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鲵类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其技术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池的建造→种鲵饲养→种鲵孵化→鲵苗管理,优化山溪鲵生长环境,科学化管理,从整个山溪鲵生长过程各个环节提高繁活率,同时缩短育成期,增加山溪鲵单个个体体重,使山溪鲵品质得到很好的保障;通过本发明促繁方法山溪鲵受精率比自然条件下增加30%,山溪鲵成活率比自然条件下提高50%,山溪鲵育成期缩短150~200天,山溪鲵单个体重同比增加26%。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798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迪庆藏族自治州高原生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62084.X

  • 申请日2017-04-20

  • 分类号A01K67/02(20060101);A23K50/00(20160101);A23K10/20(20160101);A23K10/26(20160101);A23K10/30(20160101);A23K10/18(20160101);A23K20/174(20160101);

  • 代理机构50125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宫兆斌

  • 地址 67440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池慈卡街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9: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2 专利号:ZL201710262084X 申请日:20170420 授权公告日:201910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10-29

    授权

    授权

  • 2017-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7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鲵类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背景技术

山溪鲵(学名: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为小鲵科山溪鲵属的两栖动物,俗名羌活鱼、白龙、杉木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常见于高山山溪及湖泊石块树根下以及苔藓中或溶雪泉水碎石下。山溪鲵为传统中药材,入药可治关节痛、风湿痛及胃出血等病,可食用,味美而有营养,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目前利用的主要靠捕捞野生的山溪鲵,随着捕捞加大及其生存环境破坏,造成山溪鲵数量越来越少。同时山溪鲵幼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加之山溪鲵幼体对生存坏境要求很高和幼体天敌的存在,山溪鲵卵袋孵化繁活率较低,因此加强人工繁养是必经之路,亟需一种人工养殖方法对其进行人工养殖,以提高繁活率。

针对此问题,申请号为CN201410801603.1的发明专利《山溪鲵的人工养殖方法》提出了人工养殖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建造养殖池:该养殖池设进水管、防护边沿、黑色遮阳网或塑料膜、出水管;养殖池的池底中间设有人行过道;⑵对养殖池进行清洗、消毒后,即可开始放养山溪鲵鲵苗;⑶在中间人行道的水面上放置泡沫板,同时在养殖池中放置圆形孵化器;⑷对山溪鲵鲵苗进行消毒,得消毒后的山溪鲵鲵苗;⑸控制养殖池中的水温、pH值,投放消毒后的山溪鲵鲵苗;⑹选择米虾、鱼类或软体动物作为饵料进行投放;⑺保持水质洁净;⑻病害防治;⑼消毒后的山溪鲵鲵苗进行产卵;⑽将雌鲵产卵鞘袋拣出后放置在圆形孵化器内孵化,1.5~2个月后即可出膜孵化出幼体,2年后长到成体。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繁活率。

上述发明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调节水质、水温、投放饵料、孵化繁殖、疾病防治,来实现提高山溪鲵的成活率及免疫力,而且缩短了山溪鲵冬眠时间,从而达到人工规模养殖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消毒过程范围广,周期频繁,不仅涉及养殖环境还涉及山溪鲵鲵苗等,影响后期山溪鲵品质,二是山溪鲵鲵苗养殖池内投放鲵苗过多,会影响养殖池类溶氧量,对受精卵胚胎发育不利,该方法养殖的山溪鲵养成期校长,需要2年才可以长到成体,另外该发明整个养殖环境的设置以及养殖过程的管理都还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优化山溪鲵生长环境,科学化管理,从整个山溪鲵生长过程各个环节提高繁活率,同时缩短育成期,增加山溪鲵单个个体体重,使山溪鲵品质得到很好的保障。

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的建造:所述养殖池包括种鲵养殖池、成鲵池、孵化槽、孵化盘;

所述种鲵养殖池底面积为10~20m2,池深为>30cm,养殖池设有围边,所述养殖池内放置有石块,石块高度高处水面5~15cm,所述养殖池设置有出水孔和进水孔,所述出口孔和进水孔孔口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种鲵养殖池上方设置有遮阴网;

所述成鲵池规格与种鲵养殖池相同,上方设置有遮阴网;

所述孵化槽可用混凝土浇灌或不锈钢槽,槽长2~3m,宽45~55cm,深40~50cm,孵化槽两端设进水孔和出水孔;

所述孵化盘为网筛状40X40cm塑料或不锈钢盘,盘深10cm,底部及四周筛孔直径应小于1mm;

(2)种鲵饲养:

ⅰ种鲵选择:选择4—6年龄、体长15cm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泳能力强的性成熟山溪鲵为种鲵;

ⅱ种鲵养殖池消毒:在种鲵放养前进行种鲵养殖池消毒,消毒方式为先注水至水池高度4/5处,然后按照200~300g/m2的标准喷洒生石灰,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48h后换水循环,直至水的PH值到7~8;

ⅲ种鲵放养:在所述养殖池注入水,水深20~30cm,注入水后按雌雄比例为1:2放入种鲵,每平方米放10~20条;

ⅳ种鲵饲料喂养:选择种鲵专用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早晚各投食一次,投食用量根据种鲵数量为4~6g/条;

(3)山溪鲵卵孵化:

ⅰ孵化槽、孵化盘消毒:孵化槽用每升水加入10~20mg高锰酸钾混匀后用刷子进行3~4次来回刷拭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孵化盘可用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ⅱ孵化槽、孵化盘设置:所述孵化槽设置在室内,用清澈的河水或溪水以自然落差引入室内孵化槽,孵化槽进水孔处放置1~2块石头,以控制进水流速,水流速控制在每小时0.5~1立方米,水温为8~12℃,PH值为7~8,将孵化盘固定排列悬浮在孵化槽内,孵化盘上部边缘高于水面2~3cm,孵化槽进水端放置3~4个充气石,充气石密度为70~90目,充气石连接增氧机,24小时增氧,使水中溶氧量为6~10mg/L;

ⅲ种鲵受精产卵后,及时捞出黏附在鲵巢上受精卵移至孵化盘,每个孵化盘放置卵带10~12条;

ⅳ孵化期管理:受精卵孵化55~65天可破膜,孵化期间注意观察,孵化后期,卵带溶解,要及时捡出死卵;

(4)鲵苗管理:

ⅰ山溪鲵幼苗喂养:山溪鲵幼苗破膜孵出后1~2小时即可进行喂食,饵料以熟禽蛋黄、动物内脏和高蛋白饲料按1:1:1混合做成食糜投喂;

ⅱ幼鲵喂养:幼鲵生长30天体长可达2cm,此时喂养饵料为以熟禽蛋黄、动物内脏和高蛋白饲料按1:1:3混合做成食糜投喂;

ⅲ大池喂养:幼鲵生长体长超过2cm时,将幼鲵转移至成鲵池喂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种鲵养殖池的围边高45~60cm,采用材料为塑料布或者防锈铁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种鲵专用饲料为鱼虾粉、动物内脏、高蛋白饲料按照1:1:1混合而成,所述鱼虾粉用晒干的小鱼小虾研磨成粉,所述动物内脏用肝、肾、脾切碎捣细,所述高蛋白饲料为鱼粉65%、小麦粉29%、啤酒酵母5%、混合维生素1%混拌而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山溪鲵种鲵按雌雄比例1:2放养,增加卵的受精率,受精率比自然条件下增加30%左右;通过人工孵化,避免了杂鱼、鸟等天敌对卵的损害,增加山溪鲵扩繁效率;通过人工促繁,进行系列管理,有序投喂饵料,山溪鲵成活率比自然条件下提高50%左右,同时由于随着饵料的科学化配置和管理使得山溪鲵育成期缩短150~200天;山溪鲵单个体重同比增加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的建造:所述养殖池包括种鲵养殖池、成鲵池、孵化槽、孵化盘;

所述种鲵养殖池底面积为10~20m2,池深为>30cm,养殖池设有围边,种鲵养殖池的围边高45~60cm,采用材料为塑料布或者防锈铁皮,所述养殖池内放置有石块,所述石块作鲵巢,供卵黏附,石块高度高处水面5~15cm,所述养殖池设置有出水孔和进水孔,所述出口孔和进水孔孔口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种鲵养殖池上方设置有遮阴网;

所述成鲵池规格与种鲵养殖池相同,上方设置有遮阴网;

所述孵化槽可用混凝土浇灌或不锈钢槽,槽长2~3m,宽45~55cm,深40~50cm,孵化槽两端设进水孔和出水孔;

所述孵化盘为网筛状40X40cm塑料或不锈钢盘,盘深10cm,底部及四周筛孔直径应小于1mm;

(2)种鲵饲养:

ⅰ种鲵选择:选择4—6年龄、体长15cm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泳能力强的性成熟山溪鲵为种鲵;

ⅱ种鲵养殖池消毒:在种鲵放养前进行种鲵养殖池消毒,消毒方式为先注水至水池高度4/5处,然后按照200~300g/m2的标准喷洒生石灰,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48h后换水循环,直至水的PH值到7~8;

ⅲ种鲵放养:在所述养殖池注入水,水深20~30cm,注入水后按雌雄比例为1:2放入种鲵,每平方米放10~20条;

ⅳ种鲵饲料喂养:选择种鲵专用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早晚各投食一次,投食用量根据种鲵数量为4~6g/条,种鲵专用饲料为鱼虾粉、动物内脏、高蛋白饲料按照1:1:1混合而成,所述鱼虾粉用晒干的小鱼小虾研磨成粉,所述动物内脏用肝、肾、脾切碎捣细,所述高蛋白饲料为鱼粉65%、小麦粉29%、啤酒酵母5%、混合维生素1%混拌而成;

(3)山溪鲵卵孵化:

ⅰ孵化槽、孵化盘消毒:孵化槽用每升水加入10~20mg高锰酸钾混匀后用刷子进行3~4次来回刷拭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孵化盘可用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ⅱ孵化槽、孵化盘设置:所述孵化槽设置在室内或者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避免光线直射,采取仿生态方式用清澈的河水或溪水以自然落差引入室内孵化槽,孵化槽进水孔处放置1~2块石头,以控制进水流速,水流速控制在每小时0.5~1立方米,水温为8~12℃,孵化水温低于8℃,受精卵发育减慢,孵化时间延长,影响受精卵孵化率,孵化水温高于12℃,虽然孵化时间加快,但会造成畸形苗的增加,同样影响受精卵孵化率,PH值为7~8,将孵化盘固定排列悬浮在孵化槽内,孵化盘上部边缘高于水面2~3cm,孵化槽进水端放置3~4个充气石,充气石密度为70~90目,充气石连接增氧机,24小时增氧,使水中溶氧量为6~10mg/L,溶氧量过低,对受精卵胚胎发育不利,溶氧量过高,会促进病菌滋生使孵化卵腐败损失,溶氧量与孵化时间也有关,溶氧量低,孵化时间延长;

ⅲ种鲵受精产卵后,及时捞出黏附在鲵巢上受精卵移至孵化盘,每个孵化盘放置卵带10~12条;

ⅳ孵化期管理:受精卵孵化55~65天可破膜,孵化期间注意观察,孵化后期,卵带溶解,要及时捡出死卵,整个孵化期间水温要控制在8~12℃,尤其孵化30天后,水温波动要小于1.5℃,否则会引起卵内幼鲵应激反应死亡,PH值控制在7~8之间,其中以PH7~7.5为最佳,水温可实行在室外增减流水槽调节流水太阳光照时间和流速进行控制;

(4)鲵苗管理:

ⅰ山溪鲵幼苗喂养:山溪鲵幼苗破膜孵出后1~2小时即可进行喂食,饵料以熟禽蛋黄、动物内脏和高蛋白饲料按1:1:1混合做成食糜投喂,所述动物内脏用肝、肾、脾切碎捣细,所述高蛋白饲料为鱼粉65%、小麦粉29%、啤酒酵母5%、混合维生素1%混拌而成,整个幼鲵苗喂养期为30~40天;

ⅱ幼鲵喂养:幼鲵生长30天体长可达2cm,此时喂养饵料为以熟禽蛋黄、动物内脏和高蛋白饲料按1:1:3混合做成食糜投喂;

ⅲ大池喂养:幼鲵生长体长超过2cm时,将幼鲵转移至成鲵池喂养。

上述种鲵池、成鲵池一年消毒2-3次,所述孵化槽和孵化盘一个使用周期消毒1次。

实例1: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的建造:所述养殖池包括种鲵养殖池、成鲵池、孵化槽、孵化盘;

所述种鲵养殖池底面积为20m2,池深为110cm,养殖池设有围边,种鲵养殖池的围边高50cm,采用材料为塑料布或者防锈铁皮,所述养殖池内放置有石块,石块高度高处水面10cm,所述养殖池设置有出水孔和进水孔,所述出口孔和进水孔孔口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种鲵养殖池上方设置有遮阴网;

所述成鲵池规格与种鲵养殖池相同,上方设置有遮阴网;

所述孵化槽可用混凝土浇灌或不锈钢槽,槽长2.5m,宽50cm,深45cm,孵化槽两端设进水孔和出水孔;

所述孵化盘为网筛状40X40cm塑料或不锈钢盘,盘深10cm,底部及四周筛孔直径应小于1mm;

(2)种鲵饲养:

ⅰ种鲵选择:选择4—6年龄、体长15cm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泳能力强的性成熟山溪鲵为种鲵;

ⅱ种鲵养殖池消毒:在种鲵放养前进行种鲵养殖池消毒,消毒方式为先注水至水池高度4/5处,然后按照200~300g/m2的标准喷洒生石灰,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溶解,48h后换水循环,直至水的PH值到7~8;

ⅲ种鲵放养:在所述养殖池注入水,水深25cm,注入水后按雌雄比例为1:2放入种鲵,每平方米放15条;

ⅳ种鲵饲料喂养:选择种鲵专用饲料进行喂养,每天早晚各投食一次,投食用量根据种鲵数量为5g/条,种鲵专用饲料为鱼虾粉、动物内脏、高蛋白饲料按照1:1:1混合而成,所述鱼虾粉用晒干的小鱼小虾研磨成粉,所述动物内脏用肝、肾、脾切碎捣细,所述高蛋白饲料为鱼粉65%、小麦粉29%、啤酒酵母5%、混合维生素1%混拌而成;

(3)山溪鲵卵孵化:

ⅰ孵化槽、孵化盘消毒:孵化槽用每升水加入10~20mg高锰酸钾混匀后用刷子进行3~4次来回刷拭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孵化盘可用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ⅱ孵化槽、孵化盘设置:所述孵化槽设置在室内,用清澈的河水或溪水以自然落差引入室内孵化槽,孵化槽进水孔处放置1~2块石头,以控制进水流速,水流速控制在每小时0.5~1立方米,水温为10℃,PH值为7~7.5,将孵化盘固定排列悬浮在孵化槽内,孵化盘上部边缘高于水面2~3cm,孵化槽进水端放置3个充气石,充气石密度为80目,充气石连接增氧机,24小时增氧,使水中溶氧量为6~10mg/L;

ⅲ种鲵受精产卵后,及时捞出黏附在鲵巢上受精卵移至孵化盘,每个孵化盘放置卵带11条;

ⅳ孵化期管理:受精卵孵化55~65天可破膜,孵化期间注意观察,孵化后期,卵带溶解,要及时捡出死卵;

(4)鲵苗管理:

ⅰ山溪鲵幼苗喂养:山溪鲵幼苗破膜孵出后1-2小时即可进行喂食,饵料以熟禽蛋黄、动物内脏和高蛋白饲料按1:1:1混合做成食糜投喂,所述动物内脏用肝、肾、脾切碎捣细,所述高蛋白饲料为鱼粉65%、小麦粉29%、啤酒酵母5%、混合维生素1%混拌而成;

ⅱ幼鲵喂养:幼鲵生长30天体长可达2cm,此时喂养饵料为以熟禽蛋黄、动物内脏和高蛋白饲料按1:1:3混合做成食糜投喂;

ⅲ大池喂养:幼鲵生长体长超过2cm时,将幼鲵转移至成鲵池喂养。

上述山溪鲵促繁方法中,山溪鲵卵孵化时是在室内进行,种鲵饲养以及成鲵喂养时尤其注意遮阴,本发明尽量采取仿生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