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宜贝类健康高效生长的浅海筏式养殖方法

一种适宜贝类健康高效生长的浅海筏式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宜贝类健康高效生长的浅海筏式养殖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主要由铁锚固定环(1)、浮漂(2)、吊绳(3)、卡凸(4)、横杆(5)、浮漂固定环(6)、竖杆(7)、缆绳(8)、铁锚(9)、养殖笼(10)、绳套(11)、阀杆(12)、下层阀杆(13)和立杆(14)构成。本发明就是在各时间段、由近岸及远岸再到近岸的不同海区进行筏式养殖,始终保证养殖贝类处于适宜的水环境中生长,通过拟定养殖海域布点,定期进行水环境监测,保证了贝类的品质和产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474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苑春亭;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24156.1

  • 申请日2017-04-07

  • 分类号A01K61/50(2017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淮河路21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0: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29

    授权

    授权

  • 201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50 申请日:201704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浅海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宜贝类健康高效生长的浅海筏式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在贝类浅海筏式养殖中,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贝类养殖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养殖的环境恶化、养殖贝类的品质下降、疾病的爆发等问题,严重妨碍了贝类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贝类养殖区多位于离岸较近的海湾,该区域风浪小,海水交换能力较差,受到陆源污水排放的影响较大,而且贝类筏式养殖桩基固定,贝类养殖笼系在桩缆绳上,当养殖环境发生变化或受到污染时,养殖贝类无法回避,污染严重时常导致病害的发生,降低了养殖贝类的品质和产量,给养殖户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一年中,不同的海域,受到水温、光照、水深、营养盐等因素的影响,海水中出现的浮游生物种类、时间、数量也不同,同一海域不同区域的养殖环境也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贝类的生长、品质和产量。养殖区域环境的一些水质指标经常发生变化,如一些贝类重金属含量,养殖前期时可能符合标准,养殖一段时间后,重金属在贝类体内富集,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就超标了,所以这时贝类养殖需要改变养殖环境,贝类产品才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否则不能进入市场。在夏季,一些海域常会发生赤潮,如果贝类仍在这种养殖环境中进行养殖,贝类可能会大量死亡,或者摄食了含有毒素的藻类,贝类带上了贝毒,人吃后会至死亡,危害极大,这样的贝类产品必须销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始终保证养殖贝类处于适宜水环境中生长的一种适宜贝类健康高效生长的浅海筏式养殖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方法为五大养殖步骤:第一步养殖海区环境数据监测,对拟定的养殖海区进行布点,重点监测贝类养殖周期内不同时期各站点水质环境变化情况,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和浮游生物含量等生物指标,详细掌握本海区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为后期贝类养殖提供数据支持,选择贝类养殖最适生长环境作为贝类筏式养殖点;第二步养殖前期近岸生产,七月前近岸海区水温上升快,水温、营养盐高于深水海区、饵料生物充足,适宜贝类生长,养殖前期可选择近岸海区作为养殖区。因近岸海区风浪小,水位较浅,近岸生产装置上可直接挂吊笼,吊笼间隔大,防止缠绕,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面用锚固定;第三步养殖中期远岸深水区生产,七至九月,养殖中期,吊笼是被固定在阀杆和下层阀杆上,吊笼间隔小,不缠绕,海流大,水环境好,将养殖筏杆运到深水区后上吊笼,根据养殖区环境监测情况,选择适宜贝类筏式养殖区域,将养殖笼上下两端套绳固定并联在筏杆和下层阀杆上,卸笼时只要把筏杆和下层阀杆抽出即可,卸笼方便,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层阀杆连着缆绳,下面用锚固定,筏杆要顺海流安放,降低风浪对养殖筏杆的影响;第四步养殖后期近岸生产,九月后,通过监测养殖区环境,近岸海区水温、营养盐高于深水海区、饵料生物充足,水质条件满足养殖贝类生长,将养殖笼转移到近岸进行养殖,因秋季海上风大,近岸受影响小,筏杆上可直接挂吊笼,吊笼间隔大,防止缠绕,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面用锚固定,同养殖前期一样,避免了养殖设施被风浪冲毁的风险;第五步收获,将缆绳一端锚拔起后,收缆绳,吊笼就跟着收起了,操作简单,收获方便。

近岸生产装置的横杆和竖杆由拐角插头插接成四方形,竖杆的中部焊接铁锚固定环,铁锚固定环通过缆绳固定铁锚,竖杆上等距离预制插口,插口插接阀杆,横杆上等距离焊接浮漂固定环,浮漂固定环通过吊绳连接浮漂,横杆和阀杆上等距离焊接和预制多个卡凸,卡凸利于养殖笼上的绳套固定养殖笼;远岸生产装置的横杆、竖杆和立杆由三角插头插接成四方体,上层的竖杆不设铁锚固定环,其它一样,下层的竖杆设铁锚固定环,铁锚固定环通过缆绳固定铁锚下层的横杆上不设浮漂固定环,养殖笼通过上下绳套分别挂在阀杆和下层阀杆的卡凸上。

阀杆和下层阀杆设为加硬的塑料管,横杆、竖杆和立杆设为金属杆。

本发明就是在各时间段、由近岸及远岸再到近岸的不同海区进行筏式养殖,始终保证养殖贝类处于适宜的水环境中生长,通过拟定养殖海域布点,定期进行水环境监测,保证了贝类的品质和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近岸生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远岸生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宜贝类健康高效生长的浅海筏式养殖方法,其主要由铁锚固定环1、浮漂2、吊绳3、卡凸4、横杆5、浮漂固定环6、竖杆7、缆绳8、铁锚9、养殖笼10、绳套11、阀杆12、下层阀杆13和立杆14构成。第一步养殖海区环境数据监测,对拟定的养殖海区进行布点,重点监测贝类养殖周期内不同时期各站点水质环境变化情况,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和浮游生物含量等生物指标,详细掌握本海区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为后期贝类养殖提供数据支持,选择贝类养殖最适生长环境作为贝类筏式养殖点;第二步养殖前期近岸生产,七月前近岸海区水温上升快,水温、营养盐高于深水海区、饵料生物充足,适宜贝类生长,养殖前期可选择近岸海区作为养殖区。因近岸海区风浪小,水位较浅,近岸生产装置上可直接挂吊笼,吊笼间隔大,防止缠绕,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面用锚固定;第三步养殖中期远岸深水区生产,七至九月,养殖中期,吊笼是被固定在阀杆12和下层阀杆13上,吊笼间隔小,不缠绕,海流大,水环境好,将养殖筏杆运到深水区后上吊笼,根据养殖区环境监测情况,选择适宜贝类筏式养殖区域,将养殖笼10上下两端套绳11固定并联在筏杆12和下层阀杆13上,卸笼时只要把筏杆12和下层阀杆13抽出即可,卸笼方便,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层阀杆(13)连着缆绳(8),下面用锚固定,筏杆12要顺海流安放,降低风浪对养殖筏杆的影响;第四步养殖后期近岸生产,九月后,通过监测养殖区环境,近岸海区水温、营养盐高于深水海区、饵料生物充足,水质条件满足养殖贝类生长,将养殖笼10转移到近岸进行养殖,因秋季海上风大,近岸受影响小,筏杆12上可直接挂吊笼,吊笼间隔大,防止缠绕,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面用锚固定,同养殖前期一样,避免了养殖设施被风浪冲毁的风险;第五步收获,将缆绳(8)一端锚拔起后,收缆绳8,吊笼就跟着收起了,操作简单,收获方便。近岸生产装置的横杆5和竖杆7由拐角插头插接成四方形,竖杆7的中部焊接铁锚固定环1,铁锚固定环1通过缆绳8固定铁锚9,竖杆7上等距离预制插口,插口插接阀杆12,横杆5上等距离焊接浮漂固定环6,浮漂固定环6通过吊绳3连接浮漂2,横杆5和阀杆12上等距离焊接和预制多个卡凸4,卡凸4利于养殖笼10上的绳套11固定养殖笼10;远岸生产装置的横杆5、竖杆7和立杆14由三角插头插接成四方体,上层的竖杆7不设铁锚固定环1,其它一样,下层的竖杆7设铁锚固定环1,铁锚固定环1通过缆绳8固定铁锚9下层的横杆5上不设浮漂固定环6,养殖笼10通过上下绳套11分别挂在阀杆12和下层阀杆13的卡凸4上。阀杆12和下层阀杆13设为加硬的塑料管,横杆5、竖杆7和立杆14设为金属杆。

操作流程

贝类养殖区多位于离岸较近的海湾,该区域风浪小,海水交换能力较差,受到陆源污水排放的影响较大,而且贝类筏式养殖桩基固定,贝类养殖笼系在桩缆绳上,当养殖环境发生变化或受到污染时,养殖贝类无法回避,污染严重时常导致病害的发生,降低了养殖贝类的品质和产量,给养殖户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养殖区域环境的一些水质指标经常发生变化,如一些贝类重金属含量,养殖前期时可能符合标准,养殖一段时间后,重金属在贝类体内富集,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就超标了,所以这时贝类养殖需要改变养殖环境,贝类产品才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否则不能进入市场。在夏季,一些海域常会发生赤潮,如果贝类仍在这种养殖环境中进行养殖,贝类可能会大量死亡,或者摄食了含有毒素的藻类,贝类带上了贝毒,人吃后会至死亡,危害极大,这样的贝类产品必须销毁。

实施例1:第一步养殖海区环境数据监测,对拟定的养殖海区进行布点,重点监测贝类养殖周期内不同时期各站点水质环境变化情况,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和浮游生物含量等生物指标,详细掌握本海区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为后期贝类养殖提供数据支持,选择贝类养殖最适生长环境作为贝类筏式养殖点;第二步养殖前期近岸生产,七月前近岸海区水温上升快,水温、营养盐高于深水海区、饵料生物充足,适宜贝类生长,养殖前期可选择近岸海区作为养殖区。因近岸海区风浪小,水位较浅,近岸生产装置上可直接挂吊笼,吊笼间隔大,防止缠绕,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面用锚固定;第三步养殖中期远岸深水区生产,七至九月,养殖中期,吊笼是被固定在阀杆12和下层阀杆13上,吊笼间隔小,不缠绕,海流大,水环境好,将养殖筏杆运到深水区后上吊笼,根据养殖区环境监测情况,选择适宜贝类筏式养殖区域,将养殖笼10上下两端套绳11固定并联在筏杆12和下层阀杆13上,卸笼时只要把筏杆12和下层阀杆13抽出即可,卸笼方便,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层阀杆13连着缆绳8,下面用锚固定,筏杆12要顺海流安放,降低风浪对养殖筏杆的影响;第四步养殖后期近岸生产,九月后,通过监测养殖区环境,近岸海区水温、营养盐高于深水海区、饵料生物充足,水质条件满足养殖贝类生长,将养殖笼10转移到近岸进行养殖,因秋季海上风大,近岸受影响小,筏杆12上可直接挂吊笼,吊笼间隔大,防止缠绕,依靠浮球浮在海面,下面用锚固定,同养殖前期一样,避免了养殖设施被风浪冲毁的风险;第五步收获,将缆绳8一端锚拔起后,收缆绳8,吊笼就跟着收起了,操作简单,收获方便。

本方法使用前,贝类的品质不能保证而且产量低。本发明实施例1就是在各时间段、由近岸及远岸再到近岸的不同海区进行筏式养殖,始终保证养殖贝类处于适宜的水环境中生长,通过拟定养殖海域布点,定期进行水环境监测,当养殖海区水环境不适宜贝类养殖时,就改变养殖区域,在养殖周期中,择优确定在不同海区、不同季节进行养殖生产。在海上将养殖笼10上下两端固定并联,用锚将它们固定在海上即可,完成远岸养殖笼10的转移安置,实施方便,使养殖贝类一直生长的又好又快,提前一个月成熟,贝类的品质大部分优等品,贝类的产量提高40%。同时,这种养殖方法为筏式养殖拓展了远岸海域空间,使近岸和远岸海区交替使用,使近岸海域得到休息,实现可持续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