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

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根据企业现有研发和应用服务器资源,通过采集服务器和升级改造原有服务器资源,通过整合所有的企业级IT服务资源,构建企业资源池的云平台,形成研发资源池、测试资源池、企业应用资源池,整合后的资源池为企业各部的开发、测试、应用按需分配原则提供相应的资源。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27

    授权

    授权

  • 2017-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6 申请日:2017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7-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内部开发及新技术应用资源的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司的发展,由于企业内部的研发项目增加,对于研发服务器、测试服务器和企业内部的应用服务器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服务器增加对于企业机房电源、制冷、机柜空间使用都带来挑战,而且企业机房的运维成本也不断的增加。为有更有效有提高企业内部服务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小公司机房运营成本。

目前运维监控还是人工监控,在监控监测方式在比较原始,不利于主动发现问题,往往都是出现故障才能发现,运维比较被动有,需要构建一套信息系统运维监控系统,辅助公司所有的开发、测试、应用的信息系统运维监控。

随着开发、测试和应用环境的增加,部署节点也随之成倍的增加,目前程序更新都人工方式部署,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人配置错误,研究程序自动发布部署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根据企业现有研发和应用服务器资源,通过采集服务器和升级改造原有服务器资源,通过整合所有的企业级IT服务资源,构建企业资源池的云平台,形成研发资源池、测试资源池、企业应用资源池,整合后的资源池为企业各部的开发、测试、应用按需分配原则提供相应的资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包括一云计算资源管理中心,与该云计算资源管理中心相连的云出口安全设备组,与所述云出口安全设备组相连的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与所述与计算资源管理中心连接的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一X86虚拟化模块、第一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第一运维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二X86虚拟化模块、第二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第二运维管理模块,所述第一X86虚拟化模块、所述第一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一运维管理模块分别接入第一SAN,所述第二X86虚拟化模块、所述第二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运维管理模块分别接入第二SAN,经第一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一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一SAN的第一共享存储模块,经第一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一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一SAN的第二共享存储模块,分别经第一数据容灾设备接入所述第一SAN的第三共享存储模块与第四共享存储模块,经第二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二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二SAN的第五共享存储模块,经第二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二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二SAN的第六共享存储模块,分别经第二数据容灾设备接入所述第二SAN的第七共享存储模块与第八共享存储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云出口安全设备组包括:防火墙、IPS以及链路负载均衡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一服务器应用负载器以及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二服务器应用负载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根据现有的资源设备,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实现更高的效率,包括大幅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增强的工业标准硬件和软件,在提升可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增加。利用全新的业务智能工具来改进容量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搭建的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随着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运用虚拟化技术建设云计算资源池,对业务平台进行统一承载已成为运营商业务平台整合的重要途径。明确了业务平台资源池的定位。针对业务网的特点,提出了利用云平台进行业务平台整合的实施策略。详细论述了业务平台云计算资源池的建设方案,对硬件设备、虚拟化软件等的配置和选型提供了建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级资源运行监控管理平台的方法,根据企业现有研发和应用服务器资源,通过采集服务器和升级改造原有服务器资源,通过整合所有的企业级IT服务资源,构建企业资源池的云平台,形成研发资源池、测试资源池、企业应用资源池,整合后的资源池为企业各部的开发、测试、应用按需分配原则提供相应的资源。

进一步的,云平台包括一云计算资源管理中心,与该云计算资源管理中心相连的云出口安全设备组,与所述云出口安全设备组相连的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与所述与计算资源管理中心连接的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一X86虚拟化模块、第一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第一运维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二X86虚拟化模块、第二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第二运维管理模块,所述第一X86虚拟化模块、所述第一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一运维管理模块分别接入第一SAN,所述第二X86虚拟化模块、所述第二主机服务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运维管理模块分别接入第二SAN,经第一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一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一SAN的第一共享存储模块,经第一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一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一SAN的第二共享存储模块,分别经第一数据容灾设备接入所述第一SAN的第三共享存储模块与第四共享存储模块,经第二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二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二SAN的第五共享存储模块,经第二异构存储虚拟化模块以及第二同步设备接入所述第二SAN的第六共享存储模块,分别经第二数据容灾设备接入所述第二SAN的第七共享存储模块与第八共享存储模块。所述云出口安全设备组包括:防火墙、IPS以及链路负载均衡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一服务器应用负载器以及与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交换机相连的第二服务器应用负载器。

进一步的,在搭建云平台时,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做好融合基础架构规划

企业对于私有云的投资并非一个全新的投资项目,可通过整合企业当前现有IT基础设施来达到最终目的,把现有的存储、服务器、网络等硬件捆绑在一起进行兼容性问题测试。目前厂商提供的大多数私有云解决方案都能提供融合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可通过厂商提供的灵动架构(Active Infrastructure)解决方案可让企业在IT的每一部分受益,包括应用程序、基础架构和管理的战略性方法。如Dell Active Fabric解决方案,用以提升整合的I/O流量的性能,并改善融合数据中心的经济性,同时简化运营和管理。

二、整合资源构建企业大数据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所以云数据中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对数据的整合。几乎任何与企业业务相关的都可以数据化。这些数据呈现了复杂的、异构的的特点,怎样能这些数据集中地放在云平台上,就需要对其做数据挖掘、分析、归档、重复数据删除等各种处理,从而把有效的数据提取出来。

三、对高度虚拟化、高度资源共享要求的考虑

私有云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要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但实现高度资源共享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不仅仅关系到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跟IT架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高度的虚拟化能够带来高度的资源共享。这时虚拟化不仅仅体现在服务器虚拟化上,还包括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等。因此,企业用户在考虑部署私有云时,除了选择合理的技术与产品之外,更需要考虑企业是否具备了高度虚拟化、高度资源共享的IT架构、技术储备、人员条件和基础环境。

我们可以提供通过市场领先厂商的虚拟机管理程序选项以及专用虚拟化软件选项来扩展企业私有云建设解决方案的功能。利用虚拟化管理合作伙伴提供的专用 虚拟化软件,为您虚拟环境提供超出虚拟机管理程序所能提供的功能。

四、对可弹性空间和可扩展性评估

云计算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是帮助企业用户实现即需即用、灵活高效的使用IT资源。因此对于部署云计算平台来说,就必须考虑对弹性空间和可扩展性的真实需求。因为目前无论在服务器还是存储方面,许多企业现有的产品架构都无法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私有云对扩展空间的弹性需求。因此,真实评估弹性化需求,是实现按需添加或减少IT资源的私有云部署前的一个重要考虑。

有些厂商采用开源的OpenStack的云解决方案,面向开放式云计算建设。凭借厂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企业可以构建旨在处理大量数据负载的云基础,并仍然保持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进一步的,云计算资源池建设不可能一域而就,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业务承载需求、技术发展成熟度等因素,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动态扩容业务平台资源池

业务平台云的规模能满足初期试点引人云计算技术的工程项目的资源需求,同时保证一定的资源富余,以后随项目的需求逐步扩容云计算资源池。

(2)虚拟化技术从易到难

根据资源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度,从易到难在业务平台引入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对各类基础资源的虚拟化整合次序建议为:PC服务器、存储系统、小型机和网络。

(3)云管理平台

初期可考虑实现一些基础管理功能,如统一管理实现资源虚拟化、动态迁移、弹性容量等,后续在云计算技术规模引入阶段实现服务自动化、复杂的业务管理等。

(4)容灾备份与安全

容灾备份方面,资源池建设初期通过虚拟机的在线热迁移并配合共享存储可以实现基础的HA(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功能。更高级别的数据异地容灾与备份可以采用重复数据删除、数据镜像、数据快照、持续数据保护等技术实现,建议在规模引人阶段实施。云安全方面,初期可以依托防火墙及虚拟机隔离等技术实现基础的主机安全和网络安全。规模引人阶段可以采用人侵检测与防护、反病毒软件等技术实现更高层次的业务和数据安全以及运营和管理安全。

进一步的,云基础架构在传统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化层、云层。

虚拟化层:大多数云基础架构都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通过虚拟化层,屏蔽了硬件层自身的差异和复杂度,向上呈现为标准化、可灵活扩展和收缩、弹性的虚拟化资源池;

云层:对资源池进行调配、组合,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自动生成、扩展所需的硬件资源,将更多的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化、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提升IT效率。

进一步的,相对于传统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通过虚拟化整合与自动化,应用系统共享基础架构资源池,实现高利用率、高可用性、低成本、低能耗,并且通过云平台层的自动化管理,实现快速部署、易于扩展、智能管理,帮助用户构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云业务模式。

云基础架构资源池使得计算、存储、网络以及对应虚拟化单个产品和技术本身不再是核心,重要的是这些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可灵活调度和扩展的资源池,面向云应用实现自动化的部署、监控、管理和运维。

云基础架构资源的整合,对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带动了一系列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变革。传统模式下,服务器、网络和存储是基于物理设备连接的,因此,针对服务器、存储的访问控制、QoS带宽、流量监控等策略基于物理端口进行部署,管理界面清晰,并且设备及对应的策略是静态、固定的。

进一步的,云基础架构融合的关键在于网络。目前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自成体系,但就整个IT基础架构来说,网络是将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用户连接组一起的纽带,只有网络能够充分感知到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用户访问的动态变化,才能进行动态响应,维护网络连通性的同时,保障网络策略的一致性。否则,通过人工干预和手工配置,会大大降低云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