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

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终端设备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其中,在线时间是终端设备的投用时间,离线时间是终端设备实际的使用时间;步骤二:根据所述在线时间信号和所述离线时间信号生成相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利用率的检测信号;步骤三:根据归类公式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归类;步骤四:根据所述归类结果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功率,并且在所述归类结果为0时将第一变压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变压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变压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25

    授权

    授权

  • 2017-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3/12 申请日:2017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设备主要包括以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

不论是发电设备,还是供电设备,它们的使用寿命都是一定的。然而,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各设备的工作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目前,不管终端设备的利用率高低,对终端设备供电的功率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对于一些利用率较高的终端设备,其线损较大。因此,也需要为之提供更高的供电电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供电的功率来调节供电电压,实现自动管理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一:检测终端设备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其中,在线时间是终端设备的投用时间,离线时间是终端设备实际的使用时间;

步骤二:根据所述在线时间信号和所述离线时间信号生成相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利用率的检测信号;

步骤三:根据归类公式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归类,所述归类公式为其中,r(x)为归类结果,x为所述检测信号,sup(x)为归类指标的上界,inf(x)为归类指标的下界;

步骤四:根据所述归类结果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功率,并且在所述归类结果为0时将第一变压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变压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变压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以及所述第三变压器的额定功率依次增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一中,检测终端设备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还根据所述在线时间信号和所述离线时间信号分别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进行显示;

其中,离线时间在终端设备和上位机上均进行显示,在线时间在上位机上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一中,检测终端设备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还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掉电情况,并且在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掉电时将所述离线时间信号保存到外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由蓄电池进行供电。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以及所述第三变压器受控于单刀三掷开关,所述单刀三掷开关响应于代表所述归类结果的控制信号。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四中,根据所述归类结果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供电功率,并且在所述归类结果为0时还将第一限流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限流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限流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限流器、所述第二限流器以及所述第三限流器的开断电流依次减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一限流器、所述第二限流器以及所述第三限流器分别受控于第一选择开关、第二选择开关以及第三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选择开关在所述归类结果为0时将第一限流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选择开关在所述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限流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三选择开关在所述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限流器接入所述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四中,所述供电功率根据供电公式确定,所述供电公式为其中,P(r(x))为供电功率,a为系数。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先检测终端设备的利用率,在对其进行归类,最终确定合适的供电电压。这里没确定供电功率的方式是通过变压器来实现。从而实现自动管理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配网接线结构的一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配网接线结构的另一框图。

图中:100、终端设备;200、离线计时器;300、在线计时器;400、控制器;500、显示器;610、第一变压器;620、第二变压器;630、第三变压器;700、单刀三掷开关;710、第一限流器;720、第二限流器;730、第三限流器;810、第一选择开关;820、第二选择开关;830、第三选择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步骤S300以及步骤S400。

在步骤S100中,检测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其中,在线时间是终端设备100的投用时间,离线时间是终端设备100实际的使用时间。在该步骤中,投用时间是指终端设备100从开始投用到当前的使用时间,不管这段时间内终端设备100是否使用,都计入投用时间,并且投用时间是连接网络时间的,不会因为终端设备100断电而丢失。相应的,离线时间是指终端设备100实际的使用时间,相当于终端设备100的开机时间。这里,将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分别代表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

在步骤S200中,根据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生成相关于终端设备100的利用率的检测信号。在该步骤中,通过计算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可以获取终端设备100的利用率。例如,该终端设备100已经投用30天了,但是实际的开机时间只有6天,那么这台终端设备100的利用率为20%。

在步骤S300中,根据归类公式对检测信号进行归类。这里,归类公式为其中,r(x)为归类结果,x为检测信号,sup(x)为归类指标的上界,inf(x)为归类指标的下界。在该步骤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sup(x)和inf(x)是终端设备100固有的参数。这里的公式,主要的根据终端设备100的利用率对检测信号进行归类,将其归为高利用率档、中等利用率档和低利用率档。这里,r(x)=1是高利用率档,r(x)=(x-inf(x))/(sup(x)-inf(x))是中等利用率档,r(x)=0是低利用率档。

在步骤S400中,根据归类结果调整终端设备100的供电功率,并且在归类结果为0时将第一变压器610接入终端设备100,在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变压器620接入终端设备100,在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变压器630接入终端设备100;其中,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以及第三变压器630的额定功率依次增大。在该步骤中,对于高利用率的终端设备100,提供了更高的供电功率。其中,调整供电功率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调整供电电压,另一种是供电电流。在该步骤中,通过三个额定功率不同的变压器,来调整供电电压。

在步骤S100中,还可以是,检测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还根据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分别对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进行显示。其中,在线时间是终端设备100的投用时间,离线时间是终端设备100实际的使用时间。其中,离线时间在终端设备100和上位机上均进行显示,在线时间在上位机上进行显示。在该步骤中,投用时间是指终端设备100从开始投用到当前的使用时间,不管这段时间内终端设备100是否使用,都计入投用时间,并且投用时间是连接网络时间的,不会因为终端设备100断电而丢失。相应的,离线时间是指终端设备100实际的使用时间,相当于终端设备100的开机时间。这里,将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分别代表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在该步骤中,还可以显示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同时在设备终端和上位机显示离线时间。同时,为了避免混淆,不在设备终端上显示在线时间。

在步骤S100中,还可以是,检测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和离线时间,并且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还检测终端设备100的掉电情况,并且在检测到终端设备100掉电时将离线时间信号保存到外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由蓄电池进行供电。这里,离线时间是设备的开机时间,它的伴随设备的通断电而变化,在设备意外掉电的情况下,相关的离线时间信号容易丢失。而通过外接的存储器,配合蓄电池进行供电,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步骤S400还可以是,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以及第三变压器630受控于单刀三掷开关700,单刀三掷开关700响应于代表归类结果的控制信号。这里之所以使用单刀三掷开关700,是因为两两之间都可以实现互锁。例如,单刀三掷开关700的输出端分别接上了三个变压器,那么,在一次动作的过程中,单刀三掷开关700只会选择一个变压器接上,其他两个变压器断开。

步骤S400还可以是,根据归类结果调整终端设备100的供电功率,并且在归类结果为0时将第一变压器610接入终端设备100,在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变压器620接入终端设备100,在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变压器630接入终端设备100;其中,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以及第三变压器630的额定功率依次增大。同时,根据归类结果调整终端设备100的供电功率,并且在归类结果为0时还将第一限流器710接入终端设备100,在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限流器720接入终端设备100,在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限流器730接入终端设备100;其中,第一限流器710、第二限流器720以及第三限流器730的开断电流依次减小。在该步骤中,对于高利用率的终端设备100,提供了更高的供电功率。其中,调整供电功率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调整供电电压,另一种是供电电流。在该步骤中,通过三个额定功率不同的变压器,来调整供电电压。同时,还通过三个开断电流不同的限流器,来调整供电电流。伴随着的其他作用是,可以根据电流的不同来保护负载。

在步骤S400中,第一限流器710、第二限流器720以及第三限流器730分别受控于第一选择开关810、第二选择开关820以及第三选择开关830,第一选择开关810在归类结果为0时将第一限流器710接入终端设备100,第二选择开关820在归类结果为(x-inf(x))/(sup(x)-inf(x))时将第二限流器720接入终端设备100,第三选择开关830在归类结果为1时将第三限流器730接入终端设备100。这是选择开关的一种接线方式,本实施提供了这种接线方式但不限于这种接线方式。

在步骤S400中,供电功率根据供电公式确定,并且其中,该供电公式为其中,P(r(x))为供电功率,a为系数。实际上,这里出现了三种情况,分别是针对高利用率的终端设备100,中档利用率的终端设备100和低利用率的终端设备100,三者供电功率之比是1.3:1:0.8。此外,这里的系数a相当于比值,是常数。之所以优选1.3:1:0.8,是基于终端设备100;利用率对供电线路的影响考虑。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配网接线结构,是实现基于设备利用率的项目管理方法的硬件架构。图中,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配网接线结构包括在线计时器300、离线计时器200、控制器400、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以及第三变压器630。在线计时器300用于检测终端设备100的在线时间,生成相应的在线时间信号;离线计时器200连接终端设备100,并且用于检测终端设备100的离线时间,生成相应的离线时间信号。控制器400连接在线计时器300和离线计时器200,用于接收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并且还用于根据在线时间信号和离线时间信号将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或者第三变压器630接入终端设备100;其中,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以及第三变压器630的额定功率依次增大。相应的,在线计时器300无线连接上位机,离线计时器200无线连接终端设备100和上位机。除此之外,离线计时器200外接存储器,存储器由蓄电池进行供电。该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配网接线结构还包括单刀三掷开关700,单刀三掷开关700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电源线,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变压器610、第二变压器620以及第三变压器630。

参照图3,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配网接线结构还包括第一限流器710、第二限流器720以及第三限流器730;第一限流器710、第二限流器720以及第三限流器730分别通过第一选择开关810、第二选择开关820以及第三选择开关830连接终端设备100。其中,第一限流器710、第二限流器720以及第三限流器730的开断电流依次减小。这里,通过三个开断电流不同的限流器,来调整供电电流。伴随着的其他作用是,可以根据电流的不同来保护负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