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涉及土壤特征研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测定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风干后的土样过筛;步骤二:利用土样测定其饱和含水量w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6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塔里木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004503.X

  • 发明设计人 迟春明;赵长巍;王志春;杨帆;

    申请日2017-01-04

  • 分类号G01N5/04;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强

  • 地址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27: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0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5/04 申请日: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特征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物栽培灌溉管理中,要在作物根系开始产生吸水困难、生长发育开始受到阻滞之前进行灌溉,否则其生长发育将会受到阻碍。而且,许多研究表明,存在一个土壤含水量临界点,当以该临界点作为灌溉下限、田间持水量作为灌溉上限时,作物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达到最高。该土壤含水量临界点可以称为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一直以来,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没有精确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田间持水量的60%~80%进行估算,对作物栽培灌溉管理造成较大误差。现在需要一种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的确定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测定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风干后的土样过筛;

步骤二:利用土样测定其饱和含水量ws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的饱和含水量ws,根据公式[1]得到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

wi=wwp+0.4218ws[1]

wi为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wwp为土壤萎蔫系数,ws为土壤饱和含水量。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利用土样测定测定其饱和含水量ws的过程为:

将步骤一中的土样按按一定容重装入100cm3环刀中,盖好该环刀的上、下孔盖,放于盛水的搪瓷盘内,下孔盖一端朝下,搪瓷盘内水面较环刀上孔盖边缘低1~2毫米,让水分饱和土壤24小时;取出装有土样的环刀,取掉环刀上孔盖,从环刀内取出15~20克土样,放入已知重量w1的铝盒中,称重为w2,然后放入烘箱在105℃烘干至恒重,再称重为w3;采用公式计算获得土壤获取饱和含水量w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土样取自土壤表层0~40cm深位置的土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wwp可根据土壤质地进行取值,砂质土壤取值为30g>1,壤质土取值为50g>1,黏质土取值为80g>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显著提高作物栽培灌溉管理的精度。另外,本发明采用简单廉价的实验设备,在短时间内测定土壤的饱和含水量ws,然后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求得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wRC,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缩短了实验时间的目的。另外,对于干旱地区的土壤灌溉起到了指导作用,大大节约了用水量,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在生产实践中的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风干后的土样过筛;

步骤二:利用土样测定其饱和含水量ws(g>-1);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得到的饱和含水量ws,根据公式[1]得到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

wi=wwp+0.4218ws[1]

wi为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wwp为土壤萎蔫系数,ws为土壤饱和含水量。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利用土样测定测定其饱和含水量ws的过程为:

将步骤一中的土样按按一定容重装入100cm3环刀中,盖好该环刀的上、下孔盖,放于盛水的搪瓷盘内,下孔盖一端朝下,搪瓷盘内水面较环刀上孔盖边缘低1~2毫米,让水分饱和土壤24小时;取出装有土样的环刀,取掉环刀上孔盖,从环刀内取出15~20克土样,放入已知重量w1的铝盒中,称重为w2,然后放入烘箱在105℃烘干至恒重,再称重为w3;采用公式计算获得土壤获取饱和含水量ws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土样取自距离土壤表层30cm~50cm的位置。所述步骤三中,wwp可根据土壤质地进行取值,砂质土壤取值为30g>-1,壤质土取值为50g>-1,黏质土取值为80g>-1。

实施例1

选取砂质土壤,测得其表层0~40cm土壤萎蔫系数为30g>-1,饱和含水量为250.7g>-1,田间持水量为201.8g>-1。然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整地:深翻深松,深度为40cm;

2、选种:精选质地饱满优良的棉种;

3、播种:垄内行距15cm,株距25cm,垄距56cm,换算成播种密度约为:15000株/亩。垄内铺设滴灌带,覆膜栽培,播种后立即灌水,使0~40cm土层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4、田间管理: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到的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为135.75g>-1,占田间持水量(201.8g>-1)的比例为67%。因此,以田间持水量(201.8g>-1)为灌溉上限,分别以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67%、70%和80%为灌溉下限,即0~40cm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到灌溉下限(121.08、135.75、141.26和161.44g>-1)时开始灌水,当0~40cm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250.7g>-1)时灌溉结束。肥料用量(每亩)为:N素20kg、P2O515kg、K2O>

数据分析:灌溉下限分别为60%、67%、70%和80%时,籽棉产量分别为289.4kg、337.3kg、302.2kg和279.8kg;因此,当以田间持水量的67%即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为灌溉下限时,产量达到最高。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在生产实践中是有效的。

实施例2

选取壤质土,在表层0~40cm处测得土壤萎蔫系数为50g>-1,饱和含水量为385.6g>-1,田间持水量为321.5g>-1。然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整地:深翻深松,深度为40cm;

2、选种:精选质地饱满优良的棉种;

3、播种:垄内行距15cm,株距25cm,垄距56cm,换算成播种密度约为:15000株/亩。垄内铺设滴灌带,覆膜栽培,播种后立即灌水,使0~40cm土层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4、田间管理:根据方程[1]计算得到的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为212.65g>-1,占田间持水量(321.5g>-1)的比例为66%。因此,以田间持水量(321.5g>-1)为灌溉上限,分别以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66%、70%和80%为灌溉下限,即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到灌溉下限(192.9、212.65、225.05和257.2g>-1)时开始灌水,0~40cm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250.7g>-1)时灌溉结束。肥料用量(每亩)为:N素20kg、P2O515kg、K2O8.5kg;30%基施,其余随水滴施。全省预期进行两次化学调控,初花期每亩喷施缩节胺1.8g,打顶后1周每亩喷施缩节胺5.0g。

数据分析:灌溉下限分别为60%、66%、70%和80%时,籽棉产量(每亩)分别为362.4kg、411.3kg、381.7kg和323.2kg。因此,当以田间持水量的66%即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为灌溉下限时,产量达到最高。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最佳生长点含水量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在生产实践中是有效的。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