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螺钉收容体、螺钉供给装置以及螺钉紧固物的制造方法

螺钉收容体、螺钉供给装置以及螺钉紧固物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钉收容体,该螺钉收容体能够将螺钉排列,并进行要紧固的螺钉的个数的管理。螺钉收容体具有:排列槽,其从主体的一个侧面直至该主体内的止动部而形成,将预先规定的多个螺钉排列;覆盖部,其将除了处于该排列槽的一个端部的螺钉以外的该多个螺钉进行覆盖;以及保持部件,其防止螺钉从该排列槽的该主体的一个侧面落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320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34254.0

  • 发明设计人 加藤幸一;古川朋纪;沟口明仁;

    申请日2016-07-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何立波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2: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5

    授权

    授权

  • 2017-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47/26 申请日:2016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钉收容体、螺钉供给装置以及螺钉紧固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螺钉螺入装置,该螺钉螺入装置装配有每隔固定间隔呈一列状地排列设置螺钉的螺钉保持带,能够连续地螺入螺钉。详细地说记载有下述内容,即:具有:螺钉配置部,其将每隔固定间隔呈一列状地排列设置螺钉的螺钉保持带的螺钉依次配置于能够将螺钉头部和工具进行卡合的位置;螺钉配置部件,其随着螺钉配置部旋转而将螺钉依次配置于规定位置;以及多个螺钉载置部,该螺钉载置部沿工具的轴向在螺钉配置部件的外周面凹入而形成,将螺钉沿工具的轴向进行载置,该螺钉配置部件安装于支撑部,以使得能够一边使在各个螺钉载置部载置的螺钉的轴心与工具的轴心大致一致、一边进行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4-0861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钉收容体,该螺钉收容体能够将螺钉排列,并进行要紧固的螺钉的个数的管理。

技术方案1的螺钉收容体具有:排列槽,其从主体的一个侧面直至该主体内的止动部而形成,将预先规定的多个螺钉排列;覆盖部,其将除了处于该排列槽的一个端部的螺钉以外的该多个螺钉进行覆盖;以及保持部件,其防止螺钉从该排列槽的该主体的一个侧面落下。

在技术方案2的螺钉收容体中,具有:排出槽,其形成为,以处于该止动部的螺钉能够进行移动的方式,从该止动部起将该主体的任意侧面贯通;以及磁体,其吸引该止动部的螺钉。

在技术方案3的螺钉收容体中,具有排出槽,该排出槽形成为,以处于该止动部的螺钉能够进行移动的方式,从该止动部起贯通至该主体的与该一个侧面相邻的另一个侧面,在该止动部处该排出槽相对于该排列槽而进行弯折。

在技术方案4的螺钉收容体中,该主体及该覆盖部中的至少一者是透明的。

技术方案5的螺钉供给装置具有:螺钉供给部,其具有将螺钉以预先规定的姿态进行供给的供给槽;以及基座,其以将该供给槽与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钉收容体的该排列槽连接的方式,安置该螺钉收容体,该保持部件是能够将该排列槽进行开闭的盖,该螺钉供给装置具有开盖部,该开盖部在该供给槽与该排列槽在该基座处进行连接时将该盖打开。

技术方案6的螺钉紧固物的制造方法为,使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钉收容体,通过该规定的多个螺钉紧固多个部件而制造螺钉紧固物。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能够将螺钉排列,并进行要紧固的螺钉的个数的管理。

根据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与不具有排出槽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螺钉取出。

根据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与排列槽和排出槽成为直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收容的螺钉的个数的精度。

根据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作业员能够确认在螺钉收容体收容的螺钉。

根据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能够对螺钉收容体以预先规定的数量供给预先规定的姿态的螺钉。

根据技术方案6涉及的方法,与作业员逐个抓住螺钉而载置于电动螺丝刀的钻头的情况相比,不会发生螺钉的欠缺,并能够缩短紧固作业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及螺钉供给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的斜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的分解斜视图。

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的俯视图,以及图4(B)是在螺钉收容体收容了螺钉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的主体的俯视图,以及图5(B)是在螺钉收容体的主体收容了螺钉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螺钉供给装置中将螺钉收容至螺钉收容体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螺钉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的B-B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使钻头对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的螺钉进行吸附后的状态的图。

图10(A)是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取出螺钉后的状态的图(俯视图),以及图10(B)是表示在排列槽的止动部重新载置螺钉后的状态的图(俯视图)。

图11(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螺钉收容体的俯视图,以及图11(B)是在螺钉收容体收容了螺钉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螺钉收容体的俯视图,以及图12(B)是在螺钉收容体收容了螺钉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螺钉收容体的俯视图,以及图13(B)是在螺钉收容体收容了螺钉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标号的说明

1 螺钉收容体

2 螺钉供给装置

10 主体

11 止动部

12 排列槽

13 排出槽

15 磁体

20 覆盖部

30 保持部件(盖)

51 基座

52 开盖部

55 供给槽

S 螺钉

B 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图中所示的箭头H表示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箭头W表示宽度方向(水平方向),箭头D表示进深方向(水平方向)。另外,在表述为“前方”、“后方”的情况下,将螺钉S移动的方向设为“前方”,将与前方相反的方向设为“后方”。

<螺钉收容体1及螺钉供给装置2的整体结构>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螺钉供给装置2和设置于该螺钉供给装置2的螺钉收容体1。螺钉收容体1具有在将预先规定的个数的螺钉S排列后的状态下进行收容的功能。螺钉供给装置2具有将螺钉S以预先规定的姿态供给至螺钉收容体1的功能。如图1所示,如果螺钉收容体1设置于螺钉供给装置2,则从配置于螺钉供给装置2的上方的螺钉供给部60向螺钉收容体1供给螺钉S。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螺钉S为具有凸缘的六角螺钉。关于形状详细地说,头部为六角形状,在头顶部形成有十字槽,在头部的下端部设置有凸缘。另外,螺钉S的材质具有磁性,例如为钢、或一部分种类的不锈钢等。

<螺钉供给装置2的结构>

螺钉供给装置2具有:螺钉供给部60,其用于供给螺钉S;以及设置部50,其用于设置要被供给螺钉S的螺钉收容体1。

(螺钉供给部60)

螺钉供给部60具有将螺钉S以规定的姿态供给至设置部50的功能。在这里,螺钉S的“规定的姿态”是螺钉S的朝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规定的姿态为螺钉S的头部向上而轴部向下的姿态。如图1所示,螺钉供给部60包含下述部件而构成,即:圆筒形状的容器61、设置于容器61的内壁的叶片62、贯穿容器61的中心的轴63。

容器61具有收容多个螺钉S的功能。该容器61是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状的容器。在容器61的封闭部分的外表面、且为轴63的外周部分处固定有齿轮65。另一方面,在与容器61相邻的驱动装置67的轴固定有小齿轮66,该小齿轮66与齿轮65啮合。因此,容器61被驱动装置67驱动,绕轴63进行旋转。此外,在图1中,容器61绕逆时针(箭头方向)进行旋转。

叶片62具有通过与容器61一起进行旋转,从而将容器61内的螺钉S运送至与轴63相比的上方的功能。该叶片62设置于容器61的筒状部分的内壁。该叶片62在位于轴63的下方的情况下拾起螺钉S,在位于轴63的上方的情况下使螺钉S向轴63落下。

轴63具有贯穿容器61的封闭部分的中心、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撑容器61的功能。如图1所示,该轴63以倾斜为远端侧高而近端侧低的状态进行配置。另外,轴63的上端形成为比螺钉S的头部的高度凹陷得大的平面。并且,在该平面部分形成有遍布轴向向上开口的细长的槽。该槽的宽度略宽于与螺钉S的轴部的外径相当的宽度,深度略深于与螺钉S的轴部的长度相当的深度。即,轴63保持使螺钉S头部向上而轴部向下的姿态。并且,保持规定姿态的螺钉S能够沿轴63的轴向进行移动。此外,轴63被如图1所示具有设置部50的连结部54支撑。

在轴63保持为规定的姿态的螺钉S通过自重而移动至连结部54侧,从螺钉供给部60排出。

(设置部50)

设置部50具有设置螺钉收容体1、并且将从螺钉供给部60排出的螺钉S移送至螺钉收容体1的功能。如图1所示,设置部50包含有下述部件而构成,即:基座51,在其设置螺钉收容体1;以及开盖部52,其用于将后述的螺钉收容体1的保持部件30即盖打开。另外,设置部50包含有下述部件而构成,即:连结部54,其与螺钉供给部60连结;以及供给槽55,其用于将从螺钉供给部60排出的螺钉S移送至螺钉收容体1。此外,如上所述,螺钉供给部60的轴63以近端侧变低的方式倾斜,该轴63连结的设置部50以近端侧变低的方式倾斜。

基座51具有能够将多个螺钉收容体1排列而进行设置的平坦面。另外,基座51的远端侧、右侧以及近端侧三侧向上方凸出。该基座51具有能够将多个螺钉收容体1沿宽度方向排列而进行设置的宽度、比螺钉收容体1的进深略大的进深。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基座51的右侧起第二个设置的螺钉收容体1收容螺钉S(参照图6)。另外,如果收容螺钉S后的螺钉收容体1移动至基座51的右端(从右侧起第一个位置),则能够将该螺钉收容体1从基座51取出。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该从右侧起位于第二个的螺钉收容体1所设置的位置设为“载置位置”,将从右侧起位于第一个的螺钉收容体1所设置的位置设为“取出位置”。

在载置位置的近端侧设置有止动器53,该止动器53用于防止将载置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从基座51的上方取出。另外,在载置位置的远端侧形成有开盖部52,该开盖部52将作为设置于螺钉收容体1的保持部件30的盖打开。该开盖部52为沿高度方向形成的梯形形状的凸出片,左侧的面为向左下倾斜的倾斜面,右侧的面为沿高度方向直立的面。开盖部52的右端以位于载置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的左端与后述的排列槽12的左端之间的方式进行设置(参照图6)。即,开盖部52设置于将作为保持部件30的盖打开、并且不妨碍螺钉S的通过的位置。

如图1所示,连结部54将螺钉供给部60和设置部50的主体部分连结。在该连结部54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遍布进深方向向上开口的细长的槽即供给槽55。

供给槽55将从螺钉供给部60以规定的姿态供给的螺钉S在维持其姿态不变的情况下移送至螺钉收容体1。供给槽55的宽度略宽于与螺钉S的轴部的外径相当的宽度,深度略深于与螺钉S的轴部的长度相当的深度。并且,供给槽55与沿轴63的轴向而形成的槽相连接。

在这里,如果在载置位置载置螺钉收容体1,则供给槽55与后述的螺钉收容体1的排列槽12连接。

在从连结部54的前后(近端远端)方向的中央部起靠近近端的位置,设置有检测螺钉S的传感器56。该传感器56是由设置于连结部54的左右的发光部及受光部构成的光学传感器。该传感器56设置为从发光部发出的光到达至受光部。在这里,如果在传感器56附近的供给槽55之上(下面称为“检测位置”)有螺钉S存在,则从发光部发出的光的行进被该螺钉S的头部妨碍而不会抵达受光部,即,检测出螺钉S。另外,传感器56与未图示的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具有直至检测出螺钉S为止使驱动装置67进行驱动的功能。

<螺钉收容体1的结构>

将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1在图2、图3、以及图4(A)及(B)进行示出。该螺钉收容体1具有下述功能,即,将预先规定的个数的螺钉S以预先规定的姿态排列而进行收容,并且能够逐个将螺钉S供给至电动螺丝刀的钻头而进行收容(参照图4(B))。如图3所示,螺钉收容体1包含有主体10、覆盖部20、保持部件30。

(主体)

主体10为构成螺钉收容体1的部件,具有将预先规定的个数的螺钉S以预先规定的姿态排列而进行收容、并逐个排出的功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规定的个数”为8个。该主体10为树脂制。此外,主体10也可以为金属制,但在设置后述的磁体15的情况下,主体10优选为非磁性体。

如图5(A)所示,在主体10形成有从俯视观察时成为短边的一侧的侧面(下面设为“短边侧的侧面”)至俯视观察时成为长边的一侧的侧面(下面设为“长边侧的侧面”)而连续的槽。该槽在位于主体10的内侧的止动部11处直角地弯折,将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止动部11为止的槽设为排列槽12、将从止动部11至长边侧的侧面的槽设为排出槽13而进行区分。

如图5(B)所示,排列槽12将预先规定的多个螺钉排列,其是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位于主体10的内侧的止动部11而形成的槽。在这里,在本发明中“排列”代表着以预先规定的姿态进行并排的状态。该排列槽12将短边侧的侧面贯通。如图3所示,排列槽12由宽度大的上层部分和在其之下的宽度小的下层部分而形成,排列槽12的截面为T字形状。关于排列槽12的上层部分,其宽度略宽于与螺钉S的头部(凸缘部分)的外径相当的宽度,深度略深于与螺钉S的头部的高度相当的深度。关于排列槽12的下层部分,其宽度略宽于与螺钉S的轴部的外径相当的宽度,深度略深于与螺钉S的轴部的长度相当的深度。因此,排列槽12能够将螺钉S保持为头部位于上方而轴部位于下方的姿态,并且由排列槽12保持的螺钉S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即,如图5(B)所示,在排列槽12中,将两端部之中的主体10的侧面侧的端部设为入口,从该入口进入排列槽12后的螺钉S进行移动直至与止动部11接触。换言之,止动部11可以说是进入排列槽12后的螺钉S停留的位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排列槽12的长度是与螺钉S的头部的外径的8倍相当的长度。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排列槽12排列8个螺钉S。

在这里,在螺钉收容体1被载置于基座51的载置位置的情况下,螺钉供给部60的轴63的槽、设置部50的供给槽55、以及排列槽12连接成一条直线。具有螺钉供给部60及设置部50的螺钉供给装置2倾斜为远端侧高而近端侧低,因此从螺钉供给部60排出的螺钉S通过重力而经由供给槽55移动至排列槽12的止动部11。

排出槽13是从排列槽12的端部即止动部11至长边侧的侧面而形成的槽。该排出槽13将长边侧的侧面贯通。该排出槽13的截面的形状与排列槽12的截面相同。因此,排出槽13将螺钉S保持为头部位于上方而轴部位于下方,并且由排出槽13保持的螺钉S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在排出槽13中,将两端部之中的主体10的侧面侧的端部设为出口,处于止动部11的螺钉S移动至出口而从出口排出。

在主体10的底部且为止动部11的正下方固定有磁体15。该磁体15吸引处于止动部11的磁性体的螺钉S,从而具有将螺钉S保持在止动部11的功能。即,即使作业员将螺钉收容体1倾斜,止动部11的螺钉S也不进行移动。

(覆盖部)

覆盖部20为构成螺钉收容体1的部件,具有防止除了处于排列槽12的一个端部的螺钉S以外的螺钉S从排列槽12落下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覆盖部20将除了处于排列槽12的一个端部的螺钉S以外的多个螺钉S进行覆盖。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覆盖部20为板状的部件,如图4(A)所示,该覆盖部20形成为对除了止动部11及排出槽13以外的、主体10的上部进行覆盖。该覆盖部20与主体10粘合固定。此外,固定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由螺钉实现的固定。本实施方式的覆盖部20将除了处于止动部11的螺钉S以外的螺钉S的上部进行覆盖,从而在例如将螺钉收容体1倾斜的情况下,防止在排列槽12收容的螺钉S之中的除了处于止动部11的螺钉S以外的螺钉S落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覆盖部20由透明的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覆盖部20设为透明,从而作业员能够目视确认在排列槽12收容的螺钉S。

(保持部件)

保持部件30为构成螺钉收容体1的部件,具有防止螺钉从主体10的一个侧面、详细地说是从排列槽12的入口侧的侧面落下的功能。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30通过弯折树脂板而形成,具有主体10的上表面侧的弹性部31和侧面侧的盖部32。该保持部件30以弹性部31与覆盖部20的上表面接触而盖部32将排列槽12的入口周围覆盖的方式进行固定。盖部32的高度是与排列槽12的上层部分的深度为相同程度的高度。即,盖部32将排列槽12的上层部分进行覆盖。即使在覆盖排列槽12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螺钉S也不能通过排列槽12的入口,因此,防止螺钉S的从入口的落下。

保持部件30的固定是通过将螺丝33螺入弹性部31的形成于与盖部32相对的一侧的2处孔而进行的。在这里,在主体10形成有与螺丝33对应的螺孔,在覆盖部20及保持部件30与螺孔对应的部分形成有螺丝33进行贯通的孔。

形成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30即盖的树脂板具有能够弹性变形(弯曲)的程度的厚度。并且,在弹性部31中,由于与盖部32相对的一侧的端部由螺丝33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将盖部32向上方翘起。如果盖部32被翘起,则排列槽12的入口开放,能够从供给槽55进行螺钉S的移动。此外,盖部32的下端部会被开盖部52抬起从而翘起,详情后述。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30由透明的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保持部件30与覆盖部20一起设为透明,从而作业员能够目视确认在排列槽12收容的螺钉S。

<螺钉供给装置的作用>

对于将螺钉S供给至螺钉收容体1的情况下的螺钉供给装置2的作用进行如下说明。

作业员为了在部件的紧固作业之前准备收容有螺钉S的螺钉收容体1,而进行使用螺钉供给装置2的螺钉S的供给。

首先作业员在图1所示的供给部60的容器61内投入多个螺钉S。

接下来,如图6所示,作业员将螺钉收容体1相对于螺钉供给装置2进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基座51的规定的位置安置螺钉收容体1,从而排列槽12与供给槽55连接,将螺钉S供给至螺钉收容体1。

具体地说,在基座51的左侧安置螺钉收容体1,将该螺钉收容体1向右水平移动至与右侧的凸出部分即凸出部51A接触的位置(取出位置)。接下来,将安置于基座51的螺钉收容体1向右水平移动至与设置于取出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接触的位置(载置位置)。如果在载置位置载置了螺钉收容体1,则排列槽12与供给槽55连接。

在这里,将在载置位置载置螺钉收容体1时的保持部件30的动作使用图7及图8进行说明。首先,如果作业员将基座51之上的螺钉收容体1移动至右侧(图7中为左侧),则保持部件30的盖部32的右下(图7中为左下)的角部与开盖部52的倾斜面接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盖部32的动作变得平滑,而对盖部32的右下(图7中为左下)的角部、且与开盖部52的倾斜面接触的部分进行倒圆角。进而如果将螺钉收容体1移动至右侧(图7中为左侧),则如图8所示,弹性部31向上方弯曲,并且盖部32被抬起而排列槽12的入口成为开放状态。并且,如果将螺钉收容体1向右侧(图7中为左侧)移动直至螺钉收容体1被载置于载置位置,则通过载置位置的处理,盖部32的下端攀上开盖部52的上表面。以上,在载置位置,盖部32被开盖部52支撑,从而排列槽12的入口成为开放状态。此外,如果将螺钉收容体1从载置位置移动至取出位置,则盖部32的下端从开盖部52的上表面离开。并且,不再被开盖部52支撑的盖部32由于向上方弯曲的弹性部31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原来的位置。即,排列槽12的入口成为封闭状态。

接下来,作业员接通供给部60的控制电路(未图示)的电源。在这里,当传感器56在检测位置未检测出螺钉S的情况下,换言之,在检测位置不存在螺钉S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对驱动装置67供给电源,驱动装置67开始进行驱动。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67使小齿轮66绕顺时针进行旋转。这样,与小齿轮66啮合的齿轮65绕逆时针进行旋转,固定齿轮65的容器61进行旋转。通过随容器6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叶片62,容器61内的多个螺钉S被运送至与轴63相比的上方。通过叶片62而被运送至与轴63相比的上方的多个螺钉S由于自重而落下。并且,落下的螺钉S之中的几个被沿轴63的轴向形成的槽所保持。由于轴63以设置部50侧的一方变低的方式倾斜,因此被轴63所保持的螺钉S通过自重而移动至设置部50侧。并且,螺钉S从沿轴63的轴向形成的槽移动至供给槽55。

如上所述,设置部50以近端侧变低的方式倾斜,供给槽55也以近端侧变低的方式倾斜。因此,在供给槽55收容的螺钉S向载置于载置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进行移动。

此外,在螺钉S通过传感器56的检测位置时,传感器56对螺钉S进行检测,但在由于经过而被短时间的检测到的情况下,控制电路不停止向驱动装置67的电源供给,驱动装置67继续进行驱动。

并且,如图6及图8所示,供给槽55的螺钉S进入至因盖部32翘起而入口变为开放状态的排列槽12。排列槽12朝向止动部11而形成为直线状,进入排列槽12后的螺钉S在止动部11处停止(载置于止动部11)。此外,在止动部11处停止的螺钉S被在止动部11的正下方设置的磁体15所吸引。另外,下一个进入排列槽12后的螺钉S与先前停止的螺钉S接触而停止,因此螺钉S以排列状态而被收容。如果在排列槽12收容了预先规定的个数(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的螺钉S,则无法被排列槽12收容的螺钉S开始在供给槽55之上进行排列。并且,如果供给槽55的螺钉S抵达传感器56的检测位置,传感器56成为持续检测出螺钉S的状态,则控制电路停止驱动装置67的电源供给。由此,驱动装置67结束驱动,由螺钉供给装置2进行的向螺钉收容体1的螺钉S的供给结束。

并且,作业员将收容有螺钉S的螺钉收容体1从载置位置移动至取出位置而进行取出。取出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从基座51向上方进行取出,或者上浮后使该螺钉收容体1越过凸出部51A而进行取出。并且,如图6所示,将尚未收容螺钉S的空的螺钉收容体1安置于已经设置在基座51的螺钉收容体1的左侧,向右水平移动。这样,载置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移动至取出位置,并且空的螺钉收容体1被载置于载置位置。此外,通过将空的螺钉收容体1推挤而向载置位置的螺钉收容体1进行移动,从而无法完全被排列槽12收容而排列于供给槽55的螺钉S不会从基座51之上散落。另外,在空的螺钉收容体1被载置于载置位置时,排列于供给槽55的螺钉S移动至排列槽12。

<螺钉收容体的作用>

接下来,对于使用螺钉收容体1内的螺钉S进行部件的紧固作业的情况下的作用进行如下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使用电动螺丝刀的紧固作业进行示出。此外,在该电动螺丝刀使用的钻头B已被磁化。

如上所述,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螺钉S后,其结果,在螺钉收容体1中,8个螺钉S从排列槽12的入口至止动部11以排列成一列的状态而被收容。

(1)螺钉的取出

从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1取出螺钉S的工序如下所述。

在进行紧固作业的情况下,优选作业员预先准备多个收容有螺钉S的螺钉收容体1。首先,作业员将螺钉紧固物放在面前,用一只手抓住收容有螺钉S的螺钉收容体1,用另一只手手持电动螺丝刀。然后,如图9所示,作业员使电动螺丝刀的钻头B接近排列槽12的未被覆盖部20覆盖的前端的螺钉S、换言之接近载置于止动部11的螺钉S。这样,通过钻头B的磁力,螺钉S被吸附于钻头B。进而,钻头的前端的十字的凸起嵌入至螺钉S的十字槽。

作业员使钻头B相对于螺钉收容体1相对地沿水平方向(图9的箭头F方向)移动而取出最前面的螺钉S。具体地说,如果使钻头B从止动部11起沿排出槽13进行移动,则吸附于钻头B的螺钉S从止动部11起向排出槽13的出口进行移动。这样,如图10(A)所示,吸附于钻头B的螺钉S从排出槽13的出口被取出。另外,当螺钉S在排出槽13内移动的情况下,如果受到来自磁体15的磁力降低,则作业员能够将螺钉S从排出槽13的上方取出。

此外如上所述,载置于止动部11的螺钉S由在止动部11的正下方设置的磁体15所保持。在这里,在将吸附着螺钉S的钻头B沿从螺钉收容体1抽离的方向(图9的箭头U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根据磁体15的磁力与钻头B的磁力的关系,产生下面的作用。首先,在磁体15的磁力比钻头B的磁力强的情况下,螺钉S继续被磁体15所吸附而停留于止动部11,仅钻头B从螺钉收容体1离开。另一方面,在钻头B的磁力比磁体15的磁力强的情况下,螺钉S继续被钻头B所吸附而与钻头B一体地从螺钉收容体1离开。即,在钻头B的磁力比磁体15的磁力强的情况下,作业员能够使钻头B对止动部11的螺钉S进行吸附,通过从螺钉收容体1抽离而将螺钉S取出。

(2)螺钉的重新载置

在由作业员取出排列槽12的最前面的、即载置于止动部11的螺钉S的情况下,需要将下一个要取出的螺钉S重新载置于止动部11。如图10(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磁体15的磁力,排列槽12的下一个位于最前面的螺钉S移动至止动部11。另外,也可以通过作业员的操作而使螺钉S移动至止动部11。具体地说,作业员将螺钉收容体1以前方向下、后方向上的方式倾斜,从而使下一个位于最前面的螺钉S移动至止动部11。此外,将螺钉S重新载置的构造不限于此。也可以从排列槽12的入口向止动部11设置弹簧(未图示),通过弹簧的弹性力而将螺钉S进行推送。如果螺钉S被重新载置于止动部11,则作业员重新使钻头B吸附螺钉S而进行取出。

移动至止动部11后的螺钉S由于磁体15的磁力而停留于止动部11。因此,即使作业员将螺钉收容体1反转,止动部11的螺钉S也不会从排列槽12落下,即使以将排出槽13的出口向下的方式倾斜,也不会从排出槽13的出口落下。另外,由于在排列槽12的入口存在保持部件30的盖部32,因此即使将螺钉收容体1以前方向上、后方向下的方式倾斜,排列槽12的其他螺钉S也不会从排列槽12的入口落下。

(关于变形例)

如图5(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1的主体10形成了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长边侧的侧面而连续的槽。关于该槽,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止动部11的槽即排列槽12和从止动部11至长边侧的侧面的槽即排出槽13在止动部11处直角地弯折。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发明还包含下面的变形例。

(第1变形例)

如图11(A)所示,第1变形例从一个短边侧的侧面直至另一个短边侧的侧面而形成主体10的槽。在主体10的槽的中途设置有止动部11,在该止动部11的正下方固定有用于将处于止动部11的螺钉S进行保持的磁体15。该主体10的槽形成为直线状而不在止动部11处弯折。在这里,主体10的槽被区分为:从一个短边侧的侧面直至止动部11的槽即排列槽12、从止动部11至另一个短边侧的侧面的槽即排出槽13。

另外,第1变形例的覆盖部20形成为对除了止动部11及排出槽13以外的主体10的上部进行覆盖。此外,关于保持部件30,其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及构造。

在按照以上方式形成的第1变形例中,如图11(B)所示,从排列槽12的入口起至止动部11为止将螺钉S进行收容。并且,在将螺钉S进行取出的情况下,作业员将螺钉S从止动部11的上方进行取出,或者沿排出槽1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进行取出。

(第2变形例)

如图12(A)所示,第2变形例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主体10的内侧的止动部11而形成主体10的槽。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该止动部11的正下方未固定磁体15。该主体10的槽至止动部11为止而结束。即,在第2变形例中,仅形成有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止动部11的槽即排列槽12,而未形成排出槽13。

另外,第2变形例的覆盖部20形成为对除了止动部11以外的、主体10的上部进行覆盖。即,第2变形例的覆盖部20仅在止动部11的上方开口。此外,关于保持部件30,其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及构造。

在按照以上方式形成的第2变形例中,如图12(B)所示,从排列槽12的入口起至止动部11为止将螺钉S进行收容。并且,在将螺钉S进行取出的情况下,作业员将螺钉S从止动部11的上方进行取出。此外,在第2变形例中,也可以在止动部11的正下方固定磁体15。在该情况下,需要使磁体15的磁力比钻头B的磁力小。

(第3变形例)

如图13(A)所示,第3变形例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主体10的内侧的止动部11而形成主体10的槽。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该止动部11的正下方未固定磁体15。该主体10的槽至止动部11为止而结束。即,在第3变形例中,仅形成有从短边侧的侧面直至止动部11的槽即排列槽12,而未形成排出槽13。

另外,第3变形例的覆盖部20形成为对除了排列槽12的端部且为与止动部11相反侧的端部、具体地说、对除了排列槽12的入口的螺钉S所被收容的位置以外的、主体10的上部进行覆盖。即,第3变形例的覆盖部20在排列槽12的入口的上方开口。

在第3变形例中,与本实施方式不同,未设置盖状的保持部件30。然而在第3变形例中,作为保持部件30,在收容于排列槽12的最靠近入口的螺钉S的正下方设置有磁体30A。该磁体30A防止从主体10的排列槽12贯通的侧面螺钉的落下。该磁体30A能够滑动地固定于主体10的下部。具体地说,如图13(A)所示,磁体30A能够移动地固定于在主体10的下部且从排列槽12的中心侧至排列槽12的外侧而形成的长孔30B。

在按照以上方式形成的第3变形例中,如图13(B)所示,从排列槽12的入口起至止动部11为止将螺钉S进行收容。在这里,在排列槽12将螺钉S进行收容的情况下,通过由作业员进行的操作、或者设置于螺钉供给装置2的移动机构(未图示),将磁体30A移动至排列槽12的外侧。通过将磁体30A移动至排列槽12的外侧,从而螺钉S不再因为磁体30A的磁力的影响而停留于排列槽12的入口,向前进行移动。并且,在排列槽12收容螺钉S之后,通过由作业员进行的操作、或者设置于螺钉供给装置2的移动机构(未图示),将磁体30A移动至排列槽12的中心侧。通过将磁体30A移动至排列槽12的中心侧,从而处于排列槽12的入口的螺钉S停留于排列槽12的中心侧,因此即使将螺钉收容体1倾斜或者反转,螺钉S也不会落下。并且,在将螺钉S进行取出的情况下,作业员在排列槽12的入口处将螺钉S从上方进行取出,或者将螺钉S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排列槽12的后方而进行取出。

(总结)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钉收容体1形成有排列槽12。该排列槽12将准备使用于紧固物的预先规定的个数的螺钉S以预先规定的朝向而进行排列。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除了处于排列槽12的一个端部的螺钉S以外的螺钉S的落下而形成有覆盖部20。并且,在排列槽12所排列的螺钉S从未被覆盖部20覆盖而开口的部分(例如止动部11)依次进行取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列槽12所排列的螺钉S以头部在上的方式而排列,因此作业员将电动螺丝刀的钻头B与螺钉S接触而仅通过移动,就可将螺钉S从排列槽12取出。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作业员供给预先规定的个数的螺钉。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行要紧固的螺钉S的个数的管理。与通过将散乱地收容于箱子等中的螺钉S手抓地供给至电动螺丝刀的钻头的情况相比,不会欠缺准备固定于紧固物的螺钉S。并且,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螺钉收容体1而进行紧固作业的情况下,与作业员逐个抓住螺钉S而载置于电动螺丝刀的钻头的情况相比,不会发生螺钉的欠缺。另外,能够缩短紧固作业的时间。

此外,根据设置于主体10的槽及覆盖部20的形状,能够自由地设计螺钉S的排列方向和取出方向。作为本发明所包含的方式,具有下面的样式。

(1)从主体10的一个侧面直至主体10内的止动部11而形成排列槽12、从止动部11至主体10的任意侧面而形成排出槽13、覆盖部20在止动部11及排出槽13的上方开口的情况

(1-1)以从止动部11起贯通至主体10的与一个侧面相邻的另一个侧面的方式而形成排出槽13的样式(本实施方式)…排列槽12与排出槽13的角度不一定需要为直角。另外,排列槽12及排出槽13也可以描绘出曲线。

(1-2)以从止动部11起贯通至主体10的与一个侧面相对的另一个侧面的方式而形成排出槽13的样式(第1变形例)…排列槽12与排出槽13不一定需要为一条直线,也可以描绘出曲线。

(1-3)以从止动部11起贯通至主体10的与一个侧面相同的侧面的方式而形成排出槽13的样式…未特意进行图示,使排列槽12及排出槽13形成U字曲线等,将排列槽12的入口和排出槽13的出口设置于相同的侧面。

(2)从主体10的一个侧面直至主体10内的止动部11而形成排列槽12、未形成排出槽13的情况

(2-1)将覆盖部20的开口部形成在止动部11的上方的样式(第2变形例)…螺钉S从排列槽12的主体10的一个侧面侧进行供给,从止动部11的上方进行取出。

(2-2)将覆盖部20的开口部形成在收容于排列槽12的最靠近入口的螺钉S的上方的样式(第3变形例)…螺钉S从排列槽12的主体10的一个侧面侧进行供给,从相同的侧面侧进行取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作为排列槽12的端部的止动部11起与排列槽12呈直角方向地形成有排出槽13。并且,在止动部11的正下方固定有磁体15,以使得处于止动部的螺钉S不从排出槽13落下。进而,如上所述,在止动部11及排出槽13的上方开口未形成覆盖部2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钻头B的螺钉S能够在排出槽13内进行移动。因此,例如能够将止动部11的螺钉S从上方进行取出,或者例如,能够沿排出槽1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进行取出。即,通过设置排出槽13,从而能够将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的螺钉从多个方向进行取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排出槽13形成为相对于排列槽12直角地弯折,因此在使用螺钉供给装置2而将螺钉S收容于螺钉收容体1的情况下,最前面的螺钉S抵接于止动部11。因此,与如变形例1那样将排列槽12和排出槽13形成为一条直线、通过设置于止动部11的磁体15而使最前面的螺钉S停留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的螺钉S的个数的精度。即,不会错误地收容大于规定的个数的螺钉S。

此外,在紧固作业时,如果不将螺钉收容体1向排出槽13的出口变低的朝向倾斜,则不一定需要磁体15。

此外,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的螺钉S的数量不限于8个。本实施方式的排列槽12的长度是与螺钉S的头部的外径的8倍相当的长度,但该长度与使用于紧固物的螺钉S的个数N相对应地进行变更。这时,排列槽12的长度优选设为与螺钉S的头部的外径的N倍相当的长度。其原因在于,如果不是N倍的长度,则在将螺钉收容体1载置于基座51的载置位置而向排列槽12供给螺钉S时,会产生无法完全被排列槽12收容而露出至供给槽55侧的螺钉S。如果在供给槽55侧有露出的螺钉S存在,则在将螺钉收容体1从载置位置移动至取出位置的情况下会发生接触,因此成为移动的障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螺钉S为具有凸缘的六角螺钉,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为盘头螺钉、埋头螺钉以及内六角螺栓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螺钉S的头顶部形成有十字钻头用的十字的槽,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一字钻头用的槽、六角扳手用的六角孔。在本实施方式使用的螺钉S为具有凸缘的螺栓,但可以在无凸缘的六角螺栓的情况下将排列槽12的长度设计为螺钉S的头部的对边距宽度的整数倍。如上所述,这是为了将螺钉S适量地收容于排列槽1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不使在排列槽12收容的螺钉S从主体10侧面的贯通部分、换言之从排列槽12的入口落下而形成有保持部件30。该保持部件30为板状的盖,能够利用设置于螺钉供给装置2的开盖部52而进行开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30及开盖部52,在将螺钉S供给至螺钉收容体1的排列槽12的情况下,无需借助作业员的手即可使排列槽12的入口开放,在从排列槽12将螺钉S取出的情况下,无需借助作业员的手即可使排列槽12的入口封闭。即,与作业员手动进行盖的开闭的情况相比,将螺钉S收容于螺钉收容体1时的作业员的作业量减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将排列槽12的上部覆盖的覆盖部20由透明的树脂而形成。因此,在制造螺钉紧固物时,由作业员目视确认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的螺钉S。因此,作业员能够通过观察而确认在螺钉收容体剩余的螺钉S的个数,不会欠缺要固定于紧固物的螺钉S。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覆盖部20及主体10两者由透明的树脂而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覆盖部20或主体10中的任一者由透明的树脂而形成。

此外,为了掌握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的螺钉S的个数,也可以显示与在螺钉收容体1收容的螺钉S的个数对应的数字等。

本实施方式的螺钉供给装置2在螺钉供给部60处使螺钉S成为预先规定的姿态而排出至供给槽55,然后供给至与供给槽55连接的排列槽1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螺钉供给装置2,能够对螺钉收容体1供给预先规定的姿态的螺钉。另外,能够在排列槽12将应该收容的数量的螺钉S适量地进行收容。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螺钉供给装置2中,也能够进行要紧固的螺钉的个数的管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