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旋转振动阻尼器以及用于带有此类旋转振动阻尼器的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

旋转振动阻尼器以及用于带有此类旋转振动阻尼器的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振动阻尼器(2),包括可绕着旋转轴线(16)旋转的基件(18)以及可相对于基件(18)且逆着复位装置(36)的复位力而旋转的惯性质量件(20),其中复位装置(36)具有用于生成设置力的弹簧单元(38)。复位装置(36)具有至少一个可绕着枢转点(46)枢转的可枢转杠杆元件(40),通过生成经由杠杆元件(40)的复位力接合点(44)影响惯性质量件(20)的复位力,经由该杠杆元件(40),设置力从杠杆元件(40)的设置力接合点(42)可传输到惯性质量件(20)。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带有此类旋转振动阻尼器(2)的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11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028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博格华纳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80059844.6

  • 申请日2015-11-0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舒

  •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22

    授权

    授权

  • 2017-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F15/14 申请日:2015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振动阻尼器,包括可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基件以及可相对于基件且逆着复位装置的复位力而旋转的惯性质量件,其中复位装置具有用于生成设置力的弹簧单元。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带有此类旋转振动阻尼器的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

DE 199 07 216 C1公开了一种旋转振动阻尼器,其具有形式为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支撑板的基座部件。惯性体设置在支撑板上,其可相对于基座部件逆着复位装置的复位力旋转。复位装置具有柔性弹簧,该弹簧沿径向延伸,一方面设置在基座部件上,另一方面设置在惯性部件上。如果惯性体相对于基座部件旋转,那么柔性弹簧用于产生直接影响惯性体的设定力,由此设定力同样地表示影响惯性体的复位力。将惯性体沿径向支撑在支撑板上是发生在支撑板沿径向向外的一侧,其中轴承壳为此设置在支撑板上,惯性体沿径向支撑在轴承壳上,并沿圆周方向引导。现有的旋转振动阻尼器有缺点,因为复位装置需要较大且安装空间密集的柔性弹簧,特别是当复位装置一方面必须设置在惯性体上,另一方面设置在支撑板上时。如前所述,支撑一方面设置在支撑板上另一方面设置在惯性体上的柔性弹簧的必要性也导致柔性弹簧在旋转振动传感器上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被预先定义。因此,在所述类型的旋转振动阻尼器中,柔性弹簧的柔性设置是不可能的。此外,通过支撑板上的安装壳将惯性体沿径向向外支撑在支撑板上需要旋转振动阻尼器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其中,此外支撑板处支撑惯性体的区域中磨损也增加。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主要的问题是创造具有简化且节省安装空间的结构的旋转振动阻尼器,其中弹簧单元的特别柔性设置是可行的。此外,本发明的主要问题是创造用于带有此类有利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

通过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2所列特征,该问题得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具有可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基件。例如,基件可由大致在径向方向延伸的基板或支撑板、必要时可为双基板或双支撑板形成。此外,旋转振动阻尼器具有可绕着旋转轴线、相对于基件且逆着复位装置的复位力旋转的惯性质量件。复位装置具有用于生成设置力的弹簧单元,其中弹簧单元可具有,例如,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此外,复位装置具有可绕着枢转点枢转的杠杆元件。因此,可枢转的杠杆元件可,例如,经由枢转点间接枢转或直接在基件上枢转。因而优选的是,杠杆元件在由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径向方向确定的平面上[运转],且因此可绕着沿旋转振动阻尼器轴线方向上的枢转点延伸的轴线而枢转。此外,可枢转杠杆元件优选地为抗弯曲或刚性杠杆元件。杠杆元件设置在位于一侧的弹簧单元以及位于另一侧的惯性质量件之间,这样,弹簧单元生成的设置力可从杠杆元件上的设置力接合点传递到惯性质量件,并生成复位力,其经由杠杆元件的复位力接合点影响惯性质量件。其优点在于:生成设置力的复位装置的弹簧单元不需直接影响惯性质量件,而是事实上可设置在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基件上的另一点上,通过这种方式,在旋转振动阻尼器上的节省空间且灵活的弹簧单元设置是可行的。另一方面,由于杠杆元件,可设定或指定杠杆比,基于杠杆元件作用在惯性质量件上的复位力大于或小于由复位装置的弹簧单元生成的设置力。因此,通过在不需要用于生成设置力的特别刚性的弹簧单元的情况下指定杠杆比,复位装置的刚性可以以目标方式增加。因此,最初应记录的是,弹簧单元仅具有较低弹簧刚性并且因此可以以一种特别的节省空间的安装方式而形成,其中此外位于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基件上的弹簧单元的柔性设置是可行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杠杆元件一侧经由基件或杠杆元件上的支撑轨道支撑或可支撑在基件上,并且另一侧经由可沿着杠杆元件或基件上的支撑轨道滚动的可旋转辊单元支撑或可支撑在基件上。优选地,在此处,基本上在径向方向的支撑得以实现。由于辊单元,在此实施例中当杠杆元件绕着枢转点枢转时,实现了难以察觉且较小的磨损,其中仍可保证基件上的杠杆元件具有等同的稳定支撑。在该实施例中,可提供与辊单元连接的支撑轨道,例如,在枢转点区域内。可选地或补充地,与辊单元连接的支撑轨道可提供在设置力接合点的区域内,这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一个特别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力接合点可通过相对于基件而旋转惯性质量件来沿着支撑轨道移动。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在设置力接合点上,支撑轨道或辊单元与辊单元或支撑轨道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特别简单的结构,其还确保在上述杠杆元件枢转时杠杆元件和基件之间的磨损较小。

基本上,上述辊单元可由简单的轮子或简单的辊形成,其一侧可旋转地设置但固定在杠杆元件或基件上,另一侧可在基件或杠杆换件的支撑轨道上滚动。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辊单元基本由辊轴承形成,这样就实现了上述优点并实现了等同的紧凑结构。因此,辊轴承可优选地具有内座圈、外座圈和设置在内座圈与外座圈之间的滚动元件。因此,内座圈优选地固定并设置在杠杆元件或基件上,并且必要时设置为不旋转,而由于内外座圈之间的滚动元件,外座圈可在基件或杠杆元件的支撑轨道上滚动。辊轴承优选地为滚针轴承,从而实现辊单元的可载入且等同紧凑的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有利实施例中,弹簧单元具有用于生成设置力的至少一个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可为,例如,螺旋压缩弹簧和/或螺旋拉伸弹簧,设置在基件的凹部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可移位的支撑底板设置在凹部内的螺旋弹簧上,凹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螺旋弹簧,其中螺旋弹簧,经由面朝螺旋弹簧的凹部的支撑侧上的支撑底板在径向方向向外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因此,支撑底板具有以下优点:螺旋弹簧不会直接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凹部的支撑侧上,从而最小化螺旋弹簧或凹部的支撑侧的潜在摩擦磨损。通过适当选择用于支撑底板的材料,磨损也可减小,其中支撑底板优选地由塑料制成,而螺旋弹簧和/或凹部的支撑侧特别优选地由金属或钢形成。辊单元也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在支撑底板和凹部的支撑侧之间作用,从而显著减少支撑底板和凹部的支撑侧之间的磨损,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正是这种情况。因此,可在支撑底板上滚动的对应可旋转辊可设置在例如支撑底板本身上。

基本上,支撑底板仅可在由螺旋弹簧的卷绕部分包围的螺旋弹簧的内部空间中延伸,从而以此方式影响在凹部支撑侧上的支撑。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支撑底板可选地或补充地在螺旋弹簧的外围与凹部的支撑侧之间延伸,从而影响特别稳定的支撑。通过在螺旋弹簧外围和凹部的支撑侧之间的中间位置放置支撑底板或至少一个支撑底板部分,螺旋弹簧也可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凹部的支撑侧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底板设置在螺旋弹簧外围和凹部支撑侧之间,在一侧的支撑底板和另一侧的基件上的螺旋弹簧的另一个支撑底板或支撑点之间的螺旋弹簧区域上生成一个位于螺旋弹簧外围和凹部支撑侧之间的间隙。因此,支撑点优选地指定用于将螺旋弹簧支撑在基件上的端侧支撑点,其中(如必须)其也可由支撑底板实现。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螺旋弹簧可受旋转振动阻尼器的较高旋转速度下的离心力作用而横向朝着其延伸方向弯曲,而螺旋弹簧不会与凹部的支撑侧接触,特别地,螺旋弹簧可弯曲或延伸入上述间隙。因此,间隙或其尺寸优选地选择为使得:如果旋转振动阻尼器被在传动系统内以最大旋转速度驱动,则螺旋弹簧和凹部的支撑侧之间不发生接触。

上述支撑底板可基本上设置在凹部内所有位置,从而使得螺旋弹簧通过支撑底板支撑在凹部的支撑侧上。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底板以下方式设置或形成:弹簧单元的设置力可经由支撑底板传递到杠杆的设置力接合点。因此,支撑底板可形成为,例如,用于螺旋弹簧的端部底板,其与螺旋弹簧的端侧相互作用以将弹簧单元的设置力传递到设置力接合点。然而,如上所述,也可设想其他支撑底板,这些支撑底板不会将弹簧单元的设置力传递到设置力接合点,而仅用作将螺旋弹簧支撑在凹部的支撑侧或上述支撑点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底板和杠杆元件经由辊单元和支撑轨道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基件上。如上所述,支撑底板和杠杆元件经由辊单元和支撑轨道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基件上,优选地在设置力接合点的区域内。一方面,该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辊单元和支撑轨道的支撑,磨损得以减少,导致支撑底板上的摩擦磨损更小且保证支撑底板具有简单的可移动性。另一个方面,上述的第二项功能,即基件上支撑底板的附加支撑,被指定到当前的辊单元和支撑轨道上,从而至少在该区域不需要附加的辊单元或支撑轨道,这极大地简化了旋转振动阻尼器的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弹簧单元具有两个位于杠杆元件上且彼此相互作用的螺旋弹簧。因此,例如,可提供两个螺旋压缩弹簧或两个螺旋拉伸弹簧。然而,将两个螺旋弹簧都形成为螺旋拉伸和压缩弹簧同样也是可行的。

如果弹簧单元具有两个用于实现设置力的螺旋弹簧,则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底板形成用于一个螺旋弹簧的支撑底板以及用于另一个螺旋弹簧的支撑底板。这样,不仅零件数量有所减少,而且,特别是当支撑底板为将设置力传递到杠杆元件的设置力接合点的支撑底板时,生成设置力的两个螺旋弹簧的恰当相互作用得以保证。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如果支撑底板形成为一个整体,其中如上所述支撑底板优选地由塑料制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杠杆元件的质心设置在设置力接合点的水平上或在径向方向比设置力接合点更为向外的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杠杆元件的质心在径向方向比枢转点更为向外的位置,该实例特别地开发优点(但不排他)且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其中复位力接合点保持其相对于杠杆元件的设置。其具有以下优点:杠杆元件,仅基于离心力,趋于返回其起始枢转位置。因此,其更为有利的是:杠杆元件的质心至少设置在在径向方向的复位力接合点的水平处,且优选地在在径向方向的比复位力接合点更为向外的位置上,从而更为放大上述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当从轴向方向观察时,设置在比枢转点更为向外位置(至少在轴向方向上)的杠杆元件质心设置在一条与枢转点和/或复位力接合点和/或设置力接合点的公共直线或公共径向线上。因此,杠杆元件的所列质心优选地设置在与枢转点和/或复位力接合点和/或设置力接合点的公共径向线上的杠杆元件或惯性质量件的起始位置。这样,如果杠杆元件位于其起始位置,离心力不会对杠杆元件产生影响或影响很小。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杠杆元件具有优选地为细长形的杠杆件以及杠杆质量件。杠杆质量件固定在杠杆件上,且使得杠杆元件的质心在径向方向比杠杆件的质心而更为向外。因此,杠杆质量件优选地与杠杆件固有地形成或与杠杆件分离地形成。杠杆质量件与杠杆件固有的形成有以下优点:制造得以简化,特别是在制造杠杆件的过程中可一同制造杠杆质量件。相反,杠杆质量件与杠杆件分离则有以下优点:其可应用于已经制造的杠杆件,从而通过将杠杆质量件施加在杠杆件上而以目标方式定位整个杠杆元件的质心。关于与杠杆件分离而形成的杠杆质量件,更为优选的是,其经由紧固点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杠杆件上。在此情况下同样优选的是,杠杆质量件可紧固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紧固点上和/或可沿着杠杆件紧固地定位,从而可以接着影响杠杆元件的质心。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特别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惯性质量件在径向方向,特别紧固且不会产生过多摩擦损失地支撑或安装在基件上,惯性质量件通过至少三个辊在径向方向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基件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辊一侧旋转地固定在惯性质量件或基件上,并且另一侧可在基件或惯性质量件上滚动。例如,可经由惯性质量件或基件实现辊在惯性质量件或基件上的固定,其中当惯性质量件或基件相对于基件或惯性质量件旋转时辊由辊支架承载,但其可在基件或惯性质量件上滚动。因此,优选的是,辊设置为相对于圆周方向固定在惯性质量件或基件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辊可在基件或惯性质量件上的辊轨上滚动,其中辊轨设置为在径向方向上的圆周外部,其半径为基件最大半径的80%(必要时为90%)。这样,就保证了辊可设置为在径向方向更为向外,且不要求其被支撑在在径向方向的较长辊支架上,从而使得旋转振动阻尼器的结构得以简化,其重量得以减少。因此,特别有利的是,辊轨设置在基件的最大半径上,而辊优选地设置在惯性质量件上。相反,如果辊设置在基件上,则优选的是,设置在惯性质量件上的辊轨设置在在径向方向的基件外部,因而其所在半径大于基件的最大半径。

如上所述,经由辊以及因而的惯性质量件在基件上的安装,可以实现惯性质量件在径向方向在基件上稳定且不会产生较多磨损的支撑。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惯性质量件经由至少一个辊沿着至少一个轴向方向进一步被支撑或进一步可被支撑,优选地沿着两个轴向方向。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对辊指定了双功能,其一方面生成在径向方向的支撑,另一方面生成在轴向方向在惯性质量件和基件之间的支撑,从而使得结构可进一步简化,特别地,不需要进一步或附加的在轴向方向将惯性质量件支撑在基件上的手段。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固定到惯性质量件或基件上的至少一个辊的外侧设置有周边凹槽,基件或惯性质量件延伸入该凹槽。该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在生成辊的环境可轻易制造辊内的周边凹槽,这样,旋转振动阻尼器作为整体的生成得以简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凹槽设置在基件或惯性质量件上,辊延伸入凹槽以产生在至少一个轴向方向上、优选地在两个轴向方向上对惯性质量件的支撑。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杠杆元件具有在设置力接合点和枢转点之间的第一杠杆部分以及在枢转点和复位力接合点之间的第二杠杆部分,其长度可通过相对于基件旋转惯性质量件而改变,同时基本保持杠杆比。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杠杆部分的长度,枢转点和复位力接合点可相对于杠杆元件移动,同时复位力接合点保持其相对于杠杆元件的设置。已经表明,在该实施例变形中,旋转振动阻尼器处于较高旋转速度下离心力在杠杆元件位置上的影响得以减小,杠杆元件可相对轻松地返回其起始位置。此外,相比于枢转点的例子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设置力设置为在径向方向上离旋转轴线更近。也应说明,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是,设置力接合点和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枢转点之间和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示出上述实施例的替代,通过改变杠杆部分的长度,枢转点和复位力接合点可相对于杠杆元件移动,同时复位力接合点保持其相对于杠杆元件的设置。该实施例是有利的,特别是结合上述实施例时,根据该实施例,杠杆元件的质心设置为在径向方向上比枢转点更为向外,优选地至少在径向方向上复位力接合点的水平上,特别优选的是,在径向方向上比复位力接合点更为向外,从而实现上述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复位力接合点可通过改变复位力的复位力特征曲线而调整。因此,例如,通过通过调整复位力装置,影响惯性质量件的复位力的复位力特征曲线的梯度可增加或减少,从而相应地复位力装置的刚度增加或减少。因此,生成在传动系统中灵活地对工作状态做出反应的复位力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可通过改变复位力的复位力特征曲线而改变杠杆元件的杠杆比。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可通过改变杠杆元件的杠杆比来调整枢转点,枢转点相对于基件的位置可改变。因此,例如,枢转可设置为可在基件上移动,其中枢转点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基件的移动或在径向线的移动是优选的。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枢转点由在基件上可调节或可移位的突出突起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其他特别有利实施例中,杠杆元件的质心设置在在径向方向比在可调节枢转点的至少一个设置位置上(或不论枢转点的设置位置)的枢转点更为向外的位置,从而实现上述的杠杆元件的质心在径向方向比枢转点更为向外设置的优点。

用于机动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统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此类旋转振动阻尼器,其基件旋转地固定在传动系统的部件上。因此,基件可基本固定到旋转震动的传动系统的任意部件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中,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基件旋转地固定安装到部件,该部件是扭转振动阻尼器或双质量飞轮的输入侧、扭转振动阻尼器或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侧、离合装置的输入侧、必要时为输入侧盘托架或输入侧盘托架的径向支撑部分、离合装置的输出侧、变速器的输入侧和/或变速器的输出侧。因此,分别影响上述两个点之一的两个或多个旋转振动阻尼器毫无疑问可以设置在传动系统内。

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统的特别优选实施例中,离合装置的输出侧是输出侧盘托架或输出侧盘托架的径向支撑部分,基件旋转地固定安装到离合装置的输出侧,这增大了输出侧盘托架或输出侧盘托架的径向支撑部分的发动机速度强度。因此,基件旋转地固定安装在输出侧盘托架或输出侧盘托架的径向支撑部分,并且加强了输出侧盘托架或输出侧盘托架的径向支撑部分。

之后,将更详细地通过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如下所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起始位置带有杠杆件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杠杆元件枢转出起始位置的旋转振动阻尼器的视图;

图3是图1和2中旋转振动阻尼器沿着第一实施例变形中直线A-A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1和2中旋转振动阻尼器沿着第二实施例变形中直线A-A的局部视图;

图5是带有根据图1到4的至少一个旋转振动阻尼器的传动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表示。

图1和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振动阻尼器2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通过对应的箭头示出旋转振动阻尼器2的相反的轴向方向4、6,相反的径向方向8、10和相反的圆周方向12、14,其也可被指定为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振动阻尼器2具有在轴向方向4、6延伸的旋转轴线16。

旋转振动阻尼器2具有基件18,其可绕着旋转轴线16在圆周方向12、14旋转。基件18可形成为,例如,板形或双板形,其中基件18优选地在径向方向8、10所在平面、此处的绘制平面上延伸。基件18可例如在旋转轴线16的区域内,旋转地固定连接到传动系统内的部件,从而减轻元件的旋转震动。基件18可旋转地固定安装到传动系统的部件,下文将参照图5对其更详细地描述。

旋转振动阻尼器2进一步具有惯性质量件20,其中惯性质量件20形成为环形。惯性质量件20经由至少三个辊22在径向方向8上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基件18上。因此,辊22在圆周方向12、14上以统一距离彼此间隔开。在所示实施例中,辊22以以下方式固定到惯性质量件20:其可在圆周方向12、14上与惯性质量件20一起相对于基件18旋转。因此,可说明,辊22设置为在圆周方向12、14上固定在惯性质量件20上。然而,辊22可旋转地固定在惯性质量件20上。因此,辊22每个都可绕着在轴向方向4、6延伸的辊轴线24旋转。相反,辊轨26设置在基件18上,辊22可在其上滚动,优选地在其外侧28上。基件18具有最大半径r1,其可被指定为基件18的最大半径,其中辊轨26设置为在径向方向8上圆周30的外部,其半径r2为基件18的最大半径r1的80%,必要时为9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辊轨26设置在基件18的最大半径r1的水平处。补充地,在该点参照该事实:反向布置也是可行的。因此,辊22也可或补充地旋转地固定在基件18上,而辊轨26设置在惯性质量件20上,辊22可在其上滚动。因此,在该实施例变形中,辊轨26也可设置为在径向位置8上的基件18外部或最大半径r1的圆周的外部。

惯性质量件20经由至少一个辊22在至少一个轴向方向4、6上进一步被支撑或进一步可被支撑在基件18上,优选地在两个轴向方向4和6上。因此,在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变形中,周边凹槽32设置在至少一个固定在惯性质量件20或基件18上的辊22的外侧28,基件18在径向方向8上延伸入该周边凹槽32,从而实现惯性质量件20在轴向方向4、6上被强制锁定地固定在基件18上。因此在图3中示出变形,其中辊22旋转地固定在惯性质量件20上,而辊轨26设置在基件18上。可选地或补充地,凹槽34可设置在基件18或惯性质量件20上,其中图4示出该第二实施例变形。在该第二实施例变形中,辊22在径向方向10延伸如基件18或惯性质量件20上的凹槽34内,其中图4也示出实施例,其中辊22旋转地固定在惯性质量件20上,而辊轴26设置在基件18上。在该点再次参考:根据图3和4的两个实施例变形可以以类似方式用于一个格局,在该格局中辊22旋转地固定在基件18上,而辊轨26设置在惯性质量件20上。

从图1可得,旋转振动阻尼器2进一步具有复位装置36,其设置为正好彼此相对和/或以统一距离在旋转振动阻尼器2上的圆周方向12、14上彼此间隔开。因此,复位装置36设计为结构上基本相同,这样可以参照复位装置36之一来在下文中描述复位装置36,其中该描述等同地应用于其他复位装置36。同样参照该事实:旋转振动阻尼器2毫无疑问可具有三个或多个以下描述类型的复位装置36,其中这些复位装置36也应在圆周方向12、14上以统一距离彼此间隔开。

复位装置36具有用于生成设置力的弹簧单元38和可枢转杠杆元件40,由此,通过生成经由杠杆元件40的复位力接合点44影响惯性质量件20的复位力,弹簧单元38的设置力可从杠杆元件40的设置力接合点42传递到惯性质量件20。换言之,惯性质量件20可逆着复位装置36的复位力而绕着旋转轴线16在圆周方向12、14相对于基件18旋转。

杠杆元件40可相对于基件18绕着固定枢转点46枢转。因此,杠杆元件40可相对于基件18绕着沿轴向方向4、6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因此,枢转点46可由基件18上突出的突起形成。枢转点46可沿着在轴向方向8、10上的直线而延伸的移位路径48而相对于基件18移位,其中,为形成移位路径48,例如,用于形成枢转点46的突出突起的对应引导体可设置在基件18上。如果枢转点46也由基件18上的此类突出突起形成,则突起优选地在在轴向方向4、6的杠杆元件40的延伸方向上的杠杆元件40上的引导体50上延伸,并且形成为细长凹部。

杠杆元件40具有在设置力接合点42(设置力在该点从弹簧单元38传递到杠杆元件40)和枢转点46之间的第一杠杆部分52。此外,杠杆元件40具有第二杠杆部分54,其在枢转点46和复位力接合点44之间延伸,其中有弹簧单元38的设置力引起的复位力通过复位力接合点44影响惯性质量件20。第一杠杆部分52具有长度l1,而第二杠杆部分54具有长度l2。因此,杠杆元件40具有杠杆比l1/l2,即l1比l2

如图2所示,通过绕着旋转轴线16相对于基件18而旋转惯性质量件20,两个长度l1和l2可改变,因而增加或或减少,基本保持杠杆比l1/l2。出于这一目的,如实施例所示,一方面,枢转点46可相对于杠杆元件40而移位,如上面参照形成枢转点46和引导体50的突出突起的描述。另一方面,复位力接合点44可在杠杆元件40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杠杆元件40移位。由于在形成复位力接合点44的惯性质量件20上的突出突起设置在杠杆元件40内引导体56上,后者得以实现,其中导管56如引导体50那样在杠杆元件4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为,例如,杠杆元件40上的细长凹部。相反,当杠杆元件40绕着枢转点46枢转时,设置力接合点42保持其相对于杠杆元件40的设置。然而,至少设置接合点42可设置为相对于杠杆元件40的延伸方向固定在杠杆元件40上。即使所示实施例是优选的,替代地,通过改变杠杆部分52、54的长度l1、l2,枢转点46和设置力接合点42可形成为可相对于杠杆元件40移动,而复位力接合点44保持其相对于杠杆元件40的设置。在该例子中,引导体56可指定到设置力接合点42。则下面详细描述的支撑轨道和辊单元也可省略。

可通过改变影响惯性质量件20的复位力的复位力特征曲线,调节复位装置36。在所示实施例中,出于该目的,杠杆元件40的杠杆比l1/l2可变化,这是由于:枢转点46可沿着上述移位路径48相对于基件18探针径向方向8向外或在径向方向10向内调节或移位,并且改变杠杆元件40的杠杆比l1/l2。出于这一目的,可设置对应的复位装置,其可沿着移位路径48以机械或水力方式调节或移位枢转点46,其中出于清晰表达的目的,附图中复位装置的表示可以省略。在任何例子中,通过改变影响惯性质量件20的复位力的复位力特征曲线,复位装置36的可调节性使得旋转振动阻尼器2可以通对复位装置36的对应调整而灵活地对传动系统或旋转振动阻尼器2的不同状态做出反应。

杠杆元件40具有细长杠杆件58和设置在杠杆件58上的杠杆质量件60。杠杆件58具有质心62且杠杆质量件60具有质心64。因此,杠杆质量件60以以下方式设置在杠杆件58上:杠杆元件40(由杠杆件58和杠杆质量件60组成)的质心66设置在在径向方向8比杠杆件58的质心62更为向外的位置。杠杆质量件60可与杠杆件58固有地形成。替代地,杠杆质量件60可与杠杆件58分离而形成,从而经由紧固件或紧固点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固定到杠杆件58上。关于最初分离形成的杠杆质量件60,进一步优选的是,杠杆质量件60在杠杆件58上的定位,至少在径向方向8、10或杠杆件58的延伸方向上可改变,从而实现杠杆元件40(由杠杆质量件60和杠杆件58组成)的质心66的恰当设置。

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设置为径向方向8上,可能在设置力接合点44的水平上,也可能如图1和2所示在径向方向8比设置力接合点44更为向外的位置上。更准确地说,质心66设置为在径向方向8比枢转点46更为向外的位置。由于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复位力特征曲线,枢转点46可沿着移位路径48在径向方向8、10上移位或移动,应当考虑: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设置为至少在枢转点46的设置位置上,在径向方向8比在该设置位置上的枢转点46更为向外的位置。然而,另外优选的是,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设置在径向方向8上比枢转点46更为向外的位置,无论枢转点46对应的设置位置。然而,同样可行的是,以以下方式明确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在径向方向8位于其最外部设置位置的枢转点46设置在径向方向8、10的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的水平上。在所示实施例中,质心66不仅设置为在径向方向8比枢转点46更为向外的位置,不论枢转点46的设置位置,而且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设置在径向方向8比复位力接合点44更为向外的位置,其中同样可行的是:将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设置在径向方向8、10上复位力接合点44的水平上。通过使用上述替代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的设置,在旋转振动阻尼器2处于较高旋转速度下影响杠杆元件40的离心力的影响可优化或改变,以实现:仅基于离心力,杠杆元件40已经趋于返回图1所示的起始位置,其中,通过图1和2所示的在径向方向8上比复位力接合点44更为向外的质心66的设置,该行为以一种特别的程度得以支持。也可从图1和2得出,当从轴向方向4、6观察时,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设置在与枢转点46、复位力接合点44和设置力接合点42的公共直线68上,其中该直线68优选地对应根据图1的杠杆元件40的起始位置上的径向线。在任何例子中,杠杆元件40的质心66应设置在至少与枢转点46和设置力接合点42的公共直线68上。

杠杆元件40在径向方向8和径向方向10上,一侧经由基件18上的支撑轨道70、72中至少一个,另一侧经由可沿着支撑轨道70、72在基件18上滚动的可旋转辊单元74,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基件18上。更准确地说,通过旋转惯性质量件20,设置力接合点42可沿着支撑轨道70、72相对于基件18移动。如实施例所示,在设置力接合点42处,辊单元74旋转地固定在杠杆元件40上。因此,实施例所示的辊74形成为辊轴承,优选地为滚针轴承,其内座圈76安装固定到形成设置力接合点42的杠杆元件40的突出突起上,其中,辊元件78设置在辊轴承的内座圈76和外座圈80之间,并且外座圈80可在上述支撑轨道70、72上支撑并滚动。

以辊轴承的形式形成的辊单元74设置在引导体82(此处形成为细长凹部)上,仅以短划线示作零件84,其中零件84可与基件18固有地形成或可作为单独零件固定在基件18上。支撑轨道70在径向方向8上向外形成导轨82的边界,而支撑轨道72表示在径向方向10上向内的导管82的边界。由于辊单元74,在一侧的杠杆元件40和在另一侧的基件18之间的设置力接合点42的区域的磨损(可在杠杆元件40枢转时或惯性质量件20相对于基件18旋转时发生)显著减少。在该点应当说明,也可更为简单地设计辊单元74,因此,例如可形成为可旋转的轮子或可旋转的辊,其被支撑或可被支撑在对应的支撑轨道70、72上。还应注意,所示设置也可反向实现,这样,包括支撑轨道70、72的引导体82设置在杠杆元件40上,而辊单元74可设置在基件18上。

复位装置36的弹簧单元38具有两个螺旋弹簧86、88,其在此处形成为螺旋压缩弹簧。两个弹簧86、88在杠杆元件40或杠杆元件40的设置力接合点42上彼此作用。因此,两个螺旋弹簧86、88,例如经由形成为端部底板的支撑底板,相应地一侧支撑在基件18上的支撑点90、92上,另一侧支撑在设置力接合点42上。因此,两个螺旋弹簧86、88相应地设置在基件18的凹部94内,其中用于螺旋弹簧86、88的凹部94优选地形成为连续凹部94。凹部94分别具有基本在径向方向10上向内朝向对应螺旋弹簧86、88的支撑侧96。因此,螺旋弹簧86、88经由支撑底板98(设置在支撑侧96上径向方向8向外的螺旋弹簧86、88上)分别地被支撑或分别地可被支撑。从图1和2可以得出,支撑底板98分别形成为用于螺旋弹簧86、88中每个的端部底板,其中支撑底板98形成用于一个螺旋弹簧86的支撑底板和用于另一个螺旋弹簧88的支撑底板。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撑底板98形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优选地由塑料制成。

支撑底板98具有中心部分100,设置在螺旋弹簧86、88之间的两个螺旋弹簧86、88的延伸方向上。此外,支撑底板98具有连接到中心部分100的第一部分102和连接到中心部分100的第二部分104,第一部分在螺旋弹簧86的外围和支撑侧96之间延伸,第二部分从中心部分100开始在螺旋弹簧88的外围和支撑侧96之间延伸。换言之,第一部分102设置在螺旋弹簧86的外围和支撑侧96之间,而第二部分104设置在螺旋弹簧88的外围和支撑侧96之间。在该过程中,在对应的支撑侧96和一侧支撑底板98和另一侧螺旋弹簧86、88的支撑点90、92之间的螺旋弹簧86、88的区域内对应的螺旋弹簧86、88的外周之间生成间隙106。基本上,可在对应的螺旋弹簧86、88上的凹部94内设置更多支撑底板,其中在该例子中间隙106也可在一侧的支撑底板98和另一侧的附加支撑底板之间形成。间隙106使得螺旋弹簧86、88可以以较高旋转速度在径向方向8上向外弯曲入间隙106,而对应的螺旋弹簧86、88和相关凹部94的支撑侧96之间不发生接触,这样,螺旋弹簧86、88可不受阻碍地实现其功能,并且凹部94上和对应的螺旋弹簧86、88上的磨损得以避免。

由螺旋弹簧86、88形成的弹簧单元38的设置力被经由支撑底板98传递到设置力接合点42。出于此目的,形成设置力接合点42的杠杆元件40上的突起可,例如,通过支撑底板98上对应的凹部或开口而延伸。不论支撑底板98在设置力接合点42上的对应连接,支撑底板98与杠杆元件40经由辊单元74和支撑轨道70、72被支撑在或可被支撑在基件18的零件84上。此外,在中心部分100的区域内,支撑底板98以一定距离与支撑侧96或凹部94在径向方向10上向内的一侧,其通过中心段100面向支撑侧96的一侧上的凹陷108而示出。因此,支撑底板98基本上经由第一部分102,必要时也经由中心部分100的部分以及第二部分104,必要时还经由中心部分100的部分支撑在对应的支撑侧96上,而中心部分100对支撑底板98的支撑是基本上经由辊单元74和支撑轨道70、72实现的。这样,分别实现在彼此间隔开的三个支撑点上支撑,其已经被证明是有利的。

图5示意性示出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110,其中根据图1到4示出设置旋转振动阻尼器2的不同可能。传动系统110具有传动单元112、扭转振动阻尼器114(可被指定为双质量飞轮,并且在转矩流中跟随传动单元112)、在转矩流中跟随扭转振动阻尼器114的离合装置116以及在转矩流中跟随离合装置116的变速器118.因此,旋转振动阻尼器2(在图5中分别由短划线示出)可与其基件18旋转地固定在扭转振动阻尼器114的输入侧120、扭转振动阻尼器114的输出侧122、离合装置116的输入侧124、离合装置116的输出侧126、变速器118的输入侧128和/或变速器118的输出侧130。上述类型的多个旋转振动阻尼器2也可用在传动系统110中的上面所列点上的传动系统110中。离合装置116优选地为多个盘离合装置,其中旋转振动阻尼器2的基件18旋转地安装固定在输出侧盘托架的输入侧,或输入侧或输出侧的盘托架的径向支撑部分,特别是,这样,可以实现旋转振动阻尼器2和盘托架或盘托架的支撑部分之间的联合加强。

参考符号表

2 旋转振动阻尼器

4 轴向方向

6 轴向方向

8 径向方向

10 径向方向

12 圆周方向

14 圆周方向

16 旋转轴线

18 基件

20 惯性质量件

22 辊

24 辊轴线

26 辊轨

28 外侧

30 圆周

32 周边凹槽

34 凹槽

36 复位装置

38 弹簧单元

40 杠杆元件

42 设置力接合点

44 复位力接合点

46 枢转点

48 移位路径

50 引导件

52 第一杠杆部分

54 第二杠杆部分

56 引导件

58 杠杆件

60 杠杆质量件

62 质心

64 质心

66 质心

68 直线/径向

70 支撑轨道

72 支撑轨道

74 辊装置

76 内座圈

78 滚动元件

80 外座圈

82 引导件

84 零件

86 螺旋弹簧

88 螺旋弹簧

90 支撑点

92 支撑点

94 凹部

96 支撑侧

98 支撑底板

100 中心部分

102 第一部分

104 第二部分

106 间隙

108 凹陷

110 传动系统

112 传动单元

114 扭转振动阻尼器

116 离合装置

118 变速器

120 输入侧

122 输出侧

124 输入侧

126 输出侧

128 输入侧

130 输出侧

l1>

l2>

r1>

r2>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