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该方法针对香港牡蛎育苗的技术难题,开发亲贝高温生态促熟培育技术,快速产卵诱导技术以及特殊附着基采苗及打碎技术等新技术,利用北方高温期闲置的育苗车间进行北育南养新的育苗方式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克服香港牡蛎自然苗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死亡率高等问题,特别是改变了以往自然采苗、育成、收获均在海上作业的习惯,显著降低了华南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海上养殖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提高了北方高温期育苗车间的利用率。实践证明,本发明实现了香港牡蛎的北苗南养,缩短香港牡蛎养殖时间0.5‑1.0年,其养殖成活率提高了30‑5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21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331232.9

  • 申请日2017-05-11

  • 分类号A01K61/54(20170101);

  • 代理机构37201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艳青

  • 地址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49: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7

    授权

    授权

  • 2017-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54 申请日:2017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7-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港牡蛎苗种生产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冷链物流的发展,牡蛎是水产品中最合适活体运输的水产品,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牡蛎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香港牡蛎(Crass0strea>)为耐高温、耐低盐的优良牡蛎品种,栖息于近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地方,是我国南方海区特有的大型经济贝类。香港牡蛎壳质坚厚,软体部为白色、外套膜多为黑色,具有色泽美观、肉质鲜美的特点;其市场价格也比其他品种的牡蛎高1-2倍,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香港牡蛎苗种的来源主要以自然海区的半人工采苗为主,但野生苗种的采苗受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受华南台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野生苗种供应极不稳定,这也就限制了香港牡蛎养殖业的发展。

由于香港牡蛎人工育苗受其独有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物学特点,以及南方育苗技术、育苗设施和条件的限制,育苗成功率较低。上述的育苗技术中高盐促熟培育技术、诱导产卵技术、受精孵化技术,易剥离附着基的选择及处理和大规格单体牡蛎苗的培育技术,是香港牡蛎育苗的主要技术瓶颈,难以克服,造成了香港牡蛎育苗出苗量极低,达不到生产性育苗的水平,当然也满足不了养殖单位对苗种的需求,因此主要靠野生香港牡蛎苗来养殖,而野生苗生长速度慢,且死亡率高,并不适合人工养殖。

因此亟需一种适合人工养殖的香港牡蛎人工育苗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针对香港牡蛎育苗的技术难题,开发亲贝高温生态促熟培育技术,快速产卵诱导技术以及特殊附着基采苗及打碎技术等新技术,利用北方高温期闲置的育苗车间进行北育南养新的育苗方式是解决难题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克服香港牡蛎自然苗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死亡率高的问题,特别是改变了以往自然采苗、育成、收获均在海上作业的习惯,显著降低了华南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海上养殖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提高了北方高温期育苗车间的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香港牡蛎亲贝;

(2) 室内高盐过渡:在南方繁殖季节前的5-6月份,运至北方育苗场,暂养过渡;

(3) 亲贝室外土池生态培育:然后将暂养亲贝挂在育苗场周围盐度为28-32的室外土池里,进行生态适应及促熟培育,经过40-60天的室外土池生态培育至成熟;

(4)亲贝室内暂养培育:在8月的高温季节,挑选出香港牡蛎种贝按40-50个/m3放在育苗池里,在水温26-30℃和盐度28-32的条件下,亲贝暂养8-12天后,进行人工产卵、排精;

(5)人工刺激产卵、排精:将洗刷干净的香港牡蛎亲贝先放在气温为15-16℃的控温室内阴干5-6小时,再放入纯淡水浸泡0.5-1.0小时后,再放入10-15盐度海水中浸泡1.0-1.5小时,最后放入正常过滤海水的育苗池中,经0.5-1.0小时适应后,开始大量排放精、卵,授精;

(6) 孵化:控制受精卵孵化密度为40-50个/mL,通过采用分池孵化,连续充气和捞泡沫,以降低高温期精液过多引起水质恶化,提高孵化率;在水温26-32℃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8-20小时孵化达到D型幼虫后,立即选幼;

(7)幼虫培育:选幼后按5-6个/m3密度布池培育,幼虫培育按常规贝类幼虫培育技术进行:

(8) 海湾扇贝壳采苗:经16-18天培育,幼虫壳高长到330-360µm,60-80%出现眼点幼虫时,开始投放经稀酸处理过壳薄易碎的海湾扇贝壳附着基,投放量3000-4000片/m3,平均每片附苗量达到20-30个,将附着基移走,继续投放附着基,直到香港牡蛎的眼点幼虫全部附着变态成稚贝为止;

(9)大规格牡蛎苗土池培育:将附着稚贝的附着基一起移到室外池塘生态培育,稚贝利用池塘内的单细胞藻类生长发育,到10月底即长到20-25mm;

(10)养殖用的单体牡蛎大苗:将附有20-25mm香港牡蛎苗的海湾扇贝壳轻轻打碎,附在上面的香港牡蛎苗分离成为一个个单个香港牡蛎大苗,8-12℃干运至南方海区进行养殖。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在南方养殖海区,选择盐度在18-22海区养殖的壳高为10-16cm香港牡蛎成贝为亲贝。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具体为:在南方繁殖季节前的5-6月下份,6-10℃温度运到北方育苗场,放在比原生境盐度高4-5,比现生境盐度低4-5的25-26盐度中的育苗池暂养过渡。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7)中的具体步骤为:随着幼虫生长逐渐降低密度,至匍匐幼虫密度降至2-3个/ml;日换水2-3次,每次换水30%-50%;D型幼虫开始投喂金藻,日投饵量从初期的1.0-2.0万细胞/ml逐渐增至中期3.0-4.0万细胞/ml,后期5.0-6.0万细胞/ml,幼虫发育至壳顶中期后添加扁藻,日投饵量为1.0-2.0万细胞/ml;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5-32℃,盐度25-30,pH值8.0-8.2,单胞藻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老化。

进一步的,步骤(8)所用的采苗器海湾扇贝壳,是经0.05%的稀盐酸处理8-12小时后冲洗干净使用,经过稀盐酸处理的海湾扇贝壳附着基,一方面有利于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另一方经酸处理的贝壳较脆便于将来采苗后打碎等。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南方虾池过渡步骤,经步骤(10)处理的单个香港牡蛎苗,装笼或浮动网箱内,在盐度20-25的养虾池经过1-2个月的养殖,个体长到3.5-4.5cm中贝后,将牡蛎苗粘在水泥块上挂在海上进行养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南方香港牡蛎室内人工育苗亲贝促熟培育困难以及产卵难的问题,以及稚贝大规格快速培养及牡蛎壳附苗脱基困难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北方高温期贝类育苗车间空闲期,极大地提高了育苗车间的综合利用率,用以实现香港牡蛎北方人工育苗、南方养殖的新模式。

本发明是在环境可控的条件下进行人工育苗,改变了以往自然采苗、育成、收获均在海上作业的习惯,显著降低了华南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海上养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为香港牡蛎的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

实践证明,本发明实现了香港牡蛎的北苗南养,缩短香港牡蛎养殖时间0.5-1.0年,其养殖成活率提高了30-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香港巨牡蛎亲贝的选择:首先在南方养殖海区,选择盐度在18-22海区养殖的壳高为10-16cm香港牡蛎成贝为亲贝;

(2)室内高盐过渡:在南方繁殖季节前的5-6月份,6-10℃温度下运到北方育苗场,放在已调配好的盐度25-26的育苗池中暂养3-4天,暂养期间不换水,每天投饵2次,投饵量为5-6万/mL. 日;

(3) 亲贝室外土池生态培育:将暂养3-4天亲贝挂在育苗场周围盐度为28-32的室外土池里,进行生态适应及促熟培育,经过40-60天的室外土池生态培育至成熟;

(4)亲贝室内暂养培育:在8月的高温季节,挑选出香港牡蛎种贝按40-50个/m3放在育苗池里,在水温26-30℃和盐度28-32的条件下,亲贝暂养8-12天后,进行人工产卵、排精;

(5)人工刺激产卵、排精:将洗刷干净的香港牡蛎亲贝先放在气温为15-16℃的控温室内阴干5-6小时,再放入纯淡水浸泡0.5-1.0小时后,再放入10-15盐度海水中浸泡1.0-1.5小时,最后放入正常过滤海水的育苗池中,经0.5-1.0小时适应后,开始大量排放精、卵,授精;

(6) 孵化:控制受精卵孵化密度为40-50个/mL,通过采用分池孵化,连续充气和捞泡沫,以降低高温期精液过多引起水质恶化,提高孵化率;在水温26-32℃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8-20小时孵化达到D型幼虫后,立即选幼;

(7)幼虫培育:选幼按5-6个/m3密度布池培育,幼虫培育按常规贝类幼虫培育技术进行:随着幼虫生长逐渐降低密度,至匍匐幼虫密度降至2-3个/ml;日换水2-3次,每次换水30%-50%;D型幼虫开始投喂金藻,日投饵量从初期的1.0-2.0万细胞/ml逐渐增至中期3.0-4.0万细胞/ml,后期5.0-6.0万细胞/ml,幼虫发育至壳顶中期后添加扁藻,日投饵量为1.0-2.0万细胞/ml;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5-32℃,盐度25-30,pH值8.0-8.2,单胞藻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老化;

(8) 海湾扇贝壳采苗:经16-18天培育,幼虫壳高长到330-360µm、60-80%出现眼点幼虫时,开始投放经稀酸处理过壳薄易碎的海湾扇贝壳附着基,投放量3000-4000片/m3,平均每片附苗量达到20-30个,将附着基移走,继续投放附着基,直到香港牡蛎的眼点幼虫全部附着变态成稚贝为止;

(9)大规格牡蛎苗土池培育:将附着稚贝的附着基一起移到室外池塘生态培育,稚贝利用池塘内的单细胞藻类生长发育,到10月底长到20-25mm;

(10)养殖用的单体牡蛎大苗:将附有20-25mm香港牡蛎苗的海湾扇贝壳轻轻打碎,附在上面的香港牡蛎苗分离成为一个个单个香港牡蛎大苗,装泡沫箱子,低温干运至南方海区进行养殖,实现了香港牡蛎的北苗南养,缩短香港牡蛎养殖时间0.5-1.0年,其养殖成活率提高了30-50%。

上述步骤(8)所用的采苗器海湾扇贝壳,是经0.05%的稀盐酸处理8-12小时后冲洗干净使用,经过稀盐酸处理的海湾扇贝壳附着基,一方面有利于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另一方经酸处理的贝壳较脆便于将来采苗后打碎等。

上述方法还包括南方虾池过渡:经步骤(10)处理的单个香港牡蛎苗,装笼或浮动网箱内,在盐度20-25的养虾池经过1-2个月的养殖,个体长到3.5-4.5cm中贝后,将牡蛎苗粘在水泥块上挂在海上进行养殖。

实际养殖经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香港牡蛎北苗南养方法,缩短香港牡蛎养殖时间0.5-1.0年,其养殖成活率也提高了30-50%;说明了本发明的确贡献了香港牡蛎苗种的高效、高产的人工养殖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