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

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和方法,学习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机,多个客户端;其中,每个客户端通过输入装置向服务器主机实时传输数据,并借助每个客户端的输出装置向用户发送来自服务器主机发的信息。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和方法,使得不同学习者在使用本发明的教学系统时,与同一水平的其他学习者互动,并且互动双方的母语为对方目标学习语言,将快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678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鹰硕音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44581.1

  • 发明设计人 陈铿帆;李明;蔡泽鑫;宾晓皎;

    申请日2017-06-13

  • 分类号G09B5/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胡剑辉

  •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三路建达工业区1栋二楼202B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9B 5/14 专利号:ZL2017104445811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深圳市鹰硕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变更后:深圳市鹰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留仙三路6号鸿威工业区厂房D栋301 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留仙三路6号鸿威工业区厂房D栋3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9-09-2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9B5/1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06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9-04-02

    授权

    授权

  • 201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9B5/14 申请日:2017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语言是人类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自由的与外国人交流已成了社会需求。一方面,从全世界来看,说英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任何语言的人数,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电脑技术和互联网,也是建立在英语的基础上;另外一方面,中国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中文,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就应用最为广泛的英语,传统的外语教学活动,多数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彼此面对面教授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方式需要长期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学习,对于缺少固定时间、交通不变的人士而言存在学习困难。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有许多提供在线外语教学服务的网站开设诸多在线教育课程,将已经录好的课件在网站上根据学习进度播放,并进行相应测试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但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长久下来,不仅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更无法借助网站式学习获得到外语口语教学的真实性与互动感。

目前,已有互动学习的在线学习系统,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794100B的“一种基于Web的在线学习平台系统”,提供了一种基于Web的在线学习平台系统,其搭载于Web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以供用户通过互联网网络进行在线学习活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737536B的“一种语言体验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公开了一种语言体验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用户通过应用终端上的触发界面进行触发,进入基于固定课件的常规在线语言教学子系统、基于虚拟场景体验式语言教学子系统、语言信息资源中心和工具的应用集合子系统或外延应用集合模式子系统,通过语言体验教学系统的运行使用户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基于完全开放的形式,持续的让“学习者”参与进入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但是用虚拟的场景或故事情节展现的系统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然而,目前的在线互动外语教学存在两种常见的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仍然为教师在线通过会话指导学生;或教师为学习同一语言的同一组学生设定虚拟情景,使之在给定情景下进行讨论。前者存在下述问题,学生与教师并非处于真实生活中的对话场景,教师按照预定教案在不断的调整和引导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此类对话受限于教案和教师主导的思维,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学习结束后,学生难以在类似的情境下采用所学习语言母语者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对话;后者存在下述问题,同一组学生间形成平等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对话,但由于对话者均为母语相同的学习者,其思维方式仍然不是所学习语言母语者的思维方式,同样在面对所学习语言的母语者时,难以畅快沟通交流,例如,同一组中国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一人为表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其表述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另外一人为表达“你有两下子”而回复为“You havetwo down son”,上述中式英语在交流者之间并不会形成交流障碍,但与英美国籍人交流时,常会词不达意。

随着即时通讯的发展,母语以及目标语言互补的语言学习者之间也借助软件进行交流,例如,为了学英语中国人与希望学习汉语的美国人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各自的语言水平,但上述方式存在下述问题:即,仅能找到互补用户,但并不能够确定对方语言学习程度如何,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存在水平高度相差较远,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例如,其中一方的语言水平仅限于“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今天天气不错”,而另一方的语言水平已经能够阅读并转述目标语言的报纸;上述方式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双方的交流通常是无主题,没有目标和计划的,由此导致,虽然经过长时间交流和练习,但语言水平没有长进;上述方式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学习过程缺乏有效指导,双方并不清楚自身学习中存在何种问题,对于哪些方面需要重点练习。

中国的英语学生与母语为英语的教师单独对话交流也会存在学习存在下述问题,中国学生的一些表达虽然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例如,为表达“我很喜欢…”而表述为“Ivery like…”(正确表述为“I like…very much”)/为表达“给你”而表述为“give you”(正确表述为“here you are”),但母语者听到后能够理解,在连续对话时,多数情况下,对方并不会指出这些问题,导致中国学生无法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包括服务器主机,多个客户端;其中,每个客户端通过输入装置向服务器主机实时传输数据,并借助每个客户端的输出装置向用户发送来自服务器主机发的信息;

服务器主机包括身份验证单元,用以对每个客户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满足用户学习的身份条件,即,至少一第一客户端用户的母语为至少一第二客户端用户目标学习的语言,所述至少一第二客户端用户的母语为所述至少一第一客户端用户目标学习的语言,所述客户端用户交流时均使用各自目标学习语言;

服务器主机进一步包括语言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户互动时使用的语言转换为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户的母语,并将该母语通过服务器主机传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用户,并且,所述语言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用户互动时使用的语言转换为所述第二客户端用户的母语,并将该母语通过服务器主机传回给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主机包括语言测试单元和课程单元,语言测试单元在用户首次登录时以及每一次学习完毕时,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并对用户按语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分级。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主机包括分配单元,分配单元根据学习者信息数据库提供的用户母语信息和期望学习的目标语言进行分组,将母语和学习目标语言相同和/或互补的用户分在同一语言学习组中,并根据语言能力测试成绩将同一语言学习组中同时段登录且语言能力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配到同一互动组中。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手写板、麦克风或摄像头;所述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或扬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教师客户端,教师客户端将同时具备同一语言学习组中两种语言教学资质的教师在线分配于互动组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当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提示用户填写注册信息,并将其保存于服务器主机的学习者信息数据库中;

步骤S102:通过语言能力测试单元测试用户的学习目标语言能力,并记录成绩;

步骤S103:对用户按学习者信息数据库中的注册信息和语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分级,将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在相应的同一级别组中;

步骤S104:以对每个通过客户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满足用户学习的身份条件,即,处于同一互动组中至少一第一用户A的母语C为至少一第二用户B的目标学习语言,所述第二用户B的母语E为所述第一用户A的目标学习语言,所述第一、第二用户A、B交流时使用各自目标学习语言E、C;

步骤S105:根据用户分组级别设定互动组讨论话题,分配同时具备所述分组中的语言教学资质的教师于相应分组中;

步骤S106: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就讨论话题轮流用各自目标学习语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每一次互动中,语言转换单元将进行表达一方用户的观点转换为对方的目标学习语言并发送给对方用户。

步骤S107:重复步骤S106,直至讨论充分,或由于双方表达语言偏差导致讨论无法继续;

步骤S108:由教师对讨论中双方互动全过程进行讲解,并对双方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步骤S109:在教师讲解后,对各用户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并对用户按语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分级,将再次分级后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在相应的同一级别组中;

步骤S110:更新各用户数据,并存储于学习者信息数据库中。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和方法实现了还原真实语境、发现语言表述中的缺陷,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实用性。

提供本概述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选择的概念。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主体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发明的任一部分中所提及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服务器主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和方法,旨在还原真实语境、发现语言表述中的缺陷,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实用性。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方法流程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借助互联网,为不同国家的语言学习者提供在线互动语言学习服务。

步骤S101:当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提示用户填写注册信息,并将其保存于服务器主机的学习者信息数据库中;

该注册信息可以为预先生成的信息列表清单,其中包括用户的各种社会属性,如,国籍、母语、学习目标语言、年龄、性别、收入、宗教信仰、所属行业、等,也可包括学习者的教育背景,如,毕业院校、所属专业等、学历、科研经历,特别有利的是,包括学习者的兴趣信息,如,阅读偏好、运动偏好、艺术偏好等。

收集上述信息的目的在于,提供尽量全面、准确、个性化的用户标签,而基于上述标签的兴趣模型从用户对不同标签的认同和依赖程度来分析用户的兴趣,并构建概念层级来寻找共享标签,得到的共享标签就反映了学习者兴趣,进一步根据标签将用户分组,具有同类兴趣的用户之间更容易进行互动,也更容易实现语言的深度学习。

在一个示例中,国籍为美国,母语为英语,学习目标语言为中文且热爱篮球的用户Tom与国籍为中国,母语为中文,学习目标语言为英语且热爱篮球的用户小明之间更容易进行互动学习。

步骤S102:通过语言能力测试单元测试用户的学习目标语言能力,并记录成绩;

在该步骤中,为不同学习目标语言的用户提供语言能力测试。

在一个示例中,为Tom提供汉语水平考试(HSK),并记录其成绩;为小明提供托福考试(TOEFL),并记录其成绩。

步骤S103:对用户按学习者信息数据库中的注册信息和语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分级,将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在相应的同一级别组中;

该步骤的意义在于,对不同水平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一个示例中,HSK测试成绩处于参加测试总人数的前30~35%的Tom分在“HSK组别30-35%”中;TOEFL测试成绩处于参加测试总人数的前30~35%的小明分在“TOEFL组别30-35%”中;HSK测试成绩处于参加测试总人数的前30~35%的母语为英语,学习目标语言为中文的Jerry分在“HSK组别30-35%”中;TOEFL测试成绩处于参加测试总人数的前15~20%的母语为中文,学习目标语言为英语的小强分在“TOEFL组别15-20%”中。

优选的,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步骤S1031:根据学习者信息数据库提供的用户母语信息和期望学习的目标语言进行分组,将母语和学习目标语言相同和/或互补的用户分在同一语言学习组中,并根据语言能力测试成绩将同一语言学习组中同时段登录且语言能力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配到同一互动组中;

该步骤的意义在于,使得目标语言水平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进行交流,互相促进,避免出现水平差距过大而导致的能力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能力较强一方得不到提高,而能力较差一方心理负担过大,同时利于指导教师把握双方的能力以因材施教。

在一个示例中,处在各自语言测试同一水平“30-35%”组别的母语为英语,目标语言为中文的Tom、Jerry以及母语为中文,目标语言为英语的小明被分在同一互动组:“互动组30-35%”中。

步骤S104:以对每个通过客户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满足用户学习的身份条件,即,处于同一互动组中至少一第一用户A的母语C为至少一第二用户B的目标学习语言,所述第二用户B的母语E为所述第一用户A的目标学习语言,所述第一、第二用户A、B交流时使用各自目标学习语言E、C;

该步骤的意义在于,满足初始交流条件,即每个互动组至少包括两位能够互补学习语言的用户。

步骤S105:根据用户分组级别设定互动组讨论话题,分配同时具备所述分组中的语言教学资质的教师于相应分组中;

该步骤的意义在于,根据兴趣爱好以及语言能力,给出与之相适应的话题,便于互动交流的充分和深入,同时指导教师能够掌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其存在的问题,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

步骤S106: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就讨论话题轮流用各自目标学习语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每一次互动中,语言转换单元将进行表达一方用户的观点转换为对方的目标学习语言并发送给对方用户。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用户A使用目标学习语言E就该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P,该观点P由语言转换单元转换为以第二用户B目标学习语言C表达的第一观点P’;

接下来,将转换后的第一观点P’发送给第二用户B,第二用户B使用第二用户B目标学习语言C就该观点P’提出自己的观点Q,该观点Q由语言转换单元转换为以第一用户A目标学习语言E表达的第二观点Q’;

接下来,将转换后的第二观点Q’发送给第一用户A,第一用户A使用第一用户A目标学习语言E就该观点Q’提出自己的观点P”,该观点P”由语言转换单元转换为以第二用户B目标学习语言C表达的第二观点P”’;

上述步骤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转换单元,使得同一互动组中学习目标语言相同和/或不相同不同用户对各自观点采用其学习目标语言进行讨论,若双方表述均与内心真意一致,即表述无问题,则互动可以继续进行直至将预定话题讨论的全面而深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双方均使用了各自母语的思维方式,接受信息一方能够的深入了解对方的思维逻辑,并通过反复的训练而掌握。

而与此同时,当一方出现表意偏差时,由于语言转换单元不会修正错误的表达方式,而会将这种错误的表达翻译成与表意者意思不同的语句传递给接受信息一方,而在此时,接受信息一方并不清楚对方的真意,而是基于语言转换单元给出的语义而做出回应,回应通过语言转换单元的传达给初始表达的一方,此时由于语言逻辑上的问题,初始表达一方意识到存在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再次表达或请求指导教师介入以解决该问题,而采取此种方式进行语言学习,使得语言学习者对该表述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一个示例中,假设一个对话中有a,b,c,d四条语句和语义,其中b是正常逻辑下对a语句的回应,c是正常逻辑性对语句b的回应,d是正常逻辑下对语句c的回应,如双方表意均为真实所想,双方对话应为如下:

“Tom表意:语句a;

小明接受到语义a后,回复:语句b;

Tom接受到语义b后,回复:语句c;

小明接受到语义c后,回复:语句d。

对话结束。”

如果Tom在语句a表达时候,将其误表达为语句a’,经过语义转换单元将语句a’的语义a’传达给小明,小明根据语意a’做出回复b’,b’经过语义转换单元将语义b’传达给Tom,此时Tom发现语义b’与语义a之间并无对话关系,即,在正常逻辑下,语义b’并不应该是语义a的回应,由此,Tom可发现语义表达存在偏差,此时可与小明重新开始此段对话,或者求助于指导教师。

步骤S107:重复步骤S106,直至讨论充分,或由于双方表达语言偏差导致讨论无法继续;

步骤S108:由教师对讨论中双方互动全过程进行讲解,并对双方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在步骤S108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若步骤S107已经讨论充分,结束本次讨论;若步骤S107中由于双方表达语言偏差导致讨论无法继续,则在教师讲解后,继续进行讨论,直至讨论充分,结束本次讨论。

步骤S109:在教师讲解后,对各用户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并对用户按语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分级,将再次分级后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在相应的同一级别组中;

步骤S110:更新各用户数据,并存储于学习者信息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语言学习方式至少包括语音交流。

进一步的,语言学习方式至少包括文字交流。

进一步的,记录各用户每次互动的全部表达情况,供下一次互动时教师进行参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可以实现如上述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存储了可以被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执行所述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互动语言学习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机,多个客户端;其中,每个客户端通过输入装置向服务器主机实时传输数据,并借助每个客户端的输出装置向用户发送来自服务器主机发的信息;

服务器主机包括身份验证单元,用以对每个客户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满足用户学习的身份条件,即,至少一第一客户端用户的母语为至少一第二客户端用户目标学习的语言,所述至少一第二客户端用户的母语为所述至少一第一客户端用户目标学习的语言,所述客户端用户交流时均使用各自目标学习语言;

服务器主机进一步包括语言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户互动时使用的语言转换为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户的母语,并将该母语通过服务器主机传送给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用户,并且,所述语言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二客户端的用户互动时使用的语言转换为所述第二客户端用户的母语,并将该母语通过服务器主机传回给所述第一客户端用户。

在一个示例中,语言转换单元将第一用户表述的第一语句,快速而准确的翻译成具有相应语义的第二语句,并传递给第二用户,第二用户根据第二语句的语义,对该句子做出回应的第三语句,语言转换单元将第二用户表述的第三语句,快速而准确的翻译成具有相应语义的第四语句,并传递给第一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主机包括语言测试单元和课程单元,语言测试单元在用户首次登录时以及每一次学习完毕时,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并对用户按语言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分级;课程单元存储有适合不同成绩用户的教学课程。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主机包括分配单元,分配单元根据学习者信息数据库提供的用户母语信息和期望学习的目标语言进行分组,将母语和学习目标语言相同和/或互补的用户分在同一语言学习组中,并根据语言能力测试成绩将同一语言学习组中同时段登录且语言能力处于同一级别的用户分配到同一互动组中。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手写板、麦克风或摄像头;所述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或扬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教师客户端,教师客户端将同时具备同一语言学习组中两种语言教学资质的教师在线分配于互动组中。

上述系统和方法可以被用于在线语言教学中,从而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及的语言教学中思维定式、词不达意、欠缺真实性的技术问题。

应该理解,此处所属的配置和/方法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这些具体实施例或示例不应被认为是局限性的,因为多个变体是可能的。此处所述的具体例程或方法可以表示任何数量的处理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由此,所示出的各个动作可以按所示次序执行、按其他次序执行、并行地执行、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被省略。同样,可以改变上述过程的次序。

本发明的主题包括各种过程、系统和配置,此处所公开的其他特征、功能、动作、和/或特性、以及其任何和全部等效物的所有新颖和非显而易见的组合和子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