于第一阈值时,智能手表查询自身的工作状态参数,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包括智能手表的剩余电量以及蓝牙信号强度;

智能手表根据获取的智能手表的工作状态参数进行第二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包括:

b1,确认手表端的电量是否小于一个第二阈值,如果小于第二阈值,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20%;

b2,当不小于第二阈值时,确认手表端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个第三阈值,如果不小于第三阈值,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则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65db;当小于第三阈值时,进入步骤b3;

b3,向手机返回数据传输方式,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具体包括:手机和手表端启动热点扫描,手机端将获取到的热点密码通过蓝牙发送至手表端,手表端选择与手机端扫描重合、且具有密码的热点,通过所述热点密码连接热点。

在步骤b3之后,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c1,手表端打开摄像头,开始传输视频流到手机端;

c2,手机端接收后对视频流进行预览。

当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由手机端执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手机通过蓝牙方式向智能手表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请求将手机端的数据推送至手表端;

手表端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返回一个确认;

手机接收确认后从本地获取需要推送至手表端的数据的数据属性;所述数据属性包括媒体类型以及文件尺寸;所述媒体类型包括视频流和非视频流;

手机根据获取的数据属性进行第一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包括:

a1,确定数据媒体类型是否是视频流,如果是,则转至步骤b3,如果否,则继续步骤a2;

a2,手机端确认获取的文件尺寸是否小于一个第一阈值,当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为1M;

a3,当不小于第一阈值时,手机向手表发送工作状态参数查询指令,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包括手表端的剩余电量以及蓝牙信号强度;

手机根据返回的手表工作状态参数进行第二次判断,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包括:

b1,手机端确认手表端的电量是否小于一个第二阈值,如果小于第二阈值,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20%;

b2,当不小于第二阈值时,手机端确认手表端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小于一个第三阈值,如果不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所述第二阈值为-65db;当小于第三阈值时,进入步骤b3;优选的,手机端可以通过蓝牙扫描过程获取到手表端蓝牙的信号强度;

b3,启动手机和手表的WIFI,并通过WIFI传输数据文件;具体包括:手机和手表端启动热点扫描,手机端将获取到的热点密码通过蓝牙发送至手表端,手表端选择与手机端扫描重合、且具有密码的热点,通过所述热点密码连接热点。

在步骤b3之后,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c1,手机端打开摄像头,开始传输视频流到手表端;

c2,手表端接收后对视频流进行预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手机端确认获取的文件尺寸、手机端确认手表端的电量、手机端确认手表端蓝牙信号强度可以通过安装于手机端的助手APP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