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测量报告包含移动端速度和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接收设备为已接入当前基站的设备;根据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如果是启动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速度获得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在运行距离大于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时,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小区切换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929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邮电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54590.9

  • 发明设计人 时岩;陈山枝;周洋;

    申请日2016-12-14

  • 分类号H04W36/32;

  • 代理机构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马敬

  • 地址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20: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授权

    授权

  • 2017-08-1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W36/3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1214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36/32 申请日:2016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交通设施的完善,人们对移动环境下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随着接收设备所处环境的移动变化,对接收设备而言所在当前基站的小区信号可能会越来越弱,所以接收设备需要切换到另一个具有更好通信能力的目标基站的小区,这就是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

小区切换包括切换准备阶段和切换执行阶段,在切换准备阶段,接收设备以一定频率不断的将测量到的当前基站小区信号强度和其他基站小区信号强度发送至当前基站,当前基站依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处理,当确定接收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根据其他基站小区信号强度确定目标基站,并发送切换请求至目标基站,目标基站进行接入控制确定是否允许接入。切换执行阶段,在切换准备阶段完成后,目标基站向当前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当前基站在接收切换请求确认后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至接收设备,进而接收设备完成基站小区间的切换,这样接收设备可以在不中断通信的情况下连接到目标基站的小区。

在高速移动的环境中,接收设备可能是位于高速车辆上的用户设备也可能是中继设备。由于其所处的环境是高速运行的,会在短时间内穿越多个小区,从而导致频繁的切换和小区重选操作,往往因传统方法的延迟造成无法正常启动和完成切换,导致通信中断,对用户业务连续性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另外,接收设备可能会由于自身所处环境的不稳定造成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准确,进而造成当前基站依据小区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存在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小区切换失败。可见,现有技术的小区切换方法,切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应用于当前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

如果是,启动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计时起的运行距离;

在所述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应用于当前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完成接入控制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启动第一计时;

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一计时起的第一运行距离;

在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可选的,在所述完成接入控制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启动第一计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成功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

若没有成功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

如果达到所述条件,启动第二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二计时起的第二运行距离;

在所述第二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相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应用于当前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启动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计时起的运行距离;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应用于当前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完成接入控制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启动第一计时;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一计时起的第一运行距离;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成功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没有成功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

第三获得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达到所述条件的情况下,启动第二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二计时起的第二运行距离;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当前基站根据测量报告判断移动端平稳运行和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当自计时起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进而在当前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后向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接收设备依据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小区。采用依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的速度获得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在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的覆盖距离的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设备所处环境的不稳定造成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准确,进而造成当前基站依据小区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存在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小区切换失败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再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该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中,以使接收设备能够进行当前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切换。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1,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前基站不断的发送测量配置请求,例如,当前基站可以以广播方式不断的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具体的可以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进行发送,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可以是:固定的频率请求发送规则、设定时间的请求发送规则等。相应的,当前基站不断的接收接入其的接收设备发来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的内容是根据测量配置请求进行发送的,具体的,测量报告可以包括: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当前基站的小区信号强度、其他基站的小区信号强度、接收设备所处的移动端的运行速度、以及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具体的,可以通过平稳运行状态标识的值判断移动端是否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例如,当平稳运行状态标识为1,表示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当平稳运行状态标识为0,表示移动端未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继设备等能够接收基站信号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中继设备可以是中继器。移动端可以是火车、汽车等运行的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端为火车,火车速度能够从车辆驾驶系统中获得,位于其中的中继设备能够直接从车辆驾驶系统中获得车辆的速度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接收设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能够接收基站信号并进行通信的任一种设备,移动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以一定速度进行运行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S102,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如果是,执行S103。

根据接收设备发送给当前基站的测量报告可知,当前基站能够获得移动端的速度、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接收设备所接收到的当前基站的小区信号强度。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接收次数的移动端运行速度确定移动端的运行状态,示例性的,连续接收10次移动端的运行速度信息,每一个运行速度均在预设的速度范围(V-σ,V+σ)内,则将平稳运行状态标识设置为表示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的标识,具体的,该标识可以为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可以是速度在一定范围的常规平稳运行,也可以是高速平稳运行。当移动端处于高速平稳运行状态时,速度的波动范围会非常小,更接近与物理意义中的匀速运动,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来说取得的效果是较佳的。当移动端为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时,高速的范围可以是不相同的,示例性的,当移动端为高速铁路的列车时,其速度可能为200km/h、250km/h、300km/h、380km/h等;当移动端为高速移动的汽车时,其速度范围为:60km/h至120km/h;等等。需要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的平稳运行状态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包含上述的常规平稳运行状态和高速平稳运行状态。不同类型的移动端高速的范围是现有的,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且以上高速运行的范围是示例性的,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可以根据测量报告中当前基站小区信号强度判断接收设备是否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示例性的,当小区信号强度值在12dBm-15dBm,且沿着移动端的运行方向一定距离内信号逐渐增强,表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端的速度和小区信号强度仅仅为示例性的,不代表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S103,启动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计时起的运行距离。

当满足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时启动计时,具体的,可以采用时钟的方式进行计时。可以理解的是,当前基站所接收到的每个测量报告均包含接收设备所处的移动端的运行速度,由公式:速度均值=所有速度总和/速度的数量,即可获得一定数量个测量报告中的速度的平均值。那么在计时时间内,根据计时时间内平均速度和计时时间的乘积,即可得到该计时时间内移动端的运行距离。

示例性的,计时时间为8s,8s内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5个,测量报告中移动端的速度分别为:65m/s、66m/s、64m/s、64m/s、66m/s,移动端速度均值为:(65+66+64+64+66)/5=65m/s,移动端自计时起8s的运行距离为:65m/s*8s=520m。

S104,在所述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基站的小区覆盖距离是已知的,当移动端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开始,运行距离达到小区的覆盖距离,再继续运行下去将会到达离开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信号强度会随之越来越弱,此时,当前基站应该及时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示例性的,当前基站的覆盖距离为520m,移动端自计时起运行距离为520m,则运行距离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相同,也就是达到了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要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为保证接收设备不会由于信号强度减弱而造成通信中断,当前基站可以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

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提供的方式确定目标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基站部署方式进行确定,进一步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可以为链式部署。在链式部署中,目标基站为当前基站沿移动端运行方向的下一个基站。示例性的,呈链式部署的n个基站沿着移动端运行方向的部署分别为: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i、基站i+1、…、基站n,在当前基站为基站i时,目标基站即为基站i+1,这样当前基站可以方便快捷的确定出目标基站,无需当前基站运行复杂的算法依然能够确定出目标基站,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目标基站的工作压力。需要说明的是,链式部署的基站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的一个具体方式,在其他的基站部署方式中只要能根据基站部署确定目标基站均可以实现。

S105,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小区。

目标基站接收当前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后进行接入控制,当确定允许切换时向当前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当前基站根据切换请求确认向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这样接收设备接收到上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后,能够根据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小区。

应用本发明图1所示的实施例,当前基站根据测量报告判断移动端平稳运行和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当自计时起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进而在当前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后向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接收设备依据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小区。采用依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的速度获得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在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的覆盖距离的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设备所处环境的不稳定造成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准确,进而造成当前基站依据小区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存在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小区切换失败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201,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当前基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与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与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1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S202,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在当前基站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时,表明原来接入到第一基站的接收设备需要切换到当前基站的小区,以保证不中断的通信。具体的,第一基站可以是依据接收设备反馈的当前基站的小区信号强度、移动端的运行距离进行发送的切换请求,或者是依据其他的现有技术发送的切换请求,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基站可以是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一直发送测量配置请求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定S201和S202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说,S202可以与S201同步执行,S202可以在S201之前执行,S202还可以在S201之后执行。

S203,完成接入控制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启动第一计时。

当前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后根据接入控制确定是否允许切换到当前基站的小区,如果允许,则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并启动当前基站中的第一计时;否则,不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且不启动第一计时。

S204,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一计时起的第一运行距离。

如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3所述的计算运行距离的思想,得知当前基站根据第一计时的计时时间以及计时时间内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中的移动端的速度,可以获得第一计时起的移动端的第一运行距离。示例性的,第一计时的计时时间为12s,12s内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6个,每个测量报告中移动端的速度分别为:68m/s、70m/s、70m/s、68m/s、68m/s、70m/s;移动端速度均值为:(68+70+70+68+68+70)/6=69m/s,移动端自计时起12s的第一运行距离为:69m/s*12s=828m。

S205,在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如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2所述,当前基站能够获得平稳运行状态标识,当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移动端的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示例性的,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为828米,当移动端的第一运行距离也达到828m时,当前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在计算到运行距离为829m时,由于运行距离大于当前基站的小区覆盖距离,所以当前基站可以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定目标基站的方式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基站部署方式进行确定,进一步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具体的链式部署方式同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链式部署,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S206,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基站同意当前基站的切换请求时,向当前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当前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后向接入其的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进而接收设备根据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第二基站的小区。

应用本发明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当前基站向对其发送切换请求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后,通过启动第一计时,并根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速度获得端移动端的第一运行距离,且在满足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设备所处环境的不稳定造成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准确,进而造成当前基站依据小区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存在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小区切换失败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再一种流程示意图,基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S20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7,判断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成功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若没有成功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执行S208。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设备在根据连接重配置消息从第一基站的小区切换到当前基站的小区,有可能因为移动端的高速运行以及其他一些外界的因素和接收设备自身的因素造成接收设备切换到当前基站的小区失败,如果没有成功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执行S208。

S208,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如果达到所述条件,执行S209。

随着移动端的运行,接收设备接收到当前基站的小区信号强度越来越强,所以接收终端会自动接入到当前基站的小区,因而在当前基站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中就会包含接入过来的接收设备反馈的移动端的速度。具体的,判断是否达到条件: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与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2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做赘述。

S209,启动第二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二计时起的第二运行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基站根据测量报告判断满足: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和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启动第二计时,具体的计时方式可以采用时钟计时。当前基站根据计时时间和从测量报告中获得的移动端的速度,得到移动端自第二计时起的第二运行距离,具体计算过程与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3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S20A,在所述第二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基站获得的移动端的第二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S20B,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站完成接入控制确认是否允许切换,如果不允许,则不向当前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如果允许,向当前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第二基站向接收设备发送包含移动性控制信息的连接重配置消息,同时,接收设备根据连接重配置消息执行与第二基站的同步操作,具体的,还需要接收设备、目标基站、第一基站、移动管理实体和网关节点共同作用实现切换的完成,在切换完成后当前基站释放无线承载和与接收设备上下文相关的控制平面资源,具体的切换过程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应用本发明图3所示的实施例,在采用本发明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接收设备的当前基站小区和第一基站小区切换失败后,还可以继续采用本发明图1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基站小区切换,以保证接收设备可以持续采用依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的速度获得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在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的覆盖距离的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方式,达到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401、第一判断模块402、第一获得模块403、第二发送模块404、第一接收模块405。

第一发送模401,用于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第一判断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

第一获得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0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启动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计时起的运行距离;

第二发送模块404,用于在所述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目标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具体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

第一接收模块405,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小区。

应用本发明图4所示的实施例,当前基站根据测量报告判断移动端平稳运行和接收设备处于进入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当自计时起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进而在当前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后向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接收设备依据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小区。采用依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的速度获得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在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的覆盖距离的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设备所处环境的不稳定造成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准确,进而造成当前基站依据小区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存在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小区切换失败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第三发送模块501、第二接收模块502、第四发送模块503、第二获得模块504、第五发送模块505、第三接收模块506。

第三发送模块501,用于按照预设的请求发送规则,发送测量配置请求,并接收位于移动端的接收设备反馈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所述移动端速度和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所述接收设备为已接入所述当前基站的设备;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第四发送模块503,用于完成接入控制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启动第一计时;

第二获得模块504,用于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一计时起的第一运行距离;

第五发送模块505,用于在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相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根据基站部署方式确定的基站;

具体的,所述基站部署方式为链式部署。

第三接收模块506,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应用本发明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当前基站向对其发送切换请求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后,通过启动第一计时,并根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速度获得端移动端的第一运行距离,且在满足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第一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收设备所处环境的不稳定造成所接收信号的强度不准确,进而造成当前基站依据小区信号强度进行切换判决存在错误,导致接收设备的小区切换失败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第二判断模块507、第三判断模块508、第三获得模块509、第六发送模块50A、第四接收模块50B。

第二判断模块507,用于判断所述接收设备是否成功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

第三判断模块508,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没有成功切换到所述当前基站的小区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达到以下条件:所述移动端平稳运行状态标识显示所述移动端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且所述接收设备处于进入所述当前基站小区的小区边缘;

第三获得模块509,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达到所述条件的情况下,启动第二计时,根据计时时间和所述移动端速度获得所述移动端自第二计时起的第二运行距离;

第六发送模块50A,用于在所述第二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当前基站小区覆盖距离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第四接收模块50B,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使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连接重配置消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

应用本发明图6所示的实施例,在采用本发明图5所示的实施例进行接收设备的当前基站小区和第一基站小区切换失败后,还可以继续采用本发明图4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基站小区切换,以保证接收设备可以持续采用依据计时时间和移动端的速度获得移动端的运行距离,在运行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当前基站的覆盖距离的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方式,达到提高小区切换的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